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穆烟
“堵不住啊,现在估计十里八村都知道这事了,有的村子住的深,也天天有人挑着茶叶出来呢,也不能不让他们卖,他们挣钱比我们还要难。”
“年年发愁,人家年年都要,”角落里有人开口,“这两年形势也越来越好,我看人家肯定有喊了人一起做,所以才让我们换了地方,人多卖茶叶方便,怕什么。”
“万一呢,万一太多了,人不要,我们就挣不到钱了。”
“这怕什么,不是还有发圈吗?”
这话说出,所有人都看向村长。
村长环顾四周,点了点头:“现在发圈生意还是在做的,就算不卖茶叶,发圈也能挣钱,至于茶叶数量的问题,依我看,要是那人不想要了,肯定会提前说,就像这次,也提前说了要换地方的事,所以先都别担心。”
“话是这么说,可最近的茶叶确实多了,三天时间,把一仓库堆的满满当当的,有几次我们去接人,还塞不进去,不得不把茶叶又带回来。”
带回来并不意味着不卖,而是等第二天一早再送去。
“我们村的茶叶卖差不多了,接下来夏季跟秋季的茶叶又是另一回事,既然那人还在收,别的村愿意卖就卖吧。”村长看向说话的人。
说话的人嘟囔几句,最后还是没能继续往下说。
其实这几年因为卖茶叶、卖咖啡以及做发圈的事,他们村子的情况比别的村要好上许多,但这毕竟“不稳定”,大家都怕这些生意做了今年没明年,做了明年没后年,如果因为茶叶过多而导致下一年没人再来,他们村就挣不到钱了。
可思来想去,又觉得不能不让别村挣钱。
收茶叶的是外人,并不是村里人,可以来他们村收,也可以去别的村收,他们村条件不好,别的村条件更不好。
“行了,都回去吧,”村长看着在自己面前的村民们,适时打气,“不要担心,现在外头的情况你们都瞧见了,以后做生意的人肯定越来越多,到时候没准还有别人来我们这里收茶叶,镇上也有计划要修路,等出去方便了,我们还能把村里别的东西送出去挣钱。”
“真的行?”
“也许能行,反正我们今年春季茶叶卖的差不多了,至少这一年不用担心,”村长说着,又想起件事,“对了,前两年种下的咖啡树,明年应该能结果,那人还收咖啡呢,别村不知道这事,就算知道了,今年种下的咖啡树,还得等三年才能收获,我们肯定能比他们多卖。”
“对啊,还有咖啡!”
“那我们要把咖啡豆做好,这样人才能多要。”
“对对对,我们有茶叶,又有咖啡,还能干活做发圈,应该还能挣几年,没准到时候真还能有别人来我们这收茶叶跟咖啡,那是真不愁了。”
村子里的生意做的还是多,不管是茶叶还是咖啡,都有一定的市场,想着未来还能有生意做,村民们心里不再发愁,总算是都回去了。
之后一段时间,村里的茶叶越来越少,村民们又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种粮食的田地上。
但送到仓库里的茶叶数量,却一点不见少。
每村的茶叶数量都做了记录,由守在仓库的识字老人进行填写,唐园刚打开仓库门,就能看到记录数量的本子。
前面的几页,每一页完成上都打了勾,意味着交易已完成。
最后一页写着的是这三天的量。
小美所在的依山村三天只剩下一两百斤,但总体的量还跟前些天差不多,仓库里依然是满满当当堆到只剩能站人的空间。
好在她现在不需要统计茶叶的总数,还有储物格作为储物容器,不然这源源不断全没见少的茶叶,光是存储的问题,都要让她愁死。
这么多茶叶,她要是没下山,小美那宅子无论如何都是装不下的。
唐园抬手,抓下茶叶袋子,熟练地拆开袋口,伸手进去,瞬间将一袋子茶叶吸收的干干净净。
几袋下去,总算清出了一条可以让她转身的通道。
仓库大门紧闭着,她胸前挂着一盏小灯,路过的地方,一袋又一袋茶叶被清空,就跟啃玉米似的,走一趟清空一排,回来再清一排,不说效率如何,至少整整齐齐,看上去赏心悦目。
现在她有储物格,茶叶的数量对她来说就只是一个量而已,再加上这批老茶的价格并不贵,哪怕一天收五千斤,也只需要50块钱,一个月就一千五,实在不能算多。
这会儿要是收多了,多花了点人民币,大不了等秋季再卖点粮食,总是能挣回来的。
“啃”了一圈,只剩下最后两排的时候,唐园心里满是兴奋,再看一眼时间,比上次还少了十几二十分钟,立即过去,将最后两排茶叶清掉。
之后又将所有的麻袋和麻绳换一批掏出来,替换掉地上那一堆。
倒不是她折腾,主要是这些东西就是每户人家的“家产”,送茶叶过来的那些村民,估计都能深切记得自家的麻袋哪里用碎布补过,自家的麻绳是粗是细。
这一仓库的茶叶,光是运输都需要不少时间,这要是还得现场倒腾出来,估计到天亮都来不及,只能“先带回去倒腾,下次再把麻袋和麻绳带回来”。
至于村民们发愁茶叶数量太多,她会不要的问题,现在是一点都没有在她脑海中出现过,她只是觉得三天来一趟,每次过来,都能收一仓库茶叶回去这件事,还挺爽的。
不用花力气搬运,还能“嗖”一下吸走,真的太解压了!
……
“都让开都让开,让我们村长来开门。”
村长挤过人群走到门边,回头看去,满满当当都是人头。
三天一次,每到这一天,都会有人起大早过来,一来把前一天完成炒出来的茶叶送过来,二来能在第一时间确认到手的钱。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来,但这一天总是格外壮观。
另外两天可以晚来,这一天绝不能晚。
“都退后啊,”村长大声说话,“东西在里头,可不能一起挤进去,到时候分不清了,往后退点,我去拿出来分。”
这话一出,围拢的人此起彼伏地喊着“往后退”。
村长这才拿出一早就攥在手里的钥匙开了门。
门一打开,村里跟着一起来的人便伸手拦住,让村长一个人进去。
这不是第一次,等在外面的村民们都习惯了这情况,没有往前挤,但一个两个都忍不住踮起脚尖往里看。
之后忍不住碎碎念:“真厉害,这一屋子的茶叶呢,一晚上都搬完了。”
“那肯定的,之前几次也这样,我们早上来的时候,里面都空了。”
“嘿嘿,这次我们送来的茶叶多,一千斤呢,可以拿到一张大团结。”
“一张大团结算什么,我们有两张大团结,两张哦。”
“怎么这么多?”
“攒下来的啊,花了好多天时间呢,才炒出来的,就为了这次,两张大团结分回去,有几户人家一家就能分到两块钱,两块呢!那几家人多,这段时间摘茶叶,应该攒了有二十块钱。”
“真厉害啊。”
说话间,村长将各村的布包带了出来,每一个布包里都放了钱,正面还绣了村子的名,她按上面写的喊了名字,等人确定后,当着面点完包里的钱,再把另一个本子上写着这家村子名字和数量的地方勾掉。
一家又一家,几乎每一个村子拿了钱,都会响起欢呼声。
直到全部算完。
村长收起本子,让开进入仓库的路,让一大早过来的村民们,将茶叶都放进仓库里,今天开始,又是三天的起始。
昨天没有放进仓库的茶叶,都会在今天第一时间占据仓库最深处的位置。
而在村长的本子上,也会按照每个村的情况,将茶叶的数量记录下来,之后这本子交给守仓库的识字老人,每次有村民送茶叶过来,都会有所记录,一直到第三天傍晚,村长跟着一起过来接人,会将每个村的茶叶数量做一个统计,让来收茶叶的人可以直接根据统计的数量算钱。
至于分到每家每户的有多少,那就要看这些村子自己内部的账本了。
今年的这次收购,让不少村子的村民都挣了不少钱。
第136章 二十万斤
“你感觉到了吗?”
“供销社的生意变好了,”副镇长倒了杯茶,“现在镇上偷摸做生意的人不少,多少挣了几个钱,但附近的村民们才是花钱的大头。”
“只有手里有钱,才会舍得花钱,”村长接过茶水,“就是不知道上头到底是什么意思,村民们对这件事,心里多少还是发愁的。”
“发不发愁你们都卖三年东西了,”副镇长瞥了她一眼,“前两年的形势可没有现在这么好,没见你们在意。”
“那不一样,前两年那也是特殊情况,”村长干笑,立即转移话题,“说认真的,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说?”
“老样子,”副镇长叹气,“国家也是在摸索中前进,这一下子步子迈不了太大,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现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不觉得也是政策的一部分吗?”
“话是这么说,”村长喝了口茶,“可现在这情况,就好像我们头顶顶了只悬着的靴子,谁也不知道这靴子落下来,是会砸在我们头上,还是会落在地上,大家心里还是愁。”
“那能怎么办?我做不了什么,”副镇长摇头,看着眼前的人,“我到时候提前通知你,不过村民们估计不会抓。”
“那就抓那些人呗。”村长抿唇。
“那没办法,不过真要有变动,那些人不会比我知道的慢,再说,那些人倒腾茶叶,估计赚了许多,这要是在前几年,那就是实打实的投机倒把,你不能因为现在形势变了点,就忘了前几年的情况,”副镇长说着,抬起眼眸,“你可不能乱来。”
说完,副镇长觉得不对,警惕道:“你今天过来到底有什么事?”
村长又喝了一口茶,咳嗽一声:“那个……我们这边山里头也有不少能吃的东西,怎么就没人来收呢,你说是不是?”
副镇长眯起了眼:“让人过来收东西,顺便打掩护?”
村长笑了笑。
“除了菌类,我们这里有的东西,别的地方也有,产量还要更高,”副镇长直接道,“茶叶跟咖啡产量倒是可以,就是不能饱腹,估计没什么人要。”
特意提起茶叶和咖啡,是为了提醒,也是警告。
“那……”村长放下手里的杯子,“能不能去买一批粮食?我们这里条件虽然不错,但有些主食还是缺的,顺便问问外头需不需要菌类,全国的菌类,就属我们这儿的最好。”
副镇长知道她的意思,叹了一声:“镇上没有人反馈你们的问题。”
“但万一呢,总要有个仓库货满的缘由,”村长看着副镇长,“未必落实,哪怕只是贴出收购菌类的通知也行,是吧?”
仓库里的茶叶日日运送,即便仓库的位置略显偏僻,要是万一哪天被人注意到,那也不合适。
在这件事上,镇里最好是能不掺和就不掺和。
可偏偏存粮食的仓库就是属于镇政府的,本身已经掺和进去了。
“我可以帮忙联系市里或省里的国营饭馆,问问他们需不需要菌菇,”副镇长退了一步,“但要是通知上去了,你们可得找时间去摘,至少要有足够的量。”
“镇上的人会愿意去采吗?”村长问道。
这里说是镇里,四周也有群山,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田地,只不过数量没有大山里头多,而且大山的环境天然适合种茶树和咖啡树,任何不适合种粮食的地方,这些东西都依然存在。
又因为山里树多,平常需要砍柴,有别的树可以挑,咖啡树和茶树自然被留了下来,任它们自由生长。
而村民们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日常也都有喝咖啡和茶的习惯,对于如何制作咖啡豆和炒茶颇有心得,这才能抓住这样的好机会。
镇上却不同,田地少不说,还有几个小工厂,不说每家每户都有人能进厂,但总有亲戚在厂里,且镇周围的田地相对平缓,适合种粮食,便也没有将不能填饱肚子的茶叶和咖啡放在眼里。
之后要是镇上要收菌菇,能挣钱的事又不一样,镇上的村民们肯定会去采。
“你是要引他们去采菇?让他们别注意你们送茶叶的事?”
“菌类生长的地方,反而不适合茶树和咖啡树生长,不在一个地方,彼此互不打扰,”村长认真道,“要是能成,对大家都好。”
副镇长思索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觉得这话有道。
上一篇:伟大航路卖八卦的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