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后升职记 第74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女强 爽文 朝堂之上 基建 正剧 穿越重生

  管束不好妻儿,还沦为妻儿手中的工具,不管下场如何,都是他应有的报应。

  柳明月早知道自古以来,但凡牵涉到权力,各种明争暗斗,往往都伴随着大量的流血冲突,她本身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今却需直面这些,其实很有心理压力。

  可她心里清楚,这一切,都将是她必须要面对的,现在遇这种大事有皇上出面,她所承担的压力其实还要小些,可是一旦没了皇上挡在前面,她最好能提前做好独自承担一切的准备。

  不过看得出来,在考虑如何处置那些涉案官员时,看着名单那一个个熟悉,或是有印象的名安,皇上的心情也很沉重。

  “若非朕这次去西北,在那边发现不少能力出众的可用之材,现在可能都找不到合适的补缺之人。”

  即便皇上对某些涉案之人,已是酌情处理,但是被降职、免职,乃至被判拘役的人数太多,军中还是空出一大批位置。

  本就是军中出身的皇上,当然是比谁都清楚军中那些位置关键性,一旦失控,就很容易对朝廷的稳定产生威胁。

  柳明月也很清楚这点,这也是她在之前一起隐忍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时的快意恩仇固然会让她感到痛快,可是若没有可以统筹全局的能力,势必将遗患无穷。

  “陛下,通过这次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大问题,就是这些军中将领很容易遭人引诱,做下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会违反法规的事。”

  柳明月花费这近一年的时间,才刚刚熟悉了前朝的和地方的部分官员,还基本都是能数得上号的重臣与封疆大吏。

  对于军中,她只和负责拱卫京城皇宫一些统领与将军打过交道,其他的,也就是通过稽查司的事,与各地驻军间接打过交道,对军中大小将领的履历和品性,都一无所知。

  所以,她完全没有能力像皇上这样,能及时抽调出足够,且合适的人手去各地补缺。

  皇上听到她的话,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们与朕一样,大多都是草根出身,朕是因为脑子还算好使,有机会后,能学会读书写字,那些人,看到字就头大,可能连他们自己名字都写不好,就没几人知道什么朝廷法规的人。”

  柳明月当然也知道这种情况,甚至在军中许多将士看来,领兵打仗的人,只需身强体壮,足够勇猛就行,在此基础上,若脑子活泛些,懂些谋略,那就是当将军的好料子。

  不仅有许多军中将士认为自己没必要学读书写字,还很看不上大多都比较文弱的读书人。

  “陛下,依臣妾之见,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让这些将领们都学会最基本的读写,教他们熟悉或是背下一些最基本的法规,让他们知道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

  皇上欲言又止的看着柳明月,最终还是忍不住道。

  “皇后也太高看那些人了,若他们愿意学,又何尝需要等到今日,朕当年可是利用打仗的空隙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才能勉强有现在的成就。”

  那些人有钱有地位还有官身后,若有心想学,不说进士,请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去家里教一教,该学的早就学会了。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那些人根本没心思学,就想当然的觉得自己本事大,又有功在身,地位稳固如山,没必要做那无用事。

  柳明月当然也知道那些人的想法,所以她建议道。

  “他们不主动学,陛下就逼他们学,臣妾认为,朝廷可以开设一家专门教导这些军中将士的学院,将那些有升迁潜力的将士召到学院,让他们接受学习,将他们在军事学院学习的履历和考核的成绩,与他们的升迁直接挂钩。”

  皇上闻言,不由得双眼一亮,不过他只知有让文人学习的学院,还从没听说之前的哪个朝代开设过教将士学习的学院。

  “这样,可以吗?会不会引起那些将士的反感和排斥,而且,让那么多资质优秀的将士们聚集到一起,很方便他们拉帮结派啊,军中那些人若合起伙来,可比那些文人的威胁大多了。”

  柳明月当然知道这其中所存在的隐患,就像大安的那几家大名鼎鼎的文人学院,从里面出考出来的进士,很容易在朝堂上结成天然的同盟。

  “陛下应该已经体会到了,到我们这个位置,只要想做事,都免不了需要面对风险,因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注定没法讨好得了所有人,所以,若有心想做,我们所需考虑的,就是该如何做,才能尽量降低风险。”

  皇上若有所思的点头,“那么,依皇后之见,我们若决定做,如何能尽量降低风险呢?”

  话赶话说到这个份上,柳明月深思片刻,才回道。

  “依臣妾之见,若开设军事学院,可陛下亲自任院长,如此一来,进入学院学习的所有人,都可以成为陛下的门生,与那些进士一样的天子门生,可让在学院里任职的教官等人,如实记录下他们的表现,发现特别优秀的苗子,陛下可亲自接触拉拢。”

  皇上越听眼越亮,频频点头。

  “皇后的这些想法很好,而且还不难实现,就是这样一来,怕是会引起那些文人的抵触。”

  不过皇上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实际上并没在意这点,他原本更担心的是那些将士会反感和排斥,也就是他们费心费力的开设这么一学院,却让受益方都觉排斥与反感。

  但在听到皇后的这番建议后,他就没这个顾虑了,只要不是真正蠢到无可救药之人,都能认识到朝廷若开设这么一家学院,是对他们军中的照顾和偏向,也会很珍惜能去学院学习的机会。

  毕竟‘天子门生’这个身份,不仅能令文人趋之若鹜,那些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有追求的将士们,肯定也会很在意,能意识到这对军中而言,将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宝贵机会。

  “前朝若同意建这所学院,咱们就将它命名为大安军事学院,若前朝的文官和士人们反对声太大,陛下可以考虑直接由我们宫中出资,将其命名为大安皇家军事学院。”

  皇上闻言顿时失笑出声,“皇后此举甚妙,无论如何,这所军事学院,我们都是要建的。”

  想到那所军事学院建成后,他将成为院长,成为所有进入学院学习的将士们的座师,皇上的心中就充斥着难以言喻的莫名激动。

  见皇上对建军事学院的态度,现已比她更积极,柳明月也很欣慰,有了这么一家学院,就能方便让她掌握大安最顶尖的那批将士的信息了。

  “是啊,反正有出海的船队兜底,我们宫中出得起这个钱,在这件事情上,谁也拿捏不了我们。”

  提起这件事,皇上觉得自己的腰杆都伸得更直了几分,有钱的感觉就是不是一样啊,还是皇后这个贤内助最靠得住,总能及时给他提供最大的帮助。

  能与皇上议定建军事学院的这件事,柳明月的心情也很好。

  兵权是个很敏感的存在,也是皇上手中最大的底牌,只要他还活着,就不会给其他人染指的机会,非到迫不得已,连她在内。

  为了避嫌,柳明月也不会想着要去主动接触,但她既已临朝,却对军中情况一无所知,也太过不便,关键时刻更是容易坏事,所以她必须要提前谋划一下。

  与此同时,出海的船队也正式停靠到南方外海的一座大岛,船上的人都开心不已,岛上的人得知有来自东方大国的商队抵达,也都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这种岛国大多都资源匮乏,对炎黄大地的许多产品都颇为依赖。

  只是近百年来,从东方大国来的商船越来越少,给岛上的人,当然,主要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上层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

  海上海盗层出不穷的现实,他们这些岛国当然都知道,如今听说总算有东方大国的商队,满载各种商品而来,他们当然想要把握机会,尽量多买些。

  哪怕吴尚青等人跟他们解释,他们商队以后会较为频繁的前往这片海域,也无法阻止那些人异常充沛的购买欲望。

  因为在那些人看来,这些来自东方大国的商人固然想要频繁的来他们这里,可是海上那些海盗会不会给机会,让他们成功到来,就难讲了。

  所以与其等着这支商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再来下一趟,还不如趁人家这次总算来了,抓住机会多买、多攒些东西。

  何况这些当地的有钱有势之人,往往也都在做生意,即便他们自己用不了那些东西,也能转手卖出去,大赚一笔。

  总算与商队抵达的第一座岛上的人做完生意,看到管事们核对整理好的帐本后,吴尚青等人都有些沉默。

  在战队时,他们没少听说海外的生意好做,只要有货都不愁卖,哪怕是加高价卖,之前他们战队也曾捎带过一些东西到外海,也发现了,确实很好卖。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当他们用这那么多的大货船,带上品种繁多,数量也更多的货物前来时,生意竟然更加好做,对方都不还价,抢着买,搞得他们都有些心虚了。

  因为他们的货物,是结合之前打听到的价格,在成本价的基础上,翻了好几倍后的售价。

  他们在接受那些人用来抵钱的当地特产时,是以当地的价格算钱,到时候,将那些香料、药材等物带回大安,又能卖出翻好几倍的高价。

  这么一进一出,所能赚取的暴利,实在很难让人淡定,商队和战队上的这些管事们,大多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文人,哪怕自诩已经很有见识了,也再次被震惊到。

  相较而言,只有左子兴最为淡定,他没少与来自海外各地的商队打交道,对此已是司空见惯。

  “习惯了就好,出来赚得越多,我们的分红也越多,大家还要打起精神,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平安回去后,我们所有人都是能受到封赏的大功臣!”

  【作者有话说】

  93

  

第93章

  大功

  众人闻言,都笑着附和,毕竟这些正是他们愿意不辞辛苦的留在海上奋斗的最大动力。

  魏长延还笑着感慨道,“等到回去后**行赏,咱们左队长,一定能居首功,这次要不是有他带着我们及时避开那场大旋风,咱们肯定会损失惨重。”

  连魏大队长都这么说,其他人也没了顾虑,都再次表示附和。

  早在战队组建之初,他们就曾按照宫中的指示,花钱找到沿海及附近海岛上的许多出海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向他们打听与出海相关的一切信息。

  甚至在初期出海时,还曾带上高价请来的老渔民坐镇,教他们掌舵,以及规避海上的各种风险。

  后来有了左子兴带着他那群兄弟们的加入,战队出海的安全保障再次得以提升,因为他们在过去的几年中,相当于是住在海上,到过的海域多,对海上的各种情况更为了解。

  所以对于左子兴空降战队副队长一职,战队的人都很服气,他们都知道这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物。

  战队能增加这么一位有本事的副队长,相当于给他们的生命安全加一层保险,当然是无人反对。

  这次出海遭遇一场极其凶险的大旋风时,若非左子兴在通过瞭望镜发现情况不对后,迅速下令让船队退回到他们刚经过的一处很巧的位置,及时避开了那场大风袭击,他们此行肯定会损失惨重。

  哪怕东家再三强调,在海上遇到凶险时,必须要以保人为主,船与货物都能放弃,可是他们这些人又如何甘心和舍得放弃。

  如此一来,能有海上经验丰富的人,可以及时带领大家避开一些风险,就显得太重要了。

  刚抵达第一座大岛,就将船上的近半货物都给换成了大量金银,与那些在大安售价昂贵的海外特产,让众人的情绪都很高。

  他们心里清楚,按照这个势头,若能他们不必走太远,就能以远比预期早的时间出售完货物,早些返回大安。

  即便这个年,注定是要在海上过了,但是能在明年上半年回去,不用等到下半年,也是好的。

  结束这场类似庆功宴的欢庆聚会后,吴尚清带着魏长延和左子兴来到他住的船舱,难掩激动的说道。

  “你们看,这些藤蔓都活了,都挺好养活,照这么下去,我们肯定能将它们好好带回去。”

  看着从那看着快要枯死的藤蔓上冒出的新芽,魏长延和左子兴也很兴奋。

  “听说这东西能亩产上千斤,绝对符合娘娘所说的高产要求,要是能顺利带回去,在咱们大安培养出来,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对咱们来,也是大功一件啊。”

  左子兴点头道,“是啊,除了这个甘薯,我早听说,海外还有一种名叫玉蜀黍的东西,产量也很高,咱们可以注意些,看接下来有没有机会找到。”

  这些海外的人也不傻,知道这些高产作物的珍贵难得,所以他们禁止对外传播这些高产作物。

  为此,他们在这座岛上期间,从没表现出对高产作物的需求,却派人在私下里打听,最终成功用当地海岛的特产,换到了一些甘薯的块茎和藤蔓,还获得了甘薯的培育方式。

  左子兴的几个旧部在这件事情上,居功至伟,他们在海外多年,肤色与长相,与当地的岛民相似,语言天赋也好,伪装成在附近岛上居住的土著,很容易蒙混过关。

  而那些当地海岛的居民在得到那些特产后,又迫不及待的来找船队交易,成功换回去一批货物,这也是他们愿意冒险出卖甘薯的原因。

  都知道只要能拿得出船队看得上眼的东西,就能换回来自东方大国的珍宝,知道消息的岛上居民,也不想错过这个能大赚一笔的机会。

  他们没有资格与船队的管事们交易,就收买船队的普通船员,偷偷交易。

  当然,双方的这种私下交易,都没瞒着双方的上层,岛上的管理人员要防着岛民拿不该拿东西与人交易,船队当然也有提前商量好的一些门道。

  而大安在即将辞旧迎新的过年之前,相继爆发出两个重大消息。

  先是在功臣之中影响力较大的宁威候被下狱,紧接着就被爆出平国公府与宁威候府合谋,大量挪用本该属于西北大营的军资,还私采金矿、豢养私军,意图谋反的重罪。

  各方人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不一,崔丞相忍不住在家中对着老妻感慨。

  “原以为陛下会忍到年后再处置,让他们好歹先高兴的过好这个年。”

  没想到皇上竟然赶在年前,就迫不及待的公开了此事,那两家,是注定过不好这个年了。

  王夫人嗤笑了声,“你这老头子,真是年纪大了,这心也软了,按照你跟我说得那些看,他们干下的事,让人家皇上和皇后都没过好上一个年,那二位现在凭什么要让他们过好这个年”

  有了既定结果后,不难推测出前因。

  皇上既然会在承天六年上元节刚过,就宣布要去西北的事,皇后代理朝政后,上手也挺快,足以说明,在那之前,人家两口子就已提前知道了兵部瞒下的重大消息,还在私下里提前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上一篇:快穿之绿茶婊攻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