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全家六口过好日子 第72章

作者:余弗 标签: 穿越重生

  ……

  第二天,张子俊一大早就开车到了人民宾馆。顾二慧他们刚到餐厅门口,就碰到了他。

  “顾叔叔,王阿姨,”张子俊上前就热情的跟顾建国和王月菊打招呼,好似他们认识了很长时间一样。

  顾建国自然是认识张子俊的,只是对他的印象不好。王月菊没有见过他,现在见这小青年头发烫成小卷儿,虽然看着有些怪,但不得不承认挺好看的。

  张子俊作为一个二世祖,到现在还在京都活蹦乱跳的,自然很会看人的脸色。现在他就很清楚,未来老丈人现在对他还有偏见。倒是未来丈母娘对他有几分喜欢。

第139章 油嘴滑舌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道,就像张子俊,京都上层圈子的人,说起他基本都会叹口气,张家人才辈出,就出了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二世祖。

  但这些人又不得不说,张家的二世祖都跟别人家的二世祖不一样。张家的这位二世祖,虽然有时候嚣张跋扈,但从来没给家里带来过麻烦,甚至有些长辈还挺喜欢他。

  为什么?

  因为他会看人脸色,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自己的嚣张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放。

  而且,在讨人喜欢这方面,只要他想,就是情商高的叶驰都比不过他,因为他可以不要脸,叶驰做不到。

  此刻,张子俊站在王月菊身边,帮她往盘子里拿着菜,嘴里还说:“我之前去咱们家店里的时候,见大姐和二慧那么漂亮,就知道生她们的妈肯定也不简单。见到您后,果然跟我想的一样。而且,您比大姐和二慧还要漂亮。”

  顾一敏:“”

  顾二慧:“”

  你可真是拉踩人的专业户。

  没有人不喜欢听好听话的,没有女人不喜欢被人夸漂亮的,即使将近四十岁的中年妇女也一样。王月菊虽然知道张子俊说的话很夸张,但还是忍不住高兴。

  “你去过我们家店里?你家是哪儿的?”王月菊笑着问。

  张子俊见王月菊的目光落在蒸饺上,动手给她夹了几个,道:“我家是京都的,我爸在栗州工作,所以我也在栗州待过一段时间。我家就我自己,没有兄弟姐妹,我妈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没了,但我爸没有再娶,一心扑在工作上。”

  “张三,你怎么也在这儿?”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张子俊脸上的笑僵硬了一瞬,然后道:“我上面有两个堂哥,在家排行第三。阿姨,我去跟朋友打声招呼。”

  王月菊觉得张三这个称呼有些好笑,脸上的笑更大了些。她道:“快去吧。”

  张子俊笑着转身,然后冷着脸朝一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走去,到了近前凑近他说:“不是说了别叫我张三。”

  那小青年嬉皮笑脸,“就是个称呼,又不影响你找对象。”

  “走走走,你别在这儿吃饭了。”张子俊拉着他往外走去

  王月菊拿着餐盘回到桌边坐下,笑着道:“那个小张挺有意思。”

  顾建国冷哼一声,“夸你两句就有意思了?我看就是个没脸没皮。”

  王月菊看向四个闺女,眼神询问:怎么了这是?刚才还好好的呢。

  顾思晴无奈叹气,拿起手边的醋递向顾建国:“爸,给你醋。”

  妈啊!你被一个小青年哄的一张脸都笑开了花,即使那小青年是你女儿的追求者,老爸也吃醋啊!

  顾建国接过醋放在手边,王月菊瞬间懂什么意思了,笑道:“都多大年纪的人了,还心眼儿这么小。”

  多大年纪人的顾建国:我还不到四十。

  顾思晴凑到顾一敏耳边小声说:“张子俊顾此失彼了。”

  哄了王月菊同志高兴,顾建国同志不高兴了。

  饭吃到一半张子俊回来了,很自然的坐在顾二慧身边,笑着跟王月菊说:“阿姨,你们今天有什么打算?要不我带着你们在京都好玩的地方转转,我对京都熟。”

  “不用了,我们今天有事儿。”顾二慧拒绝道,她跟张子俊现在什么都不是,让他这样继续搅和下去,对大家都不好。但明显张子俊没有要离开的意思,顾二慧只能拉着他的胳膊往外走。

  出了餐厅两人相视而立,顾二慧道:“张子俊,你不能这样。我已经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得给我考虑的空间。”

  张子俊沉默了一瞬,“你要考虑多长时间?”

  顾二慧真没办法给他准确的时间,感情这种事情,哪能一下子就来了?反正她不会对某个人一见钟情。

  “我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她道。

  张子俊:“好,我知道了。过段时间我去栗州玩儿。”

  说完她转身走了,顾二慧心里念叨着他还挺听话回了餐厅。王月菊问她:“小张走了?”

  顾二慧点头,王月菊又道:“小伙子挺好的,可以了解一下。”

  顾建国哼了一声,“好什么好?油嘴滑舌!”

  王月菊没理他,今天他明显气儿不顺。四姐妹低头吃饭,老两口拌嘴,没有太严重的情况下,她们保持沉默。

  吃过饭叶星剑的警卫员来了,说叶驰有任务回部队了,他带着他们去买宅子。顾建国跟韩德义已经商量好了,故宫旁边的宅子他们一家一套,剩余的三套顾家两套,韩家一套。

  有钱有关系,买房子的手续虽然麻烦,但做起来也没用多长时间。两天的时间,几套宅子都交了钱办了过户,但房产证和土地证还要半个多月才能拿到。

  这也简单,半个月后过来拿就是。

  顾思晴大致估算了下,他们家买下的这三套宅子,几十年后至少价值十亿。十亿啊!就是前世她也没见过这么多钱。

  只能说,重生真好!

  房子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跟出版社谈顾思晴的《谁的童年不烦恼?》的出版。这天吃过早饭,顾建国和顾思晴一起去了报社。

  到了报社门口,就见一位五十多岁的文雅男人在门口站着,见到他们父女二人,他走过来笑着道:“是顾思晴同学吗?”

  顾思晴愣了一下,“是,您是郁主编?”

  郁坚白和蔼的笑着点头,“是我。”

  顾思晴跟他问了好,又介绍顾建国道:“这是我爸。”

  郁坚白伸出手跟顾建国的手握上,道:“顾思晴很优秀,你培养了个好女儿。”

  闺女被人夸,顾建国高兴的同时也有些心虚,他可没有培养过小闺女写作。所以他道:“我没什么文化,都是这孩子自己努力的。”

  郁坚白并不认同他的话,道:“你谦虚了。一位作家的成长,并不仅仅是文学方面的培养熏陶,还有周围环境对她思想的熏陶。”

  《谁的童年不烦恼》反映的思想积极乐观上进,郁坚白相信,顾思晴的生活环境应该就是这样的。

第140章 版税

  顾建国初中毕业,郁坚白说的话他虽然能听懂,但里面的含义就体会不到了,他又谦虚的跟郁坚白寒暄了几句,三人就一起进了报社。

  来到办公室,坐下后郁坚白道:“之前有两家报社跟我联系过,想要出版《谁的童年不烦恼》。一家是京都人民出版社,一家是工人出版社。这两家出版社是京都最大的出版社了,我大致跟他们谈了下稿酬,两家都开出了千字30的价格。”

  顾建国知道小闺女这本书大致是十万多点字,千字30,也就是三千块钱,他觉得这样已经不少了。

  这些钱虽然没办法跟他们做生意赚的钱相比,但是现在一个教师的工资才三四十块钱。三千块钱,几乎是一个教师将近十年的工资,绝对可以了。

  但他却听小闺女说:“没有其它的结算方式吗?”

  顾思晴现在才知道,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版税这一说。千字30,这等于是直接把她书的版权3000块钱买断了。她怎么可能愿意。

  郁坚白听了她的问话,眉头皱了一下说:“现在来说还没有其它结算的方式,你有什么建议?”

  顾思晴斟酌了下语言,道:“我不想要稿费,我要抽成。”

  郁坚白没有做过生意,不能没有理解这个抽成是什么意思,但顾建国却是眼睛一亮。他虽然对书籍出版不熟悉,但直觉告诉他抽成绝对比一次性拿稿费划算。

  “抽成的意思是,假如我的书定价三元一本,出版社卖出去一本书,我抽的提成,也就是一本书我拿四毛五分钱的提成。”顾思晴跟郁坚白解释道。

  “版税?你的意思是这个吗?”郁坚白道。

  版税在新华国成立以前是有的,就像民国的时候很多作家都是靠版税和稿酬为生的。但是新华国成立后,就没有了版税制度,作家的收入也只有稿酬。

  不过,现在改革开放了,也不是不可以恢复版税制度,但这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按顾思晴的说法,版税15,一本书抽四毛五的提成,卖出去六七千也就够三千块了。而且据他估计,《谁的童年不烦恼》绝对卖出去的更多。

  但出版社的人又不傻,怎么会用这种方式给她结算?

  顾思晴也知道这是个难题,但事情都没有绝对,谈了才知道能不能成。她说:“我们跟出版社的人见了后再说吧。”

  “好,”郁坚白道:“我跟京都人民出版社的王主任约好了,我们现在过去就行。你有什么要求,到时候当面跟他谈。”

  这样说好了,三人一起去京都人民出版社。郁坚白对这里很熟悉,到了后直接去了王主任办公室。

  王成季四十多岁,带着一个黑框眼镜,表情很严肃。见到郁坚白他的脸上也没有笑容,让他们坐下后,他道:“《谁的童年不烦恼》如果你们确定在我们出版社出版的话,现在就可以走程序。”

  他的口气很严肃,顾思晴三人又存了别的心思,房间里有一瞬间安静的空气静止了一样。

  王成季似乎没有感觉到气氛的不对劲,过了一会儿他说:“千字三十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最好价格了,你们就是找到社长,也是这个价格。”

  他以为顾思晴他们想提价。

  却听顾思晴道:“王主任,我想用另一种方式结算。”

  王成季目光投向顾思晴,他听郁坚白说过,《谁的童年不烦恼》的作者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刚才见了顾思晴,他感觉到了这孩子与众不同。沉稳的很。

  现在他觉得,这孩子不仅沉稳,胆子也不小。他面瘫,常年没个笑模样,就是他自己家孩子都害怕他。

  但是这小孩儿不仅没有害怕他,还跟他说想用另外一种方式结算稿酬。结算稿酬的方式只有一种,她还想用什么方式结算?

  “我们的结算方式只有这一种。”王成季道,语气不容置疑。

  郁坚白知道他的脾气,便默不作声,其实他就是个中间人,有些话不适合他讲。

  顾建国脸色则有一些不好看,他觉得王成季太不尊重人,最起码得听一听他家小四怎么说吧。

  其实他自己都没发现,他根本没把顾思晴当成小孩儿看。这也是顾思晴潜移默化的结果。

  “我知道你们只有一种结算方式,但是我拥有书的版权,我的建议也希望你能听一听。”顾思晴道。日化精品推荐王成季再次觉得眼前的小孩儿不简单,说话完全没有一点小孩的样子。不过想想也是,这么小的年龄就能写出一部畅销小说,这孩子定然是不简单的。

  顾思晴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当然,即使知道了她也不在意。在刚开始确定写小说的时候,她就知道,她的这一生估计要背上一个天才的名声。

  重生都重生了,一个天才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

  她又道:“我不要稿酬,我要抽成。就是你们出版社卖出去一本书,拿出相应的提成给我。”

  王成季听了她的话调整了下坐姿,道:“现在国内没有版税制度,书出版都是一次性稿酬。”

  顾思晴:“现在没有,并不意味着以后也会没有。”

  王成季没有犹豫的说:“至少在我这里没办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