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徐永明这时愁道:“雨薇,把你的脑子分我一半吧。今年的义诊周科长竟选了我和姚干事,最可怕的事他竟然也要让我分担一半写稿的工作。”
刚才在周京立的办公室,姚玉梅一听见今年的义诊工作需要他们两个人搭档完成的时候,立刻就提出了分担写稿工作的建议。
每年义诊工作短则半个月,长则得持续一两个月,这么大工作量的出稿任务,一个人承担确实太重了。周京立略加考虑就同意了。
徐永明一听到这个噩耗,当即就表示自己文字功底不行,再者他只是一个临时工,又是因为照相技能进来的,实在承担不了这样的重任。
周京立则拿出乔雨薇的例子来教育他。
“人家小乔同志也是临时工,来的比你还晚呢,可人家写的稿子已经上了头版头条了。小徐啊,工作上你自己要懂得上进,不要自轻自贱。临时工怎么了?除了工资比别人拿的少一些外,你跟大家也都是一样的嘛,怎么就不能干了?”
“再者,你知道自己的文字功底差,就要有意识的想办法提升,远的就不说了,你天天跟小乔面对面坐着,平时没事的时候少看闲书,多看看人家小乔是怎么做的,多向人家学习学习。咱们宣传科干的就是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你要是不会写那可待不长久啊。”
周京立一阵肺腑之言后,才放脸色发白的徐永明出来。
此时,面对他的求助,乔雨薇自己也爱莫能助,她都还没搞明白自己写作的套路呢,怎么可能去指点别人。于是道:“要不你多问问张干事,我之前就是多亏了张干事的指点呢。”
徐永明并不肯罢休,下午的时候又找来了。“雨薇,有时间没?关于义诊的策划你帮我出出主意呗。”
乔雨薇刚完成了一件大活。这周又刚开始,周京立还没有给她安排其他任务,她手里就只剩下画板报一项工作。上午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大体轮廓,下午再完善一下,估计就能早早收工了。
她消消缓缓的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挑选粉笔颜色的时候,正好被徐永明抓住了空子。
将最后一根粉笔放进盒子里,乔雨薇为难道:“我这会儿没空啊,下面板报还没画完呢,估计又得一下午。”
“我也没那么急,要不我等你忙完。”
乔雨薇见他不上道,心里不由一阵厌烦。这人真是应了那句话,有事钟无艳,没事夏迎春。他自己整天摸鱼看小说的时候怎么不想着给她帮忙,现在遇到事了,恨不得所有人都来帮他解决。
“你也知道我刚来不久,义诊啥的压根就不了解,恐怕帮不上你了。”乔雨薇明确拒绝,说完见姚玉梅不在,又补一句,“你不是跟姚干事搭档吗?要不你多问问她,两个人商量总比一个人瞎琢磨的好。”
乔雨薇说完,就端着写黑板报的东西出了办公室。
她出的主意看似在情在理,可对徐永明来说没什么用。他自己心里明白,姚玉梅就是生怕他不干活,才会要求周科长明确分工,现在又怎么可能帮忙呢。
不似办公室里的暗潮涌动。乔雨薇家里最近过得十分温馨。乔雨林放假在家这两天,乔妈变着法儿的给他做好吃的,甚至还拿出糊纸盒赚来的压箱钱想要补贴他。
“你出门在外,又是刚开始工作,钱就是底气。”
乔雨林却不要,非但不要,还给了乔妈三十块钱,都是他帮着潘金贵跑短途厂里给的补贴。因为培训班是包吃包住,乔雨林也不抽烟喝酒的,就全部攒下来了。
乔妈心疼道:“你自己留着,都给我干啥?”
乔雨林把钱戳到乔妈怀里,踌躇满志道:“妈,你就拿着吧,这几个钱算啥,等我开始跑车了,挣大钱的机会多的是。”八十九年代南方遍地是黄金,他正要撸起袖子去挖呢。
乔爸戳破了他的幻想:“大钱也不是人人都能挣来的,你先老老实实给人家开车,不要还没学会走呢就想着飞了。”
乔雨林一听不说话了,但他心里有自己的主意。
乔雨薇问他,“你不是说宿舍里买了电风扇吗?你补贴都攒下来了,你拿啥买的?”
乔雨林道:“我之前跟着潘叔送货,认识了个修理家电的小老板,那人脑子肘,在我们厂里拿货都是高价拿的,我就给他稍微指点了一二,那电风扇就是他为了感谢我送的。”
“都会用脑子挣钱了。”乔雨薇笑着调侃他。
乔雨林也不甘示弱,“没你厉害,文章都上头版头条了。哎,妈,咱们是不是得搞个相框给裱起来留作纪念啊?”
乔妈还没开口,高如海已道:“确实值得纪念,我下午就托人到城里定个相框去。”
乔雨薇急道:“订啥订啊?你没听出来他是在拿我开玩笑吗?”
高如海却不是开玩笑,“你上的那报纸在全军区的影响力不小。就连军区首长的桌上每天都要摆一份呢。”
乔雨林一听,有些惊讶的道:“这么厉害?”他扭头对乔雨薇竖起了大拇指,“妹子,你这是要火啊。”
第55章 真的火了
乔雨林的嘴像是开过光,乔雨薇还真就火了。
事情发生在乔雨林收假的第二天。乔雨薇早上去上班,周京立一进办公室直接就道:“小乔,你进来一下。”
他语气严肃,风风火火说完眼神都没有给乔雨薇一个,直接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情形成功让办公室所有人都抬起了头,姚玉梅幸灾乐祸,徐永明一脸忐忑的看向乔雨薇,张荣华也思忖着,在乔雨薇敲门进去的时候,用嘴型问她,“出啥事了?”
乔雨薇轻轻摇了摇头,她自己也正莫名其妙呢。
一进去,周京立先给她看了两份报纸,“你看看。”
乔雨薇不明所以,接过报纸装着样子翻起来,心里却在思忖这人到底啥意思。
却没想到这一翻可不得了——她竟然在《健康时报》上看到了自己写的报道,连忙再去翻另一份《盐城日常》,竟也在第二版找到了相同的报道。
乔雨薇激动道:“科长,咱们也没往这两个报社投过稿啊。”
周京立这时才笑了起来,“是没投。不过,你那篇报道影响力太大,地方上都争着想要转载,经过军区领导批示后,优先在这两处转载了。”
《健康时报》是全国性的报纸,《盐城日报》在省内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是首屈一指。
周京立道:“昨天半夜孙副院长接到军区领导的电话,一时还怀疑自己听错了呢。雨薇,你这回可给咱们宣传科长脸了。”
不得不说,先前知道自己的报道登载到了头版头条,乔雨薇是有些小得意的,可是这一次,她是真谦虚,“科长,您别这样说,归根结底还是咱们医院这场手术做的好,不光在省内,就是放眼全国,那也是具有典型性的,这样的新闻,不管撰稿人是谁,都会引起关注的。”
事情到了这一步,乔雨薇反而看的最清楚,自己的文笔也许有那么一两分的助力,但究其根本还是新闻报道本身的内容,那才是重中之重。
乔雨薇这番话说罢,周京立心里再次忍不住对她竖了个大拇指,不错,这姑娘自己之前还真没有看错,确实是个宠辱不惊的,在这么大的功劳面前竟然毫不贪功。扪心自问,要不是知道内情,就连自己也做不到如此克制。
事实上,周京立作为宣传科的负责人,他确实比其他人多知道几分内情——打从去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军医院不仅是军队的医院更是百姓的医院,如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开始发展起来,军医院要想发展,就得紧跟地方形势。
比如宣传报道方面。他们之前的宣传渠道多在军区内部,领导们也一直在思索,如何在地方上打响第一炮,宣传出风格,宣传出特色,正好医院妇产科主导的这次会诊工作开了好头,被树立成了典型。
但这也离不开乔雨薇的文笔加持。八分做两分写,全军区那么多的医疗报道,偏就他们的上了头版头条,后来更是直接得了主要领导的青眼,大笔一挥登上了两个最具有影响力的报纸。
周京立道:“你也不必过分谦虚,妇产科这次跟你一样,也火了。你看着吧,以后慕名而来的患者肯定只多不少,等他们忙不来的时候恐怕还要反过来骂你文笔太好呢。”
最后一句当然是玩笑,却也一语成戳。
乔雨薇从周京立办公室出来,众人一听顿时就道:“乔干事,这次得请客了吧?大家给你庆祝庆祝。”
乔雨薇笑道:“请,随时都能请,就看你们的时间了。”
请客的话虽然是现在就说了的,可真正要吃上这口饭,恐怕还得等到周末进城的时候。
…
妇产科,徐主任一整天的时间几乎就没下过手术台。
全都是慕名而来的患者,有些患者甚至直接提溜着一份《健康时报》或者《盐城日报》来的,一来就点名要找这上面的徐主任和陆主任给自己看病。一问要不就说自己是从报纸上看到的,要不说是去医院,医生给推荐过来的。
“我看的那个医生说了,我这种病只有你们能治,先前就有治好的例子。”
人家都这样说了,不想收也得收了。医院没有往外推病人的道理。
可患者爆满的结果就是——
陆文清扶着腰靠在手术室门口的墙上,正往嘴里灌葡萄糖,见何主任走出来,嘴唇几乎都没啥血色了,不由道:“何主任,你也喝一点吧,不然一会儿都走不出手术室。”
何主任摆摆手,“我出去了再说。”她扶着墙往出走,刚走几步,又停下慢慢转过身来,对陆文清道:“小陆,现在是特殊时期,你坚持一下,等挺过了这段时间,就可以放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
陆文清微微点头,“您放心,我坚持的住。”
就好像全城的患者都挤到他们一家医院来看病了似的。一片报道不仅带火了妇产科,更连带着让其他科室也体会到了加班的痛苦。
儿科的大夫晚上七八点了还回不去的时候,有人偷偷抱怨,“不是只报道了妇产科吗?关我们儿科什么事情?”
另一人道:“有些患者就是抱着孩子来的,大人在妇产科排不上队,就先给孩子在儿科挂个号,人家可说了,上了报纸的医院肯定是最好的。”
这话一听,众人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连抱怨都不好再抱怨了。
这天,乔雨薇在住院部门口等着和袁敏一块下班,正好碰上何主任端着饭盒往进走,见饭盒里的饭还冒着热气,便问道:“何主任,这么着急啊,怎么不在食堂吃了再回去?”
何主任最近对乔雨薇的印象非常不错,闻言摆了摆手,道:“不回家,直接到办公室去看病例去。”
乔雨薇毕竟是宣传科的,之前对妇产科的变化也是有所耳闻,但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此时听她这样说,不由惊讶道:“已经忙成这样了吗?您还是要多注意身体。”
“没办法。”何主任无奈道:“很多患者都是冲着咱们先前那台手术来的,可那手术当初是跟几个专家联合做的,只有我跟陆大夫亲自跟过,现在也只有我们两个人会做,担子全压到我们身上了,你说忙不忙。”
毫不谦虚的说,妇产科最好的两个大夫就是自己和陆文清了,其他人即使每台手术都选一个人跟着上台观摩,一时半会儿也不敢放他们自己做手术啊。
乔雨薇一听,这个担子确实不轻,她想了下,提道:“何主任,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短时间内也许帮助不大,可说不定以后就有大作用了。”
何主任闻言,露出洗耳恭听的模样,乔雨薇就接着往下说,“咱们科室其实缺的不是大夫,而是技术,就是因为技术掌握在一两个人的手中,这两个人忙的要死,其他人就是想帮忙也无能力为例。”
“其实,你们做手术的时候可以将手术过程全部给录下来,做成教学视频,然后集体组织人员看着教学视频学习,等技术上掌握的差不多了,再带着跟台,这样一来也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新事物从创造到普及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这个过程缩短一点,就会有更多的患者受益,所以,想的更远一点,咱们的教学视频还可以提供给各大医学高校,直接作为教材搬上课堂。”
技术是垄断不了的,更何况是医疗技术,只有更快普及才能造福更多的人。
何主任越听神色越严肃,等乔雨薇说完,她就已经设想出了后续,“这样一来,以后毕业的医学生从出校门就已经掌握这项技术了,他们在各个城市各个医院就业,他们走到哪里技术就能传到哪里,几年内在全国各地的医院里普及也是能实现的。”
乔雨薇点头,“确实。而且咱们医院也不用担心专利流出去损害自己的利益,只要宣传得当,你们和几位专家就是这项技术的开创者,光是这项荣誉后续带来的红利也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拿什么来录呢?”何主任动心了,可是就医院目前的条件,确实撑不起这宏伟的设想。
乔雨薇早在提建议之前就想好了,此时就道:“有摄像机就能录。你们可以以妇产科的名义向院里申请购置一台摄像机,只要将后续的利益配比阐述清楚,我相信医院领导们也是能算来这个账的。”甚至,有些在她们这个层面上想不到的红利,人家领导站得高看的远,肯定更能体会到啊。
何主任说干就干,打算回去就写申请,但是有一点,摄像机买回来,她们这些人都是只会看病的,操作设备可不会,到时还得要宣传科帮着掌舵。
乔雨薇道:“只要医院能同意,拍视频这件事我们肯定义不容辞。”
袁敏出来的时候,看何主任意气风发的进去了,完全一扫前几日的疲累,不由奇怪道:“何主任这是怎么了,怎么看着越忙越精神?”
乔雨薇心道,能不精神吗?自己这个设想只要实现了,现在她只是驻地医院的一把刀,等到将来,那就是享誉全国的一把刀。
乔雨薇见她比平时出来的迟,便问道:“妇产科真有那么忙?”
袁敏顿时就抱怨开了,“你最近没过来,没亲眼看过那个场面。现在就连我们打扫卫生的都排上了班,让两班倒呢,饶是这样每天一上班就像个陀螺似的根本停不下来。”
抱怨完又叹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最近这两天中午我累的连饭都没有回去做,一直让小豆子跟着他爸去食堂吃呢。”
“郭营长回来了?”
“回来了没几天呢。”袁敏道:“山里条件苦,我看着人都瘦了一圈呢,可我太忙了,也没时间给他补一补。”
乔雨薇倒不觉得这是大事,“他们食堂的伙食不错,想来也不用你多操心。”
说起郭克俭,就不得不提到吴连长和李金萍。
“对了,金萍姐最近咋样,你再注意过没有?”
袁敏道:“不用我特意注意,她家的动静,现在隔着两三家都能听的清清楚楚呢。”
“咋,她婆婆出院后又回去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