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320章

作者:御井烹香 标签: 布衣生活 励志人生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随后,他再根据这些数字进行题面编写,编造出一个四则运算题,把四个对应数字都填入四则运算中,同时在求解上写下最后一个数字,拿到买活军的数学辅导班来,请老师批改,老师便可轻而易举又光明正大地获得一个数字密码,即便一切都发生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他们也很难察觉出不对。

  事实上,买活军用这样的手法和很多宫人、内监建立了联系,传递消息,他们周围的人都茫然无知——大部分人对于数学题都抱有本能的厌恶,根本不愿细看,而且,用四则运算来进行题面掩盖也是最简单的做法了,实际上还可以进行条件去除约定,比如说,除法符号后的数字都是垃圾数字,不列入密码之中,又或者还可以进行双重加密:对于一些数学水平很好的线人来说,他们可以真正设计出一张考卷,使得正确答案连缀在一起是要传递的数字秘闻,这张卷子可以发给很多人做,甚至公然刊发出来,到处售卖,但只有买活军才知道,这是发给他们的密信,而他们通过大量购买试卷来支付酬劳……

  光光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代换法,就已经足够锦衣卫应付的了,至于建贼、洋番,论秘密工作,连锦衣卫都比不过,更谈不上和买活军掰手腕子,买活军的秘密战线,是六姐拨冗亲自设计培训出来的,组织性和专业性,不能说远超时代,但这些密码转译,情报架构的小细节,的确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东西。

  像谢恩情这样的骨干专员,还曾经接受过外人难以想象的洗礼——六姐说自己是‘谍战剧爱好者’,所以在学习班上播放了不少谍战经典片段,如‘情报在鸡窝里’,‘走上最后一节台阶时蜡烛熄灭了’,‘打麻将久摸红中’、‘领带末端浸到了显影溶液里’等等,都让这些情报员大开眼界,有些原锦衣卫探子出身,后投靠过来的线人,在这些仙画面前,也是甘拜下风,连声赞叹仙界无所不有,便连密探都比本方世界要神通广大得多。

  ——说到这事,还有个插曲,当时六姐放到一半,便被中途叫走了,助教在一集完成之后,有些多事,擅自点了‘下一集’,让谢恩情等人看到了仙界的间谍从万米高空飘然而落,竟毫发无伤的画面,让他们真正了解到了仙界居民,真实的个人武力是有多么可怖,举手投足之间,几可毁天灭地——这么看来,六姐为何如此平易近人,也就可以理解了,只怕六姐虽然拥有大飞剑术,在仙界也并非所向无敌,其战力并不算是极突出的,因此才养成了这样的性子呢。

  自然,这也都是题外话了,谢恩情等人虽然都还在陆续自修,不能算是完全出师的间谍(尤其是谢恩情在统计学上是下死功夫的),但要说和本土这些完全倚仗一些家传功夫,靠‘一力降十会’来办案的阉人,乃至被打压多年,传承断绝的锦衣卫比较,那还是绰绰有余,这几年来在京城全面发力,效果是极为喜人的,谢恩情连夜通报谢向上之后,第二日陆续又有二十来个渠道的急信告知此事——要知道,皇帝遣使看望九千岁还只是昨日的事,现在哪怕是内阁大臣都没有全知道呢,一般的中朝官更是一无所知,买活军甚至要早于敏朝的绝大多数官员,知道敏朝的重大决策!

  如此,也就不用担心锦衣卫是有意放钩子倒查内.奸了,谢向上第二日早上,本来也就预约第三天上午做简报,不过大概这件事的确对买军总部震动不小,再加上谢向上也是留了个心眼,到晚上他把对讲机又打开了——其余地区的对讲机,在约定的报告时段外一般是关机的,主要是为了节电,因为太阳能充电器的数量也非常有限,有时候甚至需要附近的几个站点彼此共用,所以电量是需要仔细节约的。

  但京城不同,京城有信王和皇帝通信用的仙手机,在送往别宫之前是要充电的,再加上使馆的电器数量也不少,因此这里的太阳能充电器功率大,谢向上就不必那么局促的用电,有时候如果有事,他会在总台安排的工作时段都结束后再打开对讲机,如此总台有什么突发的决策就可以随时联络到他。

  果然,这天晚上九点多,谢向上便接到了总台的呼叫,“总台呼叫京城,总台呼叫京城,听到请回答,说完了。”

  “京城收到,京城收到,谢向上聆听指示,说完了。”

  “谢团长,转达六姐指示,原话如下——‘你让谢向上明天进宫告诉姓未的,你【哔——】的别太荒谬!差不多得了!搞事?就你喜欢搞事?不想干皇帝就直说,反正你本来也没命了,我来给你们家换一个!’”

  秋高气爽,这几日对讲信号都很好,干扰杂音极少,对面总台那甜美的女音,模仿着六姐那极有气魄的呵斥声,又重复了一遍,确认谢向上完全记下了,这才恢复了原本那不疾不徐的语气,略微笑意,自然地说,“六姐指示,明日入宫,原话向敏朝皇帝转达,脏话也不要改……‘替我把他好好骂一顿’!”

第649章 小朋友不乖

  “你说搞笑不搞笑, 偏偏就是这么忙的时候,还来给我添乱!”

  正当谢向上抱着脑袋苦思冥想,思量着明日入宫时该采取的态度时, 千里之外, 鸡笼岛的夜里,谢双瑶也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一边调节着台灯亮度,一边向身边的秘书员抱怨着, “正烦着呢!好容易今晚想撸撸铁,又得写信, 他要在我面前,我能把他头打破了!”

  “对您来说,不也就是一拳的事情?”

  虽然勤务兵还是只有两人, 但以军主办公室现在处理公务的规模, 秘书事宜早就不是马脸小吴一个人能完全承担下来的了,现在秘书班已经扩展到了近二十人,也有了明确的职级和勤务体系,分三班制——夜班相对是最清闲的,只是负责收取夜间发来的急报, 并且进行初步的归纳和调查。

  早班、中班相对要辛苦一些,这会儿正是中班和夜班交班的时间点,这一周负责值夜班的小耿, 和马脸小吴是两样的风格,马脸小吴爱和谢双瑶抬杠, 往往是负责泼冷水的那个, 小耿则善于在幽默的捧哏中给谢双瑶的情绪找平衡——

  秘书班、勤务班, 谢双瑶都喜欢选任这样的吏目, 她从一开始就会剔除一味柔顺上意的马屁精,因为她认为,身边有一群人常常和自己唱反调,对于整体决策是很有益的,买活军如今的政务体系相当的□□,几乎是谢双瑶的一言堂,既然没有敏朝那样的御史台来找麻烦,就得在秘书班里培养出一群人来,为她提供另一种视角。

  当然,白天精力还充沛的时候,和马脸小吴斗嘴,甚至是争吵,谢双瑶还是很乐在其中的,可这会儿本来都要下班了,还因为急报而不得不加班写信,本就烦躁,此时小耿的捧哏就让人很舒服了。她失笑了下,“那可未必,别看信王和小鸡仔似的,他哥练得还不错的,不动火铳的话,应该能和我过两招,主要是我身高压制,他好像除了撸铁也没学搏击,不然输赢不好说。”

  双方的较量本就是动态,很难说男必胜女,也不能说身高体重压制就一定赢,小耿点头道,“那就打信王,这个近,也能敲山震虎,把他打得鼻青脸肿,再让他给皇帝录一封家信去。”

  谢双瑶被逗乐了,“你就架火吧!”

  她当然不至于为这事去打信王,不过光听小耿这么一说,仿佛感觉也出了这口气似的,不再因为被迫加班而气急败坏了,谢双瑶踱步到窗前,一边组织着思路,一边欣赏着窗外亲卫队换班的景象——亲卫队里的男兵全都是一米八以上,相貌端正的大高个,女兵身高也在一米七五以上,此时编成两队交班,踢正步、扛着火铳,英姿飒爽令人悦目,谢双瑶虽然短期内仍没有结婚的打算,但光是看着也觉得养眼,她的心情更好些了。

  “真好看——这批亲卫队,估计结婚对象就没有差的。”她随口扯开话题,和小耿闲聊了起来。“过几年到了年纪,都得往高了找去。”

  其实,现在已有到年纪的兵丁打结婚报告了,谢双瑶和小耿对这些情况都是熟知的,因为他们是亲卫队,结婚对象也要进行严格的政审——女兵到年纪的有三四个,其中两个打了结婚报告,都是找的军队同袍,级别有高有低,至于男亲卫,也有数人打了报告,均为高配。

  ——不论男女,凡是高配,成亲后都会离开亲卫队,到军中其余部门任职,还有一些就完全退伍出去,不再从事政治工作,申请调入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做闲职,这也是有的。

  女亲卫不说了,这些男亲卫之所以入选,多少都是因为他们符合或部分谢双瑶的择偶要求,当然,因为谢双瑶现在才二十岁,短期内不会结婚,且她要找个比自己年纪小的,所以,这批男亲卫真正雀屏中选的几率也并不大。

  因此,现在就满足成婚年龄的那些男亲卫,自行择偶其实是很冷静的决策,能将自己入选亲卫队仪仗班的利益最大化——别看他们的条件,之前评分多少,在谢双瑶公布了自己的择偶标准之后,能符合标准的他们,分数都是大增,尤其是那些女吏目,越是要向谢双瑶看齐,便越是倾向于全面模仿她的择偶观,是以,这批男亲卫在女吏目中堪称抢手,对于那些有婚配意愿的女吏来说,能和一个前亲卫结婚,也达到了婚姻利益的最大化。

  谢双瑶对吏目和兵丁的婚恋情况,以及婚书的适用情况是很关心的,她曾出于好奇,查阅过结婚报告里附带的婚书抄本,从亲卫队的婚书案例中,谢双瑶至少是看到了核心吏目圈的婚恋观改变——这些亲卫的婚书,有非常平等的,也有相对不平等的,其缔结婚书的标准就在于双方条件的差距比较。

  尤其是那些高嫁的男亲卫,几乎个个都签了‘从业限制’条款,承诺自己和自己的亲人不出任吏目,甚至好几份婚书是按谢双瑶的范文抄的,明确规定其之后只能从事教师行业,谢双瑶自己给这个条款取名叫‘娇夫条款’,可以说,这些个人条件不差的男亲卫,完全是看在女方前程上,心甘情愿地放弃了自己的前景,把自己给娇夫化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他们的筛选标准中并不包括出色的个人能力和强大的政治野心,本就是按照娇夫标准挑选出来的男亲卫,最后成为最佳娇夫人选,不是件让人意外的事情。同样的,女亲卫也是如此,凡是往高了找,几乎都放弃了个人事业,回归家庭,去做高官娇妻了。

  有想法的往平级,或者低级找,婚书就签得很平等,甚至还有婚书明确规定了避孕条款的——言明结婚五年内不生育,必须在明确怀孕低风险时才可行房,若有违反此点男方将净身出户并向军法官以强迫罪投案自首云云。

  这种婚书,可能会让张天如昏厥的……这是谢双瑶翻看时,啼笑皆非的第一个想法,她现在的法学造诣,在不断的抽空自学中已比从前强很多了,知道这种含糊不清的条款会让衙门非常难办,尤其是如今的避孕手段还如此粗糙,只是用动物肠衣和香料油、安全期计算来避孕的话,实际上,就没有明确的‘怀孕低风险’期。

  甚至就在后世也不可能有这样的一个条款,因为不论避孕药还是套套,都不能承诺百分百避孕,所以法律意义上的‘怀孕低风险期’就根本并不存在,这条款要改为‘必须在明确使用避孕手段,或在安全期内才可行房’,才能算是相对更精确些,有法律效应。

  不过,谢双瑶也并没有指出这一点,反而对提出这个条款的女亲卫稍微高看了一眼——她一向是欣赏有野心且有能力的女人的,因为这是她急需的一种资源,而会想出这种条款,便可说明这个人且不说有没有能力吧,至少对自己的职场是很有野心的,也很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而这正是婚书制度在所有的瑕疵之外,最让她看重的一点:婚书实际上就是帮助结婚双方认清自己,同时明确自己内心的工具。只有双方都对自己以及对方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达成一致,那么婚姻才比较容易有个好的开始,即便结束也能结束得体面一些。

  “……事实上,任何关系都是如此,”她忍不住喃喃说道,“想要友好的开始,体面的结束,都需要双方的自知之明,以及识人之明……皇帝虽然有识人之明,但却有些缺少自知之明了。他的历史还是学得浅了一些——就从这里开始写吧,读史的确是很有益的,你需要多读史。”

  小耿便立刻开始动笔了,她来记下谢双瑶的口述,并且再润色誊抄,之后交给谢双瑶批改一遍,这是现在谢双瑶处理大多信件的标准流程——她现在一天有时候要写几十封信,不管是手写还是打字,全都自己输入的负担实在太大了,帮手已成为一种必须。

  “你没有真正地认清楚我们这种友好通信关系,以及敏买和谐关系的本质——并非是双方平等的协调和博弈,我们已经不在棋盘的两端了,皇帝,如今买敏之间,已经是一方定调子,另一方配合的上下级关系,你对于自己的位置,以及如今朝廷的地位要有自知之明。你的继续在位,和朝廷的继续存在,只是因为在我的计算之中,这对我比较方便。我本以为这些你心里都清楚,没想到你竟没有想明白。”

  就如同小猫小狗,竟敢作祟,异想天开之余也有几分不自量力的荒谬可笑,想到这里,谢双瑶也不禁轻轻地笑了起来,“你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并不能说是多么天才,因为你实在是把我预设成一个圣人般的对手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以为自己能和一个随时掀棋盘的人平等的下棋……”

  “或许你的做法的确能给我带来不快,但我只是一时不高兴而已,仍可继续去做我的事,无非是进度没那么完美,有一点儿糟心,你却要因为我的一点儿不愉快,付出生命的代价,我实在不知道你为什么会突然有如此不智的想法,好好活着不好吗?”

  “把心收收吧,别想那么多了,你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好好地搞你的特科政治,把北方百姓的识字率以及民生提升一下,为买货提供一个不错的市场——这是我需要你做的事,而我的回报,则是我不会杀了你,你还能继续活着,其实我觉得这就够了,你说是吗?”

  “不过,好在我还算是个宽厚的老师,而这些年来我也的确在通信中教导了你很多,把你当成了我的学生,所以我还是会给你提供一些我并不一定非要给你的东西——每年免费运到的辽饷,新安港的税收,现在我或许还会加上广府道的海关税,当然,还有之江道、西江道这些环买道中上升的商税,内府的奢物专卖权,以及最重要的,每年的高产粮种……敏朝已经有能力自留高产良种了吗?我很关心这一点,你也应该多关心关心,这对于你正确估量敏买的实力对比有重要作用。”

  谢双瑶轻笑了一下,“除此之外,别的事情就不要多想了,需要的时候我自然会去取,在我出动之前,你做好你该做的事,一个在下降中的封建政权,首先面临的必然是中央朝廷权威的萎缩,如果你感觉自己的政令和以前相比反而更有力量,各地的税银解来得也更为及时,你就要好好想想,是什么让现状反历史规律而动,是你自己的英明神武,还是因为中央朝廷拥有买地的承认和支持,以至于边镇武将也不敢挑衅朝廷的权威?”

  “你现在实在不该想着给买地使绊子,而是要好好问问自己:辽饷的钱虽然是敏朝出的,但,你觉得,辽将们会如何认识辽饷,他们是会感谢朝廷出的钱,还是感谢买地送到眼前?你觉得,现在的辽将,还会支持你对买活军动武吗?现在,没有买地的支持,你还能调动辽东的人事吗?”

  话说到这里,谢双瑶认为已经点得很透了,她拿过小耿记的草稿看了一下,吩咐道,“加上两点,第一,买地带来的收益要专款专用,用在特科教育上的比例不得低于一半,第二,因为你的不乖巧,带来了我工作量的提升,对于这种举动要予以惩罚,扣除一定的政审分,并且在感情上予以记恨……暂时就先这样差不多了,润色一下,再给我看看,等我用印之后明早播报给谢向上,让他如实转达——”

  她伸了个懒腰,惬意地说,“对三还敢叫地主!小朋友不乖,要戒尺打打手心喽!”

  小耿也笑了,“罚他的政审分,又不说多少,这个手心打得着实生疼了,皇帝要有两个晚上睡不着了。”

  才两个晚上?那是说少了,谢双瑶认为,皇帝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好了,不过这正合他意,她吩咐小耿,让小耿把这封信抄送信王,由信王吃透精神后再送一封家书去劝慰皇帝,“信王做好登基的准备了吗?向他透透风,如果他哥哥还这样发癫,问问他有没有兴趣做皇帝。他看了这封信,又在买地生活了这些年,应当还是更能扮演好我需要的角色。如果这样的话,那让他来登基也不错,就看他如何选了,他的家书你们不要审查,让他随便和他哥说去,他要想当皇帝,自然知道该如何说的。”

  好在这件事没耗费太久的时间,谢双瑶就高高兴兴地撸铁去了,一边翻轮胎,她一边考虑的是最近的正事儿——该如何消化意料之外的广府道,并且突破皇帝都看了出来,并且加以利用的教育速度瓶颈这个时代陷阱:谢双瑶知道这很难,但归根结底,她的信心是充足的,因为她虽然有很多后世已经趟平的困难,但也拥有后世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后世人民的开局更困难更艰苦,简直是地狱难度,但他们毕竟不也还是应付下来了?她知道她是一定会成功的,唯独的问题只是到底有多成功,是完美的成功,还是不可避免一定要留有遗憾的成功?

  “皇帝毕竟还是想错了我……”睡前,她只有一小会儿在想着京城小鬼的作妖,谢双瑶睡眼朦胧的想,“我虽然喜欢追求完美,但却也绝不会不能接受现实……想要利用我的完美主义倾向对付我?呵,老非洲早就给我上了这一课……”

  而她一想到,皇帝一旦认清了谢双瑶绝不是个完美主义者这一点,该有多么的绝望,便十分的幸灾乐祸,谢双瑶的嘴角翘了一下,她很快睡着了,短短的六小时之后,她跳起来晨练,吃早饭,立刻马不停蹄地开了两个会,空闲下来时已是中午,马脸小吴送来了一堆公文和回执,当然还有早已打好的午饭。“中午有卤鸡腿!”

  “京城那边回话没有?”谢双瑶终于想起来问了,“谢向上出宫了吗?该不会被留下了吧?”

  “已经出宫回来了,也做了简报。”马脸小吴抽了一份报告放在她面前,有几分怪异地打量着谢双瑶,“一五一十地按你的信,把皇帝骂了一遍。”

  “嗯。”谢双瑶不知道马脸小吴为什么这样看她,“然后呢?皇帝回嘴了吗?”

  “没有。”马脸小吴说。“皇帝表态认错,‘谨受教’,并向你道歉,说‘给老师添麻烦了’,当时屋子里不仅只有他们两人,还有阉人和史官都在。皇帝说会把九千岁送回老家颐养天年,立刻动身。”

  不错,算是有诚意的,还知道低头,孩子就还有救,谢双瑶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有吗?我说你这样看我干什么?”

  “还有就是,谢向上取了御案上的镇纸,充当戒尺,在他两边手心各打了十下……”马脸小吴的表情更奇怪了,有点儿地铁老人手机脸的意思,“说这是按你的吩咐……他觉得这有点过火了——他没留力,皇帝被打哭了。”

  “……哈?”

  历史上总有很多黑天鹅事件,超出了当事人双方的预料,‘打手心’事件也不例外,谢双瑶傻眼叫了起来,“不是,我没有要戒尺打手心啊——只是比喻——比喻——”

  但是,这也要有人相信她才好,旦夕之间,‘女军主把皇帝训成孙子,皇帝拜女军主为师’的消息,便立刻不胫而走,比任何大事件都还更快地在天下间传播了开来……

第650章 敏亡自徒皇帝起

  “呜呜呜……呜呜呜…… 有生必有死, 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拉着长调的幽怨歌声,跨越过了院墙的藩篱, 传到了邻舍众人耳中,惹得邻居们争相伸头探看,便连隔了一条巷子的黄家都听得清清楚楚,面面相觑道, “敢是哪家有了丧事, 怎么没听到他们敲锣报丧?”

  “回夫人的话, 是李老爷家发丧呢, 办的是自己的丧仪,这会儿边哭边笑,给自己唱挽歌来着——昨日就闹起来了, 说是立了个牌位,也不知道给谁发丧,一帮朋友都在痛哭,问他们家的人呢, 说是老爷失心疯了,要给自己送葬,没多大的事, 请医生来开几贴药就好了。”

  黄家使用多年的长随,恭恭敬敬地垂手回话道,“可小人今早出门买小菜, 却看到李老爷平时往还的那些书生秀才, 个个都服了重孝, 往他家去吊唁, 瞧那服还比李家自己人更重些——这咱们就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了。”

  “还有这回事?”

  虽然黄家也是曾随黄老爷上京赴任过, 见多识广的官宦书香人家,但毫无疑问,余姚县这帮书生闹的幺蛾子也实在是出乎他们的见识了:人还活着,要为自己办丧,家人不服孝,对外还在极力淡化这件事,可相好的书生,却越礼地服了重孝?

  要知道,虽然这数十年来,之江道完全可以说得上是官禁废弛、流民遍地、三教九流、鱼龙乱舞,但对儒生来说,丧礼仍然是重礼之一,必须讲究,万万没有为朋友服重孝的道理——说难听点,这要是家里还有高堂,岂不是和诅咒长辈没有两样了?忌讳至极的事情,哪怕是李老爷那帮狂生朋友,只怕也不敢轻易地弄混了吧。

  别说长随不知道是什么个道理,便连黄家老爷,从前在京中做御史的,都有些琢磨不透,皱眉道,“荒唐!这李家的日子也不多好过,还如此胡闹,就不怕县里革了他的功名去?便是不革去秀才冠带,把廪生给免了,一年也少了许多出息,他家日子本就不算宽裕,怎还如此没有成算来着?”

  他一向是个急公好义的性子,说着便要去换衣服,上李家喝退了一帮狂生去,黄夫人忙道,“老爷,李家相与往来的那帮小子,和您本就不是同路人,由得他们去吧!何苦来哉,又结仇呢?您是好意,可也要有好人听才行啊。”

  小院内正是热闹时,只听得门扉一响,是黄老爷的长子德冰下学回来了,一进门就笑道,“今日街上是有好戏看了,老爷、太太正说李家的事么?其中的委屈,我尽知道的,李秀才的弟弟今日正说起呢,他哥哥其实是为朝廷发丧来着——来凭吊的友人,那重孝也不是为了李秀才服的,无非是为了把事情闹得更大些罢了,是为天下,为朝廷,为……”

  他虚虚地用手点了点北面,笑道,“为那位服的。”

  这话一出,虽然黄家几人都是色变,但却也都不由得点起头来,认为黄德冰的说法,完全足以解释所有疑点,而黄老爷长叹了一声,喃喃地说了一声‘荒唐’之后,居然也就没有去李家制止这场闹剧的意思了,反而有几分消沉地往后一躺,在逍遥椅上晃悠了几下,方才有些抱怨似的,含糊嘟囔了一声,“如此倒也难怪!”

  “唉!”

  黄夫人自然也知道黄德冰所说的是何事了,‘师皇帝、徒皇帝’的故事,自从前日流传到余姚县,已经惹来了极大的轰动,以李秀才为首的狂生们,反应固然激烈,有借机表演邀名的嫌疑,但并不是说其余百姓就完全没有感触了。便是黄夫人,虽是女流,但江南自古是出才女的地方,女儿家也能读书识字,她如何会不知道,这‘师徒皇帝’的耻辱,已经远远高于‘叔侄皇帝’,从故事中提到的情节来说,甚至和‘儿皇帝’比,也差得不远,甚至说犹有过之呢?

  按儒家的看法和如今人们默认的一种观念,天地君亲师,师徒关系甚至还要高于平辈血亲,也能位列祭祀之中,皇帝被买活军军主传令训斥,女军主以师长自居,而皇帝也并未反驳,认下了这个名分——甚至,女军主还用戒尺打了皇帝的手心!

  这已经不再是一种互相尊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样泛泛的师长尊称,而是明确的师徒关系了,一向以大宗自居的敏朝上下,如何能不感到震动,甚至是强烈的耻辱?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前有土木堡大败,君主被边藩俘虏,甚至还到边镇叫门的事件,如今这徒皇帝事件,简直就是有敏以来最为耻辱的一幕,即便有土木堡大败,‘徒皇帝’这新闻,也依然让无数士人脸上发烧,难以置信,想尽办法为皇帝推脱——这怎么能承认呢?如果承认的话,岂不就意味着,意味着……

  这样说,是很叫人奇怪的事情,但事实又的确如此,虽然绝大多数士人,一旦有为官做宰的机会,损公肥私起来也不会有丝毫的手软,欺上媚下、两张面孔这样的嘴脸,也不会比别人更好看几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深心中依旧以大敏为豪,认为大敏依旧天然应该凌驾在万邦之上。

  尽管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在加速王朝的灭亡,但内心深处,他们对于大敏依旧是有强烈而真挚的归属感,‘徒皇帝’事件,就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抽在了他们的脸上,便是再如何自欺欺人,他们都无法再欺骗自己了,‘徒皇帝’把所有的自豪,都转化为了一种耻辱而又羞愤的感觉,消息所过之地,士林无不震动,就是百姓也有摇头叹息,难过得吃不下饭的,而像是李秀才这样给敏朝办葬礼的狂徒,虽然在余姚县是第一个,但沿运河而下,却又压根不起眼了——沿岸的士人抬了牌位去游府衙,要给京城上书,要求天子退位的都有!

  至于黄大人这里呢,他如何没有感触呢?只是怎么说也是有一把子年纪了,也是官身,不好和一帮年轻秀才掺和,只能保持沉默,但这几日黄家的气氛也很低沉,家里的几个孩子,虽然被严格约束,于学中不能擅自议论此事,但回到家里,关起门来点着蜡烛,和父亲也可以谈到后半夜,黄夫人虽不知道他们在谈什么,但也能感受到丈夫、儿子心中的苦闷和彷徨,她抿了一下嘴,示意长子不要再往下说了——让老头子休息一会儿吧,平日白天从不午睡的,连着熬了几夜,刚才坐在逍遥椅上,已是忍不住打起盹来了,岁月不饶人!

  “既然如此,那赶紧要多备些菜蔬米面在家里了。”她便把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上来,很有经验地说,“从去年到今年,没一日得消停,出了这消息,市面上怕又要乱起来了,多备些粮食是正经。”

  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还是从发间拔下了自己佩戴多年的一根银钗,就要递给长随,让他去当铺当了,黄德冰见了,忙道,“娘,不用,我这里有银子。”

  说着,便从怀里抽出一个信封,递给长随,道,“亚叔,里头有五百块钱,是买活军的钞票,不够,我还能去挪借些来。”

  亚叔高兴得大张着嘴,露出几个缺牙来,“够,够,怎么不够了,买活军的钞票这是最顶用的,比铜钱还硬实,五百块够买两缸米、四十斤咸菜了!”

  才刚还在说徒皇帝的事儿,这就又用起买活军的钞票了,黄太太心里一面是欣慰,一面也有些提心吊胆,偷着看了丈夫一眼,给儿子使个眼色,不叫他高声,好在丈夫大约的确是困了,听得李秀才发丧的典故,不准备出门,便又歪在逍遥椅上朦胧欲睡,并没有听真,黄太太这才放下心来,挥手叫亚叔快去,自己走到黄德冰身边,用手扪着黄德冰的脖子,又关切,又担忧,又颇有些自豪地低声问道,“我儿又从哪里搞了些钱财来使用?别是又给《买活周报》投稿了罢!仔细你父亲知道,气出个好歹来!”

  黄德冰低声笑道,“母亲放心,不至于此,此事虽说是奇耻大辱,但还有些细讲究在内,父亲大人为何不上书?便是因为谢六姐投书京城,令人责打皇帝手心,是因皇帝听信了魏阉谗言,欲要将半壁江山献给六姐,换来南北分治之局。”

  “若是如此,魏阉必定起复,六姐斥其想法为荒谬,这才打了他的手心,如此,魏阉已被发还故乡居住,东山再起之路已经全然断绝。这不等于是为父亲报了多年的仇吗?虽然手段过激了些,但六姐居心正,也占了理,爹虽沮丧,也只是对皇帝恨铁不成钢罢了,怎会反感买活军呢?我们为买活军做些事,亲近买活军,也是因为买活军助我报了父仇,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啊,这?”

  黄太太倒没想到,其中还有九千岁的事情——黄大人中进士之后,一向在地方小官沉浮,好不容易进京做了御史,没有一年半载,又因为上书攻讦九千岁,骂得狠了,被直接罚了廷杖还乡,当时足足修养了小半年,身体才有些起色。黄家人对于九千岁,自然是切齿痛恨的,黄德冰这话还真不无道理——九千岁第一次贬谪,便是因为买活军取了福建道,这次取走广府道之后,更是连京城都存身不住,打发回乡了!可见买活军真是九千岁的大仇人,那不就等于是黄家的恩人吗?

  为恩人奔走,同时略赚来一些银钱帮助家用,道理上有什么站不住脚的地方?黄太太听儿子这么一说,略略放下心来,终于释然一笑,道,“我儿说得对,也多亏了有你,否则,如今这世道,家计当是多么艰难?若非我儿能干,我们家怕也早是散了,局面丝毫无法维持——”

  “你说说罢,这几年来,何曾有几个月是太平的?又是瘟疫,又是水灾,今年田里只怕又是没有出息了,唉!连种田的佃户都逃散了许多,佃租一减再减,如今只得三成,比买活军都低——一样也是高产稻种,就是留不住人!”

  黄大人作为男主人,多年来在外仕宦,是很少为家计忧心的,这几年身子又被廷杖打坏了,更是没有精神,黄家的铺子、田产,一律是黄太太料理,她也是忧心惯了,又有了年纪,逮着儿子便絮絮叨叨抱怨了起来,黄德冰丝毫没有不耐之色,听得也是仔细,不住颔首表示肯定,时不时应和一句道,“如今江南当真是,从农户到匠户,商人到士人,就没有不乱的,休说安稳二字,整个之江道,早成了一锅开着的粥!”

  这话可算是说到黄太太的心底了,她抓着儿子道,“就是这话了,农户不安稳,百业都是动荡,你不是常说吗,民为君之本……”

  他们在庭前窃窃私语时,亚叔已经带着两个小厮,来回几趟运了米粮回来,院子里说话声、车轮声、脚步声,未有停歇,正是红尘市井的热闹烟火味,黄太太这里说得正是起劲,忽然亚叔两边腋下各夹了一个大咸菜坛子,气喘吁吁地飞步跑来,忙忙地道,“少爷,太太!快把院门闩好——外头那帮书生已经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