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第323章

作者:天予昭晖 标签: 甜文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说完,他又跳窗而去,张若兰站在窗边,望着他的背影,眨眼间就不见了踪迹。

  到了门口却见外面停着一顶官轿,不是张居正的轿子,朱翊钧好奇,蹲在墙头看了一会儿,从里面走出来的,是礼部侍郎许国。

  他登门拜访张居正,却吃了个闭门羹,张居正明明在府上,却闭门谢客。

  等许国走后,朱翊钧让刘守有上门打听,刘守有却道:“不用上门打听了,我知道陛下想知道什么。”

  自从朝中大臣知道陛下心意已决,要立张小姐为皇后,张府可谓门庭若市,一开始,张阁老还客客气气把人请进去,规劝的人多了,他不胜其烦,便闭门谢客。

  朱翊钧道:“这些日子,来过张府的官员,给我个名单。”

  “是。”

  这份名单还颇让朱翊钧有些意外,连隆庆二年的状元罗万化也名列其中。

  状元怕是在翰林院呆腻了,想到地方去历练历练。

  回去之后,朱翊钧一大早就把张居正宣来文华殿,哪怕是别的讲官进讲,也要元辅先生陪在左右,直至下班时分,才肯放他出宫。

  就差把张居正的办公桌搬到文华殿去。

  立后之事,朱翊钧与大臣僵持许久,双方均不肯让步。大臣们上疏劝他立后,他一心只娶张若兰。大臣们反对他娶张若兰,他也不着急,那就先放一放。

  大臣们想要把张居正作为突破口,奈何张阁老日理万机,白天伴驾,晚上身体不适,需要静养,除了申时行、余有丁等少数几人,其他人连他的面都见不上。

  时间一长,倒是皇太后着急了,她急着抱孙子,皇帝明年年底就二十了,大婚必须在他二十之前举行,至于皇后的人选,就按照皇帝的心意来,只要容貌端正、德性纯美、勤中礼法,至于是首辅家的女儿,还是庶民家的女儿,都好。

  皇太后的态度,彻底打破了皇帝与大臣们的坚持。原本,大臣以为,皇太后必定站在自己一边,阻止皇帝胡闹。却不曾想,这么亲而一举的就妥协了。

  想来,毕竟人家才是亲母子,哪有母亲站在儿子对立面的。

  皇太后毕竟是妇人之见,眼里心里,就只有孙子。

  几位上了年纪的御史借此请辞,朱翊钧一点不含糊,当日就批了,还赐了银两,请他们早日回乡,安享晚年。

  官员们早就知道,小皇帝在官员请辞,以退为进这件事上,一点不含糊。

  走的都是六七十岁,晋升无望,混日子的老臣。空出来的位置,立刻有年富力强的官员补上,不树朋党、不结宗派,埋头实干,鲜少有官场老头子的世故和圆滑。

  稍微有点政治抱负的,根本不敢请辞,怕一旦走了,就回不来了。

  朱翊钧也不再任何场合提起此事,并下了一道谕旨:凡大小朝会,只议朝政,不谈私事。

  钦天监算了朱翊钧和张若兰的生辰,礼部选出的四百多位秀女,没有一人比张若兰的八字更加与朱翊钧相配。

  因此,朱翊钧特地召见了杨汝常,盛赞他专业过硬,并催促他赶紧把历法新书编出来,不能耽误老百姓耕种。

  礼部开始准备皇帝大婚的流程,婚期定在次年二月。

  朱翊钧本不打算在此事上花太多心思,都交由皇太后和礼部去筹备,按流程办就行。想不到,有些人就是要乐此不疲的给他添堵。

  又有大臣进言,力劝他大婚不可铺张,耗费国库太多银两,应勤政节俭,多为百姓着想。

  这话说得,好像全天下都在过苦日子,就皇帝极尽奢靡。

  朱翊钧反问对方,这几年,大明境内何时出现过大面积灾害?何地闹过饥荒,百姓大规模死亡?

  这几年风调雨顺,各地粮食产量黏连增长,不敢说全国百姓共同富裕,至少与嘉靖、隆庆时期比起来,税赋减轻了不少,绝大多数人也能填饱肚子了。

  就连困扰大明近百年的流民问题,也通过取消从业限制而逐步解决。

  况且,他只是让礼部按流程筹备大婚,何来铺张一说。

  这些言官,先给皇帝预设一个罪名,再苦苦规劝,以彰显自己敢于直谏。

  无中生有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朱翊钧命吏部挑了个偏远地区的贫困县,把这位劝他不要铺张的御史外放。并下旨,三年内,赋税征收考核不达标,直接罢免。胆敢欺压百姓,胡乱增加苛捐杂税,严惩不贷。

  如此,没有人敢再拿大婚之事来烦他。

  朱翊钧给《本草纲目》写了序,拿给李时珍看。李时珍看过之后,当场跪伏在地,给他磕了三个头。

  他原本以为,朱翊钧贵为天子,说要给他作序,也不过是一时兴起。到时候,会从翰林院找个人代笔。

  没想到,朱翊钧还真是亲笔所作,不但亲笔,还一字不落的把他的书卷都看过一遍。

  朱翊钧让他看过,没有问题,便让人准备刊印,再送往全国各州府,以备当地医者参考使用。

  说起刊印《本草纲目》,朱翊钧又想起个事。当日离京,他曾对陈炬许诺,回京之后,要替他完成梦想——重新刊印丘濬的《大学衍义补》。

  正好兑现承诺,他又亲为作序。

  不久,《世宗实录》、《穆宗实录》先后完成纂修,都由他亲笔作序。

  十月初,朱翊钧收到一封来自辽东的奏疏,是胡宗宪呈上来的。总结来说,就一件事——土蛮派来使者,请求通贡互市。

  朱翊钧看到这封奏章也有些惊讶,当初,连俺答都已经臣服大明,就这察哈尔部,还把自己当达延汗嫡系,誓死不从。

  土蛮和俺答不同,当年与俺答通贡互市,是因为有把汉那吉叩关投降这个契机,又有三娘子从中撮合。

  就在几个月前,还伙同其他蒙古部落、女真部落一起,侵扰辽东。

  这就扛不住了,主动提出想要与大明通贡互市?

  朱翊钧立即宣内阁首辅张居正,兵部尚书方逢时、兵部侍郎汪道昆、吴百朋议事。

  王安刚要领命而去,又听朱翊钧道:“把王崇古和殷正茂也叫来。”

  虽然他俩一个刑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但当年都是领兵打过仗的人,尤其是王崇古,他曾一手策划了隆庆议和,在处理这件事上,经验丰富。

  朱翊钧不仅收到了胡宗宪的奏疏,还收到了另一封奏疏,两个人上奏的是同一件事,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另一个人是辽东总兵李成梁。

  胡宗宪在奏疏中表示,既然土蛮主动示好,朝廷不如派人与之谈判,若能让他臣服大明,从此不再举兵,再好不过,若谈不成,朝廷也没有损失。

  李成梁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按照他在辽东多年和这帮蒙古人打交道的经验,其中多半有诈。

  土蛮嚣张得很,认为自己的察哈尔部才是北元正统,去年刚修了一部法典,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草原上的皇帝。前些年,不断多次侵扰蓟镇,后来董狐狸等人被捕,朵颜卫被吞并,他找不到机会,又转战辽东。

  就在今年上半年,他就三番两次滋扰大明边境,掳走了不少百姓。

  现在又来请求通贡互市,必定没安好心。

  朱翊钧觉得他俩说得都没什么问题,一时间难以抉择。

第281章 张居正也没有轻易……

  张居正也没有轻易表态,让其他几人先发表意见。

  王崇古主张和谈,原因很现实,两百年来大明都没能彻底剿灭北元残部,现在就更没有这种可能了。不如就像对俺答和吉能那样,早日让其他部落归顺大明,结束连年战乱,还边境百姓安宁。

  经过嘉靖、隆庆两朝的混乱,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革除积弊,整顿吏治,发展经济。

  这段话,虽然王崇古没敢直说,但也顺利将意思传达给了朱翊钧。

  听完王崇古的陈述,其他几人也深表赞同。尤其“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经济”这一条,深得张居正的心意。

  坐在御案之后的朱翊钧却不动声色:“李成梁所说,也不无道理,万一土蛮并非真心与大明议和,而是借机挑衅又当如何?”

  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蒙古人、女真人不学儒家文化,没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事实上,他们经常在谈判的时候,斩杀大明官员。

  王崇古说道:“既然是土蛮向大明求和,那在这场和谈中,便应是咱们主导。时间、地点、和谈使、具体条款都应由咱们来订。”

  朱翊钧留下张居正和王崇古:“李成梁,和他手下一众将领,地方官员,都反对与土蛮通贡互市。”

  “以前有过,蒙古人、女真人,故意在马市挑事,杀害大明官员。”

  “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过,我觉得李成梁的担心不无道理。”

  这事儿张居正清楚,上一世,正因为反对的人太多,尤其是李成梁反对,此事连拿到朱翊钧跟前讨论的机会都没有。

  而这一世,有了朱翊钧救下胡宗宪这一段机缘,事情

  其根本原因除了一些大臣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蛮夷修好之外,也担心土蛮狼子野心,不是真心归顺大明。

  此时,王崇古上前一步,向朱翊钧躬身一揖:“陛下,这是彻底平息与蒙古兵戈的大好机会,万不可错过。”

  说到这里,王崇古抬头看了一眼朱翊钧,神情复杂,似是有话要说。

  朱翊钧早就看出来了,所以才将他留下:“有什么话,爱卿但说无妨。”

  他话音刚落,王崇古竟是掀袍跪下:“陛下,臣以为,李成梁有私心。”

  此言一出,朱翊钧立刻看向张居正,见他神色如常,并不意外。

  王崇古一把年纪了,朱翊钧也不好让他一直跪着:“爱卿起来说话。”

  “你说李成梁有私心,此话何意?”

  王崇

  古说道:“李成梁治军与戚继光不同,戚继光带兵以制度严明著称,李成梁则对有功将士奖赏坡厚,靠允以荣华富贵激励士气。故而到了后来,李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部下皆富贵。臣担心……”

  朱翊钧问:“担心什么?”

  王崇古道:“担心长此以往,军费与日俱增,难以控制,必将为朝廷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

  朱翊钧立刻就明白了人他的意思,李成梁拿着朝廷的钱,给部下发福利,通过打仗发家致富。

  所以,他和他的部下才不希望大明与土蛮达成和议,战争就这人么结束,这无疑是断了许多人的财路。

  朱翊钧负手而立,朝王崇古扬了扬下巴:“接着说。”

  王崇古又道:“时间一长,银子赚够了,一旦进取之心丧失,功业逐渐由盛而衰。难免有怯战之事,掩败为功,杀良冒功等。”

  “臣相信,李成梁未必有损害国家利益之心,但不能约束部下,李成梁也必定难辞其咎。”

  这话有些危言耸听,但朱翊钧却并未动怒。他看看张居正,又看向王崇古,竟是拿出一封信来。

  二人看过信之后,皆是大吃一惊。那并非奏疏,而是徐渭这个曾经的绿松石,私底下写给朱翊钧的一封信。

  信中对于辽东地区的担忧,与王崇古所说,基本符合。

  也就是说,朱翊钧早就了解了情况,等着看哪位大臣能直言不讳。最后只有王崇古发现了问题,并且提了出来。

  等王崇古离开之后,张居正才说道:“虽然王崇古所说确实属实,但李成梁对朝廷也算赤胆忠心,再则,他在辽东威望极高,此时不宜动他。”

  朱翊钧点点头:“先生所言极是,辽东现在还不能没有他李成梁。”

  张居正又道:“但也不能不多加约束。”

  “是。所以我才把胡宗宪派去担任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