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女配 第198章

作者:震鳞 标签: 武侠 英美衍生 无限流 快穿 正剧 穿越重生

  “这没有什么,不同的报社对于投稿的风格有着截然不同的偏好,你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报社就好。”

  然后乔安故意又问道:“方便告诉我一下你投了哪家报社吗?”

  “《读者文库》。”安娜回答。

  乔安的脑海里缓缓浮现出一个问号。

  她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读者文库》没有选用安娜的投稿,但也更为迷惑。

  无论是这一世还是从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史记载中,乔安都听说过《读者文库》的大名,她中肯地评价道:“非常有名的期刊,深得保守派人士们的喜爱。”

  ……唯一的问题是,你觉得你这部作品从哪个方面能归类到保守派范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浪漫主义小说是《读者文库》里的主流征稿内容之一。《克莱采奏鸣曲》左看右看都不像能与罗曼蒂克扯上半卢布关系的样子,编辑说不定还认为你是来砸场子的。

  安娜微微瞪大眼睛,她说:“原来这些期刊收稿子还分流派?”

  “差不多是这样的。”乔安说。

  这年代创办期刊的人,要么是以创收为目的,将发行刊物当做一个纯粹的商业行为,但再怎么唯利是图,底层的打工人总是要顾忌一下出资人的个人喜好。

  要么就是作为一种政治倾向的宣传手段了,这样的话,当然要选择符合己方思想的文章了。

  如此一来,自然有了派系之分。

  乔安发现安娜对这方面一无所知,就耐着性子为她介绍了一番。

  安娜并不知道,乔安这次为她讲解的诸多刊物都经过了细致筛选。

  鉴于两个世界的细微差别,这个世界如今还处于发行状态的知名刊物与她记忆中有所区别。保险起见,她甚至把这些期刊最新发行的那几期挨个买了一份,看看他们的思想倾向有没有改变。

  她为安娜介绍了七八个现在风头最盛的期刊。

  但她认为最有可能会连载《克莱采奏鸣曲》的刊物,只有两个。

  一是《现代人》,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要是提到它的创刊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估计就纷纷恍然大悟了。当然,普希金此时去世已久,但刊物的现任继承者凶猛不减,原世界中编辑都被捕入狱了,都能顶着压力将刊物照发不误。

  乔安特地搜集了下近期的新闻,没听说《现代人》有编辑或撰稿人出事,那看来它距离停刊还早得很。

  二是《钟声》,创始人是赫赫有名的大作家赫尔岑,同样凶猛的他另辟蹊径,他在英国将刊物印刷好,然后直接走[私进国内。

  原本名单里还有《俄国导报》,乔安的记忆中陀翁和托翁都曾在上面发表过小说,只是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它不仅创刊时间提前了数年,而且更早地向贵族投了诚,这让乔安不得不更加谨慎以待,思考片刻后她还是将它剔除了备选名单。

  这一讲解,就足足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安娜听得极为认真,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觉得吉蒂在侃侃而谈时好似闪闪发光。

  她心底分析着这几家报刊的优缺点与收稿倾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

  两个月后,乔安拿到了新出刊的《现代人》。

  她翻了翻内容,毫不意外地在里面看到了一个熟悉至极的小说名——《克莱采奏鸣曲》。

  乔安快速浏览了一下上面登载的内容,发现这上面的内容与她之前看到的手稿略有不同,小说情节并无改动,变的是语言,措辞与之前相比要更为委婉一些。

  她忍不住失笑,看来哪怕是激进如《现代人》,都没能抗住这如流矢暴雨般仿佛自带嘲讽技能的文字,让安娜她改稿去了。

  与此同时,那些私底下的议论仿若贝加尔湖冰面下的水底,暗流涌动。

第267章 安娜·卡列宁娜

  《克莱采奏鸣曲》的篇幅并不长。

  出乎乔安意料的是,在作品连载的整个过程中,居然堪称是风平浪静,没有登报对峙的文学点评,一切有关它的批评与赞美都好似不约而同地在一切刊物上隐身了。

  然而身为《现代人》的同行,乔安却清楚自从《克莱采奏鸣曲》开始连载,期刊的发行量翻了三倍有余。

  她参加的茶话会、舞宴上,总能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听到有人提到《克莱采奏鸣曲》里的人物、情节、对话。

  刊登它的那几期《现代人》,被相熟之人互相借阅。甚至有人托乔安之手,问她是否认识《现代人》的编辑或者印厂,有没有门路弄到几份。

  这部明面上没有掀起任何风云的著作,私底下却悄然风靡了一切社交场合。

  直到连载结束的时候,发表于各个刊物上的文学点评,只在极偶尔时才昙花一现。乔安看过报纸上刊登的点评,数量不多,但她在安娜的拜托下都很用心地收集了起来。

  “劣质的文字里充斥着对婚姻的错误幻想。这满是滑稽的情节,这不是小说,而是一个变态可鄙的老学究的疯狂呓语。”

  “萨沙是谁?他到底是继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的又一任暴力狂,还是对当代婚姻关系的反思者?”

  乔安心有所悟,这显然是审查官的意思,估计他们也在担心引起讨论后,会进一步扩大阅读量,于是连针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性文章都限制性刊登发行了。

  果不其然,这一天安娜告诉乔安,她的责任编辑告诉她,她的这部作品恐怕无法以单本的形式出版了,不过她要是想要些那种典藏本,他倒是可以联系一下印厂,只是这种版本的书籍造价太过昂贵,比传统意义上的精装本还要更贵一些,他不建议她印刷太多这种典藏本,以免出现压仓。

  这种不暴露住处却能与编辑联系的方式,还是乔安有一次在闲聊时状若无意地告诉安娜的。

  很多旅馆都有着代收信件的业务,这个时代的邮差们投递信件的范围有限,那些来去匆匆的旅客、住址偏远或是没有固定住处的人们,有时会把通讯地址留到旅馆,当然,取信时难免要给些报酬。

  “想要让人饮下毒药,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它的瓶身外贴上不要喝下的封条*。看看《现代人》的销量吧,还有如今被炒作起来的过往期刊的收购价格,这部作品已经彻彻底底成功了。”乔安安慰安娜。

  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那些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欧洲名著,曾被一度列入禁书的书籍数不胜数。

  但是历史早已证明了,才华就像锥处囊中,藏是藏不住的。

  虽然对这一切早有预感,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心想,你们招惹她干什么。

  封得越死,骂得越狠,越能激起安娜心中的执拗。原著中那么多人劝她,都没能拦住她和伏伦斯基在一起,反而如烈火浇油。

  以后有的你们头疼了,等着安娜今后作品里的另类爱情宣言不断挑战你们的神经吧。

  当初劝说安娜走上文学道路的乔安本来还指望以安娜对爱情的渴慕,能写点让人暖烘烘的爱情小品呢,如今看来要在存在主义巨匠上一路走下去了。

  “谢谢你吉蒂,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安娜见乔安还特地来安慰她,心中更是感动。

  她如今对吉蒂极为信任,而且她其实不是特别在乎能不能出版。她一开始选择写作,真的只是因为想找一个倾诉的对象,笔尖书写的不是一个个字母,而是她那压抑了数年无人所知的另类思想。

  在吉蒂的帮助下,如今能顺利在刊物上连载发行已经让她很开心了。

  她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迥异于他人,但她从没想过在他人眼中这份特殊竟然离经叛道到这种地步。

  可是极为奇妙的,她居然没有任何挫败感。

  她的灵魂深处潜藏着一种叛逆,越是对她施以禁止、予以否定,就像是有一根火柴落入了她心间,烧得她更加无法停下前行的脚步,

  她甚至觉得可笑。你们越是想要装作不屑一顾,我越是要证明我才是对的!

  “吉蒂,我从未觉得文学是如此的迷人,它引诱着那些阅读者无法抽身,连我这个创作者都深深为它拜服。难道曾经的我是一个很热爱艺术的人吗?在它的魅力之下我变得都不像我自己了,这让我感到可怕。我前所未有的自信,那些谩骂与指责都没能动摇我分毫,这比赢得一场赛马还要令人激情蓬勃。吉蒂,你告诉我,现在的我还是正常的吗?”

  乔安肯定道:“我曾听一位文学家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自己本身,提高他的自信心。它达到了自己本该完成的使命,这不该是再正常不过的吗?”

  她所说的第一句话,其实是出自那位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阶梯的高尔基之口。

  不过这位文学家如今大概刚刚降生于世不久吧。

  高尔基和托尔斯泰,这是一对年龄相差四十岁的朋友。或许高尔基对他们的关系有着别样的定义,托尔斯泰对他来说既是一个“人”,又是居于神坛上的一个神。

  当他得知托尔斯泰逝世的消息后,他难以接受地称“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我在地上便不是一个孤儿……现在我觉得我是孤儿了,我一边写,一边哭。我一生中从来没有哭得这样伤心……”**

  乔安在回答安娜时不是有意选取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只是忽然福至心灵,觉得这句话实在是应景,就说了出来。

  朋友不就该互帮互助吗?她想高尔基一定会很高兴自己能帮助到托尔斯泰笔下的主角。

  ‘这不该是再正常不过的吗?’这句话在安娜的脑海中回响,然后她笑了:“你知道的,你现在不管说什么,我都会为此深信不疑。”

  曾经的犹疑、徘徊,在此时此刻都一扫而空,她前所未有的坚定,找到了自己接下来的道路。

  这位女主人公,原著中的她在深知生活被她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时,她本可以选择向伏伦斯基妥协,又或者是回到彼得堡祈求卡列宁的垂怜,但她却是来到月台下,怀着巨大的悲伤与无望卧轨自尽。

  如今她不过是把对爱情的追逐狂热,转移到了文学上。

  一切皆如水到渠成。

  你瞧,我没说错吧,安娜她真的是一个天选的创作者。乔安想。

  ……

  乔安处理好安娜这边的事情后,没过多久,之前一直因为药物实验未完成而搁置下去的抗癫痫药物,再次有了进展。

  这个世界里丙戊酸溶剂的发明者鲍勃夫教授以及实验室那边,一起给她送来了一份药物试验报告以及一瓶用玻璃瓶盛放着的丙戊酸钠药片。

  她仔仔细细阅读了一遍报告,终于同意了发售药物。

  乔安给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一封,询问近期是否有时间,她有意拜访。

  他当然有时间,哪怕没有时间,他也总能为他这位朋友腾出来。

  可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出于对社交的恐惧,还是让他挣扎着到底要不要在回信上写下“随时都有时间”这一句话。

  他的妻子斯尼特金娜,好心地为他结束了这一场漫长的折磨,直接替他做决定:“不可以失礼哦。”

  陀思妥耶夫斯基为自己辩解了一句:“我没有想着拒绝。”

  斯尼特金娜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乔安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公寓。

  她先是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夫妇寒暄了一下,然后直奔正题。

  “事实上,我这次前来是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精致小巧的玻璃药瓶被摆放在桌面上,在阳光的折射下,它就像是水晶香水瓶似的熠熠生辉。

  陀思妥耶夫斯基好奇地看着她拿出来的这瓶药。

  乔安将这款新上市的抗癫痫药一点点介绍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告诉他如何服用。

  就在乔安还在讲解这款药虽然是新研发出来,但已经经过了周密的药物实验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少见地插话:“这听上去真的很神奇,我不会浪费您的好意的。”

  不需要对方多做解释,他的理智与情感都使他做出了这个选择——相信她,相信这款名为丙戊酸钠的药物真的能帮助他遏制病魔。

  斯尼特金娜双眼含着水光,她不断轻声说:“太好了,太好了,谢谢您。”

  自从丙戊酸钠作为新型抗癫痫药开售后,前期在乔安的压制下,药厂那边那颗想要提前发售的蠢蠢欲动的心已忍耐了许久,如今终于得到首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已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渠道。

  “……划时代……里程碑式!出人意料的药效!”

  “然而更加难以理解的是,它的价格完全匹配不上它体现出的价值,它的研发人员都疯了吗?”有药企行业的研发人员在聚会中对着朋友如此说道。

  众所周知,药物研发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过程。

  然而丙戊酸钠的研发过程,完全是乔安从她的记忆里逆推而来。

  她不动声色地引导着实验室向着她希望得到的结果上进行研究,这种种前提下,以至于从她提出方案再到研发出成功,哪怕加上后续的双盲实验阶段,一切都像是按了加快键一样。就连她曾以为会耗费诸多时间的审批环节,都在谢尔巴茨基公爵的招牌下,顺利得不可思议。

上一篇:臣女素来有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