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韶华 第367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女强 爽文 重生 穿越重生

  “以前没有女帝,那就从郡主开始,开创崭新的时代!”

  王瑾目光坦荡地看着王丞相:“我支持郡主,是一个臣子对明君的拥立敬重。和男女私情绝无半点关系。父亲心中恼怒,要打要骂要罚,我都受着。请父亲不要胡言乱语,污了郡主清誉。”

  王丞相被气乐了,又骂了句粗话:“操,我竟没想到,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竟然是古往今来第一情圣冤种!”

  王瑾面不改色地受了父亲的辱骂:“见过郡主这样的女子,别的女子,确实难再入我的眼。”

  王丞相不想看他,也不想和他说话,指着门口就一个字:“滚!”

  王瑾不肯滚,就这么跪在床榻边。

  王丞相气地破口大骂,气急之下,什么脏话粗话都骂出了口。王瑾既不吭声也不还嘴,就这么默默挨骂。

  王丞相骂得口干舌燥,王瑾就去捧一杯温茶来,伺候父亲喝下。王丞相喝了茶,嗓子不干燥了,便继续痛骂儿子。

  原本还满脸局促紧张的随从们,也渐渐松了一口气。

  木已成舟。王瑾已经在朝堂上表明支持郡主,这口窝囊闷气,王丞相不能不认。毕竟还得要脸,不能出尔反尔。

  再者,这时候再去支持平王,已经来不及了。王家不能做人人唾弃的墙头草,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王丞相骂得再凶,也就是出一出心头恶气罢了。等气消了,才是父子两个重新交谈沟通的时候……

  “丞相大人!”门房管事急匆匆地进来禀报:“郡主来了。”

  王丞相的骂声戛然而止。

  王瑾转头,一脸的惊喜:“郡主真的来了?”

  门房管事忙笑道:“千真万确!郡主带着陈长史一同来了王家,拜会丞相大人。现在正在门房处等着。”

  王丞相又被气得不轻,张口就骂:“混账东西!还不快些开正门,迎郡主进来。”

  不管有多不情愿,王丞相心里清楚得很,姜韶华登基一事已成,大局已定。这样的情形下,姜韶华亲自来王家,是对王家的抬举。也是对王瑾表态支持的酬谢。

  郡主给的脸面,不能不要。

  王丞相又瞪一眼王瑾:“你去迎郡主!”

  王瑾拱手领命,低头的时候嘴角微微扬了起来。

  虽然他知道郡主是为了安抚王丞相而来,为他撑腰是顺手为之。心里还是甜丝丝的。

  王家开了正门。王瑾领着王家上下所有人,一同到正门处迎接郡主。

  姜韶华在马车里歇了片刻,此时疲惫一扫而空,精神奕奕:“诸位都请起。王舍人,王丞相在何处,你且领我前去。”

  王瑾拱手:“请郡主随臣前去。”

  姜韶华点点头,在陈长史和宋渊的陪伴下去见王丞相。

  带上陈长史,也是为了表示对王家此行的郑重。陈长史是南阳王府的左长史,在南阳郡的地位,就如同王丞相在百官中的位置。

  姜韶华日后登基为帝,丞相的位置有谁来做,现在还不好说。不过,任谁也动摇不了陈长史的政治地位。

  宋渊是姜韶华的亲兵统领,也是南阳郡的第一武将。

  一文一武,心腹齐至,可谓给足了王丞相体面。

  王丞相心中有数,心里的愤怒大为缓和,长叹一声道:“老臣有伤在身,不能起身拜见郡主,请郡主见谅。”

  姜韶华对王丞相很是客气,仿佛之前从无旧怨隔阂:“丞相好好躺着,不要乱动碰了伤处。”

  “朝廷政事纷乱,千头万绪,不能少了丞相。为了朝堂安稳,丞相得早日好起来。”

  事实上,王丞相伤得太重,便是再精心将养,也难痊愈。丞相是百官之首,每日要处理纷杂的政务,没有足够的体力精力,凭什么占着官位?

  王丞相苦笑一声:“郡主美意,老臣感激不尽。不过,老臣这副身体,实在支撑不住。等郡主登基后,老臣便上奏折辞官致仕。”

第636章 安抚(一)

  王丞相做了二十多年大梁丞相,张扬跋扈有之,结交党羽有之,掌控朝政左右政务也是有的。说不上是什么好人,格局眼光却都远胜常人,且能屈能伸。这一张口表明退让的姿态,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不管往日有多少隔阂旧怨,姜韶华登基之后,都不能翻脸清算旧帐了。还得感激王丞相得体地辞官,让出丞相之位。

  这只老狐狸!

  姜韶华心中哂然,面上露出动容的神色来:“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丞相且安心养伤,或许养个一年半载,便能恢复如初。大梁朝堂离不得丞相。”

  这是在许诺,会让王丞相体面地致仕。

  聪明人说话无需说透,话说三分,还有七分就得彼此揣摩对方心思,各自领悟了。

  王丞相又叹道:“老臣老了,黄土埋了半截,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闭眼归西。大梁朝堂,以后还得年轻人撑着。只可惜,李博元当日惨死,郑宸又不知所踪,郡主登基之后,只怕无可用之人。”

  姜韶华从容一笑:“丞相多虑了,满朝文武,皆是忠心臣子。还有王舍人在,怎么会无人可用。”

  这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王丞相果然振作精神,为“不成器的逆子”谦虚了一通,实则是想探一探郡主口风,能给王瑾什么官位。

  姜韶华早有思虑,张口便道:“我今日特意来王家,一是探望丞相,二来,是想和丞相商榷用人之道。”

  “大梁接连变故,人心难安,官场上不宜再有动荡,以免人心惶惶。我以为,除了必要的补缺官位,其余众臣的官职都不动。至少,在三年之内不动。”

  也就是说,姜韶华并没有上位后立刻大肆提携南阳王府属官的打算。朝堂里的重臣们,在短期之内没有被夺官去职的忧虑。如此,方能人心安稳,先将朝堂事务运转起来。

  至于说日后能不能保住官位,那就得看众臣做事的能耐本事了。

  王丞相心里暗暗唏嘘。只凭这份过人的胸襟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姜韶华就有坐皇位的资格。

  “郡主英明。”王丞相张口赞叹附和:“治国理政犹如烹小鲜,要讲究火候分寸。郡主初登高位,最要紧的不是大刀阔斧地改革,而是先稳住朝堂人心。”

  姜韶华微微一笑:“丞相也赞成,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然后,又说起了几个重要官缺:“六部尚书中,李尚书已死,礼部尚书之位空缺,由董侍郎来补这个官缺,丞相以为如何?”

  王丞相略一点头:“董侍郎在礼部做官多年,官身清正,且精通礼部事务。由他做礼部尚书,再合适不过。”

  接下来,便是兵部尚书的人选了。

  “安国公右腿受了伤,只怕会落下病根,走路不畅。”姜韶华缓缓道:“再者,郑宸和姜颐是同谋,现在尚在潜逃没有音信下落。安国公便是腿伤全都好了,也不宜再掌兵部了。”

  这是要除了郑宸,顺便牵连郑家?

  王丞相目光闪了一闪,深深看姜韶华一眼:“安国公不足为虑,郡主登基之后,可以依据大梁律法治罪郑家。不过,郡主也得考虑太皇太后。郑家是太皇太后的娘家,郡主下手过重了,只怕太皇太后不依。”

  今日在金銮殿上,郑太皇太后坚定地支持平王,态度激烈地反对姜韶华登基,最后还被直接气晕了。

  可以说,郑太皇太后是姜韶华登基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现在姜韶华还打算出手对付郑家,郑太皇太后彻底闹腾起来怎么办?

  姜韶华和王丞相对视,淡淡道:“谋反是诛九族的重罪。高凉王府东平王府都要被诛满门,郑家出了一个郑宸,不被株连就是万幸,如果还想继续在朝中风光,那就太贪心了。”

  要安抚住郑太皇太后,暂时不动郑家无妨,但是,安国公的兵部尚书之位,必然要交出来。

  王丞相心里不得不再一次感叹郡主手段老道,张口道:“如果安国公致仕,郡主打算提携何人?是从两位侍郎中选用一个,还是另外派人掌管兵部?”

  “我正是犹豫此事。”姜韶华一派虚心求教的姿态:“还请丞相指点一二。”

  王丞相略一沉吟:“郡主既以稳妥为先,不宜大动干戈,那就从两位侍郎中选一个,暂时任兵部尚书。汪侍郎对兵部事务熟悉,缺点是冲动冒进,丁侍郎也是兵部的老人,做官做事都敬小慎微,遇大事不够果决。他们两人各有优缺点,要用谁,就看郡主的心意了。”

  这还用多想吗?汪侍郎是丞相党,丁侍郎明面上中立,实则暗中和南阳王府有往来。兵部尚书这么要紧的位置,郡主当然要用自己人。

  一旁听着的王瑾,想插嘴又忍住了。

  姜韶华的回答却出乎王瑾意料:“就选汪侍郎吧!”

  王瑾一愣,下意识地抬头看向郡主。

  倒是陈长史,心里暗暗点头。郡主这是以退为进,如果王丞相点了头,那么郡主就算以兵部尚书的官位酬谢了王舍人。现在就看王丞相,到底愿不愿意将这份天大的人情用在汪侍郎身上了……

  果然,王丞相还没高尚到这地步,立刻说道:“老臣倒是以为,丁侍郎更合适些。”

  姜韶华心中了然,笑了一笑:“此事日后再商议。”

  然后,随口提起了对王瑾的安排:“王舍人做了三年的中书舍人,对政务奏折都熟悉。以后继续在昭和殿里处理文书,官职也该提一提了,就做中书令吧!”

  中书舍人起草诏令,参与机密,是最靠近天子的职位。位卑权重都不足以形容了,可以说是天子的心腹亲信。

  太和帝在世的时候,有四位中书舍人,不分高下。现在姜韶华一张口,就给王瑾提了四级,中书令可是正五品的官职。

  在中书令上做几年,熬一熬资历,便可转任御史台大夫,或是六部官职。这是一条简在帝心的堂皇官途。

第637章 安抚(二)

  王丞相连推辞的意思都没有,立刻让王瑾谢恩:“还不谢过郡主恩典。”

  王瑾躬身,拱手行礼:“臣多谢郡主。”

  姜韶华坦然受了这一礼,对着王瑾说道:“待我登基后,正式下旨给你升官。以你的才能,足以担任中书令。你不必因此对我感恩戴德,我用人不拘出身,只看做事当差的能耐。”

  王瑾肃容应是:“臣一定尽心当差,绝不负郡主青睐。”

  姜韶华略一点头,转头对床榻上的王丞相笑道:“王舍人是肱骨之才,日后成就,当不在丞相之下,或许犹有过之。日后你们父子一同青史留名,也是一段佳话。”

  这样的许诺,令王丞相最后一丝疑虑不满也放下了。当然不能大喇喇地一口应下,显得太不谦虚。

  王丞相便谦逊地应道:“郡主擅长用人,更擅长调教臣子,以后只管差遣,让他好生历练。”

  姜韶华微笑着说道:“王舍人前途无量,王家上下可不能拖王舍人的后腿。”

  这就是敲打王丞相的意思了。

  王丞相一听便懂,正色应道:“郡主放心,老臣好好养着身体,努力活个十年二十年。有老臣在,王家上下没人敢生事添乱。”

  这就算谈妥了。

  姜韶华温声嘱咐王丞相安心静养,然后起身告辞。

  王瑾自要送郡主一程。

  走了一小段路,姜韶华停下脚步。宋渊陈长史等人识趣地退让几步,让郡主和王瑾单独说话。

  “今日大朝会上,你表态支持,为我增添声势,多谢你了。”姜韶华明亮的目光落在王瑾的脸上。

  王瑾鲜少有这样和她独处说话的机会,这般四目对视,更是少之又少。

  他压抑住心里的激越,正色应道:“我支持郡主登基,没有半点私心。郡主也不必谢我。希望郡主登基后,能一扫大梁朝堂的颓废之气,吏治清明,让朝堂和百姓安宁。”

上一篇:春棠欲醉(锦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