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70章

作者:豆角开花 标签: 女强 基建 穿越重生

  亏得刘彻不知道在刘挽的心里是这样想的他, 否则怕是要把刘挽吊起来好好的训上一顿了。

  反倒霍去病有些不太自然, 不过,刘挽已然道:“父皇,诏书,诏书。”

  终于可以向天下人展示,出头的机会并非只有读书识字,刘挽能不捉紧时间?

  末了,刘挽又悄悄的问刘彻道:“父皇,此赏赐的诏令一出,未必不会有什么人毛遂自荐,有好东西要呈送朝廷,我们是不是在各州县发个公文?”

  刘彻一个转头瞪了刘挽,刘挽麻利的赶紧把事情讲完道:“要么不做,做就不好只做一半。赏都赏,不就是加多一点公文,我们又不会吃亏。须得是于国的好东西,这难道我们大汉不缺?”

  大汉有什么不缺的吗?缺的东西可多了。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包括刘彻在内,他也并未觉得外头的人能折腾出什么好东西。

  “父皇,民间高手无数,各家遗珠不少,与其由着他们自生自灭,不如为我大汉所用。互惠互得,何乐而不为。父皇没有灭百家之意,虽以儒家为尊,也是希望其他各家蓬勃发展,既然许他们发展,让他们为朝廷所用,此于大汉有利。墨家本为朝廷隐患,今可为朝廷所用,其他各家难道就不可以?”

  对,刘挽的目标明确着,与其让各家无法传承下去,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但凡有丁点可能收集他们各家的著作,或者他们各家的人,能把诸子百家传下去一些,就传下去一些,也算她没有白回来这个时代一趟。

  “你这孩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刘彻很是头痛,他算是看出来了,刘挽的脑袋瓜子随着她越长越大,越发厉害了,听听她都说了什么?

  有理有据吧?听得刘彻都忍不住心动。

  可是,刘挽懂得是不是略微有点多了?

  他这个当爹的瞧着刘挽的样儿,都有些担心刘挽会不会因为想得太多,脑子想坏了。

  说话间,刘彻伸手抚过刘挽的头。刘挽瞪圆了眼睛,肯定的告诉刘彻道:“父皇,我没有发热。”

  她是一时头脑发热才会想出刚刚说的一番话吗?怎么可能是呢。她分明是蓄谋已久,不过是因为时机未到,不敢说出口而已。

  后世多少人为了诸子百家好些没有流传下去的学说而遗憾,那是华夏的瑰宝。他们的各种想法,在一个时代如同流星一样的璀璨耀眼,如果可以,刘挽希望能够将他们的著作收集起来,保存起来,让他们得以流传下去。

  文明的火种不可不重视,如果不是有无数先人前扑后继的保护,华夏能有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吗?

  刘挽心里打定主意,却不会以此为由,反而只是用着墨家作为例子向刘彻申请,把人才都弄过来,至于弄过来之后到底要用他们做什么,人只要来了,想怎么用就可以怎么用。

  “父皇,这是好事,好事。对大汉百利而无一害。人本来就在那儿,须得他们有用,朝廷才会养,又不是养的闲人。父皇,父皇。”刘挽瞅着刘彻一副心动又差了点意思的样子,无二话,立刻继续缠着刘彻,盼着刘彻别想那么多,怎么样朝廷也不过是下发一份公文,让天下人知道有那么一回事,谁要是有意可以一试。

  确实像刘挽说的那样,一份公文不过是给了天下人一个机会,让更多的人有可能表现出来,成为大汉的有用之人。

  人有用了,朝廷才会出手,才会养起这样的一群人,试问,朝廷吃亏了吗?

  对的,刘彻在这一刻考虑的问题必须是朝廷吃亏了没有。

  得到否定的答案后,刘彻点了点道:“那依你看这份诏书该怎么写。”

  咦,刘挽抬眼同刘彻对视。嗯,刘彻是在考她?

  “诏书写得好即下发,写不好,再议。”

  如果说先前刘挽不确定,现在她已然分外的肯定。

  “一言为定。”刘挽意识到刘彻想考人,行啊,那就考呗,她又不是那怕考的人。来来来,她得让刘彻看看,她这些年的勤奋学习可不是白勤奋的。

  刘彻笑了,“写。”

  言罢已然转过身,人往宣室走去,霍去病在后头不确定的询问刘挽,“能写好吗?”

  “表哥看我像是写不好的人吗?我是什么人?”刘挽骄傲而肯定的给霍去病一个答案,请他大可放心。

  行,瞧刘挽一副我可没有白读书的样儿,霍去病放心了。

  “多弄几个有用的人回来,能在武器上多改进,来日进击匈奴时,百利而无一害。不过,上战场的硬功夫同样不能落下。再好的武器总会有拿不住的时候,须得本事够硬,才是不败的根本。”霍去病想了想又补上一句,并不希望刘挽误入迷途,总倚仗外力。

  刘挽抬头瞥过霍去病,果然还得是她表哥,听听这理智分析的话。

  “表哥放心,你是知道我的,从来都相信自己,也会努力成就自己。”本事不过硬,上了战场就是死路一条,刘挽想要荡平匈奴,并没有丝毫想死在战场的意思,否则她至于那么勤奋练武?

  霍去病一听刘挽的话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

  咦,瞧瞧这勉强的夸赞。

  刘挽已然立刻道:“不跟你说了,我去写诏书。”

  一份诏书,打开各行各业通往大汉朝廷的路。对,没错,刘挽要的就是尽揽天下人才,尤其是并不引人注意的科技型人才。

  想想华夏多少的工艺失传于后世,从她开始,她要让世人看到科技的力量,好让世人知道,科研人员,擅长动手动脑的人,纵然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并不代表他们无可用之处。对于这类人才,也是要多加培养,尤其要收好的。

  只是,相较于刘挽平静的接受刘彻的刁难,亲自去写一份诏书,旁观臣子们的心情是相当的复杂,。

  不是,刘彻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刘挽怎么说也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让她去拟一份诏书,咱们就说,考虑过在刘彻身边的那群拟诏的人都是多少年纪了吗?

  想过他们在得知此事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吗?

  可是,没有人敢反对。

  毕竟,刘彻有一个前提,让刘挽试一试,诏书写得好,刘彻才会对外发布,写得不好,刘挽就别想了,诏书也不会公布出去。

  这样的程序有问题吗?

  哪怕是刘彻身边专门负责拟诏的人,也得这么走的流程,问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等到刘挽真坐在宣室内,执笔于锦帛上写字,一个个官员的嘴角都止不住的抽搐,他们也不想有太大的反应,架不住实在忍不住,刘彻是半点不考虑他们的感受。

  对,大汉的公主从来不是好欺负的,别的人就不说了,馆陶大长公主在当年时就深得汉文帝刘恒的喜爱。那么多年来,馆陶大长公主在朝堂上如何呼风唤雨,不可一世,人人都懂得,人人也都知道。

  到了平阳长公主,这一位相对馆陶大长公主是要安分一些,世人也都知道,她在刘彻心里的位置是相当的高。

  可是,不管哪一个公主也没有刘彻这样的。让一个公主写诏书,写诏书啊!

  如果不是他们十分肯定确定刘彻极其厌烦女人干政,他们都要怀疑刘彻是不是准备把刘挽培养成一个将来能够进朝堂的公主了。

  对对对,刘彻最讨厌女人干政,一个去世的太皇太后窦猗房,一个尚在人世的太后王娡,想当年刘彻有多想从她们的手里抢回政权,怎么可能会再培养出一个又来干政的女人。

  一个个臣子思考着刘彻的种种行为,以此猜度刘彻的心思,想着不管眼下刘彻让刘挽干什么,或许,可能,单纯就是让她玩一玩。绝没有其他的意思对吧。

  不过,他们是不是忘记区别呢?

  窦猗房和王娡为刘彻所厌恶,是因为她们要夺刘彻的权,刘挽是吗?

  【作者有话说】

  我又悄咪咪来加更了

第107章 科技改变生活

  一时半会, 没有人想到其中的区别,他们只是觉得刘彻兴许就是想让刘挽知难而退,因此才会想出让刘挽拟诏的法子好让她知难而退。

  没事没事,诏书格式也不是谁都会, 否则何至于人人都得花时间学。

  但是, 须知刘挽没满周岁就日常跟在刘彻身边, 要说她见识最多的莫过于奏本和诏书了。

  格式这种东西, 总结到位那不是信手拈来的事。

  都不用怎么构思,刘挽的诏书是写给大多数的普通人看的, 因此就写得简单直白, 但又不会越礼。

  等刘挽落笔, 双手将诏书送到刘彻面前, 刘彻诧异的问:“这么快?”

  “又不需要歌功颂德。”刘挽一句话道来,引得刘彻挑挑眉头,他当然不会忘记刘挽曾经说过大汉臣子的奏本前缀太多,都是在歌颂刘彻, 大汉。正经的事就那么两句话, 偏让人先看一长遍小作文,何其累。

  行,到刘挽写诏书,她是越简单越好。

  刘彻也不管,各有所爱,刘彻就乐意听人歌颂他, 歌颂大汉。

  打开刘挽递过来的锦帛, 刘彻瞧完之后, 没有任何波动的道:“拿下去, 通发全国。”

  刘挽立刻眉开眼笑, “谢父皇。”

  不是,这结果和他们想的不一样的呢。

  刘彻是不是忘记自己的初衷了,他难道不应该想想怎么才能让刘挽打消念头?从此再也别生出征召天下异才的想法?

  “朕从来不是无信之人。”刘彻看透一干臣子们的想法,解释一句。

  一群臣子的目光就那样落在刘彻递出去的诏书上,刘挽的诏书写得还行?

  等他们看到内容后,不得不承认,何止是还行。

  前缀是肯定刘彻先前的国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歌颂此策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在之后又开始铺垫,道明天下之才多藏于民间,今有墨家研究出改进马具之人,于国有功,朝廷给予肯定和奖赏。由此,刘彻思征天下之才,凡能够做出利于民生,利于国之物,皆可上呈各府县衙,送往长安,由朝廷定论是否真正的益。上呈者,由官府护送入京,一应住宿都由朝廷负责。

  “钱由你出。”刘彻让人颁下诏书后,不忘冲刘挽补上一句,好让刘挽知道,刘挽想干的事,在没有让刘彻看到利益之前,钱都由刘挽出。

  从前的刘挽觉得资本家已经够狠的了,可看看眼前的亲爹,看看这位皇帝爹,周扒皮都没他能扒。

  于刘挽而言,她为什么要挣钱?不就是为了经济独立,以此可以支持她去做很多在刘彻甚至天下人看来都属于天马行空的事。

  有人就会有钱,把天下的各色人才全都拢到手里,刘挽用得着担心自己将来会没有钱吗?

  “孩儿出,孩儿出,肯定是孩儿出。”刘挽一副理所当然,不敢劳烦刘彻费心的姿态,又一次逗笑了刘彻。

  他有时候看着刘挽也会在想,他这个女儿不像是爱钱的人,瞧她挣的那些钱,墨家占了大头,陈掌占了一份,她就剩下四成都分了霍去病两成。

  谁让刘挽的资金启动都是霍去病把他给的赏赐全贴上的?

  要说知恩图报,刘挽是最让刘彻放心也开心的人。

  可有时候吧,刘彻也有些拿不准刘挽到底想要干什么。

  罢了罢了,总体来说,现在不管怎么看,得利的人依然是刘彻,那刘彻就不好一直要求刘挽不许轻举妄动。

  “谢谢父皇。父皇最是英明果断了。”刘挽目的达到,能忘记给亲爹戴上高帽,多拍马屁哄他高兴吗?

  刘彻无奈之极,“不许闹出事来。”

  刘挽理所当然的道:“父皇放心,我肯定不会。”

  怎么可能会。

  霍去病等了刘挽小半天了,眼下算是刘挽把想办的事办完了,难道他们还要继续呆在这儿?

  很明显,霍去病有目标。

  表兄妹相互交换眼神,刘挽立刻道:“父皇,孩儿先行告退。”

  霍去病在一旁也连忙作一揖,刘彻挥挥手,叮嘱一句道:“时候不早了,今日不许再出城了。在宫里好好呆着。”

  以肉眼可见,霍去病蔫了,刘彻一个眼神扫过去,无声的似是在说,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

  霍去病立刻正色应下道:“是。”

  想出宫的霍去病没办法,只能乖乖留下了。

  表兄妹两人一道出了未央宫,霍去病捉起刘挽道:“走,练箭去。”

上一篇:首辅的屠户悍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