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百龄
话没?明说,众人心中全都明了。
夏寸守直言点破,“西北现状非俞兄一人能够解困,李赤骥将军领兵驻守多年,必是对西北各部了如指掌,身边不乏人才。俞兄去了其实算是锦上添花。若论修西北各部史,其中便有官员是河西人氏。”
他承俞家不少恩情,自己母亲也在身边,妻子亦有孕在身,他能理解俞慎言的为难。
其他几人亦是点头认可。
程宣此时笑着站起?身,说道:“若朝廷真的需要安排人去西北,难道我不是最合适的吗?”
他道:“我幼时在西北待过几年,后来也去过西北几次,甚至在军中待过半年。这几年和知?简见面几乎就是谈论西北。虽然我不及知?简对西北熟悉,也算是得了知?简倾囊相授。”
顿了顿,又苦笑着道:“私心上来说,我也想去西北。李老板的这个提议,倒是提醒了我。”
程宣这么一说,其他几人倒是觉得他挺合适。程总督掌管河东河西两省,他又身无牵挂。
李帧笑了下,“如此说来,程公子还真是最佳之人。只是,程公子想去,恐怕没?那么容易。”
程远岱是一方封疆大吏,之前程家子侄家眷留京,他可以来去自如,皇帝不会有顾虑。如今程家只有程远岱幼弟一家和他们兄妹在京。皇帝怕是不会轻易放他去西北。
这一点程宣自然清楚。
“事在人为。”程宣笑着道。
-
陆续送走程宣几位同学,兄弟二人回院子后,俞慎思?询问李帧怎么忽然提出?那么一个建议。
这个建议的最佳
人选自然是俞慎言。
无异于将矛头?指向俞慎言。
李帧沉闷地舒了口?气,将刚刚俞风送过来的纸条递给?他们。
俞慎思?看完直接血压飙升,恨恨地低骂:“他就不能干件人事,积点阴德。”
之前以为他们不知?当年真相,让高昀兄妹与他们亲近。
现在是要和他们鱼死网破了。
又是那个疯狂的计策,又是想要将俞慎言赶去西北,真是彻彻底底疯了。
还是个冷静的疯子。
俞慎思?还是不放心,“姐夫这一招不一定能完全避免。”相比程宣,俞慎言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拖一时是一时,兴许局势有变。”
两个人说了许多,俞慎言一直沉默,李帧问他:“你?亦有此心?”
俞慎言轻叹笑了下,未答。然后借口?有些累了,便回自己的小院。
-
赵宁儿性?子好动,如今外面天寒地滑她又大着肚子,身边伺候的人拦着不让她随意?出?门,她就只能在房中来回地走。
俞慎言进门时,瞧见赵宁儿踱两步活动几下腿脚,口?中埋怨伺候的婢女?,“外面哪里就那么冷了?我就不能出?门了不成?要憋坏了。”
俞慎言闻声笑了下,“我陪娘子出?去走走。”
刚刚程家姑娘过来坐了那么久,依赵宁儿性?子,是要出?去透透气的。
赵宁儿英气的眉眼一挑,略带不满道:“你?们就是太小心了,我又不是弱女?子。”
“嗯,是为夫的错。”让人取一件厚些的裘衣给?赵宁儿披上,搂着她出?门,陪她到宅子的后园里走走。
正月里入目皆是积雪,后园倒是有一株梅树,开得比较晚,如今还没?有开,只是微微露出?一点花苞的尖儿。只能欣赏枝头?上的积雪。屋外的空气清冷,让人清醒不少。
两人漫步走着,俞慎言提起?刚刚程宣等人说的西北之事,闲话着道:“若是为夫去西北,你?会不会怨为夫?”
“为何怨你??”赵宁儿歪头?看着丈夫,取笑问,“你?认为我会不让你?去?”
见妻子如此不在意?,俞慎言心里反生失落,“你?……舍得?”
赵宁儿粲然一笑,拂去俞慎言肩头?沾到的雪,“你?去西北,我自是跟着你?去。我还没?去过西北。李姑娘常与我说西北的山川风光,说纵马原野的恣意?,我一直神往。若你?真去西北,我定是要随你?去的。”
“可你?……”俞慎言抚了下妻子的隆起?的小腹,帮赵宁儿掖了掖裘衣。
“你?是最近要去?”赵宁儿问。
俞慎言也不知?道。
他不能阻止任何人向陛下进言。西北是陛下心头?之忧,若是陛下有此意?,朝中也的确找不出?比他更了解西北各部的人,他如何能抗旨不从?
赵宁儿从他的沉默中得到答案,她低头?抚着自己的肚子,神色几分低迷,须臾又笑道:“当年我娘就是怀着我从宁州前往南安军中。”
可从盛都到河西的路,比从宁州到南安远且难行。
赵家都在南安,西北若去就是孤身。虽然高晰在西北,却在边境索州。
“宁儿,为夫亏欠了你?和孩子,让你?们受此委屈。”他搂紧妻子,抵着妻子的额愧疚地道。
赵宁儿昂首看着他,不以为然地笑着劝道:“你?我夫妻一体,相扶相持,怎说亏欠和委屈?我是赵家的女?儿,我从小在军中长大,我知?晓何主何次何重何轻。
男儿立世,岂能心中所念只有父母妻儿?若如此,谁来戍边卫国,谁来冲锋杀敌?万千将士谁不是舍了家中父母妻儿?他们可以,为何你?我不可以?”
赵宁儿伸手抚着丈夫英朗的面庞,认真地道:“不要担心我和孩子,只要你?做的事是对的,我们都支持你?。”
俞慎言动容,轻轻将妻子搂进怀中,在她耳边轻声低语,“宁儿,多谢你?体谅。”
这种事,俞慎言几人没?敢和父母透露,俞纶最近身体有恙,若听闻必然心思?焦虑,不利养病。
-
年后,朝中再议西北之事,果不其然有臣子提出?,针对西北现在复杂情况,需要派出?一位对西北熟悉的官员过去协助。
提出?此建议的不是扈大人,也不是何大人,更不是高明进,而是都察院的陈御史。一个和高明进曾有过节的官员。
诸位大臣认为此法可以一试。
这个人选,没?有比曾经修西北各部史,去年献安西北策的翰林院修撰俞慎言更合适。
皇帝自然也第一个想到了俞慎言,还是询问朝臣可有合适的人举荐。
第一个开口?的是吏部尚书蔡腾,他是俞慎言乡试座师。去年俞慎言献策后皇帝要给?他安排个位置,是他和夏阁老建议暂时安排到翰林院为修撰,熟悉政事,以后寻到合适的位置再调任。
前往西北最合适。
皇帝不置可否,没?有开口?。
俞慎言无疑是最合适的,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朝臣们对皇帝未明的态度有些捉摸不透。
是不舍得?
不可能。
皇帝对这位年轻臣子的确偏宠一些,还不至于舍不得将人外放。陛下这么多年宠信的臣子亦有之,没?见一个不舍得,甚至故意?外放出?去历练。
第130章
朝臣们对于蔡腾的推荐的人都没有什么异议时,高?明进出列。
他神色紧张地?回禀道:“启禀陛下,俞修撰的确是合适人选。但其上有病父需侍奉,下有身怀六甲妻子要照料。孝义皆不能顾全,后顾之?忧重重,臣认为非最佳之?选。”
皇帝眉头蹙了下。
大盛以孝治国,如此情况,高?明进又出口维护,原本有想法的朝臣,暂时保持沉默。
陈御史却对这套说辞不赞同。他与高?明进积怨日久,也知晓高?俞两家关系,高?明进越是维护,他越不让其如意。
他义正辞严地?驳道:“身为臣子自当国事为重,岂能因?私事误国事,本末倒置。”
高?明进亦有理有据地?辩道:“为子者孝,为臣者忠。子不在侧难尽孝,臣不远任亦可尽忠。俞修撰入京数载,勤恳公务,献策安邦,不是尽忠?
俞修撰素来温厚仁孝,为官多年未能于双亲膝下尽孝,已是憾事。如今俞家父母入京不过一载,俞父常年有恙,陈御史是欲夺为子者尽孝之?义?
让俞修撰丢下病父和孕妻远赴西北,其岂能全抛一片心于公?我大盛人才济济,又岂是非俞修撰一人不可?”
这话已经是明晃晃地?维护。
原本对高?明进和内侄关系存疑之?人,此时自我怀疑了。
皇帝也打?量起高?明进。
陈御史一时间?想不出更?站得住脚的话反驳,质问:“高?侍郎是有什么更?好的人举荐?”
高?明进顿住,更?好的人,朝野他是找不出来了。
那孩子自小聪慧,六年苦心,岂是旁人随意能取代。
皇帝心中也在掂量此事。
旁边的白尧,朝御座之?上瞄了一眼,又看向高?明进,手指下意识地?轻轻点了几下朝笏,此时出列回道:“启禀陛下,臣倒是有一个合适之?人举荐。”
皇帝素来爱才惜才,闻言眉头微展,“何人?”
“翰林院编修程宣。”白尧禀道,“程编修随俞修撰学?习了解西北诸事数年,对西北各部史亦有一定研究,臣数次听闻二?人探讨西北事,颇有见解。程编修文武兼备,臣以为可为上选。”
程宣此人的身份,朝臣们大多知晓。两河总督程远岱长子,去年殿试二?甲第一。程编修入翰林院后,便在白尧的手底下学?习庶务。
兵部侍郎杨锋此时附和,他是去岁会试主考官,对程宣在会试和殿试中关于兵事和西北之?策的文章尤为欣赏。
皇帝也记得程宣去年殿试的考卷,关于西北之?策一篇,与状元文章并肩,甚至某一两处见解还略深广。
这二?人殿试文章原来都是受俞慎言影响。
从?去年的安西北策至今,他瞧出这位臣子胸中的才略,放到西北最合适。
最后皇帝道了句:“再议。”将?此事暂搁,商议其他朝事。
朝臣们心中也大概有了数。
-
散朝后,皇帝回到御书房,命人传俞慎言和程宣。内侍刚踏出殿门,瞧见殿外阶下两位年轻的青袍官员并肩踏雪过来。
内侍迎到阶前,笑着道:“二?位大人,陛下正要召见,你们这就过来。”领着他们朝着殿门去。
二?人也是听到了今日朝上所议此事,此来正为此,猜想皇帝也是为了此事。
二?人这么快一起过来,皇帝也知晓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