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吃咸蛋黄
江娘子诞下幼子,是府中难得的喜事,府里上下等人都得到了赏钱,连许黟都有份。
抓赏钱时,许黟摸了两个铜钱,心情不错的回了屋。
这几日,他闲下来时就在想,当初跟严大夫一别,他曾与其有约。现在出来阴平,往南去,就可以赴一程,见一见友人过得好不好。
如今江娘子顺利生产,不出意外,他就能离开韩府了。
……
一日后,张管事来请许黟,请他去给江娘子和婴儿诊平安脉。
昨日江娘子生产完,人还虚弱着,这会儿,她疲倦的躺在床榻里,外面挂着挡风的纱帘,不让风儿进屋。
许黟进屋给她诊平安脉,还需隔着帘子。
江娘子脉象平稳,无什么大事,只要好好休息就能恢复过来。至于小孩,小脸小手都是皱巴巴的,红彤彤的,此时还闭着眼乖乖的睡着,看着又丑又萌。
刚出生的小孩,是把不了脉的,许黟便看他的五官和手指、脚趾,呼吸平稳,四肢健全。
此行任务,许黟已完成,他从江娘子屋里出来,便要去找韩县令道别。
韩县令没有留他,并说要给他备回去的车辆,好让许黟安全回到盐亭县。
许黟摇摇头,说道:“韩县令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还不想直接回去。”
“哦?许大夫是要往哪去?”韩中莆问道。
许黟思忖片刻。
他想要去的地方有些危险,不知要不要告知。
他道:“还未定下。”
见他不愿告知,韩中莆没有太大意外,只是吩咐张管事,给许黟送来十贯钱。
看着十贯钱,许黟眉头跳了跳,脱口而出:“能换成交子吗?”
韩中莆:“……”
张管事:“……”
……
离开时,许黟打开了江苏玉送给他的盒子,里面有一张五十贯的交子,以及一把乌木做的弹弓。
这弹弓是谁放的,一目了然,只是这交子……
许黟沉默。
江娘子的娘家看起来不一般呐。
他没有多想,此事已经尘埃落定,以后他们不一定还会再见面。
收敛好包裹与箱笼,许黟去往阴平县的牙行,在牙行里雇了一辆骡车,另外雇佣了一位年纪不老的车把式。接着,他又去了一趟交银铺,兑换了大部分铜钱,只留了小部分用以所需。
紧接着,他麻烦车把式跑一趟市集。
先前来阴平县,出行所备用的物什和吃食,都是韩韬准备。这回只有他自己,自然是由他亲自准备了。
去到市集里,许黟先买了可以存放一个多月的白胡饼。这白胡饼便是馕,在蜀地里,是比较普遍的吃食。
通常市井里吆喝着卖,一个白胡饼只卖五文,比人的脸还要大,是纯面粉做的,不加油,也不加芝麻。
加了芝麻和油的,价格还要贵一些,且反而没法放置太久,不适合当出行的干粮储备。
此时还是春季,山路气温比县城低,许黟又去了一趟香料铺子,买了些许花椒、胡椒等可以御寒的香料。车把式随着他出行,许黟便又多备了一床被褥。
至于柴米油盐,还有马灯、灯油、火折子等等小物品,许黟也都想到了。
准备半日,偌大的车厢一半的空间都已经被这些吃食用品占据。
许黟觉得差不多了,便喊车把式回韩府。
回去时,韩韬有些不舍的帮他搬箱笼,一面忧愁道:“我们这一分别,以后怕是没机会再见面了。”
“有缘自然会再见。”许黟拍了拍他的肩膀。
韩韬兴趣缺缺的摇头:“郎君来阴平上任,三年后就得升迁离开,到时候,我们怕是要回顺天府去了,哪怕不是,也该是其他州府。”
许黟眨了眨眼睛,此时分别,倒也不适合说什么丧人气的话,他笑起来:“好呀,要是以后有机会,我就去顺天府。”
“真的?”韩韬眼神一亮。
许黟却没有给他准确答案:“可以有。”他们不过萍水相逢,如今能说上话,可不代表着以后还能说上话。
许黟朝着他拱了拱手,转身上车。
突然,韩韬拦住他:“许黟,你要去哪里?”
许黟一愣。
看着他真挚关怀的眼神,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茂州。”
……
“茂州?”韩中莆闻言,讶然看向韩韬。
他神色略有些复杂,想了想,轻笑道:“他倒是愿意同你说。”
韩韬扁着嘴,满脸困惑:“郎君,我想不明白,茂州羌人那么多,许大夫怎么会想要去那里。”
茂州常年有羌人骚扰,身处那里的百姓常常不得安生,虽有朝廷派去的将兵驻守,可羌人狡猾,又擅长游击,往往臣而不服,经常半夜偷摸着进城偷盗财物和粮食。他们并非大张旗鼓,驻扎的将领和士兵们拿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办法。
再者,想要去茂州,要通过漫长而狭隘的蜀道。
蜀道多艰难,并非说说而已。
韩中莆眯了眯眼,庞师伯说他不一般,原来是在这里?
……
此时,城门处。
“许大夫,我们现在出城?”车把式周叔朝着后方问道。
许黟的声音从车厢里传出来:“不。先去邸店。”
他要去送一封信,临时起意要去茂州,这事还未和家中两个小孩提起,得告知给他们,免得他们在家等太久,担忧。
第115章
许黟不在, 阿旭阿锦两人,依旧如平常过着日子,就是少了捡药材这事, 其他不需要许黟的活,他们也都井然有序的进行着。
譬如炮制陈氏消食丸,两人如今已是熟能生巧,一日里可以搓个数百丸。
但他们知晓陈氏消食丸的重要性, 每回搓药丸时, 都不允许方六娘接近药房。
药房设在倒座房第二间屋子,隔着灶房, 连着的墙打通一个角, 砌上几个灶口。炮制药材, 酿煮药酒的时候,就不用占着灶房的灶口了。
这日,阿旭和阿锦, 搬着蒸煮好的药材, 铺在簸箕上降温。
阿锦拿着蒲扇对着散着热气的药材扇风,一面撑着下巴,百无聊赖道:“郎君去了好久,什么时候才能给我们回信,好想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 也和县城一样吗。”
阿旭端来装药丸的盘子:“秋哥儿给我们算过日子,说这两天应该有信来。”
阿锦听到这话, 心情好了不少, 她晃着两条短腿,期待极了。
“你说郎君会给我们写什么?”阿锦问哥哥。
阿旭摇了摇头, 他也不知道,只希望郎君此行平平安安的。
阿锦又道:“出行一趟好远啊,以前郎君说,会带我们去府城看看,不知什么时候能去。”
阿旭纠结的看着妹妹:“我们可以替郎君守着宅子,这样郎君回来时,就可以吃到我做的饭。”
阿锦一呆,她不想只待在这里,她也想跟着郎君一样,四处去。
两人眼睛相对互望,阿锦扯开眼睛,不去看哥哥了。
阿旭道:“阿锦,别忘了,我们是郎君的仆人。”
“我没忘。”阿锦低垂下头,声音哽咽了起来。
“但是哥哥,郎君说过,叫我们好好学字读书,我把《千字文》都学完了。”
学了《千字文》,还有《开蒙要训》,以及四书五经,有那么那么多书,不跟在郎君身边,她还能继续读书吗?
阿旭嘀咕:“我晓得的。”
但他还是叹了口气,没有再说阿锦了,其实,他也想跟在郎君身边。
这两日,余秋林每日都会在城外的邸店门口待半个时辰。
见到有跑马送信件的差爷路过邸店歇脚,就笑着迎上去,询问可有从阴平县寄过来的信件。
今日过来,他本没有抱多大希望,结果一问,真的有从阴平县寄来的信。
正是许黟寄回来的那封。
拿到厚厚的信封,余秋林感激的往差爷手里塞了几个钱,笑着说道:“小人的一点心意,好让差爷你歇脚时喝杯粗茶。”
“好说。”差爷将钱塞到袖袋里,见他如此会来事,说道,“下回还有阴平的来信,我快些送过来。”
余秋林拱手:“多谢差爷。”
他拿到信,立马赶来到许家。
上前敲了敲门,是方六娘来开门的,见着是他,请他入内:“阿旭他们在药房里,我就不带你过去了。”
“好,谢谢方娘子。”余秋林对她一笑,快步去往药房。
方六娘见着他都能去药房,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回她的屋子,忙自个的事去了。
……
三人围着拆开信封,看完信上写的内容,余秋林心生向往:“黟哥儿出门一趟,还能遇到这么些事儿。”
“秋哥儿,你也出去过。如何?”阿锦期望的看向他。
余秋林唏嘘:“我上回去往梓潼,路上不得歇息,担忧着半道遇到劫匪,都不敢放下心来,哪还有心去看风景。”
阿旭和阿锦听完,很赞同的点点头。
那是,郎君是谁呀,秋哥儿没法跟郎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