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第一美人 第3章

作者:尔甜 标签: 重生 励志人生 甜文 年代文 正剧 穿越重生

  “爸妈,我东西收拾好了。但是、”

  林宛宁说着,有些娇羞的低下头。

  “怎么了孩子?”

  “我怕东州乡下太穷,婆家人再因为我误了婚期慢待我,你们能不能,再给我添点?”

  林宛宁欲言又止,但话里话外意思又很明白。

  兰银正想说,你这是下嫁,我们看在秦首长的面子上才同意婚事,我们没收几个彩礼,还添了这么多嫁妆,他们还敢怠慢你?

  但话没出口,就被林厚德瞪了回去。

  “没问题,爸再给你一个大红包!”

  林厚德生怕林宛宁在闹脾气不肯嫁,痛痛快快的点了头,直到傍晚,林宛宁才将所有东西收拾齐整,这时候,她一个人在房间里打开了林厚德最后给的那一个厚厚的红包,本以为是二三百块,结果打开一看,林宛宁小小的吃了一惊,足足一千块钱!

  这下,足够她支撑到从乡下到回城的日子了!

  林厚德生怕她再反悔,晚饭的时候,旁敲侧击的问她什么时候出发,林宛宁想也没想就说:“那就买最早的车票吧。”

  谁料林厚德狡黠一笑:“傻闺女,买什么车票,你嫁妆这么多,坐车去多不安全,放心,爸爸给你找个卡车,送你去东州!”

  林宛宁倒显得很淡定:“会不会不太好?”

  “有什么不好的,路费爸爸出!”

  这时餐桌上回来一同吃完饭的表妹周春月插话道:“姐姐你就放心嫁过去吧,叔叔婶子我替你照顾着,弟弟妹妹们也都大了,不用操心,听说秦啸是个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小伙呢!”

  听到这话时,一直淡定吃饭的林宛宁才抬起了头。

  周春月。

  她抬起头微微一笑,不冷不热的看了这个笑嘻嘻的表妹一眼。

  大院人人笑她嫁了一个泥腿子,连爸妈说起来那个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口气。

  怎么这位表妹看上去却略显兴奋呢?甚至有种憋不住高兴的感觉。

  尤其是那句我替你照顾爸妈,怎么就听着那么不对味呢!

  林宛宁眉头一皱,总感觉周春月这个名字十分熟悉,梦里似乎出现过几次,但是在梦里她太关注秦啸,对旁人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

  林宛宁懒得和这个假惺惺的表妹计较,只是淡淡的“嗯”了一声。

  她说的也对,但秦啸何止十里八乡出名呢,将来的他,是声名赫赫,是富甲一方,是桃李满天下。

第3章 大雪封山,林宛宁只能自己进村

  她的上辈子孤苦无依,所在的福利院也是靠秦先生的资助才勉强开下去。

  直到后来她顺利考上了大学,毕业就拿到了知名上市药企的offer,有着不菲的收入,眼看着熬过了所有的苦,日子就要好起来了,却稀里糊涂的回到了一九七七年。

  能在这个全然陌生的时代里,成为上辈子所仰慕之人的新婚妻子,其实是她心里唯一的慰藉。

  “姐姐,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餐桌上,周春月眨巴着一双微微上挑的眼梢,语气十分关切的询问着。

  “那就、明天吧。”

  林宛宁微微迟疑了一下,她已经错过了婚期,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她又转念一想,这个年代没有导航,上哪儿去全凭司机对道路的熟悉度和纸质的地图,再加上现在的高速也修的不发达,东州千里之遥,少说也得八九个小时才能抵达。

  林宛宁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明天一早就出发。”

  林厚德夫妇听到她这么说,好像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两口俩连饭都顾不得好好吃完,一个手忙脚乱的去检查嫁妆,一个连夜托关系找卡车找司机。

  鉴于之前是林宛宁的原因误了婚期,林家也不好意思再通知秦家来城里接新娘回去,只能自己找车,将女儿送过去。

  全家都忙忙碌碌,只有周春月,在饭后趁着叔叔婶婶都忙去了,偷偷的溜进了林宛宁的卧室。

  林宛宁正坐在床边盘算着东州乡下的日子怎么过,只见突然被周春月一声不吭的从背后拍了一巴掌,吓得她猛一激灵。

  “姐姐,你真的决定,就这么嫁到东州了?”

  林宛宁心里一咯噔,转过身,正好对上周春月那双乌亮上挑的眼睛。

  她发现,周春月虽然是农村出来的女孩子,但是穿着打扮都很漂亮,长得也精神,就是讲话的口音,时不时的会夹带些方言的味道。

  “你不要家齐哥了吗?”

  林宛宁不知道她为何会问出这么没头没脑的问题,明明是顾家退婚在先,她名声也毁了,亲事也没了,还能死皮赖脸的去纠缠顾家齐不成?

  再说了,那就是一个寡廉鲜耻的渣男,纵有千般万般好,她也不稀罕。

  周春月对林宛宁狐疑的眼神不置可否,转而岔开了话题:

  “可是我听说东州乡下生活条件很苦的,姐姐你真不打算再挽回一下吗?”

  林宛宁叹了口气,听到她这样问更是觉得好笑,便直言不讳道:“你告诉我,怎么挽回?”

  周春月登时哑巴住了。

  她抿了抿唇,依偎上来抱了抱林宛宁。

  这时,林厚德推开了虚掩的门缝,看到姐妹俩抱在一块,只当她俩是玩的好的小伙伴,临别时依依不舍。

  便大喇喇开口道:“行了行了,又不是以后就见不到了,宛宁只是出嫁,又不是出国,以后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自古以来嫁女儿,最心疼的都是自家爸妈。

  眼看着把亲手养大的小棉袄送到别人家里去,哪家爹娘不是泪眼汪汪、百般难舍?

  然而林宛宁发现,这林宛宁身为长女,却并不得爸妈真正的疼爱。

  在这样的家里,留下来也是给这夫妻俩当旗子用。

  林宛宁心想,早走一天是一天罢。

  这一夜,她睡得格外安稳。

  如果顺利,明天晚上她就可以见到年轻时的秦啸了。

  翌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林宛宁在一家人的欢送下,上了那辆长城皮卡。

  后面的车厢里,拉了满满一车子嫁妆,缝纫机,皮箱子,还有一个崭新的收音机和实木橱柜,以及数不清数量的缎面新棉被,还有一堆林宛宁自带的吃的用的,塞了整整一卡车。

  当然了,这里面至少一半的物资,都是她昨天从林家现薅的羊毛。

  不过最贵重的,自然还是她缝在衣服里面的那一千块钱,还有车座位底下塞的满满两麻袋书。

  秦啸的家位于东州省长岭市安吉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上,虽然偏僻,但是据林厚德所说,他认识的去那一带参加上山下乡的年轻人,给家里来信都说那是个山灵水秀的好地方。安吉县地理位置优越,山河环抱,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唯一不好的是地处北方,冬天气候恶劣,动辄零下几十度。

  春寒料峭,林宛宁上车后裹了裹身上的呢子大衣,司机跟林厚德打了个招呼,然后一脚踩下油门,一声鸣笛响,在林家人和邻居们的目送下,披红挂彩的卡车缓缓驶出了铁西大院。

  从北城到长岭,俩人整整用了十二个小时。

  一路颠簸不说,中途司机甚至一度因为疲累差点儿撞上国道旁边放牛的大爷。

  直到傍晚,总算进了东州地界。

  这是林宛宁第一次见到祖国的北国风光,这个季节她从前待的城市已经开始变暖,但是东州省省道的两旁树枝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冰溜子。在快到长岭市的时候,天上还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

  日落时分,纷纷扬扬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洒落,顷刻间目之所及的山野、田地、村庄全都白茫茫一片。

  官道两边的大树在北风中摇摇晃晃,随着风雪加剧,林宛宁坐的皮卡也开始打滑,冻得鼻头通红的司机绷紧了身子控制方向盘,奈何他也是头一回碰到这么大的雪,风大路滑,手脚并用也根本无济于事。

  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的,俩人只能依靠一张地图来摸索松庐镇的位置。

  半天,俩人才在微弱的光线下找到了那个小小的地方,但是都被图上的标注傻了眼。

  松庐镇的确是已经近在眼前,但是想要过去,两边都是河,只能走面前的山路。

  林宛宁和司机望着不远处横亘在眼前的一座大山,面面相觑。

  雪越下越大,连平坦的公路都又湿又滑,这山上的路怕是更加难走。

  这年代没有手机,没法打电话向婆家找人接车,眼下又大雪纷飞,路上行人稀少,连问路都找不着人。

  眼看着天色黑了下来,大雪却丝毫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司机硬着头皮又往前开了一段路,最后在山脚下面露难色道:“宁宁,要不,咱们先回去?”

  司机解释道:“你看那山,被雪压的都要瞧不见路了,这又是晚上,实在是危险,再说了咱俩都是外地人,对这的山路完全不熟悉,上去不是送死吗?”

  林宛宁自然是明白的。

  她也不敢冒这个险,可是她后头望了望这漫漫无垠的落雪世界,来的路上几乎一家店都没有,如果现在回去,只能往长岭市区开了,可是来之前,父亲林厚德专门打电话去了松庐镇公社,通知了秦家人她大概今晚到,现在回去,那至少要明天才能到秦家了,且不说秦家见不到人会不会担心,她这么做,岂不是又食言了?

  新婚大事,却再三食言,莫说旁人,就算是她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宁宁,不要紧的,明天我肯定把你送过来。”

  司机信誓旦旦的保证。

  就在林宛宁迟疑之际,从山的侧方慢悠悠的来了一辆三轮货车。

  见他们的皮卡堵了路,身后的小三轮车不停的鸣喇叭,车上的司机约摸着四五十岁,生的黢黑,个头不高,体格却一眼能看出十分结实。

  林宛宁和司机眼前一亮,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下车。

  “师傅,你也是过山路的吗?”

  天色昏暗,二人靠近了才看清三轮车司机的长相,坑坑洼洼的脸上,有一道十分醒目的伤疤,右半边脸还有像是烧伤后留下的伤痕,整个人看上去有些阴森。

  林宛宁的心咯噔一下,只听见那人操着中气十足的方言,有些嘲讽和不耐烦道:“走啥山路,你没看见大雪封山了,走山路寻死吗?”

  闻言,林宛宁连忙道:“那您是认识这边其他的路了?”

  这大叔冷冷一笑道:“认识,但你们这车太大,过不去。”

  林宛宁和司机面面相觑,这时,林宛宁给他使了个眼色。

  司机连忙从兜里掏出一盒烟,那人瞅见上面印着熊猫的烟盒子,嗤嗤一笑,接了过去,但是却没有松口:“不是我诓你们,的确是过不去。”

  见二人有些尴尬,这位中年汉子又笑嘻嘻的说:“不过我可以带你们一个人过去,你们要是信得过,就上车。你们去哪儿?”

  这时,司机一把拦住了林宛宁,并摇了摇头低声提醒。

  “这人不像好人,你一个人,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