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尖锐的叫嚷声,从打开的窗棂飘进来,钻进郑太皇太后的耳膜。
郑太皇太后被吵得头疼,立刻打发赵公公去传话:“让长宁伯带着平王去御花园。”
别再在她老人家耳边闹腾了。再这么下去,她就真的要病倒了。
崔渡一日不落地来景阳宫“伺疾”,接连小半个月。贤惠的声名从宫里,早已传到了宫外。
王丞相听闻后,嘿了一声:“这个长宁伯,倒真是贤惠。”
贤惠这个词,用在男子身上,或多或少总有那么一些鄙薄的意味。
哪怕崔渡是女帝赘婿大梁皇夫,还有长宁伯的爵位农部尚书的官职,这份鄙薄也依然时不时地出现在众人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汇和窃窃私语中。
没有人承认这其中蕴含着多少眼热嫉恨。
就连王丞相,偶尔也会为错失和女帝结亲一事暗暗遗憾。
如果王瑾不是他选定的继承人,当年和崔渡竞争……哼!崔渡哪里争得过他的儿子。
这些话,王丞相是绝不会和王瑾说的。
非但不能说,还得竭力淡化儿子对女帝陛下的一片痴情。
哪怕满朝堂的文武官员都曾在思私下拿此事说笑消遣,反正没人敢来丞相府胡乱嚼舌。那么王丞相就可以当做没有此事。
第715章 贤惠(三)
王瑾坚持等新帝登基三年再成亲,对外则宣称要为太和帝守孝三年。
甭管怎么说吧!这个理由冠冕堂皇,很拿得出手。
王丞相心中早有打算,这些日子提笔给博陵崔氏家主写了一封信。
大梁望姓大族里,博陵崔氏也是能排得上号的。只可惜这些年家族人才凋敝,没出过高官显贵,日渐式微。已经快被挤到二流世家之列了。
没曾想,短短几年内冒出一个崔渡来。博陵崔氏攀上了南阳王府,现在郡主坐了龙椅,博陵崔氏也随之一跃而起,再次展露头角。
王丞相写信给博陵崔氏,目标很明确,王家要和崔氏联姻。
大族之间联姻结亲是常事。博陵崔氏的嫡女也勉强配得上王家四公子。出于日后政治形式的变化和考量,和崔氏结亲有百利无一害。
王丞相没有瞒着王瑾。王瑾知道此事后,也保持了沉默。
他可以推迟成亲,却不能一直独身下去。
总是要娶妻生子延续香火的,娶谁都差不多。就由着王丞相去操持吧!王丞相从来不是什么好人,对他这个儿子,却是好得没话可说。
博陵崔氏,接到王丞相的书信会是什么反应?
想想看,王瑾有才有貌有家世有官职,且性情温雅宽厚谦和,就是世人眼中标准的乘龙快婿。
要不是王家想拐弯抹角地和天子攀亲,这样的好亲事,凭什么轮到崔家?京城里优秀出众的千金闺秀难道还少了?
王家欲与博陵崔氏联姻的消息,悄然传进了宫中。
在景阳宫里养病数日的郑太皇太后,今日终于能下榻了。
崔渡殷勤地扶着郑太皇太后:“祖母请慢行。”
郑太皇太后轻哼一声,瞥崔渡一眼:“哀家听闻,王丞相写信去博陵崔氏,要和你的同族堂妹结亲。这事你可知道?”
还别说,崔渡还真不知道。
崔渡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郑太皇太后看他这副模样,心里来气,哼了一声:“真不知韶华看中你什么,当日挑了你做赘婿。”
崔渡这回反应倒是麻溜,很顺嘴地应道:“当然是因为我英俊忠诚性情敦厚朴实无华风趣幽默。”
郑太皇太后生生气乐了:“数漏了最重要的一条,憨皮厚脸。”
崔渡咧嘴一笑:“还是祖母了解我。”
郑太皇太后没好气地白他一眼:“行了,别在哀家面前耍嘴皮子。王家要和崔家结亲,是冲着你这个长宁伯。你可得想清楚其中利害。”
崔渡认真想了想:“王中书令是万里挑一的少年俊彦,有这么一个堂妹夫,我脸上也有光彩。多谢祖母提醒,我这就写信送回去,让伯祖父早些应下亲事。”
郑太皇太后:“……”
这个崔渡,平日里看着傻乎乎的,一张口就让人堵心。
她是想挑拨崔渡对王瑾的嫉恨之心,将这门亲事搅合黄了。崔渡的反应却大大出乎意料。
郑太皇太后忍着不快,故作忧心:“哀家是看着王瑾长大的,他的心思,瞒不过哀家。你这个皇夫,可得盯紧些。”
崔渡一脸贤良:“祖母之前教导过我,身为正室,要宽宏大度,要有容人之气度。只要王中书令尽心尽力当差做事,为皇上分忧,我便心满意足了。”
郑太皇太后:“……”
……
“今日你是没亲眼看见,太皇太后鼻子都快气歪了。”
崔渡回昭和殿后,眉飞色舞地说起了白日一幕:“她一提起王瑾,我就连声夸赞。说到王崔两家要联姻,我便赞成道好。到后来,她直接气得不理我了。”
姜韶华暂且从忙碌的政务中抽身,听崔渡吹牛解闷,被逗得轻笑连连:“你这般贤惠,太皇太后也无法挑剔刻薄你。”
崔渡自得地挺直胸膛:“那是当然。”
有崔渡伴在身边,总是格外轻松愉快。
姜韶华晚膳足足吃了三碗。
崔渡看着姜韶华隆得格外高的肚子,有些忧心:“这些时日,你肚子越来越大了。”
姜韶华嗯一声:“到了孕后期就是这样。孙太医替我算了临盆的日子,应该在正月。”
也就是还有一个月左右光景。
崔渡道:“忙到年底,正月衙门里总要歇几日。你也能好好歇一歇。”
姜韶华凝视着崔渡:“崔渡,你是不是有些怕?”
崔渡迅速否认:“没有。”
“你怕我忙于政事,怕我太过操劳动了胎气,怕我临盆时难产。”
“没有……”
“放心,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撑不住的时候,我会停下来休息。”
崔渡所有的话都卡在了喉咙里,嘴唇动了动,不知怎么地,眼睛竟红了。
姜韶华又觉窝心,又有些好笑:“怀孕生产的人是我,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崔渡将头转到一旁,闷闷地叹道:“我倒宁愿是我。我对大梁无足轻重,你是大梁天子,万万不能有半点闪失。”
“这话不对。”姜韶华正色道:“你种出的新粮,让万千百姓填饱肚子,大梁不能少了你。我更不能少了你。”
谁能挡得住女帝陛下这样的甜言蜜语?
崔渡反正挡不住,立刻就咧嘴笑了:“那我得好吃好睡保重身体长命百岁,这样才能长长久久地陪着你。”
姜韶华轻叹一声:“所以,你近来一直寝食难安是吧!”
崔渡只得老老实实地点头承认:“吃倒是吃得下,就是睡不踏实,一夜总要醒个三五回,睁眼瞧瞧你才踏实。”
这种焦灼难言的滋味,就如被小火慢炖煎烤,实在难熬。他真恨不得那个怀孕即将临盆的人是自己。
姜韶华心疼地摸了抹崔渡的脸:“不用担心,我身负天运,一定能平平安安直至临盆。”
崔渡伸手搂住姜韶华,夫妻两人彼此依偎,低声细语良久。
“皇上,”陈舍人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宋统领打发人送信回来了。”
崔渡快步去开门,接过信,送到姜韶华手中。
姜韶华笑着拆开信。
宋渊在半个月前启程,这还是送回来的第一封信。
……
第716章 檄文(一)
左大将军下令每日行军六十里。六十里路,听起来不算快。不过,大军行军和快马赶路不同。要保持一定的队形,要有长途行军的耐力,走一段路就要停下修整,骑兵比步兵也快不了多少。
宋渊领着两百天子亲卫,随英卫营一同出征。
有亲卫私下嘀咕:“照英卫营行军的速度,要赶到豫州军就得两个月。等到了那里,豫州怕是已经被乱军都占了。”
“要是抛下大军,我们一路快马赶过去,至少节省一半时间。”
“可不是!要不然,我们去和宋统领说一说。我们先走……”
“都闭嘴!”
一个高大身影出现在亲卫们身后,冷声呵斥:“大军行军,岂能一味贪图速度,以稳为先才是对的。”
众亲卫立刻讪讪闭嘴。
宋渊沉声道:“你们在亲卫营里待久了,每日都能吃饱吃好,战马兵器精良,装备充足,每人至少两匹马。只要出行就骑马,速度自然快。英卫营只有三成是骑兵,还有七成都是步兵。一天能行六十里,已经可见左大将军治军严格了。”
“以后再私下这般议论主将,我绝不轻饶。”
亲卫们被训斥得脸上火辣辣的,一同拱手应是。
这样的小插曲,并未惹出什么风浪。便是传到左大将军耳中,左大将军也只哂然一笑。
这些南阳郡来的亲卫们,吃得饱穿得暖军饷拿得多,日日操练纪律严明战力惊人,还个个读书识字。这样的素质拿出来,已经是大梁中低等武将的水准了。也可见,女帝陛下在登基前就一直有野心,花大把银子和力气养出了这么一批骄兵悍将。
现在有两千亲卫在各驻军军营里,他们都是女帝陛下的忠犬亲信。现在宋渊领来的这两百亲卫,更是精兵中的精兵。英卫营的士兵比起他们来,确实差了不止一截。
只要他们不闹事不惹事,偶尔鄙薄几句,权当不知道就是了。
最令左大将军舒心的是,宋统领说到做到,一路行军听令行事,从不指手画脚。
……
宋渊这封信只有短短两页,大半都在称赞左大将军治军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