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 第63章

作者:余弗 标签: 穿越重生

  “你好,我可以问你多大了吗?”郁坚白问。

  “九岁,小学五年级。”顾思晴很直接的说。她就是想隐瞒,也没办法隐瞒主编,他早晚都会知道。

  那边郁坚白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笑道:“我真没想到粘豆包,是个只有九岁的小学五年级学生。”

  “我就是把自己周围的事情写出来了而已。”顾思晴道。

  这也是为什么她选择写这个题材的原因,年龄小,写这样的题材才不至于被人认为是妖孽。

  “看出来了,”郁坚白道:“顾思晴同学,你真的特别优秀,在你这个年纪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少之又少。希望你能珍惜你的这份天赋。”

  郁坚白本来是想直接跟顾思晴谈读者来信,和以后合作的事情。但知道她只有九岁后,就忍不住想嘱咐几句。

  这样有文学天赋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培养,说不定未来华国会出一个文学大家。

  “我知道,谢谢您。读者的来信您能邮寄给我吗?”顾思晴问。

  “这个可以,”郁坚白想了想说:“你现在还在上学,课余还要写小说,应该没有时间读读者的信。那些信你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放着。你把小说写好,就是给读者最大的回馈。”

  顾思晴知道他这是为自己好,就道:“谢谢您的建议,我明白的。”

  郁坚白见她这么懂事知礼,对她的印象更好,又道:“这本小说你打算写多少字?”

  “十万多一点吧。”

  郁坚白见她有规划,觉得这个数字也可以,道:“好,如果接下来反响一直很好的话,可以考虑出版,到时候我给你引荐出版社。”

  顾思晴连忙感谢,“谢谢您。”

  郁坚白笑了下,“应该的,你的稿费我也会申请提高,顾思晴同学,加油写作,学习也要跟上。”

  顾思晴觉得这位主编真可爱,笑着道:“谢谢,我会努力的。”

  “那再见。”郁坚白道。

  顾思晴:“再见。”

  挂了电话顾思晴去了学校,郁坚白却坐在那里愣了一会儿。他在想要不要把“粘豆包”只有九岁的事情宣扬出去。无疑,宣扬出去的话,《谁的童年不烦恼》会更加受关注,他们报纸的销量也会随之增加。

  但是,伤仲永啊!

  不得不让人引以为戒。

  思来想去,他决定不宣扬,而且最好也让顾思晴同学不要宣扬。想到这里,他马上又给顾思晴写信。

  他不知道的是,他跟顾思晴打电话的内容,被人全听了去,那人就是差点被打发道后勤的于洋。于洋听了电话后,就去了夏媛的办公室。

  夏媛也是《华国青少年报》的主编,背景强大,听说她哥哥是某个部里的领导,她父亲更了不得。她也就是来报社的晚,要是来报社的早,总编的位置说不定就是她的。

  上次夏媛帮他说了话,免于被罚去后勤,他决定抱紧夏媛这条大腿。所以听了电话内容,他就去了夏媛的办公室,将郁坚白跟顾思晴通话的内容讲了一遍。

  有没有用吧,算是他的示好。

第121章 出名要趁早

  于洋离开后,夏媛拿起近两期的报纸,找到《谁的童年不烦恼》仔细看了起来。

  她不负责小说连载这个板块,虽然知道报纸上连载了《谁的童年不烦恼》这部小说,却没有在意。

  现在仔细看,确实写的很好。语言生动,故事贴近现实,就好像身边发生的事儿一样。细品下去,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无论是对儿童还是对家长,都有教育意义。

  她怎么都想不到,这么一部小说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写出来的。

  如果这部小说继续火下去,这孩子必定会出名,成为全国人关注的天才儿童。

  “出名啊!”

  夏媛嘴里不住的念这三个字……

  下午下班,她拿着最近的两期报纸骑车回家。她住在人民大学家属院。这个家属院刚建好一年,里面住的都是人大的教师及家属。

  上了三楼,正在走廊上洗菜的两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跟她打招呼,“下班回来了。”

  夏媛嗯了一声,迈步进了自家。洗菜的两个人因为她的冷淡,弄了个没脸,都撇了撇嘴。

  “神气什么呀?不就是政府大院出来的吗?有能耐一直住政府大院呀。”

  “就是,你看邵玉和都被她管的死死的。”

  ……

  夏媛进了屋,这房子是三室一厅的。以她丈夫邵玉和的资历和他们家的情况,不应该能分这么大的房子。但她跟人大的领导说了两句话,这房子就分给了他们家。

  走到女儿的房间敲门进去,大女儿还没下班,小女儿正在写作业。她走过去把报纸拿出来,翻到连载着《谁的童年不烦恼》的页面,说:“涵涵,你看看这个小说。”

  邵云涵停下笔,拿着报纸看,然后说:“挺好看的。”

  夏媛坐到她旁边,轻声说:“写这个小说的女孩儿,跟你一样大,都是九岁。”

  邵云涵听了这话有些不高兴,她长得好看学习又好,周围所有的人都夸她。她不能听到别人比她强的话。

  “我觉得你也能写出来这样的小说,”夏媛道:“只要是写出来,妈妈就能让它登在报纸上,甚至出版。到时候,你就是全国闻名的天才儿童。”

  邵云涵眼睛亮了起来,漂亮的小脸儿上满是光彩,“好,妈妈,我现在就开始写。”

  夏媛满意的摸摸她的头,然后出了房间。她相信女儿肯定能写出来,到时候她再给润色一下,必定比《谁的童年不烦恼》更好看,更受欢迎,更火。

  到时候她的小女儿涵涵就会成为更受关注的天才儿童,接踵而来的是更多的名和利。在这个基础上,涵涵的以后会更加的光明。

  她当然也知道伤仲永的故事,但只要有她在,那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涵涵的身上。

  京都的事情顾思晴自然不知道,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按部就班。阴历的二月份初,顾建国和韩德义又去了深市,准备上春装。

  两人到深市待了两天,就把之前看好的院子给买了下来,都不大,占地面积三百来平,价格跟栗州的房差不多,4000多块钱。买好房子,两人各自去进自家的货。

  栗州这边,顾二慧他们接了一个客户,栗州南城的,要拿货在南城卖。店里的货不多了,就剩几十件。这些衣服出手后接下来直接上春装。

  顾二慧跟客户说:“你也看了,我们就剩这么多衣服了。马上就要上春装,不会再进货了,所以这些衣服是不退货的。”

  之前他们可以退换货,但剩下的这些衣服不能退换,顾二慧觉得要跟她解释清楚,免得以后有口角。

  周蓉蓉看了看店里的衣服,问:“那可以便宜吗?”

  她长的娇小妩媚,声音也带着媚,整个人妖妖娆娆的,看人的时候眼睛似乎带着钩子。顾学强那个老实的青年,已经避出了店外,他有些受不了。

  顾二慧做生意以来,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周蓉蓉这样的人她虽然第一次见,但还是跟接待其他顾客一样,笑着说:“因为这是我们最后一批货,也不能退换货,可以给你便宜。”

  “那行,这些货我都要了,你算算多少钱?”周蓉蓉道,说着还瞟了眼外边的顾学强轻笑。

  顾一敏和顾二慧当做没看到,一个点货一个算账,好了后顾二慧说:“这些货按原来的价格,一共需要524。我收你400,这是亏本价,我也是卖个干净。但是我们说好了,不退不换。”

  周蓉蓉又妖娆的笑了下,“行。”

  说着她拿出400块钱递给顾二慧,但没有马上拿货走人,而是坐在店里等,说是她拿不动那么多货,一会儿有人接她。

  半个来小时后,一个五大三粗身上带着匪气的二十多岁男人走了进来,什么也没说,把货绑在自行车上就走了,周蓉蓉也笑着骑上自行车离开。

  货卖完了,兄妹三人开始收拾屋子,新货这两天就要来了,屋里要好好整理一下。顾一敏和顾二慧还打趣顾学强,千万不能找周蓉蓉那样的对象,顾学强被弄了个红脸。

  三天后,货到了。打开一看是毛衣和裙子还有打底裤,款式很时尚,顾思晴觉得跟几十年后不差啥。

  不过,时尚本来就是个圈儿,今年流行铅笔裤,明年流行阔腿裤,后年说不定又流行起了铅笔裤。

  但这衣服在顾一敏和顾二慧他们看来,时尚的有点不容易接受。

  “咱爸这眼光可真…”顾二慧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了。

  “超前。”顾思晴道。

  顾二慧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其实,不是顾建国眼光超前,是深市服装厂的春装基本都这样。从卖面包服总结的经验,他觉得栗州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这些春装他们应该也能接受。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顾一敏和顾二慧穿上新款衣服后,还没出胡同就预定出了两套。接下来一个星期反响都不错。

  因为这批货本就是试水,一星期就差不多卖完了。三天后,顾建国带着另一批货回来了。在他回来当天,之前收了他们货底的周蓉蓉来退货了,说卖的不好,一定要退,不给退的话就等着店关门吧。

第122章 哟,这是干嘛呢?

  周蓉蓉进来的时候,顾二慧他们正在整理新到的货,顾建国刚下火车浑身都是乏的,正坐在椅子上休息。

  周蓉蓉让跟着她的人,把货放下她妖妖娆娆的说:“老板,货我卖的不好,你给我换一下。”

  顾二慧自然是记得她的,不仅因为她是收了他们货底的人,还因为她身上那股子妖媚劲儿。当时她们说好的,货不退不换,顾二慧自然不会给她换货。

  “不好意思,我们当时说的是不退不换。”顾二慧脸上还是带着笑,现在还没到翻脸的时候。

  周蓉蓉抿了抿唇,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当时你说了吗?我怎么没听到?你给别人退换货,单单不给我退换,这不是欺负人吗?”

  这就是故意来找茬的,顾一敏拿出当时她拿货的记录说:“你的那些货家一起来一共524,我们收了你400,你看记的清清楚楚,当时跟你说就是最后一批货,给你便宜些,但是不退不换。”

  “这些是你们记的,我可不清楚。”周蓉蓉说着笑看向顾建国,“老板,你说这些货给我换不换?”

  她那笑明显带着勾人的意味,顾建国当做没看到,站起身说:“不换不退。”

  周蓉蓉又是一脸委屈,“老板你欺负人,我一个女人家没办法,只能让男人来跟你谈了。我男人脾气不好,到时候要是伤了你们,或者一气之下把你们赶出栗州,可别说我没提前跟你说。”

  顾建国听了她话眉头微皱,这是碰上硬茬了?

  其实几百块钱的货,换一换也没什么,但换了就等于低头。这头一低就代表着好欺负,那么下次周蓉蓉和她后面的人会有什么要求呢?

  所以这个货不能退。

  “讲好的规矩,不能改。”顾建国道。

  “那好,老板你今天晚上在这儿等着吧,我让我男人来跟你谈。”

  周蓉蓉冷笑一声扭着腰走了。顾一敏和顾二慧、顾学强走到顾建国跟前,担忧的看着他。顾建国笑道:“没事儿,我们在这等着就是。”

  本来他想着晚上让一敏和二慧回去,他和学强在这等着。但又一想,他这两个闺女以后注定不是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她们以后说不定也要跟他一样在外边走动,该经历的事情得让她们经历。

  “要不您跟朱庆军打声招呼?”顾二慧建议道。

  顾建国想了想道:“看看情况再说。”人情不是轻易用的,朱庆军是派出所所长,要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把他叫来,到时候大家都尴尬。

  接下来就只能等了。

  “我回家拿点东西。”顾二慧说着往外走,她要回家拿辣椒面,那玩意打架的时候还是很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