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举路 第263章

作者:折秋簪花 标签: 情有独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魏主考此题意在先声夺人,既让圣上如鲠在喉,又让如徐韶华这样知道内情的学子左右为难。

  到底是要赞同圣上无为而治的观点,并对其大肆举例论证,还是抨击此题不该,以致乡试落榜?

  而徐韶华选择剑走偏锋,以史为例,以晏南旧事为例,深切论证天子无为而治中官员的重要性。

  而众考生前来科举,不就是为了入仕为官?

  是以,接下来徐韶华的宏愿也是情理之中,至于右相借魏主考之口拷问徐韶华的心意之事,以徐韶华与其两次会面的固有印象,如今他这一腔少年意气,只怕也在右相的意料之中。

  一道论题,让一众知情的学子冷汗淋淋,此刻徐韶华已经写完了这道论题,可实则还有许多学子尚且未曾动笔。

  是以,这乡试第二场让贡院中的氛围越发的低迷起来,徐韶华先啃了硬骨头,之后的两道题目虽也都不甚容易,可也被徐韶华在第二日午时前答完。

  而之后的一日半,徐韶华都在思考右相此番所为的其他用意。

  徐韶华总觉得这一次右相特意派人来此出这样一道题目,有些奇怪。

  他,急了。

  可是,右相又因什么急?

  此刻不在京中,不能第一时间收到朝堂消息的徐韶华只在心中叹息一声,便垂眸闭目养神了。

  第二场下考的铃声终于响起,徐韶华拎着早就收拾好的考箱离开了贡院。

  今日还是卫知徵和徐宥齐来接,二人一个拎考箱,一个牵着徐韶华的手回院子,倒是让徐韶华沉重的心情难得放松了几许。

  等回到院子,徐韶华洗漱好后,穿着一身干净的常服去明堂用饭,他刚一进去,胡氏兄弟二人便立刻抬起头道:

  “徐同窗,这次的论题你怎么看?”

  显然,在京城时,二人每次旬假都去马清府上作客也不是白作的。

  徐韶华走过去,坐在桌前,看了一眼有些茫然的安望飞,这才看向胡氏兄弟:

  “吾等归乡这段时日,京中恐有变动。”

  徐韶华说完,看了卫知徵一眼,卫知徵会意的点了点头。

  随着徐韶华这话一出,胡氏兄弟不由得面面相觑,随后倒吸一口凉气:

  “不是吧?可就算是朝堂上的事,也不至于牵连到那些普通考生啊!”

  “晏南日兴,且南地好文风,若是清北、晏南两地的考生都得以入仕……”

  徐韶华看了一眼二人,淡声道:

  “两位可莫要忘了如今这两地的巡抚是何人。”

  徐韶华的声音虽轻,可却让胡氏兄弟的汗毛直接炸起,他们抿紧唇,胡文绣的声音都忍不住轻颤:

  “难不成就让这一省学子,就这么被拦在了京城之外吗?”

  “他们本没有想拦,可却能让圣上不用这些学子。”

  此计何其毒辣,可偏偏被赤条条的摆在了明面上,便是有些不明所以的安望飞这会儿都拧其眉头来。

  “好了,此场既过,我等不必沉湎往事,且考过第三场再说吧。”

  胡氏兄弟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这一次连他们都没有把握可以过关,不过现下休息的时间太短,他们更需要赶紧补充体力,养精蓄锐。

  翌日,天色有些阴沉,这天已经阴了第四日了,那乌压压的云朵几乎顶在每个人的头顶,让人几乎喘不过气。

  这乡试的最后一场,前来的考生已经渐渐少了,首场的屎戳子便让一部分考生选择弃考,等到第二场,三道题目更是让一批考生望而却步。

  是以徐韶华这会儿走进贡院,看到的人影也比以前稀疏不少,旧事不提,这最后一考往往是最不能疏忽的!

  这一次,徐韶华的考棚位于第一十一名,在这里已经可以远远看到主考官的公堂之所。

  而也因此,这里的考棚是最干净整洁的,哪怕已经过了两场考试,可考生们为了能给主考官留个好印象,没敢做半点儿不雅之事。

  徐韶华照旧做完准备事宜,随即便在一旁等候考卷发放,开考的钟声刚一响起,徐韶华便看到了抬着考卷的小吏。

  不过半刻钟,考卷便已经被发到了徐韶华的手中,等将全卷阅览结束后,徐韶华心下微定。

  这第三场考的是策问,不过本次考题中有一道关于数理的考题,此题以等差数列求和的方式出了出来,这种题目对于徐韶华这些曾经在国子监中修习过君子六艺的学子来说并不算难,可对于清北的寻常学子来说,那便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此前徐韶华也有将这样的题目给安望飞寄过,安望飞并不是不愿分享之人,是以此次诸考生若是能偶尔听闻些许,懂得运用,那倒是一桩幸事。

  本次策问问的是用兵之道,大意是如今大周边疆驻军数十万,以致国库空虚,问该减兵否。

  徐韶华看到这个题目,面色一变,先帝才走了第十一年,边疆小国虽臣不服,如若减兵大周随时会陷入战火之中!

  右相此心实在歹毒!

  徐韶华胸中涌起浓浓的怒意,他克制住自己拍案而起的冲动,眼底闪过一抹猩红,若非理智控制,他几乎要将这道策问直接用真气绞成粉碎!

  这哪里是军费导致国库空虚?

  这分明是右相因为军费开支太大,以至于他在国库中不能贪的尽兴!

  下一刻,徐韶华立刻铺纸磨墨,他心中的怒气需要发泄出来,此刻,笔就是他手中之剑,墨便是剑之利刃!

  初晨的晨曦映着少年的身姿,那样挺拔,那样耀眼,一根竹笔在他掌中几乎看不到影子。

  这三日,徐韶华不断的调息,压抑着自己的怒火,此前右相虽然争权夺利可到底并未涉及这等关乎大周百姓安危之事!

  三日毕,徐韶华面凝如水,走出了贡院,卫知徵还是头一次见到徐韶华面色这般冷冽,他心里陡然跳了跳,想起自己收到的消息,不由得觉得华弟怕是又猜到了一些。

  可这会儿徐韶华的脸色实在难看,卫知徵只安静走在徐韶华的身边,徐宥齐也悄悄牵着徐韶华的衣角,三人难得沉默的回到院子。

  今日的晚膳十分丰盛,乃是徐易平特意为庆贺四人乡试圆满结束而准备的,徐韶华在嗅到那股浓浓的饭菜香味时,这才终于让自己从那被陷入愤怒情绪中醒过神来。

  旋即,徐韶华面上带上了一丝浅笑:

  “今日乡试结束,愿他日吾等皆可桂榜题名!”

  徐韶华笑吟吟的看着众人,卫知徵缩了缩脖子,但随后也提起了酒杯,安望飞和胡氏兄弟虽然隐隐觉得不对,可这会儿美食当前,对于这九天啃干粮过活的他们来说,已经无瑕思索旁的了。

  “桂榜题名!”

  “蟾宫折桂!”

  “当浮一大白!”

  徐宥齐坐在一旁,这会儿也端起了自己的羊奶,脆生生道:

  “愿叔叔和三位叔叔都能心想事成!”

  一时众人倒是难得笑了出来,酒足饭饱后,已经累了九日的四人倒头就睡,卫知徵和徐易平料理了残局。

  徐易平一边收拾,一边忍不住道: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总觉得二弟怪怪的。”

  卫知徵看了一眼徐易平,没想到徐大哥看着五大三粗的一个人,倒是心思细腻。

  但卫知徵深知徐韶华对家人看重,这会儿也不愿让徐易平担心,随后笑眯眯道:

  “许是华弟太累了,毕竟这九日着实煎熬啊!”

  徐易平想到这里,也是心有余悸,那位小胡兄弟首场出来的时候,差点儿当场晕了。

  幸好随身带了药,这才得以缓过来。

  徐宥齐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了一眼卫知徵,随后便又低下头,小叔叔今日心情确实不好,不过让爹知道了,也不过是多一个人担心罢了。

  这样的烦恼还是让他和卫叔叔承担就好了。

  月落日升,天还未曾亮起,只听一声霹雳惊雷,随即倾盆大雨陡然落下,乱珠飞跳,风卷残云,等到徐韶华起身时,外头入目已是一片雨幕。

  徐韶华提剑而出,他仰头看着天空,阴云映水目忽明,孑然一身身若萍。

  徐韶华的手臂缓缓抬起,整个人就那么轻轻走入雨幕之中,风大作,几乎将庭院内的树叶都要薅走一般的狠劲儿,徐韶华的身体也在这一刻被衣衫紧紧包裹,它裹挟着他的步伐,可少年依旧不为所动。

  在那阴霾密布的雨幕中,少年手中的剑将雨丝纷纷切去,碎雨纷扬落下,涟漪遍布,炫目惊心!

  不够!

  不够!

  还不够!

  曹青之死,让徐韶华认识到权之重量。

  可那道减兵策问,却无疑是一句直击心灵的叩问!

  当权者不仁,以万民为棋以图私欲,在那层层重压之下,何人可挡?!

  无人可挡!!!

  这一刻,徐韶华终于明白张载当初的横渠四句为何名贯古今。

  他于异世孑然一身,可却早已融于这个时代,他自认自己不过一介凡人,此生,唯为生民立命尔!

  剑停,少年丹田中拼命运转真气突然像是冲破一层桎梏。

  九霄心法,第四层成。

  徐韶华负剑回到屋内,雨丝纷飞,独不见少年不染纤尘。

  与此同时,本次乡试的答卷已经誊写完毕。

第141章

  贡院之内, 烛火燃了一夜,纵使此刻已经到了白日,可天气实在阴沉, 是以此刻帘内帘外, 皆是灯火通明。

  而等考卷誊写完毕后,便会被外帘官呈交十位同考官批阅,这一步骤外帘官身前身后有共八位兵将跟随, 以防外帘官做手脚。

  此刻, 满室寂静, 唯有内帘官们翻动考卷的沙沙声响起, 不过相较于晏南文气之盛, 清北便略逊一筹。

  尤其是此番总裁出的题目较之此前乡试难度高了不止一点,这会儿十位同考官心里都不由有些发苦。

  若是此番乡试选不出来规定数目的学子, 那他们这一批涉事之人都要吃挂落!

  要知道, 当初先帝登基后,初次恩科之时,便有山阴省乡试的主考官以要为大周选出最优秀的人才为借口,出的题是又冷又偏,以至于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低录取人数。

  科举一千三百二十六人, 中举二十三人。

  而当年, 朝廷给山阴省的入仕名额乃是前朝的两倍,共计一百名。

  是以当初桂榜刚一公布, 便被山阴巡抚一状告到了先帝处,连并乡试考题一道送入京中。

  先帝观之大怒, 直接派人斩了主副考, 连并一众内外帘官都直接贬的贬,杀的杀, 最后又直接按顺序补录了足够的举人这才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