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柏山人
“陛下实在不必操心这个,以外面人对车子如此推崇的劲头,据臣妾估计,陛下今年或许能有机会从工坊领一笔分红,就怕工坊制造车子的速度,无法满足那些人的需要。”
不过供不应求,有供不应求的卖法,反正工坊研制出这一爆款商品后,肯定能大赚一笔,以后说不定能就此进入良性经营循环,而不是总靠她给持续往里投钱。
“好吧,那就听皇后的,接下来,朕就不再继续往宫外跑了,就在宫内骑车转转,还好这皇宫够大,倒是也能转得开。”
听到皇上不再坚持继续出去转,柳明月才算是松了口气。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这口气松得有些早了,宫中竟然掀起了学骑车的风气。
下朝后,不用去御林卫的日子里,皇上带头不务正业,亲自教那些勋贵大臣们学骑车,去御林卫后,皇上拿让人试骑车做奖赏,鼓励那些将士们拼命抢名额。
回到坤元宫,柳明月也能看到排着队等着试骑的一众身影,郭锦昭的个子在同龄人中属于佼佼者,但他毕竟年龄还小,身高比一众成年女子还要略矮些。
所以他在试骑过皇上那边的车子,发现自己因腿不够长而控制不好车子后,果断盯上了工坊特意结合皇后的身高,给特意设计的这辆小两号的车子。
郭锦秋对弟弟不去皇上那边试骑,非要留在坤元宫跟她们争的行为很不满,可惜郭锦昭早不再是当年的那个腼腆而又敏感内向的孩子,根本不理会他姐姐的抱怨。
总是趁他姐姐与诸位女官忙正事的时候,抢着骑个尽兴,尽量不占用其它时间,让他姐姐无可奈何。
面对这满宫学骑车的热闹氛围,不曾加入其中的柳明月,难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她并不想勉强自己。
不过她也通过这件事,深刻的认识到一个事实。
那就是,无论她再怎么努力的让自己融入这个时代,让自己不要显得太过特立独行,但在有些时候,有些事真不是她想,就能做得到的。
好在皇上与坤元宫的这些人,对柳明月的这种反应,倒是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他们都知道,皇后从来都是一位很端庄大气,在人前很讲究仪态的人,而女子骑车,以时下的眼光看,跟女子骑马般,会被视为不优雅的行为。
郭锦秋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柳明月开口道。
“母后,儿臣听说,有不少大人都已在父皇那边试骑过这两轮车,有的大人都已经学会了,可是太子一直在东宫,可能还没见过这种新车子,您看,儿臣能不能出面为太子向父皇那边借一辆?”
柳明月当然知道太子妃为太子考虑的一番苦心,张口向她提出这个想法,所需要的勇气,可是在她看来,她那个便宜儿子根本不配。
可是即便是为了给太子妃面子,她也不能拒绝。
“不必你出面,本宫明日会跟你父皇提一下,这不是什么大事,你也不用这么紧张,这本就是迟早的事。”
至于到底是迟还是早,当然要看她与皇上何时会想起那个便宜儿子了,如今太子妃既然提出来了,她就不便再继续忽视下去。
次日跟皇上说起这件事情时,皇上的想法显然与她一样。
“太子妃有心了,朕这就让人给东宫一辆过去,哼,要不是有他媳妇帮他出面,朕才不会给他这个面子。”
柳明月叹了口气道,“臣妾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太子妃还算是有分寸的,没在前些天就急着开这个口。”
在如今这个时间点开口,既能展现出太子妃对太子的维护,又充分考虑到了她与皇上想要借此机会给太子一个教训的心思。
“嗯,咱们这个儿媳是个真正的聪明人,更难得的是,她心明眼亮,不是那种将心思不用在正道上的。”
在这件事情上,柳明月也很庆幸。
“是啊,陛下当年随手一指,倒是给指了个最好的,如今看来,臣妾当年选的那些,都不如她。”
提起这件事,皇上也觉有些得意,笑着道。
“哈哈,这实属意外之喜,朕当年可没考虑那么多,也没想到后来竟是这么个发展,不过事实证明,朕没做错,太子妃姐弟和西北的郭家军,都值得被善待。”
在西北的那段时间里,让皇上对承天四年发生的大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深知那场葬送了郭家两代战神的大仗,打得有多么惨烈。
也正是老昌国公父子皆战死的事,彻底激起了西北所有将士乃至百姓的刻骨仇恨,才使战局得以扭转,从而获得那场伤亡惨重的惨胜。
柳明月却笑着道,“因为陛下是陛下,心胸宽广,无人能及,才能容得下郭家军和郭家人,愿意承认他们不惜舍生忘死,才立下的大功,若是换个皇帝,可未必能做到这样。”
柳明月是真心很佩服这样的皇帝,而她的这番认可与支持,则让皇上听着无比舒心。
“可能是因朕的出身经历,与别的皇帝都不一样吧,朕不懂什么帝王心术,也不想将精力耗费在这些上面,朕不仅很敬重那些为江山和百姓拼杀过的将士,也很敬佩那些博学多闻的名士,可惜,这些年下来,这样的人,朕都没少杀。”
说起这个,皇上的心情难免有些失落,柳明月当然知道他的想法。
“陛下没有改变初心,已经做到了最好,是那些人变了,走上歧途,落得那样的下场,怨不得人。”
皇上点头道,“嗯,反正都是过去了,只希望今年……”
柳明月没等他将话说出口,就迅速接过话。
“只希望今年,工坊那边能更争气些,将臣妾想要的东西都给研制出来,最新造出来的两轮车,先送去拍卖几辆,将价格给彻底炒起来,也让陛下准备的那些赏赐,更具价值一些,不枉陛下这段时间的辛苦宣传。”
皇上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看向柳明月的眼神充满疑问。
柳明月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臣妾曾听人说,越是怕什么,越是容易来什么,所以才有‘事与愿违’一说,无足轻重的愿望也就罢了,若是关系重大的,咱还是不要说出来得好,毕竟臣妾与陛下一样,也想过安生日子。”
【作者有话说】
抱歉,又更晚了点儿。
175
第175章
方法
船队这趟出海花费的时间较长,不过这本就在预料之内,到入秋后,朝廷才收到船队已进入大安附近海域的消息。
顿时引得京中一片沸腾,纷纷猜测船队这次回来,又能带回哪些奇珍异宝,赚取多少钱财。
在无数人的认知中,出海都快成了与发家致富直接划等号的途径,让柳明月对此感到颇为忧心。
“出海遇险的机率,其实远比能赚钱的机率大,像当前盛行的这种认知,将会吸引许多人盲目的投入海贸行业,这可不是什么好趋势。”
皇上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隐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们想要劝阻,怕他们去冒险,然后落得个人财两亡的下场,人家还觉得咱们想要挡他们财路呢。”
想到已在候在沿海码头的那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尽快向海军申请到护卫队,获得海贸司的批准出海的船只,柳明月忍不叹了口气。
“就算他们再怎么急着要出海,怨朝廷效率慢,事关海军将士的安全问题,我们也不能松这个口,不是臣妾小看天下人,就凭他们自己偷着组建的战队,根本不可能对付得了海外的那些海盗团伙。”
海上作战队正式转化成海上驻军后,又扩招了一大批人,这些人目前还处于培训期内,不管是宫中,还是海军那边,都不可能让这些新人接受出海任务。
只是那些满脑子都想着要尽快出海赚大钱的人与势力,根本不考虑这些,在自家的船造好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通过各种途径给海军施压,让海军赶紧给他们派护卫队。
若非海军的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军中,海军方面还真不一定能扛得住压力。
因为出海的利益实在太大,有的是人愿意为那些船队东家出头,向海军乃至兵部施压。
“这是当然,清平纵然在海上生活的经验丰富,每次出海,朕都十分忧心,更别说是让那些新人冒然出海,依朕看啊,那些财迷心窍的家伙,简直是在害人害己。”
柳明月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除了下达一些相关政令,进行一些约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让那些人自己也去海上体验一下,才能让他们知道海上与陆地完全是两码事,算了,咱们管不了那么多,该做的都做了,他们非要不听,咱们也没办法。”
只是话虽这么说,一想到那些不惜代价的投资船队的人,与高价招募的大批船员、水手,将要面临的巨大风险,柳明月终究还是感到心情沉重。
毕竟真要究其根源,是她坚持要搞船队,发展海贸,才煽动出这场出海赚大钱的热潮。
可是即便如此,这些该做的事情,她依旧要做,因为不管是海贸,还是海上战斗力,都是能关系到国家,或者是民族未来的大事。
看到这一年来,随着各地都出现了大量抛售土地现象,成功将本来高昂的地价给拉了下来,柳明月的心情才好转许多。
为了能给更多的贫苦百姓提供获得收入的机会,这两年,大安往各地投建了大量的工事,投入了大笔的银钱,给各地都增加了许多做工岗位,带动了许多地方的经济。
如今也算是初见成效,在土地价格降下来后,以前只能对那昂贵的田地望而兴叹的百姓,大半都能有机会买上块儿田地,只是面积大小不一。
翻看宫中产业最新送入宫中的账薄时,皇上才发现,原来宫中产业也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时,顺势收购了不少田地,皇上对此有些不解。
“咱们已经有不少田庄了,你又让人买上这么多的田地做什么?”
连在此前最不赚钱的工坊,现在都开始赚大钱了,与此相较而言,宫中产业中的那些田庄虽然盈利稳定,但是盈利额最低。
柳明月随口回道,“稳定地价!”
说完,见皇上一脸的疑问,柳明月只好给解释道。
“地价最好能保持在底层百姓经过努力,就能有机会买得到的水平,太过低,又会演变成新一轮的土地兼并,被大量聚集到那些富裕人家手中,实在没钱的百姓依旧买不起。”
不管是那些掌握着大量土地的家族势力,想要出售土地,回拢资金,往造船出海,或是各种作坊上投钱。
还是受朝廷获得从海外带回的两种高产粮种的消息影响,察觉到因亩产多达十石以上的高产粮种的出现,势必会导到土地大降价,才提前往外出售土地。
反正在最近这一年的时间内,大安各地都出现了卖地成风的现象。
所以柳明月早就有让各地的宫中产业的管事们,都要时常关注当地的土地买卖行情,一旦出现同期抛售出来的太多,价格一降再降,依旧供大于求的现象时,就会找准时机出手,将地价往回拉一拉,不给那些想要抄底的人留机会。
皇上忍不住扶额道,“原来这地价能保持在现在的水平,乃是皇后从中干预的结果,就是这么一来,聚集到我们手中的土地,也实在太多了吧。”
去岁查抄那些人家,没收了上万顷的土地,至今还有近半没卖出去,这么下去,不都得砸手里?
柳明月对此也觉无奈,这么多的土地,肯定不能任其荒废,如何管理和种植,都是问题。
而他们要对大安的方方面面都负责,不可能去当大安最大的农场主,连相关司衙的官吏,在没有接到具体的任命前,都没这个时间与精力专门去干这些事。
“陛下倒也不用发愁,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换个思路想想,这么一大批土地,也是一大笔财富,拥有这么一笔财富,总比欠人这么一大笔账*,肯定要好吧?”
皇上不得不承认,柳明月的确很会安慰人,她的这个说法确实有安慰到他,毕竟他是位深切感受去负债累累的滋味的人。
“这倒也是,可是这些地到了咱们手中,不种荒着可惜,种的话,想要招这么多的佃户,都是个大难题吧?”
现在地价低,但凡有些能力的人,都会想方设法的趁机购买属于自己的土地,不会愿意给人家当佃户,有些佃户则是有主的。
“在此之前,臣妾是想着要设法将地价给拉下来,只是臣妾也没料到,建船队、开作坊赚钱,与高产粮种的出现,两下相结合,竟然会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应。”
这是柳明月的真心话,她叹了口气接着道。
“臣妾也一直在考虑这些土地的处置方式,目前也有了个不成熟的初步想法……”
听完柳明月的介绍,皇上忍不住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走了两圈,才回道。
“朕觉得你说得这个法子不错,若能顺利实施,不仅能让各地驻军多个增加收入的渠道,将士们肯定也会很高兴,比你在之前说得的那个发月俸的方式,更便于实现。”
说起那个目前只在极少数的一部分退休官员身上,当做‘皇恩浩荡的赏赐’来实施的退休计划,柳明月的心情就有些复杂,但也无可奈何,因为当下只有这么个条件。
“能否实施,具体该如何实施,还是要召来诸位大人一起商量,臣妾的这个想法,还是太粗略糙了一些,而且这里面可能还会牵涉到文官们的想法问题。”
不管是她,还是皇上,真没想着要重哪个偏哪个,也没想着要用制造文武对立冲突的方式,巩固宫中在朝中的主导权,只是外面一直流传着宫中重武轻文的说法。
若是这个用来解决土地大量积压,以及退役将士安置问题的方法传出,只会更加坐实相关说法。
【作者有话说】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