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第469章

作者:御井烹香 标签: 布衣生活 励志人生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方密之说到这里,也不再言语,只是低头吃茶,心道,“人情人性,真是无味的东西,世上哪有真正的谪仙人,辟疆还算是好了,一点小心思而已,其余那些当世名家,扒开了看……哼!只叫人恶心!”

  “这世上,最是文人可恶,文雅背后,往往粉饰的是更自私、更自命不凡、更丑恶更下流更赤.裸的人性缺憾,要我说,搞艺术的没一个适合结婚,还是搞工程的最实在些。”

  想到这里,更是认为自己择选理科,一点错误没有,这人要缠绵艺术,长期下来,不废也是废了,不由也更期待起展览会之行了,又自我反省道,“新伦理论这里,以后还是少参与,这些人,包括我自己,口中喊着新伦理之外,一切都是废纸,细究下来,真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不说别的,我看,就说愿意娶那些风月女出身的师姐妹为妻的,十个里也一个都没有。”

  “还是机器最好,机器可没有虚伪的人性,是什么就是什么。这一次展览会,首先要仔细看看我们买地自己的展位,除此之外,若有的话,还要尽量多看一些海外洋番的匠作之物,从他们的手艺里,说不得能得到一些启发,方便我们把书里的图纸落到实处中来。最后才是看各地的风物,嗯,还有敏朝的工业品也可看看……说起来,敏朝皇帝都微服私访了多次了,也不知道六姐到展览会来看过了没有!”

  “按道理,这样的热闹,不看简直就不是人了,不过六姐在第一次运动大会上就遇刺过,展览会人头涌涌,不知道会不会有所顾忌……”

  他这里正在天马行空的瞎想,刚好想到行刺事件时,院外突然吵嚷起来,搞得方密之吓了一大跳,和冒辟疆对视一眼,也顾不得之前说的那尴尬话题了,都忙跑到院门边上,果然听到对街巷子里一片尖叫声,道,“杀人啦!杀人啦!好多血呀!杀人啦!”

  这至少是在斗殴了——见斗殴而喊杀人,这是常有的事情,方密之和冒辟疆至此还算是沉稳,但开门循声走去时,却都是面色一变,只见那小巷中一个小院子,门扉开了半边,其中伏了一人,底下涌出血迹已经泛黑,又有隐约异味传来,赫然竟真是有人被刺死了!

  冒辟疆吓得倒退了几步,一把抓住方密之的胳膊,牙关咯咯打战,一句话要说说不上来,结巴道,“这是——这人——我认、认——”

  没等他说完,身边已经有人叫了起来,“是大学生!”

  “是金融系的吴公子租住在这里!呀!死的好像还真就是他!”

  金融系的吴生?方密之微微一怔,随即心中一沉,看了冒辟疆一眼,见他面色青白,不住点头,也明白过来:这就是同样也支持新伦理论,虽然没有谋面,但却也互相听说过。吴江一系,叶家、沈家老亲吴家的那位公子吴生!

  好端端的,他怎么死在了这里?!

第1008章 灰色镜子

  人一过万, 千奇百怪,羊城港这样一个大城,每日里自然老死、意外身亡的, 总也有个数十,这是各衙门司空见惯的事情,哪怕是买活大学这样全是年轻人的地方, 一年少不得也有三五人命, 什么下水溺亡、疾病身亡、斗殴伤亡的, 在学生街这一带是时有听闻的。但今日这起案子不同,好端端的,一个前景光明, 系出名门的大学生突然间死了, 而且显然出于他杀, 这件事不能不引起各方的重视。

  在这个案子中, 他杀是一个点,另外也必须承认,这个学生的身份令案子变得更加特殊了——他不单是过去两三年内,十分活跃的新伦理派的一员, 而且还是买活周报资深编辑沈曼君夫家的亲戚,叶、沈、吴、张、徐……这些都是出身敏朝旧地,但在买地名望日隆的新著姓,虽然业已分家, 但皇帝还有三个讨饭的亲戚呢,在这样的死生大事上, 亲戚予以关注奔走,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督促破案,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位学生的联系人, 写的就是如今在南洋为学官的吴昌时家里,差役一去报信,家里人赶快这么一通知,这会儿沈编辑的丈夫便在更士署候着了,更士们也丝毫都不敢怠慢,赶紧派人来搜查现场不说,也联系了房东、系主任、班同学等,询问这位吴生平日的行止,以及有什么恩怨牵连的仇家、情人之类。

  从执勤岗把几个刑事更士抽调了过来,先做现场勘察,又叫了原本在这里巡逻的更士过来帮手,大家都穿上布鞋套,戴上纱布手套、口罩,在两层小楼里仔细翻找,很快就从死者书桌的柜子里找了一大沓文书出来,负责搜索书房的牛均田翻阅了一下,连忙拿出纸袋来收好了,摇头叹道,“这人活得也够潇洒的了,这一沓一大半都是同意书!”

  另一小半,则是各种借条,上头约定的利息倒也不高,但牛均田粗粗计算了一下,就这些没有还钱的借条,加在一起已经有近五十两了。哪怕买活大学的学生日子过得不错,但也不可能轻易地借出这样的巨款,要么,就是这人家产实在丰厚,这又是个仗义疏财的大羊牯,要么,牛均田只能怀疑这个人是有经营一个小小的钱庄,专门放债给同学、熟人,吃点利息,以此做了一门营生。

  虽然利息不高,但毕竟是放债,这又是放债,又是和各种女子往来,甚而还参加了新伦理派,从学校征调的档案来看,次次考试他也都名列前茅,这个吴生,他的生活可说是相当丰富多彩了,偏偏人缘还不算是太好,因为支持的新思想缘故,在学校期间,多次和人参与口舌纷争。

  牛均田拿着证据在更士署和小组长汇总时,也是听得目瞪口呆——他平时在绍兴工作,那里全都是讲究实际的工商阶层,对于新伦理派委实陌生,只含糊地知道他们的主张而已,如今才知道,新伦理派里还有这许多激进的主张,譬如这吴生,他就认为,男女只要年满十八,达到了生理上的成人,就完全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顺应自己的需要,投入活跃的交往,只要是两厢情愿,完全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

  从他签署的同意书来看,吴生是知行合一的,完全践行了自己的主张,并且平日里还比较高调,经常和一些看不下去的同学大声辩论,这些同学之中,有男有女,大概都可算是他的仇家,再要说的话,那些签了同意书的女子,她们中倘若并非是隐晦从事陪侍工作,而是正经想成亲的,在发现吴生的主张之后,会不会因爱生恨,前来寻仇呢?

  “也要考虑到有人想来窃走借条,被他发现,双方起了冲突的可能。屋内的柜门有很多处都是临时被打开的,吴生一人居住,他不拘小节,细软也少,很多柜子角落都有尘迹,从灰尘来看,在凶案当夜或者之前一点时间内,很多柜门都被打开了,不过,倒没有采到指纹,也没有发现血迹。”

  负责勘探第一现场的更士姓张,一手痕迹学是非常老道的,已有近二十年的造诣了,他是临城县时期就入更士署的,师从如今的更士总署许署长,一般的杀人案都轮不到他出手,这一次也是为了表示署里的重视,才立刻派出了张主任来。张主任道,“从现场的血迹喷溅方向,还有伤口的深浅、位置来看,凶犯是男子,受害者身高一米六八,在南方男子中算高挑的,他的伤口在心脏侧上方,这个高度,要把凶器使得顺手,凶手肯定比他高,至少在一米七五以上。若这人没有和个高女子交往的癖好,那凶手应当是男人。”

  牛均田虽然也去警察学院进修过,但痕迹学培训班没捞着上,他对痕迹学,是非常向往崇慕的,听得非常入神,频频点头记着笔记,但也不会因此就怯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此言有理,但也要考量是一些女子,另外再交了相好,新相好对这人感到妒忌,彼此发生纠纷之后,前来寻仇的可能。”

  社会关系这么复杂,这案子实在是不好破,只好从身边人开始问起了——这房东是一句话也答不上来的,他是建筑队的大工,也是外地人,说起来也巧,他当时就在这附近盖大学呢,因为做大工收入高,这些年来自己也积攒了一点,便四处凑钱,买了地皮的使用权,盖了一栋二层小楼,因为他自己是行内人,建筑质量不错,布局也很合理。建成之后,立刻就租了出去,房东自己原来也住在里面,那时候是隔成好几间出租的。

  后来,吴生在寻整租房的时候,他这里几个租客陆续毕业退租,房东也凑到钱又在站前街那里买了一个窝棚的地,他也是吃得了苦,便把这套房子整租给吴生,自己去窝棚那里,把窝棚改建成一个两室一厅的平房住了,平时在站前街那里,依旧干建筑队的老本行,专帮本地居民返翻修屋子。和吴生很少往来,印象中是个不错的租客,每个月房钱支票都准时寄来,从不曾亏欠,平时有什么堵塞、漏雨之类的事情,也都自己找人来修,不曾和自己扯皮。

  “虽说朋友多些,听说经常在自家院子里宴客,但这也不是什么错处。”

  学生街这里,建筑队的大工来做房东的情况有很多,他们这些房东彼此间是互相结交,帮着看房子的。房东也就听隔壁那些还住在院子里的看家朋友提起过,这吴生交游广阔,是个风流性子,深更半夜都有人出入门扉。不过,似乎也都还算是有正行的,没有什么不三不四、流里流气的‘烂仔’和他们相关。

  “还以为如今买地也没有那些地痞流氓、帮闲无赖了……”牛均田把笔录拿出来的时候,禁不住低声疑问了一句——因为绍兴的确是没有的,大部分没有正当工作的人,在绍兴都呆不久,就会被强行分派工作,干不下去,那就去更偏远的地方干。若说其被东家雇佣了,却还卷入了一些可疑的事件,更士署就要连东家一起查。别说绍兴,游手好闲的人,哪怕武林都不多见,但听这房东的语气,在羊城港却还是有的。

  “唉,凡是贸易港,就少不了有这样的人,这也是因为外来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光是那些水手,就不好管理。”

  出来支援首都,对于更士来说是很开阔见识的,牛均田这才知道,这一阵子他执勤的时候,没有见到‘烂仔’,还是因为定都大典在即,年前就组织清扫了好几次,这些‘烂仔’不是被抓走去服轻劳役,就是有眼色地蛰伏了下来。但羊城港私底下的高利贷、陪侍、保护费、走私等等,案子几乎没有停过,只能说比之敏朝当然是好得不知道多少倍了,但要说一片纯白,对这样大的都市来说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的高利贷,我们抓住的,九出十三归到十五归的都有,40%的利息,那是完全非法了,这吴生约定的利息,在年化4%左右,倒是还好了,我们也问了几个他的同学,他说吴生给付时会扣除2%,这样6%的年化,虽然高于法律保护范围之内的5%。但也远远不算非法,他应当还沾染不到高利贷方面的恩怨。这么五十两本金滚在里头,一年有个几两银子的利息,小打小闹的,羊城的高利贷庄家也根本不看在眼里。”

  高利贷方面的危险,大致排除了,把几张借条看过,又传唤了欠债的人过来,基本都是大学的学生,家底也都比较富裕,家教又十分的严明,这样的学生,寅吃卯粮的现象太普遍,一时钱不凑手,对外借个五六两,等到家里下一期生活费寄来了,补贴发下来了,立刻就能还上。牛均田见这些学生虽然年轻,但眼底都有青黑眼圈,面上虽然不说什么,心下却十分看不惯,忖道,“这些人都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虽然并非个个的财政情况都和他们说得这样简单,但我料他们也没有杀人盗借条的能力。而且,现场有搜查财物的痕迹,柜门都是大开的,但我找到的那沓文书却没有被仔细翻动过,说明这个凶手,要么是十分细致冷静,要么就压根不在乎这些文书。”

  “倘若是前者,他为什么不把吴生丢到井里头呢?吴生独居,没人来找的话,起码三四天才会被发现,到时候尸体都泡胀了,在凶手来说,总觉得这样做侦破难度会更大一些。一个细致,有静气的人,不至于想不到这一点。因此,我看他是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文书,那么其实情杀、债杀的可能性相应都弱下来了,或许……会是更简单的可能,那就是纯粹嗅到了风声,循着吴生有钱的消息,过来行窃,却被意外返回的吴生捉住当场,打斗间把他给杀了的。”

  提出这条思路之后,再看现场的线索,便分明起来了:为什么柜子都被打开了,却没有指纹也没有血迹呢?因为是一个对吴生的情况并不了解的小偷所为,他不像是吴生曾往来的女子,会知道吴生在哪里收纳钱财,所以要到处搜索。是先搜钱,后在院子里遇到吴生,发生冲突,屋内的痕迹之中,这才没有血迹混杂。这样的人,当然对同意书和借条漠不关心了,他偷了现钱就走,难道还能用这些文书去获取什么额外的利益么?

  “小牛,你是有天分的。”

  听牛均田这样一讲,大家也都认为这道理是通顺的,便连张主任也频频点头,认为牛均田心中有数,梳理案子的能力很强。这会儿陶珠儿也从询问室出来了,递过笔录,喝了一口凉茶,苦得脸一皱,这才说道,“那些伦理派的朋友们,都问过了。有个叫冒辟疆的,吓得脸都青了,不过他提供了一条很关键的线索,他说这个吴生是很喜欢喝花酒的,曾多次主张借寒暑假到敏朝去喝花酒,尤其是我们取江南以前,也借回乡探亲、处理财产的方便,回去出入一些……嗯陪侍场所,就是那种并不直接提供服务,而是提供陪侍酒宴的勾栏。”

  “六姐取了江南之后,就没有这样的便利了,我们买活军的活死人,去金陵是不方便的,金陵再往北的州县,现在是战备地区,陪侍行业非常凋零,已经不成气候,所以他也不提这事儿了。但仍然经常在羊城找地方作乐,冒辟疆等人对此都有规劝,吴生不以为意,说自己非常小心,而且绝不会违背法律——他是不会□□的,无非是厚礼相赠、诗歌往还而已,每每行乐之前,都会签下同意书,绝不会给任何人算计自己的机会。”

  “也就是说,他经常沾染羊城港的陪侍业了!”

  冒辟疆等新伦理派的相识,虽然未曾跟着吴生一起前去,也就不知道吴生在那些场所都和什么顾客结交,但无疑却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线索,牛均田立刻找出了他装同意书的纸袋,一张张筛选了起来——手脚细致、又敢杀人的惯偷,是怎么物色上吴生这个目标的?这不是普通大学生之间流传吴生有钱能引来的事情,就算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更士,只要有过一定的训练和灵活的脑子,就可以想到,自古江湖三教九流不分家,能让偷儿得知消息的,那还是以伎女——或者就说是陪侍女吧,以她们这里的可能性更高。

  同意书上,因为要写明身份文书的号码,有的还会略提身份,那第一步也就好筛选了,吴生交往的女子中有许多都是大学的同学,这个危险性是相当低的,而且——出奇的是,大学教师、工人也不少,有的比吴生大了十几岁的都有。牛均田心道,“更士当久了,所见人间最离奇最荒唐最恶心的事迹太多!心底的那份腻味,也不知道什么药能医好。这吴生可真是不挑,口味也太驳杂了!”

  然则,吴生这点小韵事,在四十多岁,曾于敏地生活的更士来看,又简直完全不算什么了,起码吴生这同意书的日期,基本是不重复的,一天只有一张,说明一次最多也就一个女人。有个来自延平的更士道,“一次多人不知道违法不违法——他大概也不知道,所以也就不敢触犯,这个人还是挺小心的。若是换了敏朝的藩王,譬如延平郡王,哼,他们那些玩法,就算有同意书我看也该判去做苦役。”

  年纪大过婚龄,又有同意书的男女,关起门来做什么,买地管不管,似乎还真是个问题。陶珠儿、牛均田这些在买地长起来的年轻人,都好奇地听着,陶珠儿挑了一张出来,道,“还有洋番呢,这个人交游可真够复杂的了,这个洋番也没提职业,那应当不是女通译那些,而是陪侍女了。”

  “也未必不是通译什么的,那些洋番的贵妇人,在老家也有养面首的传统……到了这里来,没人在意她们,便更加变本加厉了……”

  和洋番有关的案件,讨论度要比本土的更高一些,大家一边登记整理一边好奇地传阅洋番同意书,牛均田探手拿来仔细看了几眼,眉头忽然一皱,将同意书上的名字和上头的手印,打量了三四遍,闭上眼睛又寻思了一会,这才肯定了自己的记忆,“这个人肯定是陪侍女,没想到破吴生案,反而给另一个案子找到了线索,也不知道两起案子有没有牵连——大家看看,这个指印非常的特别,在指肚左下方有一块模糊。好像有一块肉是凹进去的,这个指印我不是第一次看到!”

  “之前在绍兴,有一个逃走的未定级洋番女工,欠了船长巨额船费,她自己的身份文书在船长那里压着,也作为证据递交给我们复写,那上头印的指纹也是如此,船长说,这个姑娘会钩蕾丝,她的指肚因为常年拿着蕾丝棒槌,在那一块起了老茧,磨平老茧的时候又感染了,就此有一块肉凹陷下来——”

  “我记得她叫莉莲,虽然名字和年龄,都和同意书不符,但这指纹却或许暴露了她的真实身份。她是怎么从绍兴一路逃到羊城港来,并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就做了陪侍女,值得细究。”

  牛均田认为,在这起难度很高的凶杀案中,自己已经隐约觑见了一丝线索,张主任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说起来……”他若有所思地说,“最近半年来,城里的入室盗窃案,报案数也比从前要高——”

  两个更士面面相觑,都看出了彼此的意思,陶珠儿也立刻站起身来,“我这就去联系报案人,问问他们有没有出入陪侍场所的经历!”

第1009章 失控的感觉

  “现在羊城港的陪侍现象已经如此普遍了吗?甚至形成了一条跨专业的产业链?”

  “自古坑蒙拐骗不分家, 虽然跨专业,但也还是上下游关系,现在我们买地如此富裕, 自然吸引三教九流一体来投,这些人里,误入歧途者有, 但也有人天生就是吃这口饭的, 要他们安稳下来自食其力, 过着清贫日子,难度的确很高。”

  虽然秘书班忙得脚打后脑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深深的黑眼圈, 但亲卫队的活, 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固定的, 这一阵子, 能给谢双瑶捧哏的多数是轮值的亲卫,今天值班的陈奇,就是谢双瑶比较喜欢的一个聊天对象:这个小伙子的卖相当然是上好的,大概一米九的身高, 长相却很俊美,没有一些大高个常见的粗笨,身材也是如此,肌肉发达却不过火, 走动间赏心悦目,就像是一头年轻的野兽, 各种细节都透露了他充沛的精力,这一点是让他周围的社畜们都发自内心地感到羡慕的。

  不过,单单是色相的话, 他在亲卫队不算是最出众的,现如今,亲卫队的成员没有一个不是身世清白、卖相上佳的顶尖婚姻之选。长期被这些万里挑一的天之骄子包围,谢双瑶的审美简直都有些麻木了,她主要喜欢陈奇的性格和谈吐,他平时喜欢看报,也爱思考,说得上见闻广博——同时也很大胆,和谢双瑶聊天的时候,不卑不亢,并没有很强烈的仰视感,这种平等相交的错觉,是她有时很需要的体验。

  随着买活军的疆域越来越大,她头顶的尊号越来越多,理所当然,她身边的人对她也越来越敬畏崇拜,而崇拜往往是世界上距离了解最远的情感。说句自我感觉有点儿太良好的话,谢双瑶和敏朝皇帝会面时,甚至都从他身上感受到了发自内心的敬畏,皇帝是真的把她当成了博学的神明与师长,给她以强烈的仰视感——而这已经是如今世界第二大帝国的首脑人物了,他在自己的地盘上,一样有万人之上、不胜风寒的孤独感,还要被这样的人跪地膜拜,谢双瑶的高度该有多么可怕,她又该有多孤独啊?

  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不符合,在很多时候当然都是困扰,谢双瑶如果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那她就没有必要维持买活军的宗旨,但如果她把自己放得很平,在社交活动中又必然会感到挫败,她的绝大多数熟人如今都立于权力的巅峰,以至于不便和谢双瑶维持密切的情感交流,如果谢双瑶不是这么的忙,那这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但还好,她在大部分时间都忙成一个陀螺,这方面的缺失,只要多来几个陈奇这样的好聊友也能糊弄过去。

  这不是,今天谢双瑶是早晨五点起床的,昨晚她睡了六个小时,算是休息得很好,起身之后,晨练一小时,用餐半小时后,就是延绵不断的会议和文书时间,这会儿也是准备去视察明轮船,在等候出行时,才有一点闲工夫来八卦城里的新闻——买活大学死了一个学生,在百姓中这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事,但因为此人的身份,有一定地位的圈子都在传说。

  谢双瑶昨天听说梗概之后,表达了兴趣,今早情报局的报告就送上来了,可想而知,有一些倒霉的吏目也和她一样加了班,谢双瑶对此有点不厚道的幸灾乐祸,她实在是工作得太苦了,以至于扭曲了价值观,虽然表面不鼓励内卷,但看到别人工作时的苦逼,情感上她可以得到相当的宽慰。

  这个学生的身份,的确比较敏感,和买地的新名流家族挂钩,他的死,最大的影响还不在于他本人,而是他的生活方式,因此不得不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接受众人的审判。谢双瑶也不在乎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她看到的是这个吴生的生活方式所折射出的那些东西:在中上层阶级中,逐渐普遍的陪侍业,实际上就是在打擦边球,更加婉转的风俗业。而风俗业又是种种非法活动的温床,B社会、贿赂、垄断、玩忽职守……大城市的形成,必定意味着大量的利益汇聚,这些台面下的东西也正在形成自己的规则,如今或许还是酝酿期,但一旦被它成型之后,它反过来影响表社会的速度,会比大家想得都更快得多。

  除此之外,新伦理派,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派别,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谢双瑶正需要的东西——儒家的旧道统,毫无疑问是需要摒弃的,但不得不看到的是,谢双瑶提倡的新道统,有一个明确的缺失,那就是它没有一个配套的、严密的,适合当下发展的生活指导,也就是所谓的道德。

  在巨大的社会变化之下,旧的东西不管用了,人们一面享受着物质生活的极大进步,一面在精神上不知所措,没有官方倡导,上下同一的认识,他们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大家都是六姐的奴才,都是买地的活死人,六姐说什么就做什么——在那些底层百姓那里,推行新规矩的时候,这样的说法依然是很好用的。但那些读了书的,思想得到了开明启迪的百姓,这一套就没那么管用了,他们需要一个理论去支持自己离开旧有的儒学道德体系,新伦理派的一些想法,就是很好的支撑。谢双瑶认为他们的有些思想太超前了一点,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一个思想没有超前于时代的部份,那就根本没有流行开来的价值,很快就会被时代抛弃了。

  就比如说,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也就是孝道的束缚,这是儒学多少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钢印,不夸张地说,哪怕就是在她穿越前的那个世界,大多数人依然受到这种思想的深刻影响,那已经是儒门倒台近乎一百年的将来了,犹然如此,现在的余痕有多么浓重就不必说了吧。谢双瑶之前主要是靠比孝道更大一层的主仆伦理,来瓦解孝道的影响。给那些想要摆脱父母意志,独立开展生活的儿女们找到理论支撑:不是我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不是我不孝,而是根据六姐的要求,根据主君的要求,我要出门读书、工作、延后结婚……等等等等。

  同时,不得不注意到的是,完全瓦解孝道之后,必然出现的弃养、虐待老人的反弹,以及这种行为所带来的生育意愿下降反馈,对一个社会来说这都是相当不利的信号。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很显然不是每个人都想生育后代的。养儿防老,永远是最直接的生育动力来源。一旦一个社会的百姓发现,养儿无法防老——只要有养老服务的存在,让养儿防老的社会价值可以有一个非常粗略的估值,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计算养育孩子的成本。如果他们觉得这是赔本买卖,那么生育率必然会跟着下跌。

  买地这里,目前提供不了很完善的养老服务,老年人独立生存的可能也远比后世要低,至少居家中还是有不少回避不了的体力活的,因此生孩子还是一种切实的生活需要,最多是通过男女都能养老,来平衡家长在子女间的资源投入。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了孝道的束缚,孩子弃养没有剩余价值的父母,甚至连给口饭吃都不愿意,直接丢弃、驱赶,也会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就像是原始部落的老人,容易被驱赶出部族独自过冬一样,没有用的人就该退出自己的生活,这是基于人类自私本性的一个结论,可以说,能克服这种兽性的人类是值得赞扬的,但这不能掩盖社会中有大量低级人群存在的事实。

  对于这种人群,买地之前的对策是提倡老人死前不分家,通过对遗产的竞争来形成积极的养老气氛。这是从利益面上的解题——这些种种手法,其实都是在取巧,谢双瑶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不是从利益上解题,就是借用老思想钢印,用魔法来打败魔法,这主要是因为她没有什么好借鉴的体系,任何时候,道德体系都必须适合此刻这个最特别的时代,不能拿来就用,而且,说实话,原本的那碗水在这方面的移风易俗也还在进行之中,由于他们行事更加束手束脚,又没有谢双瑶这么好的开局和这么优厚的金手指,工作中憋屈的事情很多,进度还未必有她这里快哩。

  新道德体系这块,一直是个漏洞,而且是她的能力补不上的漏洞。随着领地越来越扩大,谢双瑶最近两年的工作体验感,不算是太良好,主要是在不断地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极限:道德体系这块的影响,逐渐显示出来,这是她在精神建设方面的缺憾。此外,她对于社会走向的把握,前瞻性也没那么足了,展览会的举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谢双瑶当然也想过搞交易大会,但她认为如今尚非其时,交通这块是个软肋,至少过几年,把现有疆土的交通搞搞好,长江航运以及沿江富饶地区的水泥路稍微搞起来一些,再搞内销会,会是个不错的开始。但没想到,定都大典前,民间自发地折腾出了这样的动静,产生出了需求,衙门只好拍脑袋硬着头皮上马——

  结果怎么样?展览会热闹非凡,大家各自发挥聪明才智,办得还挺有模有样的,把原来就热闹滚滚的港口贸易又催上了一个新高度,这下,海贸完全成为眼下经济的热点了,谁能想得到十年十五年以前,谢双瑶烦恼的是船工水手不够?现在,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从业人才,不单是外番的水手完全被虹吸过来,有些人是横跨半个地球前来投奔,就连本土的新水手也如雨后春笋,人才的供给比预想的要宽松多了!固然,你也可想得到,他们的从业时间是很短的,有点儿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但你猜怎么着?居然运行下来还挺顺利的,没出什么大岔子!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谢双瑶越来越认识到了这一点,她更认识到的是,观众可区分不了演出班子的成色。就拿她自己来说好了,说实话,谢双瑶现在都已经从智珠在握的控场领导者,逐渐变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下雨天补屋顶,哪里漏水补哪里的裱糊匠了,但她的公众形象反而越来越无所不能,越来越光辉灿烂了。

  实际上,随着疆域的扩大,她的武力震慑必然会有所下降,这是任何人都能想到的事情——现在有这么多州县了,如果有一半州县都起了叛乱,她的大飞剑也不够用啊!沿海的州县还能说岛船碾压,那些内陆州县,怎么看都能坚持相当久的时间,只要给他们掌握了火器,数量又多的话,谢双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可是,还真似乎就没人看到这一点,眼下的一切,都非常的顺遂,简直可以说是繁华着锦、如火如荼:定都大典中,羊城港呈现的风貌,征服了所有外外番内宗,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敏朝皇帝,谢双瑶疑心他都不想回京城了,现在情报局主要防范他在羊城港‘意外’受伤,不得不长期滞留养伤之类的事故。整个江南一带的新疆域,也在有序消化,固然有一二阴暗之处,但完全不影响大局。

  在南洋,她声名远播,各种大农场吸引了北方流民陆续加入,十数年前的规划完美实现,在小冰河时期,新开发的南洋地区正好补上了多灾害的北方地区产生的各种需求……买活军的这股大势,就像是一个正在成形的雪球,越滚越大,越无法抗拒,把一切反抗力量都裹挟其中,不能及时转化者,就形成了雪球下被碾碎的血肉。她奋斗多年的愿景似乎正在逐渐成真,还比她最开始预期的还要更好——

  就像是他们今天要去参观的明轮船,俨然就是个惊喜,一个本来应该默默无闻,在战乱中了此残生的女娘,发掘了自己的工程师才能,把只有一个概念的机动明轮船带到了现实。这填补了买地制造业的一大空白——明轮船虽然是早就知道的方向,但也只是知道个方向而已。制造业是有图纸都未必能落地的行业,从概念带到现实,无疑是个伟大的进步。谢双瑶自己都没想到制造业进步的速度能这么快,说到底,她只是个农学生,育种业和农业教育的发展,她心中是绝对有数的,但工业上,如今买地视野比她更高的人应当不在少数了。就是谢双瑶自己,现在都无法预估买地的工业发展速度会是如何了,会比预料的更快还是更慢,完全没有一点线索。

  但是,这一切都这么好,这么乐观吗?

  船舷边安放的留声机,在清凉的海风中播放着悦耳的笛声,甲板上,穿着短袖圆领衫和吊脚裤的人们,满面欢笑地迎接着她的审阅,在谢双瑶张口就来熟极而流的勉励中,表达出了极大的自豪和狂热,这一次视察不是对谢双瑶的满足,而是对武林船厂的褒奖,将会转化为巨大的政治资本。而他们已经完全沉浸在了美好的前景之中,这也是他们应得的报偿。

  不论是船上沉浸在荣光中的船员,还是码头边正在围观,狂热地欢呼着、颂扬着她的百姓,毫无疑问都沉醉在了这跨时代的进步之中,为自己的机遇而战栗着,他们正在见证一个又一个意义非凡的改变,荣幸地生于这个年代,似乎都在为买活军、为羊城港的伟大而欢欣鼓舞。而谢双瑶早已习惯了这种陶然欲醉的群众情绪,在这样狂喜的氛围之中,她熟练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她看似仔细聆听,实则心不在焉地询问着新船研发时的重重困难,啊,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没有一项新技术是一帆风顺地发明出来的……当然,她对于女工程师会给予格外的关照,谢双瑶当然会利用自己的每一个细节了,政治人物哪怕是一些最细节的表态,都会引发很大的涟漪,她的统治中要侧重于女性的地方很多,坦率地讲,目前女吏目的表现不能说完全让她满意,所以她还是要推动整个系统为她生产、筛选出更多的女性人才。

  “……时代的生产力,是不是已经到达极限了?”

  也是太习惯于这种活动了,谢双瑶在最开始听到女工程师那大胆问题时,一开始几乎有点没反应过来,她吃惊和欣赏地注视着这个典型的理工宅女——特质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人际关系钝感,缺乏人情世故,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这种场合张口问出这么敏感的问题。

  “您觉得,献礼号这样的技术突破,在未来三十年内,各行业之中,还能大量地涌现吗?”

  这个女工程师,钱……钱芳英是吧?和她交谈的次数不可能太多,也明显下定决心,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她非常直率地问,“如果,我是说如果,变革和增长的速度慢下来的话,您认为,当下我们社会之中——那些隐而不发的种种矛盾,它们会浮现出来吗?会扰乱现有的秩序吗?我们当下所拥有的这种氛围,能永远持续下去吗?”

  这问题非常的大胆,而且显然不合时宜,她的同事们也因此显得非常的不安,但谢双瑶的感受和他们截然相反,她很高兴,这一次视察,因为这个问题而拥有了很高的实在意义,对于如今的她来说,和社会充分接触的机会已经很少了,钱芳英和那个死去的吴家子弟一样,都折射出了社会的某一面,对她来说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吴男之死,折射的是警醒的,负面的一面,呈现的是令人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灰色,而钱芳英折射的是惊喜的一面,让她知道了并非所有人都陶然而醉,清醒而富有思考性的人才依然在成长成熟。

  这两面,如今都超出了谢双瑶的控制,但她认为他们的结局是个很好的兆头——吴男死了,而钱芳英不但活着,很明显她还将继续大为发挥她的用处。

  “一个很清醒,很好的问题,连我都不能立刻回答你。”

  谢双瑶笑眯眯地说,“也没准,它会是我们社会下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呢——不能预估的生产力发展速度,以及社会新秩序之间的博弈——是啊,生产力的发展是不是已经达到了这一个百年的瓶颈,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大家都应该好好地想一想。”

  回程的马车中,她也和陈奇谈论起这个问题,并询问他的意见,“对此,你是怎么想的?”

第1010章 马车闲聊

  谢双瑶的亲卫班, 现在简直已经成为一条通天大道,任何一个胸无大志,愿意做贤内助的优秀男女, 都可以在亲卫班非常方便地找到自己的前程。当然,不论什么世道,想要不劳而获, 靠婚姻一步登天的人总是很多的, 亲卫班里荟萃的只可能是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那一部分人, 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没人是傻子,优秀的人才, 就算是要找贤内助, 那也得往好了去找不是?

  当然了, 也有一些人只是因为外形合适, 性格又比较随和,被选拔进来的,他们也没有通过婚姻离开亲卫班,之后转去做了吏目, 走了另一条路。不过,不论是什么前景,她的贴身警卫都是聪明且善于思考的,也很会来事, 陈奇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理科上有一定的天分, 谢双瑶一度认为他来做亲卫挺可惜的,如果去实验室搬砖,对工业进步能多贡献一点力量——但话又说回来了, 人各有志,规矩是她定的,谢双瑶也得尊重她手下的子民在规矩内的自由意志。

  有个拥有理科思维的聊友也挺好的,陈奇在政治上很少发表意见,大概他是不怎么擅长也不感兴趣的,但工业领域,他的知识很广博,有时候能提供一些谢双瑶也没想到的新鲜观点,同时他还有给报纸做文摘点评的习惯,买地如今的刊物非常多,谢双瑶没时间都看完,她也只能和敏朝皇帝一样,选择性地看节略,陈奇的节略她经常拿来看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否到瓶颈,这是一个预设性的问题,所有的回答都是猜想。但钱工有一点没有说错,那就是工业的真实情况,的确没有呈现出的欣欣向荣,发展得太快,底子还是太薄弱,这确实都是已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