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科长,既然小乔同志来了,那咱们的分工是不是得调一调啊?”
周京立犹疑道:“科里是有这个考虑,不过乔同志毕竟刚来…”
“我知道,新人肯定是要适应一段时间的嘛。其他重要工作我们肯定是不敢马上就放手的,不过,院里的宣传栏我想乔同志肯定能胜任的。”姚玉梅笑道:“宣传栏工作比较简单,也就是每周出一期板报。乔同志肯定不用教就能上手。”
她说罢,见周京立并没有立刻表态,又道:“科长,我也不是推脱工作,一来,我手里最近事太多了,你也知道,院里正是半年总结的时候,每天各种会我都得跟,再负责宣传栏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二来,我身体状况也不允许我再干下去了。”
周京立听着,忙问:“小姚,身体咋了?”
“慢性咽炎,前两天到呼吸科去检查,大夫建议我不要再接触粉尘大的环境,我想来想去,肯定是我平时出版报,长期吸入粉笔灰才得了这个病。”
“得好好保养啊,你还没成家呢吧?嗓子可不能出问题。”周京立考虑一瞬,终于点了头,“以后就让小乔同志负责宣传栏吧,不过,该教的你可不能藏私,不能让咱们宣传科的工作开了天窗。”
“那肯定啊,您就放心吧。”姚玉梅连忙保证。
等人出去了,周京立才从报纸下重新拿出一份人事档案,里面配偶一栏清清楚楚写着‘高如海’。早上从人事科调档案时,人事科长安顿了一句,“咱们医院军属比较多,不管之前是什么情况,既然到了新的工作岗位,第一要务就是注意团结。”
周京立当时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拿回来一看就明白了。医院里配偶职级高的军属不是没有,可整个驻地,团长却是一只手数的过来的,既然院里属意低调,他自然也不能多言。
第36章 论变脸和挖坑的本事
乔雨薇打了水进来的时候,姚玉梅已经出来了。
她仔仔细细的把自己的工位擦了一遍,就连右手边的窗台和窗玻璃都没落下。
办公桌是棕色的木质桌子,人趴着的这一侧连着的是三个抽屉,两边的两个能够随时拉开,中间的则是带着锁。桌面上垫着一张台面玻璃,玻璃下面压着一张等宽等长的军绿色背景纸。
乔雨薇擦完一遍后,又打了水将三个抽屉仔仔细细擦了第二遍。此时手边工具不全,她打算等会儿顺便再领一瓶消毒液,给抽屉消一遍毒,下午再从家里拿几张报纸铺到抽屉里。
这三个抽屉是唯一能储存物品的地方,以后早餐零食都是要往里放的,要是不彻底收拾干净,谁知道上一位同事在抽屉里放过什么。
张荣华看见了调侃道:“来了新人就是好,直接给咱们办公室来了个大扫除。”
乔雨薇不好意思道:“我之前是后勤部打扫卫生的,这一拿上抹布职业病又犯了,你别介意。”
张荣华道:“没事,勤快点好。不过你放心,咱们办公室不像病区,卫生标准也没人专门来检查,你想偷懒也不会有人管的。”
他这话说的幽默,乔雨薇笑着点了点头。擦完桌子,又去后勤部领办公用品。
隔壁院办论消息灵通程度,就连宣传科也要甘拜下风。要知道院里的一切政策决定,统统都要经过院办进行上传下达,他们有天然的优势。
一早就注意到宣传科的新人过来报到了。冯玉芝拿了机要文件来给周京立签字,顺便凑热闹。签完字出来却还不见新人回来。
姚玉梅熟稔的招呼她坐,又拿出一盒饼干让她吃,冯玉芝四十岁左右,是因病从临床转岗到院办的,她这个年纪身材已经有些发福,面对姚玉梅的热情也不客气,取出一块饼干边吃边问道:“怎么不见你家新人?”
姚玉梅道:“去后勤部领办公用品去了。”说罢,又装作埋怨的道:“冯姐,你可太不够意思了,来新人这事你放假前就知道了吧?我们可是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呢。”
冯玉芝打了个哈哈,笑道:“嗐,我也不比你们早知道,之前还以为是谣言呢。”
说罢,见姚玉梅不信,又道:“主要是当时一听这事儿压根儿就不靠谱,一个打扫卫生的,撑死了也就认识几个字,你们宣传科天天跟文字打交道,她来了能干嘛?端茶倒水?扫地抹桌?”
姚玉梅一听这话,顿时笑的花枝乱颤,“这不,已经擦了一早上了,你进来那会儿刚擦完出去呢。”
张荣华从稿子里抬头,“冯姐,你也太损了。”
乔雨薇抱着一堆办公用品,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冯玉芝正说到“端茶倒水”处,她止住脚步,立在原地听里面的人话都说完了,才若无其事的走了进去。
冯玉芝一见她,立刻道:“哎哟,这就是你们科室新来的?咋这么年轻呢?”
乔雨薇不知道怎么称呼她,便笑着朝她点了下头。姚玉梅站起来道:“这是冯干事,隔壁院办的,咱们好多工作都得仰仗冯干事呢。”
姚玉梅介绍着,顺便又将冯玉芝捧了一把。乔雨薇就跟着又称呼了一声“冯干事”,便又自顾自的回到自己工位整理办公用品去了。
宣传科主要是搞信息宣传的,平时干的最多的就是写各种新闻稿,因此,除了她额外提出要领的消毒水之外,后勤部按照惯例直接给她发了五本厚厚的稿纸,外加一只钢笔、两瓶墨水,还有其他一些夹子之类的用品。
因抽屉还没有收拾妥当,乔雨薇先将领来的东西整整齐齐的摆到办公桌上。
钢笔是新的。乔雨薇还是在小学刚学写钢笔字的时候用过,再后来等上了初中,日常用笔基本都被圆珠笔代替了。她记忆力钢笔应该要先用热水烫过,吸饱一遍墨水后捏吐出来,然后再吸饱第二遍,就能拿来写字了。
此刻办公室里无人说话,唯一的声音就是他们写稿时钢笔划在纸上的“沙沙”声,受这氛围的影响,乔雨薇不由也放轻了动作,一边给钢笔吸墨水,一边想到刚才去后勤部时给自己发东西那人的表情。
后勤部负责发放办公用品的同事也是跟她们一块儿进医院的一名军嫂,听说家里男人是哪个团的营长,职位不低,又早报名,那人虽然也进的是后勤部,但一进去就直接调去管办公用品采购去了。见一起进来的大多数人都进了保洁组,那人自然十分得意自己捡了大便宜。
可今天突然见乔雨薇来领办公用品,一问之下得知她竟然被调到了宣传科,脸直接绿了。
职场里任何岗位都是有鄙视链的。要是非要比喻,乔雨薇想起自己当年上大学时,打过一次暑假工,当时一时冲动跟同学到南方电子厂里去做普工。
普工就是流水线上两班倒的工人,俗称“厂妹”。乔雨薇记得当时他们线上有个三十来岁的女工,不知从哪里听说销售部缺一个跟单文员,于是连着好几次请销售部长吃饭,又找了生产车间主任帮着说情,想转岗去做跟单文员。后来果真成功转去了销售部,不过一上岗就了出问题,她的能力素质根本胜任不了岗位职责,再后来为了样品出库的事,和仓库主任吵了几次架,然后就被开除了。最后不仅失去了跟单文员的工作,就连普工也做不成了。
乔雨薇当时是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学历即阶层”。招聘网上跟单文员的学历要求大多只到专科,像她这种重点大学的以后毕业找工作也是看不上的,可那个女工据说是初中学历,对她来说能应聘上跟单文员就是实现了阶层跨越。
医院的临时工也是一样,临时工的工作正式工肯定是不放在眼里的,可对于她们这个群体来说,在保洁组打扫卫生就相当于流水线上的普工,得两班倒,得计件,而宣传科的干事就是跟单文员,八小时工作制,工作轻松、工资稳定,在那些还在后勤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乔雨薇就是实现了阶层跨越——宣传干事啊,多么体面又轻松的工作。
乔雨薇坐的的这个位置,一抬头就能将办公室其他三人尽揽眼底。她环视一圈明亮整洁的办公环境,心里明白,此时此刻对她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胜任这份工作,不被踢出去。
中午下班,袁敏特意等在医院门口,见她出来,立刻问道:“杨组长为啥停你的工作啊?他们让你干啥去了?”
乔雨薇顿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我调入宣传科了。”
“啊?”袁敏的担心僵在了脸上。反应了一会儿,才道:“原来是这样,我真是白担心了。”
乔雨薇看着她,认真道:“你会担心,我还是挺高兴的。”
她来到这里,没有朋友,之前就算是请袁敏到家里吃饭,她也只是把她当做一个邻居来对待。可这段时间两人一起上下班,一起在妇产科艰难适应,共同进退,渐渐地,她们之间谈论最多的不是丈夫家庭孩子了,而是工作上遇到的难题,医院难缠的同事和患者,他们开始真正有了共同话题,变成了朋友。
对乔雨薇来说,她不想因为岗位的变动而失去一个能说的上话的朋友,可这又是强求不来的事情,她只能尽力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静观其变。
“听说是因为我上次做的板报很出色,正好宣传科又缺一个人,这才把我要了过去。”
袁敏想起放假前乔雨薇的板报在医院里引起的轰动,那可是连院长都点名表扬了的。
“我之前就觉得你跟我们不一样。”袁敏真心羡慕道:“你肚子里有文化,我要是像你一样也上过学就好了。”
两人一路再无话。乔雨薇回家后第一时间就将调岗的事情告诉给了乔爸乔妈。
乔妈一听,实在是意外之喜,“会不会是小高的缘故?”
乔雨薇道:“事情确实挺突然的,领导找我谈话时倒没有提到家属问题。”
乔妈道:“等小高晚上回来我再问问他。”
乔爸道:“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好事,你以后好好干,人家看你最重要的肯定是工作能力,你能力过硬,别人也不会关注你是怎么来的。”
乔爸虽然跟书打了半辈子交道,但从来都不是迂腐的学究思维。他自然知道,职场上向来是凭借能力说话,而某种意义上,人脉更是能力的体现。
乔雨薇点头受教,又道:“我们办公室那群人当着我的面笑呵呵的,背过我却又是另一个态度,都等着看我的笑话,觉得我胜任不了他们的工作,都等着看我会不会灰溜溜的离开呢。”
乔妈鼓励道:“你从小就是我们精心培养大的,虽说你大学没上完,可从高中开始我们就有意识的让你参加社会实践,上了大学你也是实习了好几次。要论社会经验,你也不是那象牙塔里的孩子。又不是让你去搞科研,没什么适应不了的。”
“当然。”乔雨薇信心十足,“我连厕所都扫得了,更何况一个宣传干事。”
下午,乔雨薇斗志满满的去上班。却不想一进办公室屁股还没挨到凳子上活儿就来了。
姚玉梅看她进来,道:“下次早点来。”
乔雨薇瞥了一眼办公室墙上的大表,离两点半还差了将近五分钟呢。面上却还是笑着点了下头,“知道了。”
姚玉梅又道:“你过来,我交代你出板报的事情。”
上午领办公用品时,也领了一个黑色的笔记本。此时,乔雨薇赶紧拿了钢笔和笔记本走过去。
姚玉梅坐着给她交代注意事项,乔雨薇则站在她桌旁,忙不迭的做着笔记。
姚玉梅说的又快又多,说罢,又将几份资料给了乔雨薇,“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你就看这几份资料好了。”
乔雨薇一一点头应下,心道,原来只当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宣传板报,画就完了,没想到哪一期是什么主题,问哪个科室要资料,得哪些人签字批准等等,前期准备竟然要做这么多工作,画板报竟然成了最轻松的一环了。
方才光顾着记,她也就听了个热闹,心里打定主意下班的时候定要将笔记本带回去,趁着晚上的时间先消化一部分。
“姚干事,那咱们下午就开始出这周的板报吗?”根据她刚才所讲,每周一雷打不动出本周的板报,她虽奇怪早上也没见姚玉梅开始做,但也没有多问。
姚玉梅点头道:“对,今天下午要出完。不过我下午有两个会要跟着去采照片,早上科长已经进行了分工,以后出版报这事就交给你了。”
“啥?”乔雨薇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整个人都不好了,“你的意思是下午我要一个人完成这项工作?”
“有什么问题吗?”姚玉梅一脸理所当然,“科长让我跟你交接,我刚才已经把工作流程完完整整给你讲了一遍,你不是都记在本子上了吗?”
“我是都记下了,可是…”
乔雨薇话说了半截,冯玉芝就推门伸了头进来,叫道:“小姚,开会去了。”
“哎,来了。”姚玉梅抱着笔记本走了。
乔雨薇站在原地,脑子里闪过一万个“草、泥、马”。
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职场第一课竟然是这样的内容。
她趴在办公桌上整理下午的板报内容。这周主题是跟骨科相关的,刚才姚玉梅给她的资料,说是让她不会了再看,其实就是骨科的资料。
乔雨薇仔细一研究就发现了不对劲。按照姚玉梅所讲,宣传板报是要宣传科和各业务科室共同完成的,宣传科负责策划,业务可则负责提供相关内容。
可这几份资料一部分是学术论文,上面全是专业术语,乔雨薇读过去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另一部分则是一些病例。这些东西如果不经过再加工,压根就没法上黑板。
乔雨薇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猜测,这期板报要宣传的很可能是骨科最近积累的典型病例。此时办公室无其他人,她就是想请教也找不到人,只得自己埋头研究起来。
时间过得飞快,她一边研究一边做记录,等再抬头的时候已经六点半了。
竟然已经下班半个小时了,办公室其他人什么时候来又什么时候走的她压根就没有注意到。
乔雨薇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都已经这个点了,别说她还没有研究明白,就算研究明白了,只怕也出不出来了。
抬头见周科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看来人还没有走。乔雨薇想了想,拿着自己整理出来的内容敲响了科长办公室的门。
“进来。”
周京立一抬头,见是乔雨薇,顿时有些惊讶,“小乔啊,怎么还没有下班?”
乔雨薇道:“科长,姚干事说科里把出版报的工作交给了我…”
“是这样。”周京立道:“姚干事最近要忙其他事,再者也有身体原因,你刚来,就跟着先协助她一段时间,也是个学习的过程。”
“是。”乔雨薇点头,“姚干事中午已经给我讲过相关流程了。只是…”她为难道:“我刚来,又缺乏专业知识,这期板报是骨科相关的,我研究了一下午,才整理了一份要点出来,但是不是需要您和相关专业人员先过目后再上黑板?”
她顿了一顿,又解释道:“主要是姚干事说必须今天出出来,不知道骨科同事是不是已经下班了?”
周京立疑惑:“你整理的什么要点?”
乔雨薇将东西递过去,“就是这个,您看一下。”
周京立接过简单翻看了几页,有些意外的挑了下眉头,问道:“你自己整理的?”
见乔雨薇点头,又道:“骨科提供的宣传内容呢?”
“在我桌上。”乔雨薇连忙出去拿来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