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当名医 第391章

作者:爱吃咸蛋黄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成长 基建 穿越重生

  反观许黟这边,则是与阿旭二庆他们一样,穿上方便干活的短褐。

  半晌。

  许黟一行人驾着驴车出现在街坊邻居的队伍里。

  虽穿着普通的棉制短褐,可这些街坊们看他神采英拔,知书通礼,很快就成为了他们这一行人的领头人物。

  同行中有一个年轻的青年,他跑来询问许黟:“许兄,这采菌子甚要小心,不知道许兄可知道何谓毒菌?”

  像这样相貌堂堂之人,若是跟着他们采菌子吃出问题,怕是要引来麻烦。

  青年都想好了,只要许黟回答不会,那他绝对不让这一行人插手采菌子。

  许黟说道:“识得一些。”

  青年心里一惊,疑惑问道:“许兄的气质瞧着实在不像……”

  旁侧,阿旭听到此话,喊道:“我家郎君是大夫,他识得菌子兴许不比你们少。”

  “原来是大夫,失敬失敬。”青年打消了狐疑,连忙赔笑说道。

  这般小插曲很快过去,众人听闻许黟是大夫,同行的几个婶儿胆子却大。

  她们携伴凑过来,你一句我一句地问许黟可会带下医。

  其中一带头问话的婶儿抬头挺胸,傲娇地说道:“姑奶奶我以前在大户人家里干活,奶过几个哥儿,后来主家打赏我出府,我如今那宅子就是用安家费置办的,那些讲‘食不连器,坐不连席’多是用来约束主家的嘞,和姑奶奶我有何干系。”

  “老姐姐说得对。”另外一人笑着道,“要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在外挣钱的娘子又该怎么说?”

  虽然她们抛头露面的说出去不好听,可在肆里叫卖的良家子多着嘞。

  她们是见许黟带着家眷和仆从出门,想着这许大夫不像是迂腐之人。

  要不然,就不会轻易允许家中娘子上山了。

  “许大夫要是有空,可来给我们瞧瞧病。”那婶儿笑着对许黟说。

  “我们旁的药婆寻不到,一些老大夫不爱给我们瞧,怕说出去被说道。”

  “许大夫……”

  许黟微笑着和她们聊天,并不介意她们的“孟浪之举”。

  或者说,从这些婶儿身上,他又感觉到了蕲水人文风情。

  他有带药箱出门的习惯,在半路给坐在牛车上面的婶儿诊脉不便,便唤了阿锦去。

  这几个婶儿也不计较是谁瞧,听到阿锦会看病,积极地谈论自身情况。

  作为生养过哥儿姐儿,又忙碌大半生的妇人们,这几个婶儿身体里或多说少有些小毛病要调理。

  阿锦一一地将病证言明,又来征求许黟的意见。

  许黟笑道:“你自行看着办。”

  阿锦眉眼一亮:“那郎君我便去开方子。”

  ……

  一个多时辰,众人的车辆来到某山脚处。

  山脚下停着几辆牛车,车上的车把式朝着他们瞅了过来,已经有人比他们先行一步。

  众人担忧迟了就没有菌子采,留阿旭在山脚处守着车辆,其他人皆是二话不说地提上竹篮子。

  许黟对着颜曲月小声打趣道:“这采菌子的人比山上的菌子还多。”

  “……”颜曲月瞪他一眼,“你别哪壶不提提哪壶。”

  行了一段路,半道问话的青年凑过来,说想和许黟他们一道。

  “兄台是怕我们采到毒菌?”许黟淡笑地看他。

  青年被他看得不好意思,赧然说道:“婶儿们邀你们来采菌子,我不得不防着,还请许大夫莫怪。”

  “无碍。”许黟并没有觉得被冒犯到,反而觉得他挺细心,对他甚有好感,“你说得有理,是我们该多谢兄台好意。”

  他这话,让青年更加羞涩挠挠头。

  翻过山头,湿润的土被踩在脚下,随处可见落叶枯枝,有经验的采菌者专门找隐秘的角落,从里面翻出不少美味的菌子。

  有的颜色艳丽,是漂亮的橙红色球伞形状,那几个婶儿见了,都直接绕过了它们。

  “这菌子有毒,吃了会泻肚恶心,许大夫莫要捡。”青年赶紧说道。

  许黟颔首,并没有去碰它们。

  直到他们又遇到了颜色红艳的菌子,这回,二庆上前,将那红菇给采了回来。

  “这个能吃。”二庆说道,“我以前吃过几次,没事。”

  许黟也认得这是红菇,虽然长得很标志的红伞伞白杆杆,但确实是一种可食用菌,能拿它来煲汤喝。

  “上回我们也捡了这菌子,为何吃了坏肚子?”阿锦新奇地凑过来,看到那菌子摸样,皱起眉头。

  二庆抿着唇,想着兄妹俩挖回来的毒菌子,要不是许大夫炮制了解药,将那毒菌子吐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瞧着相似的药材都有不少,何况是菌子。”许黟拍了一下她的脑袋,警告她以后不可以偷偷采菌子。

  阿锦揉着脑袋,委屈撇嘴:“我都好久没采菌子了。”

  山上的菌子种类不少,他们采半个多时辰,就采满了一竹篮。

  好在他们带了两竹篮上山,遇到不错的菌子,又挑挑拣拣了一些。

  待他们采得差不多,打算回去时,许黟和青年发现,周围已经见不到同行的婶儿们了。

  “我们好像来到西面了。”许黟望着林木生长方向,轻挑起眉。

  青年四处张望,说道:“我们向来只在南面捡菌子,得赶紧回去。”

  “好……”许黟应答着。

  刚要带着众人折返,余光瞥见有两人朝着他们这边过来。

  众人警惕地看去,就看到那两人身上灰头土脸地背着竹筐,衣裳都是泥巴。

第232章

  顷刻之间, 对面两人也瞧到了许黟一行人。

  撞面后发现对方还是认识的,许黟关心一问,才知道这庞敏才和师弟杨修谨为了采一种叫石韦的药材而来到山上。

  这药材是种附生蕨类, 经常生长在崖险罅处,或是在巨石旁边的阴处,采的便是它的叶子。

  它的叶子好认,正面是光滑的墨绿色, 背面却长着棕红色绒毛, 鳞片披针形,晒干后会带有明显的鳞片状。

  但山上土壤湿润, 杨修谨不慎从山坡滑落, 庞敏才跑去救他, 也跟着摔一跤。

  庞敏才笑道:“好在没出大事,就这衣裳脏了,手掌破了些皮。”

  杨修谨面露歉意地对庞敏才说:“都怪我, 让师兄跟着受伤。”

  “都是同门师兄弟, 何来这么生疏。”庞敏才说罢,好奇地看向许黟,目光扫向其他等人,“你们是来采菌子的?”

  “嗯,雨后林里菌子肥美,就采了些识得的回去。”许黟回他。

  庞敏才盯着那篮子菌子咽着口水, 按捺不住地问:“许兄,可否割爱一些, 卖给我?”

  许黟眼中带着询问地看向同行的青年。

  他们采的蘑菇不少, 只他们吃定是吃不完的,青年曾去过庞氏医馆看过病抓过药, 认得庞敏才,便同意将部分菌子分给他。

  半晌。一行人返回山脚。

  那几个婶儿先他们回来,这会儿看到他们安然无恙,都缓缓地松了一口气。

  谈话间听到许黟还要送庞敏才和杨修谨,这些婶儿们就与许黟和颜曲月道别,先行离开。

  “车厢里有干净的衣裳,庞兄,杨兄,不嫌弃的话先换上吧。”许黟微笑地看着他们。

  庞敏才和杨修谨谢过他,拿着阿旭平日里就熏好香的衣裳去到车厢里。

  不多时,两人面貌一新地出现在众人眼前。

  他们将脏衣裳折叠放进带来的竹筐里,帷帘打起,庞敏才虚虚地靠在车上首,杨修谨初见许黟,没有他那般自在,有些拘谨地规矩坐在垫子上。

  许黟给他们沏了茶,想着他们竹筐里只一味石韦,便狐疑地问:“你们只采石韦,不采其他药材?”

  “我们不常上山。”杨修谨含蓄说道。

  庞敏才侧目望来,无赖说道:“是庞大夫说的,说这山里有石韦,打发我们来采两筐回去晒。”

  他们本来采得好好的,临到结束,就这么凄凄惨惨地摔了一跤。

  到现在,他还觉得右腿腿骨酸麻,像是轻微扭到。

  杨修谨担忧师兄还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来,连忙插嘴道:“那处石韦不少,许兄要是想采,杨某可前往带路。”

  “不用如此麻烦。”许黟笑着摇头,品了口茶,慢悠悠地说,“杨兄说个方位,下次想进山了,自能摘些回来。”

  这石韦是常用药材,用途甚广,《药性赋》中言其“石韦通淋于小肠”,但除了通淋之外,它还能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可与诸多药材配伍使用。

  三人年纪相仿,又都是医者,路上有不少话聊。

  这么一聊,许黟便知道这杨修谨家在蕲水城外郭乡杨家庄,少时来城中卖柴,被庞大夫相中收为弟子。

  如今学有所成,早就能独当一面,但作为徒弟,他常来庞氏医馆帮忙。

  杨修谨谦虚道:“多亏有老师教导,我才能在杨家庄问诊行医。庞师兄温柔敦厚,是为蔼然仁者,知我愚钝却从未嫌弃,待我如亲兄弟,让我感受良多。”

  此话一出,庞敏才哆嗦了下肩膀,挠挠脸颊说道:“师弟你就是把自己看得太轻,要是你真愚钝,我爹也瞧不上你啊。”

  杨修谨噎住:“……”

  许黟温和笑了笑。

  “温良恭俭让不过是君子待人接物所需,我待你好,那是因为你是我师弟。”庞敏才探身,伸出手端起许黟沏的茶饮尽,漫不经心地拍拍他的肩,“与我相处这么多年,你难道还不知我性子?”

  杨修谨忍不住地翻了白眼,整个人也不端着了,无奈道:“师兄,给个面子。”

  “不想。”庞敏才扯动嘴角,懒懒散散地手肘撑着膝盖。

  杨修谨吃惊瞪他,不明白庞师兄怎么能当着外人这样。

上一篇:今天也在当大家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