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女配不干了 第74章

作者:桃子味的棉花糖 标签: 快穿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直到姜甜换好衣服,魏成林才转过头看她,瞧她两腮还气鼓鼓的,伸手就去捏了下,又被姜甜瞪了眼。

  “行了,气性怎么这么大,”魏成林也不劳烦她,自己动手从衣柜里拿了两套换洗衣服塞进包里,转过身又说,“我这回去南方,你有没有什么想买的我给你带回来。”

  姜甜一听顿时什么情绪都没了,现在好多东西都是从南方兴起的,她想要的东西可多了。

  魏成林一看她表情就知道了,他往床边一坐,大爷似的张开手,姜甜笑着就主动过去搂住了他的脖子,被人抱坐在腿上也不反抗了。

  “我想要的东西可多了,你都给我买吗?”姜甜先问清楚,别到时候她期待太大,魏成林却出尔反尔了。

  魏成林心满意足把人抱在怀里,语气听起来大方极了,“想要什么你说。”

  这还是他刚才出去时,几个损友给他出的主意,说什么像他们这样经常不在家的男人出门前就要哄好自己媳妇,不然小心出去一趟回来家被偷了。

  魏成林本来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但想想他和姜甜刚结婚几天就要去外地,确实有些过意不去,这才想起要给她带东西回来补偿她。

  姜甜也没跟他客气,一口气说了十几样想让他带的东西,听得魏成林头都大了,但话都说出去了,他大不了多跑几个地方,一定给她买齐。

  出房门前,魏成林可算哄好了媳妇,免去了出远门的后顾之忧。

  瞧着媳妇脸上又露出了甜甜的笑容,魏成林摇摇头,真不知她是怎么做到的,一会儿变一个脸色,偏他还挺吃这套,这还没走心里就已经多了丝牵挂。

  “我走之后,你在家跟妈一起好好的,想回家住两天也可以,”魏成林难得耐心多嘱咐了她几句话,想起什么又添了一句,“你那几条露肩露胳膊的衣服我不在不准穿出去知道吗?”

  姜甜很想翻他个白眼再骂一句老古板,但想到还要他给她带东西,还是乖巧的点了个头。

  反正他不在家,她穿不穿他又看不着,大不了阳奉阴违呗。

  魏成林不知道她心里的小九九,又从钱包里抽出二百块钱给她,“存折上的钱不好取,你日常先花这个,等这次的款结了,我再回来拿钱给你花。”

  钱到手时姜甜眼睛都亮了,侧身主动在他脸上吧唧一口,“谢谢老公,你真好。”

  两人又腻歪了一会儿,直到外间徐秀兰喊吃饭才走出去。

  姜甜迎着婆婆的目光,别扭的扯了下裙摆,面上仍是挂着笑,主动进厨房去帮忙端菜。

  吃过午饭后没多久,魏成林就提着包出去了,徐秀兰早已习惯,还主动安慰儿媳妇,“甜甜别担心,他过几天就回来了。”

  “嗯,我知道的妈。”

  送走儿子,徐秀兰下午还想继续去摆摊,姜甜原本想下午回家一趟,看她忙里往外就主动留了下来,说陪着她一起去摆摊。

  她是想去看看,个体户到底好不好做,虽说外面现在有很多走街串巷的,也有开店做生意的人,但姜甜都没实际接触过,这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徐秀兰本来不想让她跟去,怕她累着,后面见她是真想去这才松口。

  摆摊要用的东西徐秀兰都提前装好了,她在家又提前炒了一些卷饼的配菜就准备出发了。

  姜甜没好意思坐在三轮车上让婆婆带,自己骑了辆自行车跟着她一起去了摆摊的地方。

  位置就在机械厂东大门的马路对面,离家里不远,骑车差不多半小时就到了。

  今天徐秀兰来晚了,没占到好地方,就把摊子支到了机械厂东大门的马路对面。

  姜甜刚到就发现在这里摆摊的人还不少,粗略一数大概有七八家。

  现在不是工人们的下班高峰期,路上行人也不多,她先帮着徐秀兰把摊子支起来,又等了半个多小时,快五点时,机械厂里陆陆续续有工人走了出来。

  徐秀兰也把煤炉子的火透开,起锅烧油先做了几个薄饼出来放着,准备迎接客人。

  但姜甜发现,机械厂里出来的工人分两拨,一拨是晚上不需要加班的工人,他们大多一出厂门就直接骑着自行车回家去了,另一拨要加班又赶不及回家吃晚饭的工人大多就近在厂门口两侧的小摊上就买了吃的,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往马路对面来。

  这样下去怎么行,姜甜有些焦急的问徐秀兰,万一没人过马路来买她们的饼怎么办。

  徐秀兰也没什么办法,她这会儿才出来只是在家待着闲不住,本来也没打算卖出去多少,反正摊饼的面团放一天不会坏,刚出门时她就预料到可能今天卖不出多少,所以配菜也没准备多少,即使真没生意,损失也不大。

  她还让姜甜别急,卖不出去大不了拿回家就是了。

  那怎么行,姜甜瞧着别人家的小摊生意红火,唯独她们这边一个客人也没有,好胜心顿时上来了。

  她往前一站,单手叉腰,另只手抵在唇边做喇叭状,深吸口气就朝对面喊:“卖卷饼了,好吃的土豆丝卷饼!只卖五毛钱一个!”

  “卖卷饼了,好吃的土豆丝卷饼,五毛钱一个!”

  女孩娇气甜美的声音在周围热闹的人群里激不起什么动静,但离得近的也有人听见,顿时被这声音给吸引了过去。

  几个年轻大小伙子一回头,就瞧见一个漂亮姑娘红着脸正帮忙吆喝着自家在卖的土豆丝卷饼。

  “哎,你家卷饼好吃吗?”

  小伙子看着姜甜的眼神发亮,耳根通红的跑过来搭话,不是买卷饼。

  姜甜一看生意上门,立马笑的更甜了,她往身后一指道:“是我婆婆在卖,我家卷饼当然好吃,不信你可以买一个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这是她婆婆啊,他还以为两人是母女呢,小伙子脸上有些悻悻,但话都说出来了,便还是说,“那,那就给我来两个吧。”

  机械厂上班的人饭量都大,徐秀兰给他做卷饼之前先笑着说,“你别着急,先买一个,我这卷饼分量足,等你一个吃不饱再买第二个也行。”

  她说着就拿起之前摊好的一张薄饼开始放配菜,那卷饼铺开比人脑袋还大,先刷一层酱,然后放上满满的青椒土豆丝,再加别的青菜,最后撒上今天刚加的酸豆角和酸萝卜,问过小伙子吃辣后,徐秀兰又给人加了点辣酱,最后一卷,拿张干净油纸包住下半截,一个卷饼这就成了。

  做好的卷饼有成年男人两个拳头那么大,一口下去都咬不完。

  小伙子本是奔着姜甜来的,结果卷饼一吃到嘴里,立马给他香迷糊了,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跟他一起的工友叫他吃的这么香,纷纷涌到徐秀兰小摊旁也要买来尝尝。

  其中还有人以前就买过徐秀兰卷饼的人认出了她,买完一尝发现她又添了新配料,卷饼更好吃了。

  在机械厂上班的工人都不差钱,大家有的买了一个吃完又买了一个准备留着晚上当夜宵吃,走时姜甜还请他们帮忙宣传宣传,下回来给他们多加配菜。

  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好,姜甜也不吆喝了,她就负责收钱找零。

  两人卖了一阵,有那买了别家饼子的工人听朋友说她家配料酸豆角好吃,就厚着脸皮过来想要一点尝尝。

  这要是换了别的摆摊的老板见了也许就气呼呼的撵人了,没买他家东西还想要配菜吃,要都像他这样干,生意还做不做了。

  “成,叔你用啥盛,我给你舀一勺尝尝,要是觉得好吃下回来买我家卷饼啊,配在一起更好吃呢。”

  姜甜不仅没生气,反而大方的同意了,一勺酸豆角不值什么钱,人吃过觉得好,以后说不定就成回头客了呢。

  工人大叔有些不好意思的掰开自己的饼子,“你放这里面就行。”

  徐秀兰炒的酸豆角又香又脆,酸辣十足的味道配啥都特别下饭。

  刚还觉得饼子噎人的大叔,尝过加了酸豆角的饼子后立马转头跟姜甜夸,“好吃,你家这酸豆角做的真好吃。”

  他瞧着徐秀兰手脚麻利的卷饼,里头配菜满的都快溢出来了,大叔接着就说,“给我也来一个卷饼,里头多放点酸豆角。”

  “大叔你这么喜欢吃我家的酸豆角啊?”姜甜笑眯眯的跟人宣传,“其实我家这酸豆角也单独卖呢,以后你想吃也可以到我家店里买的。”

  “成啊,我是真吃中这口了,你家店开在哪啊,等回头我就让我媳妇去买。”大叔不差钱,工作那么累,就靠这口吃的提精神了。

  姜甜眼也不眨的开始编,“就在常明路,常明小学您知道吗,顺着十字路口往东走,我家的店就准备开在那,等过阵子就开门了,到时候您来买我一定给您便宜点。”

  “妹子我记住了,到时候一定去。”大叔吃完了饼子又吃完了卷饼,摸摸肚子心满意足的回了机械厂。

  甭管他以后去不去,姜甜反正已经看到了酸豆角的好评,现在就等她妈把酱菜铺子开起来啦。

  等回去她就要回家说服她爸妈哥嫂立马砸墙开店!

第99章 八零私奔的小媳妇女配……

  卷饼生意太好,徐秀兰都后悔东西带少了,最后一个卷饼卖完,徐秀兰遗憾对后面排队的几个人说,“今天都卖完了,大家想吃我明一早还来。”

  有个胆大的小伙凑到前面问,“婶子你家卷饼没有了,这配料卖吗,我买了馒头想尝尝你家酸豆角,还有这辣酱。”

  “酸豆角不要钱送你吃,不过我这酱是五花肉熬的,你要我就收你两分钱吧。”徐秀兰熬酱的时候没少往里放肉,黄豆大的肉丁看得分明,更何况辣椒和其他配料也是钱买的,收两分钱真不算贵。

  没买上卷饼的人一听纷纷转头去别的摊位买饼买馒头过来加酸豆角就酱吃,也有人吃过卷饼还没走的,也腆着脸过来说想再要点酸豆角回去配粥吃。

  徐秀兰心软,来跟她要的她都给了,直到连配料盒子都空了,俩人才收拾东西回家。

  她们回到家时也才六点半多,短短一个小时就把徐秀兰准备的卷饼的料给卖完了,除去卷饼,就连肉酱最后也卖了三四毛钱。

  蚊子再小也是肉,徐秀兰到家把东西卸下来,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先去做晚饭,准备等晚上再盘帐。

  魏成林走了,晚上只有她们婆媳两个人吃饭,姜甜在外面站了一个多小时热的不行,晚上徐秀兰就做了凉面,切了点黄瓜丝又烫了两颗青菜当配菜,码子是肉酱和辣炒酸豆角。

  凉面吃起来酸酸辣辣的很开胃,姜甜吃了一整碗,徐秀兰看着她却说,“今天太晚了,张记烧鸡都卖完了,等明天我给你买烧鸡吃。”

  “今天多亏了甜甜你跟我一起去,东西不仅没剩还全都卖完了。”

  徐秀兰简单收拾完厨房就回来客厅拿出钱袋开始算账,她今天下午一个多小时卖出去六十三个卷饼,还卖了半罐肉酱,赚了三十一块八毛六,卷饼一个卖五毛钱,除去本钱她能有两毛五的利润,差不多是对半开,肉酱不赚钱,因为她用料多,一斤五花肉能熬两瓶酱,半瓶酱加那些调料成本也在三四毛左右。

  不过今天那些买了肉酱的人都说明天一定来买卷饼,只要回头客一多她还是赚的。

  今天这三十一块多比她平时一天挣的都多,徐秀兰数完钱,转头从包里抽出两张大团结给姜甜。

  “甜甜,这是妈给你的零花钱,拿去花吧。”

  姜甜疑惑,都没敢伸手接,她是爱钱,但徐秀兰摆摊赚的是辛苦钱,她哪好意思要。

  “妈,你不用给我钱,我手里有钱。”不说魏成林的存折都在她那,就他临走前还给了她二百块钱没动呢,她是真不缺钱花。

  徐秀兰知道魏成林肯定给她钱了,但小两口的事她不多问,只把这二十块硬塞进了她手里,“这是妈给你的,拿着就是。”

  “今天要不是你,这三十块钱能不能赚到都两说呢,下回你有啥好主意再给我说说。”

  还别说,徐秀兰摆摊这么久,不管生意好坏,她真没好意思张嘴吆喝过,今天也是姜甜率先说可以送酸豆角尝尝,后面也吸引了几个回头客,不出意外的话,明天的生意可能会更好,徐秀兰一高兴就想给她钱花。

  姜甜见她是真心想给,这才收了过来,钱她先拿着,大不了她买些东西送回给徐秀兰就是了。

  而且关于摆摊的事她还真有点别的想法,“妈,你有没有想过做个招牌,比如叫某某卷饼,这样大家即使在老位置找不到你,一看招牌不就过来了。”

  徐秀兰收着零钱不解道:“我就是摆摊哪用的着这个,那不是人家开店的才做招牌吗?”

  “这你就不懂了吧,”姜甜给她仔细的说,“招牌是为了让别人一下就记住你,比如您刚才说的烧鸡,如果是同时有两家烧鸡店,这两家店做的味道还差不多,但是一个有名字,一个没有名字,您想买烧鸡的时候,头一个想起来的是不是就是这个有名字的烧鸡店?”

  “好像确实是这样。”徐秀兰仔细想想,这个县城里可不止一家烧鸡店,但一说起买烧鸡,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张记的烧鸡,一是因为吃惯了,二则是因为人家招牌打出来了。

  摆摊和开店都是一样的道,只要招牌打出去,让大家记住了,别人肯定会优先来买她的卷饼。

  徐秀兰懂了,“你说的有道,回头我就去找人做个招牌带着。”

  姜甜点点头又给她出主意,“名字不需要太复杂,好记有特色就行。”

  “那我就学人张记烧鸡,叫个魏家卷饼怎么样?”徐秀兰没啥文化,感觉自己也想不出啥好听的招牌名字。

  “当然可以啊,”姜甜也是个起名废,但她有些不解,“妈你不是姓徐吗,干嘛不叫徐记卷饼?”

  徐秀兰一愣,如果不是她提起,她都快要忘了自己姓徐不姓魏了,因为自从她嫁人,年轻时还有人喊她一声秀兰,自她男人去世后,周围人背后都爱叫她魏寡妇,当面要不叫魏家的,魏婶子。

  “成!就叫徐记卷饼!”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徐秀兰就干劲满满的起床出门买肉买菜去了,东西买回来后,徐秀兰先炒酸豆角,又熬了小半锅酱,接着才开始准备摆摊的材料,还做了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