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品红楼
张祯冷酷地道,“想都别想!”
吕布:......
张祯:“你想扩骑兵也好,想做别的也好,我不管。但这笔钱,你想都别想!”
吕布:“......神悦狠心!”
张祯点头,“是,我狠心!”
吕布委屈地道,“好大一笔呢,就不能分我一点?”
跟自己的意中人要钱,似乎有些没出息。
但他是吕奉先,她是张神悦,那就没问题。
张祯:“不能,我有用处。”
吕布究根问到底,“什么用处?”
张祯不看他,低头喝茶,“建造新都城。”
下一瞬,双手又被激动的吕布紧紧握住。
“要建新都城了?!”
吕布大喜,他记得神悦说过,迁都便算汉室已兴。
两人也就能成婚了!
而他提出的汉室已兴,是填充完她在荆州作的那张大公鸡舆图。
他本以为,后者更容易。
因为,新都在哪儿都没影,他率军征伐各地,至少还有个影子。
可现在她说建造新都城!
果然是我心如君心,神悦也想及早嫁给他!
张祯轻声道,“等盐务理顺,此事便能提上日程。”
凤仙如此期待,她也有些欢喜。
吕布笑着笑着,忽然放开她的手,起身往外走去。
张祯一怔,“大将军,你去哪儿?”
吕布回头,踌躇满志地道,“去盯着文和与孔明,叫他们快些!”
若敢耽搁光阴,他可不认什么老先生,也不认什么小舅子。
张祯:“......我要进宫,你与我一道么?”
可不能让吕凤仙这外行去指导内行!
带走他,也算是帮了文和、孔明的大忙!
明日朝会,她将正式上表盐务一事,因而有必要先跟小皇帝说明。
新都城,也该与他提一提。
吕布在当监工和陪伴神悦之间犹豫了数息,还是选择了陪伴神悦。
但也派了亲卫去叮嘱贾诩和诸葛亮,要快些,能有多快有多快,大将军很急!
——
未央宫椒房殿,刘协正带着皇后伏寿、贵人董氏听曲赏雪,听说宸王和大将军求见,忙让宣进来。
平日里,他大多在宣室殿见朝臣,可今日懒得动。
中常侍迟疑着提醒,“陛下,这是椒房殿。”
外官不可入内宫,何况这还是皇后居所。
刘协不以为然地道,“无妨,他们不是外人。”
令伏寿、董氏退避。
如果来的只有皇姐,连她们都不用避开。
但还有吕奉先,那就得避着些。
不多时张祯、吕布来到,行礼如仪。
刘协笑着请两人落坐,“皇姐、大将军,你们来得正好,晚上咱们吃锅子,涮羊肉!”
这种吃法,还是从皇姐那儿传出来的,很适合冬日。
又特意对张祯说,“我让暖房多备些新鲜的菜蔬。”
吕布暗道新鲜菜蔬有什么稀奇?我家也有暖房,芸菜、白菘、胡瓜之类,神悦都吃得不爱吃了!
张祯笑道:“多谢陛下。”
闲话几句,直入主题,“陛下可还记得,此前我说过,要为陛下建造宏伟壮丽的新都城?”
刘协放下酒杯,怔怔道,“记得。”
皇姐跟他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在心上,何况是这么大的事儿!
“你还说,那将是天底下最好最美的都城!”
张祯颌首,“没错!”
刘协怔愣过后,喜出望外。
激动得撞翻了面前的酒壶,一手撑在食案上,结结巴巴地道,“要要,要建了么?建在哪儿?何时迁都?”
他不厌恶长安,可这未央宫里里外外,仿佛还笼罩着董卓的阴影。
这座古老的宫殿中,藏着他最深的恐惧和羞辱。
当年是怎么迁来的,他也记忆犹新。
有时候他午夜梦回,似乎还能听到董卓嚣张的声音。
没有其它选择的时候,他也能将就。
但若有其它选择,这宫殿,这长安,他是一日也呆不下去!
第390章 白玉京
张祯理解刘协的心情,安慰道,“陛下莫急,快了。具体事宜,咱们与公卿朝臣再议。”
刘协根本冷静不下来,自顾自道,“洛阳?不不不,皇姐说要舍旧建新,要有新气象!要在四方之中!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可恨他上不通天文,下不通地理,不知何处才是四方之中。
张祯:“陛下!”
刘协坐不住了,起身转圈,“太傅和司徒定然知道,来人,快传蔡太傅、王司徒!”
张祯:“伯和!”
挥挥手,让听令的中常侍退下。
叹道,“伯和,此事急不得,今日我来,只是先告知你一声。”
吕布仿如找着同道,替小皇帝说话,“陛下久欲迁都,着急也在情理之中,神悦多体谅。”
也体谅体谅他吕奉先。
他等迁都,等得花儿都谢了。
刘协:“对,急不得,急不得,此事重大......皇姐,是不是没钱?”
说到“钱”字时,脸上的绝望,看得吕布都不忍。
跌坐回软榻里,满脸颓然。
他愿意献出宫中所有资财,可就算全部献出去,也不够建造新都。
国库也不能动。
得留着做军费、赈灾、俸禄之用。
......猴年马月,新都城才能建造完工,他这辈子还等得到么?
张祯:“有!”
自怨自艾中的刘协以为自己听错了,“......有?!”
张祯微笑,“有!”
如果没有,她提这事儿干啥。
详细地告知刘协盐务之议,也说了具体负责人是贾诩和诸葛亮。
刘协可不在乎负责的是谁,他认真听完、认真思考后,只有一个问题。
“皇姐,盐税为何只收如今的五成?都已经免了过路关税,又授以制盐秘法,盐税便是足额收取,盐商也有大利!”
少收五成,那得少好多钱!
感觉新都城的城墙被盐商挖了。
张祯:......你们大汉君臣,还真是从君到臣一脉相承的黑。
“因为,改革盐政的初衷不是挣钱,是让天下庶民吃得起盐!”
海水晒盐这种技艺,在明朝就发明出来了,所制盐量足够全国食用,甚至过剩,但之后的很多年,盐价还是很贵。
尤其清朝乾隆初年,盐价每斤达到五十二文,能买两斤多的猪肉。
所以普通人家并不能按需食盐,能用少许调味,已经很满足,“百姓淡食”这种说法,就是因此而来。
为何如此?
主要原因,就在于朝廷重盐税,为了盐课收入,纵容盐价高涨。
如果她想不出别的财路,大概也会效仿明清,但她能想出。
最妙的是,这个时代的能人太多,她只要提供想法,他们就能做得比她预计中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