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来我农家乐 第19章

作者:酒禅 标签: 种田文 历史衍生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旁边有洗草莓的小水管,但朱元璋没看到,不过就算看到了,他可能也懒得过去洗,摘了一个草莓在裤腿上蹭了两下就塞到口中。

  汁水充盈,酸甜可口。

  徐雪筠自己跑到小角落里去摘了,好像说是品种不一样。

  她刚才其实解释了,说有什么奶油的,有丰香的,什么白的......

  听着让人眼花缭乱,记住了也对不上号。

  他们刚才在外面边看到这一片有许多个大棚,而每一个大棚都很大——并且他们也终于见到了除了他们之外的游客。

  徐雪筠又把手机忘这了,李世民任劳任怨的帮她直播着。

  他想到他们刚来时徐姑娘问过他们要不要入镜,所以才想在这个世界应该未得到别人的允许,是不能主动拍摄别人的,所以刻意把手机镜头向下压了压,只看着一个个水灵灵的草莓和他们几个人勤劳的身影。

  只默默的观察着那边的游客。

  这就是纯纯正正的后世的孩子吗?

  李家也算是半个皇室血脉,所以李世民自打出生以来也算是锦衣玉食,可如此他在十五六岁时也上得马匹,舞的动枪。

  但这几个孩子看上去毫无锻炼的痕迹,女孩单薄,男孩瘦弱。

  不对,倒是有个小胖子,吃的圆滚滚的。

  可这也全是肥肉,没有力量啊。

  李世民暗自摇头,觉得不太行。

  不过世家子弟大多如此,能够熟练掌握君子六艺的人也不多矣。

  可他没去主动搭话,那几名看上去年纪不大的游客反而主动过来了。

  这几个人看上去都是十七八岁的样子,是昨天晚上到这的。

  高考完之后有三个月的假期,他们在家闹腾了一个月,就被家长扔出来了。

  为首的男孩很热情:“你们摘的这一片还没完全熟呢,不是特别甜,去我们那边吧。”

  可能真的是亲和力的原因,他第一个找来搭话的人不是距离他最近的赵匡胤,而是距离他稍远的李世民。

  李世民几人因为是第一次见到草莓,所以其实也分不太清楚什么是快要熟,什么是完全熟透了,只以为草莓都是这样的,再仔细瞧了瞧男孩指的那片地和他们现在待的这片地后才恍然大悟。

  原来完全熟的草莓不只是上面是红的,几乎通体都是红色的。

  朱元璋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一个矿泉水瓶,拧开喝了两口冲掉嘴里的酸味:“我说怎么有的很甜,有的不怎么甜。”

  第一个吃的就很甜,结果越吃越不甜。

  一旁的女孩也蹲下来:“和品种也有原因吧,奶油草莓就是甜的,不甜的也不会很酸,只会很水,但是丰香草莓不甜就会很酸。”

  徐雪筠的速度很快,摘了满满一筐子的草莓回来了,见到他们也很意外,笑着和他们打招呼:“翎采,学军,你们也来了。”

  她给双方介绍着:“这两个孩子是我小姑家的,周翎采和周学军,这几位是我哥哥的朋友,来这儿玩两天。”

  不过那四五个孩子里,她也就只认识学军和翎采。

  幸好能闹腾的被家长丢出来的孩子,性格都不会太内向,很快也进行了自我介绍,和他们打成了一团:“下午去唱ktv不?这的设备音质可好了。”

  一旁的好朋友又立刻拍他:“就你那破锣嗓子,再好的音质又有什么用,你能少唱两首歌就是对这音质的认可了。”

  ktv。

  又是一个没有听过的名词。

  反正今天他们也见识了两种作物,下午的确是没一定要做的事情,几人对视一眼后同意了。

  他们想着,尽管年纪轻轻,但这儿有这么多人,说不定能掏到更多知识呢。

  并且他们昨天便讨论过了,比起增进农作物的数量,他们还需要多多触发任务,不然即使有链接,也换取不到作物。

  昨天天幕的几次任务都是在徐姑娘到了某个农家乐‘游玩’场所后开启的。

  所以即使这些孩子不邀请他们,他们之后也会在农家乐中多走走多转转。

  天幕主动触发的奖励比他们能够直接看到的任务奖励多的多。

  不过:“我们等会儿得去帮院子除草。”

  先把确定能拿到的拿到再说。

  周翎采一脸震惊:“雪筠姐,你们这现在得让客人帮忙除草了吗?”

  徐雪筠却也一脸茫然:“没有啊,没人和我说啊。”

  谁,谁在造谣?

  李世民几人无奈。

  他们就知道做任务最大的阻碍其实是徐姑娘。

  因为不合常理——说实话,若是有人要到他们的皇宫去突然帮他们除草,他们也会误以为那个人有什么不轨心思的。

  更别说之后的什么给徐姑娘讲睡前故事,帮徐姑娘写作业......

  不善言辞的赵匡胤现在头皮都开始疼了。

  刘彻咳嗽一声:“和徐姑娘没关系,就是,嗯,我们单纯喜欢除草。”

  五个人都喜欢。

第19章

  其实刚才他们来摘草莓的时候,几人还曾聚在一起,猜测天幕会不会触发任务,比如采摘最多的草莓或采摘最大的草莓。

  不过似乎是他们想多了,直到他们走出草莓园,天幕也并没有发布这样的任务。

  “你们几个写完作业了吗?”徐雪筠十分‘好心’的问道,因为每年周家的两个孩子来农家乐玩的时候,最后一天都会挑灯夜战——已经上了大学没有暑假作业的徐雪筠就会一边嘲笑他们一边也帮他们一起补。

  “我们都高中毕业了。”几个孩子七嘴八舌的,“哪来的作业。”

  徐雪筠叹气:“本来还想再看你们补作业的——你们大学都报的什么学校。”

  嬴政早就对后世的学子如何获取知识这件事十分好奇。

  徐姑娘看起来才二十出头,但却已不在课堂中,这两日也并未见她捧书诵读,但她家中明明有这么多藏书,说起话来通俗中却又带着几分唯有读过许多道理的人才能有的豁达和明智。

  而且后世的学派又是如何划分的呢?还是如同他们一般,为法家,儒家,墨家吗?

  这几个孩子所说‘高中’倒是给了他一点启发。

  有高必有低。

  所以应当是上完了低中后又上了这高中,最后去了徐姑娘所说的大学。

  这种划分方式倒是新颖。

  是按年龄来教学的吗。

  在秦朝,读书是只属于贵族和世家子弟以及小富之家的事情。

  现代常说寒门难再出贵子,但实际上古代是彻底没有寒门的存在,他们口中的寒门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而不是指贫民阶级。

  这种情况在纸张出现之后稍有变化,但文房四宝的昂贵以及师资力量的难寻还是让读书做官变成小部分人的晋升之道。

  所以不仅是夫子难寻,学生也难寻。

  一个地方就这么多能够读书的人家,这些人家也不可能年年都生孩子。

  所以一位夫子教导的学生从几岁稚童到十几岁的少年郎再到二十几岁的青年,也不是少见的事。

  当然,历朝历代的夫子所指的都是私塾中的老师,唯有秦朝有所不同。

  根源还是在于商鞅的思想,他认为君子六艺为六虱,若是一千个普通民众之中有一人追求《诗》《书》,就能导致这一千个人不好好种地打仗。

  这也和现代的许多困境相似,因明星,主播这些经常出现在人视野范围内的职业可以迅速的收拢钱财,所以有许多的孩子已经将自己的梦想从一个个的科学家宇航员而变成了当红艺人。

  也是幸存者偏差的道理,若是不当红,不能够快速的将自己的才能或美貌变现,就不能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便没有过多的收入,可那些没有快速变现的明星,主播也不会经常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所以就像是书同文,车同轨一般,秦朝也试图统一思想。

  因为他们认为,在当时急于一统天下的形势下,君子六艺对于农业、军事、司法等各领域的各项实际业务,没有任何帮助。

  反而很容易造成思想混乱,诱使民众们不务正业。

  他们不允许开设私塾,‘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在各郡县设立了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学室”。

  让“史”或者“令史”来教导学生。

  《内史杂》规定,“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所以有很多观点都认为在学室中学习的人,都为国家预备官员。

  这也是为了弥补大量读书人都为六国贵族,并且不愿投身秦朝做官的官员空缺。

  始皇的眼界和布局在某种情况上来说,的确十分超前,这也是许多人在两千年后还依旧如此怀念他的原因——若当时他能多活二十年,秦朝必定安稳许多,若扶苏继位,有仁政思想的他对内修养生息,整个世界的格局都会和现在大不相同。

  所以此时嬴政便又从后世的学校中得到了启发。

  若把知识划分为低,高,大三类。

  那岂不是可以让学了低类知识的人去做符合低类知识的活计,学了高类知识的人去做高类知识的活计。

  不过此时的他又有一个疑问。

  徐姑娘都学了大类知识了,怎么连他之后的皇帝顺序都说不出来。

  难道这和她口中的‘艺术’有关吗。

  专门教导艺术的大学......那想必一定也有专门教导律法或做官的学校吧。

  几位皇帝都在头脑风暴,但几个孩子却一个比一个骄傲的报出来了自己的成绩和学校。

  徐雪筠一听,好家伙,就算不是985,211的,也都是一本。

  也是,毕竟从小到大哪里偏科就哪里请家教一对一辅导。

  早几年,也不用很早,就在徐雪筠高考报名的时候,她周围的风气还多偏向于出国留学,但这几年随着中国的地位在国际上水涨船高,国内外的认可度也更强。

  能够把孩子留在国内的家长都留在国内了。

  当然,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相较于五六年前跟上来不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你怎么跑那么远,去黑龙江念大学了。”她担心的拍了拍周翎采的肩膀。

  她家是浙江的,这温差一下那么大,能适应得了吗?

上一篇:异世领主成神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