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腊七小雪
而且,贵族那边也有人暗地里给万念通风报信,以求在商船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果然……”
万念一边狠狠的咬着牛奶的吸管,一边道:
“就不应该信教会这些人的良心啊。”
她转头看了眼刚刚被不少贵族的暗地里给她送上来的这些信,心说教会啊教会,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其实比较出乎万念意料的是,这一次私下里传消息给万念的贵族出奇的多。
她本来以为这种好事,不少贵族都要跟着教会插上一脚呢。
不过,或许是因为海运的繁荣,所以眼下更多的贵族在意的并不是囤积的粮食能卖出多少高价,而是海盗来临之后他们的生意会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他们都很焦急地在私底下向万念询问解决这次事件的办法。
虽然眼下这次事件看起来还挺棘手的,不过在万念看来,其实也好办。
——既然那些海盗们都是群没礼貌的混蛋,就把他们打到讲礼貌就好了吗!
不得不说,万念弱智小游戏打多了,思维方式也开始越来越朝着草履虫的方向进化了。
她看了眼最近修道院最新研究出来的几项成果。
——一款在万念的指导下,由一群疯子们研究出来的炸.弹。
由于某些原因,这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出现的日子,至少比原时间线上提前了上百年。
万念原本不想动用这个东西的,毕竟这玩意炸是炸,但是具体怎么个炸法,还有怎么个动静,都还是个未知数……
正如同万念那迷茫的人生一样,这个炸.弹的安全性,可能比一只头疼的可达鸭都要更迷茫。
不过,这群海盗们的出现,让这玩意出现的时间不得不提前了。
万念在心里暗暗的画了个十字。
只希望那群海盗们长点眼睛,在这玩意爆炸之前及时闪开。
有了这个东西以后……
万念还得准备将港口那里控制起来,最起码能够掌握住这些海贼的登陆时间和地点。
黎东区的港口海岸线有很长,很难防守住那些海贼上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过……
这对于万念来说,倒不算什么特别难搞的事。
因为现如今,黎东区的码头居住着一群数量众多的人。
——码头工人。
让这群人在码头当卧底,随时通风报信,再合适不过了。
“想法倒是不错。”
修道院的员工听完了万念的想法后评价道。
“不过,最好需要一个标志,来让那些码头工人们彼此知道他们都是在做相同的事。”
道上经验丰富的黑羊说道。
“还有一些平民,我觉得他们也需要我们的保护。”
爱德华在旁边补充道。
“而且……”
“有些聪明的海盗也会故意伪装成平民。”
“最好让一些平民,在自己的家里也做上一些标记。”
“这样……”
“海盗来的时候,咱们只需要去救那些有标记的人就好了,可以避免被那些海盗们混进来。”
“不错啊……看来大家商量商量还是能想出点办法的。”
万念点头道:
“那你们说,做什么标记最合适呢?”
话刚说完,她就觉得自己有点傻了。
因为……
整个黎东区,能代表他们的标志,就只有一个。
……
教会这边。
沃森刚刚像那几个神父交代的那样,将某个仓库打开,就迎面而来一股发霉的味道。
“咳咳。”
他一边挥散着那些味道,一边咳嗽着道,“这到底是什么啊?”
沃森看向了那个黑漆漆的仓库里面。
说巧不巧,他刚刚才跟那些码头工人们说少用这个标志,他就再一次看见了这个标志。
——这个仓库里装的就是前段时间收缴上来的那些禁书。
最近下雨比较多,这些书有的都发霉了。
不过,它们保存的还算良好。
沃森随手拿起旁边架子上的一本书,那本书上,那个圆圈套三角的标志,还挺显眼的。
“这么多书,我雇个马车,一批批拉回去吧。”
沃森一边头疼的将这些书扔进了雇来的马车里,一边朝着自己家里走去。
他路过的时候,几个刚刚搬运完粮食的神职人员正指着他的背影哈哈大笑。
“看见了没?那个傻小子真的在搬那些书。”
“我想,我们的沃森牧师还不知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只希望再过段时间,他不会在家中被饿死,光明神在上。”
第173章
海盗潜入平民家,是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
众所周知的是,这年头海盗完全可以当一种季节性职业来对待。
有的海盗下了船就是普通人,上了船就是强盗,日子越差,被逼的去当海盗的人就越多。
所以……
理论上来说,这些海盗们很擅长伪装成平民。
那么想要把他们完全分开,就需要一点海盗们“绝对制造不出来的东西”来证明他们的身份了。
这放在一般人面前,一定都是个难题。
但幸好——
那种东西万念有,而且有的是。
……
今日阳光明媚。
虽说已经知晓了海盗要来这里的事情,但是修道院这里依旧像往常一样平和而安详。
——毕竟真的说起来,就算海盗真的过来了,修道院这里八成也不会有什么事。
毕竟……
哪个海盗想不开,会往一贫如洗的修道院这里钻呢?
所以,修道院的众人大多都在勤勤恳恳的忙活着自己的事业。
大家该挖尸体的挖尸体,该炸东西的炸东西,该拆家的拆家。
而无事可做的废物万念,正独自一人坐在图书室里,用剪子剪一叠厚厚的纸。
这些纸上,全都印着那种圆圈套三角形的标志。
“现代有而古代没有”的东西有很多。
但是如果说性价比最高的东西……
那要万念来说,还得是纸。
一盒普通的a4纸算下来十几块钱。
而一张纸可以裁成二十来张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印上一个图案,这样就能分给二十来个人。
说起来,古代的纸还都是羊皮纸,偶尔倒也有一些莎草纸。
万念用的这种平整光滑的a4纸,算得上是这个年代独一无二的产物。
这一点在修道院里曾经引起过轰动。
只不过这玩意在外界影响力实在不大。
——因为,能用上a4纸的,理论上来讲都是禁书。
所以这玩意根本就没有被大规模传播出去的空间,更无从谈起影响力了。
当然,识货的人肯定有。
只不过在“禁书”这两个字的威力下,还会关注这一点的人并不多。
万念把这些小卡片裁剪开来,然后再分发给码头工人们,让他们帮忙转交给平民,作为到时候分清身份的凭证。
现在这个年头,黎东区几乎每一个平民家里多多少少都会跟码头工人沾点关系。
他们不是家里有亲戚在码头工作,就是有认识的人在码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