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第224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系统 爽文 穿越重生

  旧时候的军营没有心理辅导,没有精神建设;打仗都是被逼而来,服从命令全靠严苛的军令;将领之间和兵卒之间的上下欺压十分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兵卒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几乎随时处于紧绷之中。

  于是,这样的兵营就可能出现一种可怕的偶然事件——夜晚,一位兵卒从噩梦中惊醒,脑袋里紧绷的弦断开,陷入疯狂。他可能大吼大叫,满口癫狂之语,甚至抽刀砍向身边的人。

  在一个兵卒突发癔症,很快其他兵卒就像是得了传染病一样,接二连三陷入疯狂,仿佛有人向营地里施展了混乱诅咒。整个营地陷入自相残杀的内乱。

  这,便是“营啸”。

  历史中的著名“营啸”事件虽然都是偶然发生,但研究其发生时的状态,可以得出两点比较确定的,会增加兵卒紧张程度,诱使兵卒崩溃的因素。

  第一,兵卒面对强大的敌人,已经吃过败仗,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状态。淮海战役中孙元良部炸营就是这种情况;

  第二,兵卒虽然没有面临败局,但由于是联合作战,彼此之间都没有信任,一点风吹草动,就误以为受到友军攻击。淝水之战时苻坚所率领的前秦军队炸营就是这种情况。

  匈奴人的军营,正好两种情况都符合。

  虽然韩信指挥的汉军,两条腿赶不上匈奴人的四条腿,没能取得大的战果。但匈奴人一直被韩信追着跑,每次接触战斗都失利,明显已经累积了很深的恐惧和疲惫;

  匈奴的部落军制使其军队各有其主,现在虽然听从大单于的命令,但平时抢夺牧场、牧民时也多有摩擦,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并不深。

  刘盈又通过研究匈奴军队判断,匈奴还处于奴隶制,其牧民并没有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匈奴贵族只是靠着残忍的刑罚驱使牧民作战。匈奴人能打的精英都是各部落的小贵族。

  这一点,匈奴人和中原部队没有太大不同,都是几万精锐带着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炮灰”。

  所以中原能用的战术,在匈奴也能用。

  如果能煽动牧民和奴隶心中的恐惧,或许恐慌就会蔓延到整个营地,裹挟匈奴人真正的精锐主力。

  为此,刘盈把真的没什么用处的黑火药重新拿了出来——在只知道木炭、硝石、硫磺这最简单的黑火药配方,对枪炮等武器构造一窍不通的前提下,这玩意儿连做个炸药包都不好使,就能当个摔炮。

  没有哪一项技术不需要配套工业。

  但实用性不强,迷信性强啊。吓唬吓唬无知牧民,或者充当比火油更好使的引火物烧帐篷和粮仓,应该问题不大吧?

  嘿,问题还真不大。

  在刘盈从营销号里学来的半吊子战场心理学分析下,在滋火棒的璀璨特效下,在刘盈的天命加成下……

  匈奴人,营啸了。

  刘盈和他的壮卒不追求杀伤多少敌人,分路绕道纵火后直奔粮仓。匈奴人终于拿起了手中简陋的武器,抽刀所向的却不是刘盈等人,而是身边的人。

  他们的脑子好像已经失去了理智,只剩下发泄的杀意。

  有的还保留一丝情感的人,向平时欺压他的兵卒、将领挥舞武器;大部分人则是见人就砍,甚至专门挑没有反抗、体格最为弱小的人下手。

  一个、两个、三个……十个、几十个兵卒开始发疯,疯病蔓延的速度比瘟疫还快。

  当镇守此处的匈奴大贵族从睡梦中醒来,披上他那仿佛中原将领般整齐的盔甲时,营地已经陷入地狱。

  匈奴大贵族的护卫都是小贵族组成的精英。

  这样的人有的是机会发泄心中的压力,所以即使遇到营啸也不会轻易发疯。

  他们紧紧护在大贵族帐篷附近,阻止发疯的底层兵卒靠近。

  即使发疯了,兵卒也会抱有最基本的、动物般的趋利避害本能。这样的本能让他们不会去阻拦骑在马上、装备精良的刘盈等人,也会让他们在冲击大贵族的帐篷失败后,绕开这个会让他们丧命的地方。

  兵卒继续自相残杀。

  但如果此时哪个匈奴将领试图训斥他们,镇压他们,那么这群疯子也会如同被逼入绝境的野兽一样,疯狂地扑向平时那群他们不敢违背的人。

  此处镇守的匈奴大贵族,并非籍籍无名之辈。

  匈奴大单于之下大臣地位最高者,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并称“四角”。这位匈奴大贵族,便是“四角”中排名第三,占领了河套地区的右贤王。

  右贤王追随冒顿夺大秦之河套平原,与秦卒交手过。

  那时中原混战,长城兵团已经南下,留守秦卒寥寥无几,毫无斗志,几乎望见匈奴人来了便撒着脚丫子立刻逃跑。右贤王对中原王朝十分轻视。

  他以为这次随冒顿南下,能够掠夺更多的财物和妇人。

  听说汉帝那年幼的儿子被迫到长城监军,一到北疆便卧病不起,汉帝却不准许生病的汉太子回京,仿佛要让汉太子病死在边疆似的。

  听闻汉帝有一位长子能征善战,立下赫赫军功,只是生母卑微早逝,不能被确立为太子。

  匈奴贵族开会后认定,汉帝逼迫太子,定是为那位庶长子让位。

  大汉投降匈奴的颍川侯韩信去往雁门郡的时候,被韩信安排的雁门郡援军所阻,现在还未与匈奴人会合。汉帝的家中事,匈奴人知之不详。

  只是汉帝那位长子“兵仙”的名声,已经被汉王二子齐王大肆宣扬,才连匈奴人都有所耳闻。

  可见齐王也是支持长兄,厌恶年幼的弟弟。

  这一点,匈奴人很有共鸣。

  匈奴贵族继承王位便是能者居之,一介黄口小儿凭什么登临君位?

  他们一致认为,汉帝有功劳的长子没有封王,就是等着年幼的汉太子一死,好直接册封太子!

  汉朝刚确立,便起了继承人之争。右贤王等人轻视戍边汉军,理所当然。

  他被韩信打得心境失衡,也理所当然。

  此时,右贤王并不知道韩信就是赫赫有名的“兵仙”(此称号由刘盈加封,刘肥四处宣扬),毕竟刘邦的长子应该姓刘,而不是姓韩。

  他只知道韩信还是个青年人,没传出过名声(因为他不知道韩信等于兵仙等于刘邦传说中的庶长子)。

  因和大秦军队交手次数最多,又想在其余匈奴人前面抢更多的财物和妇人,右贤王被冒顿大单于命令为先锋。他便被韩信揍得最惨。

  被一介籍籍无名的小辈揍得抱头鼠窜,右贤王心里积攒了许多压力。他又没能掠夺到汉人妇女,便只能把压力发泄在兵卒上,每天都要用鞭子抽死几个长得最强壮的底层兵卒助助兴。

  无论那些兵卒在战场上再勇猛,右贤王的个头可能还不如他们,但右贤王的鞭子落下时,他们只知道磕头求饶。

  现在这些人居然敢在右贤王的帐篷前喊打喊杀,哪怕他们最后还是怕了右贤王的护卫,没敢冲进来,也让右贤王大为震惊。

  “他们都疯了吗?”右贤王惊恐道。

  有大臣道:“听闻有巫师施法,可能他们真的疯了?”

  屁!草原上有那么多巫师,本王怎么没听过哪个巫师真的会施法?!如果有,大单于早就把巫师杀光了!!

  “右贤王,无论他们为何疯狂,但是他们确实疯了,我们还是先逃吧。”亲信惊恐道。

  自己的兵损失了,大单于可是不会补的啊!右贤王舍不得,心在滴血。

  他能成为右贤王,不是因为大单于的信任,而是自己的部落实力足够强大。

  虽然平时不在意那些低贱牧民的性命,但损失太多青壮牧民,他的实力会大大减弱,不一定坐得稳右贤王的位置。

  右贤王骑在马上,思考是镇压兵营中的骚乱,还是骑马逃跑。

  这时,粮仓火光冲天,烟雾席卷整个营地。

  “汉军趁机来袭?”右贤王立刻警觉,“逃!”

  被韩信打怕了的右贤王哪还顾得上发疯的牧民,赶紧收拢没有发疯的精兵,撤离全是火光烟雾的营地。

  刘盈等人也早就冲出了营地。

  “太子,我们接下来去哪?”

  壮卒在灰兔驴的指路下,来到一条小河边,清洗了一下脸上的灰烬,稍稍喘了口气。

  刘盈抹了把脸:“当然是好心地通知匈奴人的其他营地,匈奴右贤王遇袭,几乎全军覆没。”

  他在营地里看到了右贤王的旗帜。

  放火的时候,刘盈等人顺手刺死了粮仓附近的守卫将领和兵卒,摸了他们身上看上去像是令牌或者身份标志的东西,全挂在了自己身上。

  “不是去拼杀,通知就够了。”刘盈下令,壮卒继续上马。

  无论哪支军队的营地与营地之间都不会相隔太远,也不会离得太近。

  离得太近,水源和垃圾粪便污染预防、木柴寻找等就会十分困难,且集中居住的人越多,越不好管理;离得太远,就不能守望相助。

  所以每个营地大约都只会控制在万人之数,结成掎角之势,称“连营”。

  右贤王所居住的营地燃起火光,其他营地的眺望楼自然立刻察觉。

  刘盈举着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令牌,避开陷阱绕着匈奴人的连营转了一圈,用匈奴话大喊“汉军袭击右贤王,右贤王全军覆没”,匈奴人皆未察觉不对。

  如果不是自己人,就不可能熟练地绕开所有针对骑兵的陷阱。

  再者,刘盈那变声期的嗓音特征太明显,一听就是个半大的孩子。再加上他骑的骏马较为矮小,应该也是半大的马驹。一众匈奴人都以为他是右贤王麾下,哪个被长辈带来见世面的匈奴贵族少年。

  刘盈一边向匈奴人传递右贤王遇袭的情报,一边观察匈奴营地的情况。

  当他终于被人拦下时,刘盈命令身后壮卒退到营地之外十里处。

  壮卒虽然心忧,但韩信已经将他们训练成严苛遵守命令的模样,且现在匈奴人就在旁边,他们不敢质疑,只能听令。

  见这位小贵族竟然让护卫离开,自己独自觐见,那位传令的匈奴人神色和蔼许多:“不用如此紧张,你带一两个护卫,大单于也不会责怪你。”

  果然。

  刘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在层层保护下,他不可能刺杀冒顿。他就是和灰兔一起去瞅一眼,看看冒顿长什么样,以后别认错人。

  刘盈被骑马的匈奴人引领着,朝着营地中央走去。

  但在快到中央时,匈奴人却引着他走向另外一处,又几乎退回了营地门口。

  在一个不太显眼的帐篷前,有一个身穿盔甲的匈奴贵族正坐在马上,皱着眉头打量他。

  “下马。”匈奴人一边下马,一边命令刘盈。

  刘盈道:“那就是大单于?”

  匈奴人因对刘盈生出莫名的好感,便和善地提醒:“对,那就是大单于。赶紧下马,别惹怒大单于。”

  “好。”刘盈拍了拍灰兔的后脑勺,“冲。”

  灰兔驴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眯,四只蹄子发力,闷头冲锋。

  “什么?!”

  在匈奴人的惊呼声中,叠加了无敌光环、好感光环和弱智光环的刘盈,手持一杆缀着缨穗的铁枪,朝着冒顿奔去。

  可惜“叫门天子”那个小副本所给的“士气低落”光环不适应于现在的环境,让他少了一分助力。

  刘盈得到的新奖励,为“在自己的领土上,守城一方士气降低”。

  这个光环看上去很弱智,但一品就知道是为平叛准备。

  刘盈的脑子已经发育了大半,察觉了系统所给的奖励是根据他人生本来的轨迹制定。

上一篇:凤鸣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