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听金坎
江秋月坐在中间拆信, 林北北他们坐在边上,围成一个圈。
她看着信上的内容,林北北着急地催她读出来。
“信上写,我们收到信的时候, 你们爸爸差不多三天左右就能到家。”江秋月把信递给婆婆, “他说买了过年的礼物, 已经在路上了,还说想我们了。”
孙凤英看着儿子寄回来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还有三天,她就能见到儿子了,不自觉地流下眼泪。
林南南看到奶奶哭了,递了手帕过去, 孙凤英笑着拍拍孙女的背, “奶奶这是高兴的, 真好啊,马上能见到你们爸爸了。南南想爸爸吗?”
“想。”林南南还是寡言少语,她不像林北北一样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别人问起来,她都会认真回答。
“我也想他了。”孙凤英搂住孙女, 看所以凑过来,也把孙子搂住。
江秋月站起来拍拍裤腿, 想到林峥嵘总算要回来,她心里也期待着。
许久没见,怪想念他。
“妈, 我去做饭,你带着北北他们把今天捡回来的海货洗一洗。海带洗了晒干, 海螺要多搓洗几遍,待会白灼来吃。”
江秋月说完往厨房去,今天没有去买菜,家里还有小鱼干,她找出来用水泡了泡。
夏天院子里种了两排辣椒,红了的都晒成干,这会抓一把出来切碎,待会用来炒小鱼干。
院子里的萝卜和大白菜那些都长得很好,江秋月拔了两根萝卜,还有一颗大白菜。蒜苗也拔了几根,待会炒菜用。
锅里加入菜籽油,等油热了后,加入大蒜和生姜沫,再倒入泡过的小鱼干和辣椒干。
小鱼干本身就是咸的,不用再加盐调味,只需要一些酱油和料酒。等呛出香味后,江秋月赶忙推开灶台上的窗户。
端着年糕进来的伍双双,被江秋月炒菜的辣椒味给呛出眼泪,“你这炒菜比我还辣,你是加了多少辣椒?”
“也没多少,就是辣椒起味。”江秋月看着年糕,笑着道,“你的年糕拿来得正好,我家正好没什么菜,我待会炒起来吃。”
“谁家没菜,你家也不会没菜,整个家属院就你家吃得最好了。”伍双双笑着准备厉害,江秋月给她装了半篮子海虹,“今天你没去赶海,这个你拿着蒸来吃。”
伍双双她妈已经回家了,她要带孩子,没得空去赶海。江秋月把篮子放到伍双双手上,“你要是下午没事,就带着四丫她们过来玩。我家现在孩子多,正好可以帮你带。”
“好嘞,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伍双双提着篮子走后没多久,大丫就来还篮子。
院子里的菜都是打过霜的,吃起来特别甜,江秋月清炒了大白菜。萝卜则是用来煮汤,今天没有排骨,她加了两片火腿提鲜,一锅汤端上桌,陈卫国还没吃就流口水。
陈卫兰看弟弟迫不及待动筷子,拍了下弟弟的手,“舅母还没上桌呢,你不帮忙就算了,那么急做什么?”
妈妈平常教的,在人家做客要有眼色,不能任性胡来,舅母对他们越好,他们就要更体贴舅母。
“对不起,我知道错了,菜太香了嘛。”陈卫国放下筷子,跑去厨房问有没有要帮忙的。
每次陈卫兰过来,江秋月都觉得孩子们有个这种大姐挺好的,以身作则地讲规矩,都不用她来教。
她把碗筷递给陈卫国,“你帮我拿过去。”看儿子和女儿也过来,江秋月让他们帮着把炒年糕端出去。
小孩嘛,就是要从小锻炼做事,江秋月可不是个宠小孩的人。
看到小李来了,江秋月把饭盒递过去,现在她不用做小李的饭菜了,因为小李结了婚,每天都有白秀秀给准备饭菜。
“嫂子,余首长说今年过年要去首都参加典礼,谢谢你们的邀请,他还是很喜欢和你们一起过年的。”小李接过饭盒。
“去首都好啊,那就等过完年见。”江秋月送走小李后才坐下,她说吃饭,几个孩子立马动筷子。
还有半个月过年,家里又要开始准备年货,吃过饭后,几个孩子帮忙洗碗搞卫生,江秋月则是拔了一些盖菜,准备晒起来做酸菜。
孙凤英帮着拔草,她每天做这些事,现在体力都好了许多,“还是你有本事,能让这些孩子听你的话干活,平常卫国在家都是跑出去玩,卫兰则是拿着花啊本子地看。”
“他们都大了,也该替我们分担家务。玩归玩,该做的事也得做。总不能啥事都咱们自己来,苦了自己,爽了孩子的事,我是不干的。都是家里的人,一样要干活。”
江秋月想的是,最好过个几年,林北北和林南南学会做饭,她可以直接当个甩手掌柜,那日子想想都舒服。
把盖菜晒好后,江秋月洗干净手,泡了一壶茶,叫婆婆一块坐下,拆开昨天买回来的枣泥糕,小口地品着茶,吃着点心,舒舒服服地等林峥嵘回来。
但这天夜里,江秋月还在睡梦中,突然感觉床在摇晃,把她吓醒后,确认不是幻觉,赶紧开门去拉灯,“妈快起来,地震了!”
她又跑进房间里,“南南北北,卫国卫兰,你们快起来,地震了!”
几个孩子还在睡梦中,就被江秋月塞了衣服,江秋月先抱着林南南,再拉着边上的陈卫兰往外跑。
孙凤英反应过来后,也拉着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因为太着急,他们连鞋子都没穿。
跑到院子里后,陈卫兰蹲着吐了起来,江秋月绕到后门去喊伍双双一家。
这时其他人家也陆陆续续亮了灯,好些人感受到地震也跑到路上。白勇今天不在家,就白筝姐弟在,两小孩还是听到别人喊地震才跑出来,两人吓得一直掉眼泪。
孙凤英看不过意,过去拍了拍白筝的肩膀,把自己棉衣给白筝披着,“别怕了,咱们跑到平地上就没事了。”
而且这会感受不到地震,应该是附近什么地方的地震比较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多在外面等一会儿。
江秋月把伍双双一家都喊了出来,回来时看到婆婆没穿棉衣,跑回家拿了棉衣鞋子,“快穿着,这会最冷的,都别冻感冒了。”
林北北还晕乎乎的,江秋月帮他穿好衣服。林南南则是自己穿好棉衣和鞋子,但江秋月还是帮她整理了一下。
一旁的白筝看着江秋月那么细心地对林北北两个,鼻头有些犯酸,要是她妈妈有那么温柔,那该多好。
看着瑟瑟发抖的弟弟,白筝也跑回去拿了棉衣,把孙凤英的棉衣还了回去,“谢谢你,孙奶奶。”
“不客气,你们今天别睡了,要是害怕到我们家里来,大家一块生火烤洋芋吃。”孙凤英知道赵淑芬的一些事,不过人家妈的事,牵连不到孩子的身上,平常她看白筝这两孩子还算有礼貌,要是把他们留家里出个什么事,她心里过意不去。
离天亮还有三个小时,有些人回去睡觉,有些人不敢去睡,或者留下人守夜。
江秋月在院子里升起火堆,她不放心去睡觉,刚刚广播响了,让大家今晚注意,已经加派士兵巡逻。
林北北和陈卫国倒是有精神,他们忙着烤土豆,有意思得很。林南南则是困困的,江秋月让她靠在自己的腿上睡,拿来家里的毛毯。
幸运的是,一晚上过去,他们都没再感受到余震。
天亮了后,林北北拉着陈卫国出去打听消息,孙凤英看江秋月辛苦,说早饭就不做了,今天去食堂吃饭。
江秋月拿出收音机,从新文里知道,在离海城三百公里外的地方发生了5.8级地震,她听得直皱眉,林峥嵘好像就在那附近。
吃过早饭,江秋月去找了王政委。
王政委办公室里人来人往,今天格外忙碌,“秋月是你啊,你要问峥嵘的事是吧?他暂时回不来,要在余县参加救灾。你先回去吧,带着孩子们注意点,这两天还可能有余震。”
证实了心中想法,江秋月心头一紧,“王政委,峥嵘他没事吧?”
“你放心,他今早还和我打电话汇报工作。”王政委道。
有王政委这句话,江秋月才稍微松口气,回家和婆婆说了这个事,孙凤英还是不能安心。
“娟娟肯定也要带队就救援,我这心里七上八下,总怕出点什么事。”孙凤英担心儿子,也记挂女儿,“希望他们都能平安。”
江秋月也在心中默默祈祷,从来随军起,她心里就有林峥嵘,他们在一线支援,她去不了一线,只能在家里等他们回来。
不过第二天,妇联的人来敲门,说余县现在缺乏物质,天气又冷,他们组织妇女一起做棉衣。江秋月立马报了名,这种时候能帮忙做点什么都是好的,不然在家里坐不住,心里慌得很。
除了缝棉衣,食堂还蒸窝窝头,这边蒸好送去,热一热就能吃。有时候饿得很的,都来不及热。
这时候整个家属院齐心协力,干完家里的事,全都去帮忙。
连林北北这些小孩,都不出去玩了,都帮着挑棉花籽。就这么过去一周,棉衣和窝窝头一批又一批地送到余县,等朱彩霞宣布不用做了时,大家觉得这个事差不多要结束。
而江秋月也听人说,有部队从余县撤回来了,她心里盼着想着,希望林峥嵘能回来,她今年连腊肉都没做,根本没时间去买肉。
在林峥嵘回来之前,江秋月先收到了林峥嵘寄回来的包裹,包裹里有一盒雪花膏,还有一盒珍珠粉,和三件衣服,都是商场里很难买的大衣。
看到大衣,江秋月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人每次都给她和孩子们买,唯独没有买他自己的。
孙凤英出去打了电话回来,看江秋月悄悄抹眼泪,过来宽慰道,“我刚给家里打电话问了,峥嵘的部队在回来路上了,娟娟是医生,要继续留在当地。”
只要没有余震,就不会有危险,等情况稳定点,她该回家看看了。本来还说好,等峥嵘回来,一块去高家过年,现在这种情况就不好说了。
江秋月点点头,“嗯,我们等他回来就好。”
她擦了眼泪,等孩子们回来,让他们去试试新衣服。看到陈卫兰姐弟眼里有羡慕,她笑着摸摸他们的头,“寄包裹的时候,舅舅不知道和你们是一家人。回头安全了,我带你们去城里也买新衣服。”
听到这话,陈卫国的眼睛瞬间亮了,陈卫兰则是客气地说不用麻烦,她爸妈也会给他们准备新衣服。
“意义不一样,你们爸妈买的,和我们买的不一样。”江秋月摸摸几个孩子的脸,“你们去洗手吧,饭菜已经做好了。”
吃过饭后,几个孩子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听收音机,因为现在还不确定地震结束,所以家里大人都不让他们去外面玩。
江秋月心里想着林峥嵘,头一回有了度日如年的感觉,数着手指头算时间。
第二天王芳先找来了,她家陈国伟半夜回的家,今儿吃过饭,王芳就噗嗤噗嗤跑来。
“秋月你出来一下。”她对院子里的江秋月招招手。
江秋月走到门口,“嫂子,怎么了?”
“我家陈国伟不是也去了余县,他昨晚回来了。”王芳左右看了看,“他说你家林峥嵘昨晚也到了,但他受了伤,不敢和家里人说。陈国伟不让我说来着,但我觉得要和你说一下,都是一家子人,就算哪里磕了碰了,也好让你去伺候是不,他却偏不让我说,说你男人有你男人的……诶秋月,你跑哪里去?”
“你要去医院是不?你可别说是我说的啊,不然我家那口子又要说我嘴巴没把门!”
“好的嫂子!”江秋月骑上自行车,飞快地去医院。
她昨晚就没怎么睡好,心里想着林峥嵘,结果这人回来了,也不派人来说一声。
王芳看江秋月一个漂移就消失在路口,等她回家时,便看到自个男人在院子里坐着,心虚地撇开目光,“我去做饭。”
“刚吃完早饭,做什么饭?”陈国伟没好气道,“别狡辩了,我都听到了,你那嗓门,就算是在街尾,我也听到了!”
他就不该多说这一嘴,“要是人家夫妻吵架,那都怪你!”
“我……我这不是好心嘛,秋月那么着急,肯定是关心更多,怎么会吵架?”王芳觉得林峥嵘才不应该,她们天天在家里提心吊胆,人都回来了,好歹派个人来报平安,就算真有什么事,那也躲不过去的。
陈国伟哼了一声,“懒得和你说。”
“你等等,你还没说林峥嵘受了什么伤呢?”王芳昨晚看陈国伟倒头就睡,今天早上忘记问了,这会儿才想起来。
说到这个,陈国伟突然叹口气,看王芳好奇的眼睛,故意道,“等他们回来,你自己去打听。你不是能说么,没什么你打听不到的吧?”
“陈国伟,你他娘的忒坏!”王芳哼了一声,转身进了家里,不说就不说,反正她总能知道。不过陈国伟还能在这里和她淡定说话,想来林峥嵘不会太严重,不然陈国伟早就着急上火了。
林峥嵘确实伤得不是太严重,只是受伤的部位之一有些敏感,大腿内侧被刮到了一层皮,胳膊也绑了绷带。
江秋月到医院时,连自行车都没停好,随便一推就跑进医院打听林峥嵘在哪个病房。
“你说林副团长啊,我帮你查一下。昨晚来了太多伤员,你别着急。”护士翻着病例,找到林峥嵘的病例后,拿给江秋月看。
江秋月刚看一眼,就往病房跑。
她推来病房的门,看林峥嵘坐在病床上,右手还绑了绷带,着急地扑了过去,“你怎么样了啊?让我看看,还有哪里伤了?”
林峥嵘看到江秋月愣了愣,“你……你怎么来那么快?”
“你还好意思说,昨晚就回来了,怎么不派人来家里说一声?”江秋月嗔怪道,她还记得王芳的话,没有出卖王芳。
“昨晚回来都凌晨三点多了,医院这里忙得很,我想着你们都睡了,才没派人回去。不过我让小周回去找你们了,不是小周和你说的吗?”看江秋月红了眼眶,林峥嵘心头一紧,倾身过去时,突然扯到大腿,“嘶……”
看林峥嵘抽气皱眉,江秋月赶忙问怎么了,“胳膊疼?还是哪里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