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果冻
对她来说啊,老三媳妇现在这样就很好了。“老三呢?怎么没见他?还有三个宝也不在。”
宁书:“三个宝去玩了,国栋去镇上买白酒和小酒缸了。”
“买白酒和小酒缸做什么?”林母觉得这老三媳妇花头真多。
“做咸鸡蛋,昨天换了这么多的鸡蛋,时间长了会坏掉。如果做成咸鸡蛋就耐放了,等国栋回部队的时候,还能带些过去。”宁书想了想又道,“到时候我咸鸡蛋做好了,你来拿几个尝尝。”
林母没听过咸鸡蛋,不过她知道咸鸭蛋,于是她问:“你说的咸鸡蛋和咸鸭蛋一样吗?我见过那个咸鸭蛋,蛋黄里都是油。”
“对,就是那个,蛋黄富得流油。”宁书道。
林母听着,嘴巴都泛起口水了,富的流油,这得有多少油啊?也不是她见识少,而是咸鸭蛋得用酒,这个年代,谁家舍得用酒腌蛋啊?这人都吃不饱了,哪里还会这样讲究。不过,“老三媳妇你懂的东西倒是挺多的,你们城里人都会自己做这个?”
宁书随口道:“跟着我奶奶学的。”林母肯定会以为是宁家奶奶,反正宁家奶奶已经去世了,她也不会有机会和她求证的。
林母自然是这样以为的。“那你奶奶挺厉害的。”
两人把番薯洗的差不多了,宁书去拿来了菜刀,打算给番薯去皮。
“这还要去皮?”林母看着这么多的番薯,如果都去皮的话,那得不少的时间。
宁书:“嗯,番薯捣成番薯泥的话,得去皮。”
林母:“那我回家那菜刀,我和你一起弄。”
宁书也没有拒绝,一个人确实要弄很久,虽然她本来是打算慢慢弄的,但是林母能帮她,她当然是愿意的。“娘,你那边有芝麻吗?”
林母:“我回来给你带点来。”
当林国栋骑着自行车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老娘和媳妇在院子里给番薯瓜皮,害的他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家门。
虽然宁书现在是很好,但是他从来没有认为老娘和宁书能和平相处。
“你来了,酒和小缸买到了吗?”宁书起身,去看箩筐里的东西。
林国栋停好自行车,把里面的小缸等东西拿了出来:“都买来了,小缸是这种,这原本是用来装酒的,刚好我买了酒,这缸酒也见底了,我干脆就压了一块钱的押金租来了,到时候用来了再还回去。”
“这个酒缸合适的。”宁书其实想要的就是这种小圆口的酒缸,但不是没有嘛。这种小圆口的酒缸刚好手可以伸进去,鸡蛋可以一个一个放进去。“我去腌鸡蛋,你来刮番薯皮吧。”
“行。”林国栋也没有多问,坐下就和林母一起刮番薯皮。
酒缸的缸不大,也不重,宁书就算力气小,也能很轻易的拿起来。她先在外面把这个酒缸里里外外洗了一边,然后晾着,回厨房准备盐水。
她的咸鸭蛋是用盐水加白腌的,其他的方法她不会。
宁书在厨房里烧盐水,等盐水全部搅拌好之后,再装到木盆里晾着,盐水腌蛋需要冷下来的盐水。
晾着盐水,宁书看着也差不多要做午饭了,她就没出去了。可等她做好午饭,出去的时候,看到只林国栋一个人在刮番薯皮。“娘走了?”她本来还想叫林母一起吃午饭的,给她干了一个上午的忙,她也不能叫人白干啊。
“走了,回去做午饭了。”林国栋道。
“我本来还想叫娘里下来吃午饭的,没有娘帮我,这些番薯还没收拾的这么快。”宁书在院子门口看了看,几个孩子还没回来。
林国栋:“下次。”
“嗯。”宁书又去杂物间拿了篮子和砍柴刀出来,洗干净之后,她又去厨房拿了砧板。然后把刮好皮的番薯一块一块的切开,放篮子里,“下午这些番薯蒸熟之后,你要捣药成番薯泥,我记得村里有石臼的,用石臼捣番薯泥比较快。”
林国栋:“有的,我们这边的风俗,清明的时候家里捣麻糍。”
“对的,就是用那个。”说起麻糍,宁书也很久没有吃了,上辈子她还团购过麻糍呢。这种假节日特产的食物,每次到了固定的节日,生意就特别的好。
闲聊间,夫妻俩一个刮番薯皮,一个切番薯,配合的倒是快。
“娘……”
“娘……”
三个宝倒是算着时间回来了。
现在天冷,早上的气候比较低,所以大早上的时候,宁书没让他们去捡柴。山脚的树多,风吹来呼呼响的,她也担心他们冻着。
“吃饭就回来了,闹钟都没你们及时。”宁书道。
“我的肚子告诉我要回来吃饭了哦。”二宝道。
宁书打趣:“你的肚子可真厉害,我的肚子怎么就没有那么厉害呢?”
二宝以为被夸了,咧开嘴笑的那叫一个高兴。
倒是一宝道:“娘,庄小胖的爹不见了吗?”
“不知道啊。”宁书又问,“你为什么会这样说?”
一宝老实道:“今天在玩的小朋友们说,庄小胖的爹不见了,我看庄小胖都一个人坐着,不和大家玩了。”
别人家的事情宁书可不想管:“他可能心情不好或者不高兴了。一个人不高兴的时候,是不希望别人去打扰的,所以你们玩你们的,不要去打扰他哦。”
一宝点点头:“我才不去,我不喜欢庄小胖。”一宝很少这样主观又直接的表达出想法,他这样说了,说明是真的不喜欢。
宁书:“不喜欢就不和他一起玩,你们和小山、小石、还有海才一起玩。”
“嗯。”一宝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娘,爹也会不见吗?”
林国栋刮番薯皮的动作不停,很坚定的回答他:“不会。”如果有一天他不见了,那就是牺牲了,而不是逃兵,所以他的精神和他们同在。
可是他知道,孩子们需要的,不是他的精神,而是他的真实存在。所以他会仔细再仔细,争取和他们每年都能一起过年。
“爹的钱钱给娘了,他如果不见了,就没有钱钱买肉肉了。他肯定不会不见的。”二宝道。
一宝觉得弟弟说的有道理,于是他不想这个了。
宁书给了二宝一个你很赞的眼神:“我们二宝今天突然机灵了。”
二宝的小尾巴要翘起来了:“我每天都机灵的,我是谁啊,我是林二宝啊,双胞胎林二宝啊。”他可是村里唯一的双胞胎啊,多稀罕啊。
三宝看看锅锅,不明白锅锅在说什么。他把小手伸进篮子里,拿起一块番薯,然后就要往嘴巴里送。
“三宝,不能吃。”宁书放下砍柴刀,把他手里的番薯块拿出来,“是不是饿了?我们去吃饭吧。”
而此时,在去其他城市的火车上,有两道在青林湾大队不见的身影,是庄大明和蒋小月。蒋小月担心搞破鞋的事情被曝光,自己要被抓走,威胁庄大明连夜和她一起离开,他们昨天下半夜在火车站缩了一晚上,今天早上带着小胖爷爷和小胖奶奶送来的介绍信和钱离开了。
而这事情,小胖娘还不知道。她请大队长帮忙,早上在山上找了一会儿,没有找到庄大明,又听从医院回来的公婆说,庄大明可能去哪里避避风头了,最近因为打屁股的事情,大家都在背地里议论他。小胖娘想着也可能,就没有继续找了。
第70章
“这天可真冷……”宁书吸了一口冷气。
南方的冬天真的是超级超级冷的,尤其是这冷中还带着潮湿,那种湿冷是刺进骨子里。再加上这两天阴雨绵绵的,如果是老房子,可能更加潮湿了,有的甚至地上和墙壁上,都能冒出水滴的。
像宁书家这种新房子又是红砖房的,还好些,毕竟家里敞亮。
“宁知青……宁知青你在吗?”一大早上的,外面传来了小山娘的叫声,听声音还挺急切的。
窝在被窝里的宁书还没回声,外面又响起林国栋的声音。“在,什么事情?”
小山娘没有和林国栋接触过,再加上林国栋生的高大,军校生涯和当兵生涯加起来,足有十年了,他身上有股肃杀之气。这股肃杀之气在部队家属院里倒是不突出,因为当兵的身上基本都有,军嫂们也见怪不怪了,但是在这村里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了。
所以小山娘看到林国栋,就有些拘谨了。
“国栋也在啊?”小山娘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其实我是来找你的,这几天下雨,我们家的房子昨天大面积漏水了,有一块屋顶掉下来了,所以想请你帮忙修一下。”这事情她原本是找宁书说的,毕竟她是寡妇,直接找别人家的男人有些不好,但林国栋问了,她就说了。
她因为是寡妇的原因,和很多人不怎么走动,和宁书也是因为小山换食物而熟悉的,现在断断续续有了来往,这次来叫人帮忙,她其实也挺不好意思的。加上林国栋,她还叫了另外两个男的,也都是问了平时和她关系还不错的妇人,经过她们同意,才叫她们男人的。
林国栋:“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宁书今天有没有别的安排,没有的话我就过去。”
小山娘感激道:“哎哎,真是太谢谢你了。”
“都是村里人,不用这么客气。”
林国栋走进屋内,见宁书已经穿好了衣服,他刚要开口,宁书就道:“你去吧,小山也经常会带着一宝他们一起玩,能帮忙就帮下忙。”主要是小山娘挺有分寸的,又是她的合作伙伴,且嘴巴还紧。
林国栋点点头:“那我去了,我和孩子们已经吃了早饭了,你待会儿吃的话如果晾了,得再热一热。”
宁书道:“我会弄的。”
林国栋跟着小山娘前脚离开,后脚宁书也穿好衣服出房门了。一出房门,她又缩了缩脖子,外面的细雨还在下,冻的人不想出门。
宁书先去了厨房,锅里的白粥还温着,蒸栏上有个鸡蛋和一碟子的油焖笋。这油焖笋都是这段时间利用林国栋挖来的笋做的,不管是冷的吃还是热的吃,不管是搭配正餐还是搭配白粥,都非常的下饭。
宁书感觉锅里的热气不够,所以她又烧了一把火。
“娘,你起来了。”一宝像个小包子一样的进来了。他身上穿的可多了,不仅穿着宁书刚做好的棉背心,外面还套着以前的旧棉袄。旧棉袄虽然不太热了,但因为里面有新的棉背心,所以叠加起来还是挺保暖的。
“起来了,你冷吗?”宁书窝在灶头后面取暖。
“不冷哦,我捂着手呢。”一宝的脖子上挂着捂手瓶。
这是林国栋在镇上卫生医院买来的空瓶子,宁书给每个孩子都做了瓶子护套,可以挂脖子上。同时,也能防止热气散的太快。
她做的护套外面都是塞了不少的棉花的,防散热的同时,万一孩子摔倒了,瓶子撞身上,也能减少痛处,毕竟有棉花挡着。最坏的结果,如果孩子摔倒的时候瓶子碎了,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不会让玻璃扎进身体里。
瓶子的热水是早上林国栋起来给孩子们灌的。
听一宝说起捂手瓶,宁书想起自己那个了,她还没有去灌水。“过来让我捂捂。”
“哎。”一宝走到宁书跟前,把自己的捂手瓶递过去。
宁书一把把一宝抱进怀里:“咱们一宝可比瓶子热多了。”小小的团子在怀里,身上还有一股子小孩子特有的香气,抱的宁书都不肯松开。
一宝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智商和性格,但是他的内心也有着同龄人的柔软和细腻。这样被娘抱在怀里,他羞涩的同时,又深深的渴望着、喜欢着。他小嘴笑的灿烂极了,整个人窝在娘的怀里,贪恋着娘的温柔和温暖,他都不舍得离开。
这个时候,来厨房的目的都被他忘记了。
直到宁书的肚子传来咕噜噜的叫声。
“娘,你还没吃饭吗?”一宝从宁书的怀里抬起头,“娘你要吃什么啊,我去给你拿。”
宁书道:“我先去吃饭。”她放开一宝,自己也站了起来。“你们都在学习园地玩吗?”
“嗯,二宝、三宝、海才,还有杨有福……吕光宗……”一宝掰着手指头数着。
后面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宁书是知道的,因为之前来玩过,自从她家有了学习园地,来玩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但是:“杨有福是谁啊?”
“就是梅花姐姐的弟弟啊。”一宝见娘还不知道,他又道,“梅花姐姐的娘是后娘。”
他这么一说宁书就知道了,就是那个最先提起用板栗换糖的小姑娘,才十岁,力气大的很,都快比她大了。虽然是后娘带大的,但是小姑娘性格比较活泼,也足见她后娘对她不错。
“我想起来了,他怎么来了?”宁书有些意外。
一宝:“梅花姐姐带着他和我们一起捡过柴、挖过笋啊。”
“好吧。”小朋友的友谊就是这么简单。
“娘,有个小朋友口渴了,我来倒水。”一宝终于响起自己的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