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 第11章

作者:安已然 标签: 穿越重生

  【哇,想不到娘亲竟然要觉醒了,倒是因祸得福呢!】

  【娘亲不要伤心,是她们太坏了,不关娘亲的事。话本里我们甚至都没活下来呢,如今我们过的好好的,恶人也得到惩罚了。】

  【噫,为什么事情和话本里的不同呀,难道是我的出生带来了变动。】

  【娘亲,你说我是不是小福星呢!】

  听着陆星晚的小奶音,辰贵妃当下抱起她又亲了亲,这才吩咐奶娘抱去喂奶。

  御书房这边,孟全德刚离开,前往长春宫传旨,御史台的人就来了。

  有了龙影卫暗中配合的调查,自是顺利了许多。

  “陛下,我们一番暗中调查,崔文手上干干净净,没有丝毫差错,若不是微臣曾亲自受到他的邀约,微臣都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御史大夫容大人回道。

  不等大楚帝开口,他又继续说道。

  “崔文有两个门生,一个叫谢林,一个叫宁序。这个谢林,替崔文做了许多事,我们查到他的时候,他已经畏罪自杀,留下书信,只说是背着崔文替三皇子谋划,崔文本人并不知情。”

  说完便将一封信函递到旁边小太监手中。

  “想来此人一开始便是崔文的一步棋,若真是走投无路,自有这人揽下一切。”

  “而真正替崔文办事的,是那宁序。”

  容大人抬头看了一眼大楚帝,见他面上没有变化,方才继续说道:“这宁序藏得深,若不是龙影卫出手,我们根本查不到此处。”

  说到此处,容大人将一叠奏章递了上去。

  “这是御史台整理,宁序这些年替崔文谋划的事。”容大人递上去之后,便弯腰退了回来,不再开口。

  大楚帝只翻了两页,便见其中一事,不久前辰妃生子时,便是崔文买通了柔贵人,又以其家人威胁,让柔贵人出面买通那接生嬷嬷。

  当下他气的将奏章摔了出去:“他倒是知道将他女儿撇干净。”

  见大楚帝动怒,御史台的几人也不敢言语。

  “宁序拿下了吗?”大楚帝心中烦闷,并未想好该如何处置。

  “如今人已送到大理寺,由专人看管着,并未用刑,只是防着他自戕。”容大人做事一向是稳妥的。

  大楚帝闻言点点头:“你们先下去吧。”

  崔文所犯虽然罪不可赦,可大楚帝仍念及他这些年来对大楚国的付出,一时倒是不知道如何处置是好。

  大楚帝听孟全德说着崔雨绮的反应,心中恍惚着,走到了青云宫门外。

  “走吧,去看看永安,朕许久未好好陪陪她了。”大楚帝叹了口气,进了青云宫大门。

  【父皇来了,父皇来了,父皇好久没有抱抱晚晚了。】

  听着陆星晚的小奶音,心中柔软了许多,从奶娘手中抱过了陆星晚亲了亲。

  又转身安慰辰贵妃:“这次委屈你了。”

  辰贵妃却未说话,只一脸不解的看向大楚帝。

  “雨绮这次实在是罪无可恕,只是她从年幼时便嫁给我,又生了育有皇嗣,我实在......”

  辰贵妃闻言抚上大楚帝的手:“陛下不必自责,横竖我们一行人都是没有受伤的,崔姐姐这次也只是一时糊涂罢了。”

  “只是她父亲......”大楚帝说了几句,叹了口气,没再说出什么。

  【父皇查到崔丞相的事了吗?】

  【去年连年大旱的时候,崔丞相贪了好多好多钱,还是后来二皇子揭露出来的呢!他贪了那么多钱,害得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当真是坏透了!】

  【父皇还在心疼那个坏女人,若不是娘亲会功夫,若不是裴世子护着,晚晚早就死了。】

  【不过反正我也是死过一次的人了,那柔贵人没害死我,让我多活了这几个月。】

  听着陆星晚的心声,二人都没有言语,室内一时寂静无声。

  这倒是让大楚帝意识到,原来从辰贵妃生产时,德妃就起了这种心思,倒是自己低估了她。

  当下心中便忽然明朗了起来,本打算陪着辰贵妃用晚膳的计划也搁置一下,又同她说了几句话,便离了青云宫,奔着普文殿去了。

  见大楚帝来,正在无声落了落泪崔答应忙抬了头,奔着大楚帝来了。

  大楚帝却缓缓推开她,只说道:“我念着与你少时的情谊,从未觉得你是恶人。可是你却早早地就起了夺嫡之心。”

  说完又摇摇头:“瑾辰的性子,并不是个适合做皇帝的。”

  “陛下,臣妾没有......”崔雨琦忙开口解释。

  “你不必解释,如今事情都已经查清楚了,我来便是知会你一声,为了三个孩子,你且在这宫中安稳度过余生吧。”

  大楚帝说完,便头也不回的离了普文殿。

  只留下崔氏在后面苦苦哀求。

第17章 荣王也按捺不住了?

  大楚帝回了御书房中,便又让孟全德招来御史台的人。

  “查查今年大旱时拨下去的赈灾款,中间是否有人贪墨。”大楚帝说的简单,语气中却没了犹豫。

  容大人一干人等自是明白,大楚帝此时提出此事,定是与崔丞相有关的,当下便朝着这个方向查了下去。

  方向明确了,又加上御史台的一向雷厉风行,不到半日,一封奏章便摆上了皇帝的书桌。

  十万两的赈灾款,只崔文一人就贪墨了五万两。

  更别说一层层的拨下去,真正到百姓手中的又有多少呢?

  大楚帝当下也不再犹疑:“孟全德,去,将卫承叫来。”

  当下便吩咐御林军同御史台的人一起,前去崔府抄家,一干人等暂且收押大理寺中,奴仆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

  一时间,崔丞相倒台一事,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

  “听说那赈灾款全被崔丞相贪了,竟一分未落到灾民手中,当真可恶。”

  “听说光是现银就搜出了几十箱,更别说其他值钱的物件了。”

  “从前见那崔丞相还以为是个好官呢,当真是伪装的好。”

  “圣上最是英明,听说连那德妃一起处置了,她竟想刺杀辰贵妃呢!”

  ......

  为了三皇子的名誉,却避开了崔丞相与德妃想要夺嫡一事。

  因着崔丞相被抓一事,朝堂上与崔丞相从前有关联的人都心惊胆战了数日,甚至有些官员称病告假了。

  却见几日下去,大楚帝并无责罚之意,便放下心来,安心上朝。

  大楚帝又岂不痛恨这些结党营私之辈,只是他作为帝王自是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只要没有祸国殃民的事,敲打一番也就罢了。

  且为了稳定局势,大楚帝又从官员的女儿中选了两个女子入宫。

  一个是从前一直与崔丞相相抗衡的大理寺卿之女沈宁,封为宁嫔,以及在这次查处崔丞相之事中出力颇多的御史中丞之女元靖乐,封为乐贵人。

  此事至此算是了结了,却不料如今局势动荡,荣王竟然不安分起来。

  这日定国侯终于查了些荣王的动向,思虑再三,还是写了份奏章,奔着御书房去了。

  “臣近日收到下属来报,说是月丰国在我国边境蠢蠢欲动,这战事才结束多久,臣觉得此事事有蹊跷,便留意查了一下。”定国公说完此话,只看向大楚帝,不再开口。

  那封奏折上,只简单写了几个字:“荣王恐有不臣之心。”

  这本是皇家家事,自己一个臣子不参与是最好的,可是为了大楚国的安定,定国侯仍是递上了这样一封奏折,若皇帝真的怪罪下来,他也是认了。

  却不料大楚帝竟是十分淡定的样子。

  “定国侯辛苦了,此事朕已知晓,还需从长计议。”大楚帝心中感慨。

  这日晚间,大楚帝来到青云宫陪着辰贵妃用晚膳。

  “月丰国的使者后日就要到了,朕怕是又不能安稳的陪你和晚晚用膳了。”

  辰贵妃却是轻言安慰道:“陛下自是以国事为重的。”

  陆星晚适时上线。

  【月丰国的使者这就要到了吗?荣王就要和那使者敲定造反的细节了,父皇你快醒醒啊,你快醒醒,你那个弟弟可不是什么好人啊!】

  【呜呜呜,我怎么这么惨!刚出生就要被那柔贵人弄死,三个月又要被德妃弄死,还不到一岁就要被荣王弄死吗?】

  辰贵妃自然是知道父亲今天去过御书房的事,晚晚虽是说的让人害怕,但想必有父亲的提醒,陛下必然会警醒着,总不至于真的落入荣王的圈套。

  大楚帝佯装镇定,却是心不在焉的拍了拍辰贵妃的手:“你一向懂事。”

  【哼,懂事的孩子没糖吃。】

  【不过父皇对娘亲也还挺好的,总是来陪她。】

  【忽然想起来,荣王还干了什么大事来着,记不清了......】

  大楚帝听着心中着急,荣王又是干了什么让自己不省心的事,看来自己以后要多带着晚晚见见荣王,让她记起来才好。

  “如今天好,你多带着晚晚去前头走走,每日多来御书房陪陪朕,倒也少让朕往你这里跑了。”大楚帝思及此处,哈哈的笑了起来。

  “妾身想着,御书房是陛下议政的地方,妾身还是少去......”

  “无妨的。”

  离了青云宫,大楚帝思虑再三,终究是开口吩咐转道去荣乐宫。

  待到了荣乐宫时,太后正收拾着准备就寝了,却听宫女报说皇帝来了,想着他这么晚来总是有重要的事的,便也不再收拾,只让大楚帝进了内室。

  “这么晚,叨扰母后了。”

  “皇帝这么晚来,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大楚帝却坐到太后床前,低着头并未开口。

  片刻后,方才抬起头,遣退了全部的宫女嬷嬷,方才沉沉开口:“母后可还记得我小时候的事?”

  太后却是疑惑,为何皇帝会突然提及此事。

  “还记小时候,我同弟弟经常在母后宫里玩,那时候的日子最是无拘无束的了。后来参政了,事情多了,阴谋诡计也多了,逐渐的也疏远了。”

  太后以为大楚帝因为荣王如今同他不亲近而伤心,忙安慰道:“你如今是皇帝,你弟弟是个闲散王爷,他玩心大,自然也是鲜有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