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三岁小郡主 第160章

作者:吾彩 标签: 系统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

  崇安宫,大家都离去,就剩下承武帝和太子,父子两个说起沈苍,皆是唏嘘。

  太子感慨:“若不是二叔糊涂,沈苍想必也不会如此偏激行事。”

  承武帝不以为然:“沈柏也是你二叔的儿子,他也不蠢,难道他就猜不到你二叔是怎么死的吗,定然也是猜到了的,但他还是选择带着妻儿在老家安安稳稳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如今衣食无忧,子孙满堂,听着就让人羡慕。”

  “沈苍呢,和你二叔一样,本事是有些,但却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暗地里搞出那些阴谋诡计,无非是野心使然罢了。”

  “人这一辈子,走上哪条路,大都是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

  “儿臣受教。”太子听得连连点头:“阿桶说,沈苍有几万兵马,可这次庄子上的事,除了钻到水里捣鬼的那几人是他的,剩下的全是薛老三府上的下人,父皇您说他那些兵马哪去了,他怎么就沦落到亲自出马了。”

  承武帝:“京城变故频发,了心假装高僧一事被拆穿,且被九溟卫盯上,这些,沈苍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才杀了了心,而后九溟卫步步紧逼,老二老三也背弃了和他的约定,想来他是知道,他若再不出现,他们父子二人以及那几万不知藏在何处的兵马早晚要保不住。”

  太子:“所以,沈苍这是断尾求生,以自己一条命,给沈景云换条活路?”

  承武帝:“应是如此。阿桶说那场瘟疫起于景云寺,你且瞧着吧,那孩子消停不了。”

  太子蹙眉:“那可如何是好。”

  承武帝:“回头你让十一派人接着追查那个沈景云,若是能找到,将他带到朕面前来,朕瞧瞧他是个什么人,再看如何发落。”

  太子:“父皇您刚不是答应了沈苍?”

  承武帝横了一眼太子:“怎么,他沈苍敢明目张胆给他儿子私藏几万兵马,朕就不能轻诺寡信?”

  太子拱手:“父皇圣明。”

  承武帝:“等回头找到那孩子,若是个好的,朕就在京城给他赐个府邸,锦衣玉食养他一辈子,若他是个包藏祸心的,那也休怪朕狠心。”

  ---

  太阳偏西,在外跑了一大天的孩子们回到东宫。

  乱糟糟的一天过去,用过晚膳,一家人坐在一处聊天。

  沈为清按照先前和太子太子妃商量好的,当着诺儿的面,把薛家庄子上发生的事情,拣着能说的都说了,有些不便让诺儿知道的,便适当隐瞒或篡改,讲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沈知诺震惊,激动地在心里说:【狗狗,没想到沈苍病了,薛老三两口子还敢害我凝儿姐姐了,还好有惊无险。】

  系统:【吉人自有天相。】

  沈知诺松了一口气:【沈苍重病,薛老三两口子死了,这下我凝儿姐姐和我大姑姑没事了。】

  小姑娘很高兴,见沈为清说完了,便拉着狄归鸿去院子里溜圈,直到哈欠连连,两个小孩子才在正殿门口告别。

  狄归鸿回到自己住的小院,坐到榻上案几前,执笔沾墨,在纸上写下:沈景云,景云寺。

  随后盯着这两个名字看了好一会儿,将纸夹进了那一摞医书摘抄的纸张之中,放入他的黑箱子。

  ---

  三日后的傍晚,琬贵妃没撑住,死了。

  十二皇子跪在承武帝面前哭着为六皇子求情,承武帝这才下令,将六皇子先从天牢放出来,让他去给琬贵妃送葬。

  琬贵妃乃是罪妃,无法葬入皇陵,琬贵妃的母家生怕承武帝怪罪,借口外嫁女不得葬回祖坟为由,也不允许她葬回去。

  六皇子和十二皇子便在城外寻了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买了座山头,将琬贵妃葬了。

  兄弟俩竖完墓碑,跪在坟前痛哭许久,随后磕头,起身下山。

  十二皇子在前头走得飞快,六皇子一瘸一拐快速追赶,可到底是被一屁股的伤拖累了速度,追了半天愣是没追上。

  他急得大吼:“十二,我知道你生我的气,可母妃都走了,就剩咱们兄弟俩了,你难道要和我绝交不成?你不要我这个兄长了吗?”

  十二皇子停下脚步,猛地回头,恨道:“我吊在阵前三天三夜活活吊死,你都不管,我没有你这样见死不救的兄长。”

  六皇子也顾不得屁股痛,一瘸一拐赶紧追上,按住十二皇子肩膀:“我那么做应是有我的缘由,但你信我,若再来一次,我什么都不管,一定先救你。”

  十二皇子双眼通红:“此话当真?”

  六皇子举手对天,语气郑重:“我发誓。”

  十二皇子沉默了好一会儿,回想起两人这么多年兄友弟恭的过往,叹了口气:“六哥,我不怪你了。”

  “好兄弟。”六皇子瞬间湿了眼眶,正想拥抱弟弟,就听十二皇子又说:“六哥,等咱们回宫,你去父皇那里,把你手里兵权交出去吧。”

  六皇子脸色一沉,收回伸出一半的手:“若是手上没了兵,岂不成了那俎上鱼肉,任人宰割。”

  十二皇子甩开他的手,怒道:“母妃临死前,抓着我的手哭着求我,说让我跪也要跪到你答应交出兵权,可我不想跪你这个狠心之人,从今往后,你跟你的兵称兄道弟去吧,我和你断绝关系。”

  六皇子黑着脸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直到十二皇子走出去好一段距离,他才怒吼出声:“老子交还不行嘛。”

  ---

  黔州。

  金竹山脚下,八皇子带着一万骑兵,和一伙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流寇对上。

  流寇大约五千人左右,但仗着熟悉地形,且擅长山林作战,愣是和八皇子周旋了足足两日,死伤大半,却死不缴械,隐身山林之中,负隅顽抗。

  到了第三日,八皇子清点完己方伤亡,当即怒了,直接将另外两万骑兵全都调过来,下令封山围剿,一寸一寸摸过去,又花了一日,这才将这一伙流寇悉数清剿干净。

  尸体堆积如山,八皇子阴沉着脸下令就地焚烧,随后挖了个大坑埋了,想着距离此地几十里外便是一个上万人的大县城,便又命令两队士兵移栽了许多树木栽了上去。

  同时派了几路精兵出去,在附近地界搜寻,又灭了几小股山匪,这才带兵回营。

  两百里外的红枫山脚下,四皇子也带兵围了一伙约摸四五千人的流寇,不过这一伙流寇远没有他预想的那般难剿,他带了一万士兵过去,不过两日功夫,全部剿灭。

  剩下最后一个流寇头目一身是血被生擒,四皇子提刀上前,冷声逼问:“盗亦有道,抢劫钱财便罢,为何屠杀无辜百姓?”

  流寇头目盯着四皇子看了半晌,突然阴恻恻笑了,语气讥讽,高声质问:“瑜王殿下,当年建昌那三县百姓又何其无辜?”

  四皇子面色骤变,陡然挥刀,直接将那流寇脑袋砍下。

第111章

  八皇子回到军营安顿好将士, 打听到四皇子也剿匪归来,便带着亲兵去了瑜王府。

  兄弟俩见面,先交换了彼此剿匪战绩, 两边人数一加,发现灭了足有万余人。

  八皇子挺高兴:“如此说来, 这伙流寇基本上就已经灭了,那你收拾收拾, 咱们三日后启程回京。”

  “先不急。”四皇子摆手:“老八,我剿的那一拨,我总觉着有些不对。”

  八皇子蹙眉:“如何不对?你当时给父皇上折子, 说这伙流寇万余人, 如今我剿了四千三百八十七人,你剿了五千九百零二人,加起来共有一万零八十九人,这不正好对上了。”

  四皇子:“你说你遇着的那伙流寇十分难缠?”

  八皇子一拍桌子:“我带来的三万兵马,那可都是五军营的精兵, 各个骁勇善战,可竟硬生生被拖了三天,才将他们拿下。虽说我舍不得兄弟们折损, 打得有些保守,但那伙匪徒却也实在强悍。”

  四皇子:“问题就出在这里。”

  八皇子不解:“何意?”

  四皇子:“这是同一批流寇,按理说, 战力应该相差无多才对, 可我这边打得却分外轻松, 几乎毫不费力就拿下了。”

  八皇子:“那会不会是不同的两伙人?”

  四皇子斩钉截铁:“不可能,自从我到了黔州之后,一直在剿匪, 剿了这么多年,基本已经肃清,除了前阵子突然冒出来的这一伙。”

  八皇子想了想,点头道:“也是,如此大规模的匪寇本就难以藏匿,更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伙。所以,你是觉着那伙人故意把能打的,和不能打的,分成了两拨?”

  四皇子:“这就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任谁带兵,都没有这么分的道理。那伙流寇训练有素,领头之人必定不是等闲之辈,按理说不会做出此等没头脑之事。”

  八皇子:“管他是何缘由,反正人都灭了,我带兵再清三日,随后回京。”

  四皇子面色沉重,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

  八皇子也不管他,自顾自离去,回了城外军营。

  送走八皇子,四皇子招来随从:“扶摇先生那里如何?”

  随从:“自打那日从府上离开,扶摇先生再没来过。”

  四皇子:“派人去请他过来。”

  随从应是,出门去请人。

  一个时辰后匆匆赶回:“王爷,人没了。”

  四皇子面色一沉:“把话说清楚。”

  随从:“属下去了城东杂货铺子,可铺子关了门,一个人都没有,属下便又快马加鞭去了则溪村,可村民说前几日,就是您出发剿匪那日,扶摇先生将他母亲接走了。”

  四皇子黑脸:“接走?接去哪里?”

  随从擦着额头的汗:“说是把整个家都搬了,就连院里栽的樱桃树都挖走了,足足装了五辆马车。”

  四皇子伸手按着眉心,眼中怒气翻滚:“给我派人去搜。”

  随从应是,连忙出门去安排,可派出大量人手四下搜寻,足足搜了三天,愣是连个人影都没搜到。

  四皇子听完最后一队人马的汇报,面色阴沉,独自枯坐。

  许久,冷声吩咐:“封城。”

  ---

  这三日内,八皇子将三万骑兵分成六路,朝不同方向,几乎将黔州境内蹚了个遍,顺手灭了几小股山匪,抓了几伙盗贼,还擒了几个黔州官府通缉的罪犯,可谓战果满满。

  当再找不到可剿之人,八皇子便下令收兵,在和四皇子约定的时辰,三万大军整装待发,随时拔营。

  他带着亲兵来到黔州城外,想入城去接四皇子出城,怎知黔州城门却紧紧关闭。

  八皇子黑脸,吩咐亲兵:“叫门。”亲兵应是,骑马前去叫门。

  守门小将站在城墙之上,拱手恭敬道:“鲁王殿下,王府昨日遭窃,王爷下令关闭城门,搜捕贼人,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进出。”

  亲兵呵斥:“睁大你的眼睛,这是鲁王殿下。”

  守门小将再拱手:“这位大哥,王爷有令,小的不敢违抗,还请见谅。”

  随即又朝着八皇子拱手:“王爷让小的传话,请鲁王殿下先一步回京,待得贼人抓到,王爷自会前去。”

  八皇子气得搭弓拉箭,一箭射穿那守门小将头顶头盔,将他钉在城墙之上:“让老四那个混蛋出来见我,否则本王带兵攻城。”

  八皇子身后的百余名亲兵刷刷抽刀,齐声高喝:“攻城!攻城!攻城!”

  面色苍白的守门小将招呼手下士兵将他从墙上拽下来,踉跄着跑下城楼,翻身上马,一溜烟跑去报信。

  等了约摸两盏茶功夫,四皇子独自一人登上了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