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95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这也是老生常谈,每一任三边总督都要走这么一出,然后被搁置。

  但张白圭却很感兴趣,也很赞同,娘亲常说有伟人说过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他觉得深有道理。

  但他知道,不能空谈。

  先是把大明的典章制度和朝廷的执政文书看了一圈,财政、军事、民生挨个计算,最后神色复杂地放下书。

  搁置……是对的。

  朝廷没钱没兵没粮没人。

  他满眼郁郁。

  *

  回家后,他捧着茶盏长吁短叹。

  赵云惜瞥了他一眼,猜测在翰林院受委屈了。

  他的当官路,没那么顺利。

  宦海官途,沉浮不定。

  天才如张居正,亦要收些磋磨。

  “我今日才知,朝廷竟是拿不出银粮,也拿不出兵卒。”

  他压低声音叹气。

  赵云惜猜测:“你在关注河套问题?”

  张白圭呆:“对。”

  赵云惜立在屋檐下,满脸爱怜地给辣椒地除草,闻言回首道:“几千年的老问题,非一日之功可除,比如这辣椒苗,我看见之时就想用,可它要长苗,要开花,才能结出我想要的果实。白圭,你如今还在吸取水分和阳光,等待着开花。”

  “如今天寒地冻,十月入冬,四月开春,能留给作物生长的时间不足半年,如何攒出钱粮?”

  赵云惜知道,此时哥伦布已经发现了新大陆,除了红薯传入大明的时日晚些,土豆、玉米说不定已经在大明境内了!

  她想着,托王朝晖帮她找找。

  碰见辣椒,让她心中充满了希望。

  小冰河时期,还有个根本原因就是粮食不足,气温太低导致收成紧缩,连基本温饱都无法解决,更别提攒钱攒粮打仗了。

  “娘,你想啥呢?”张白圭俯身歪头,在她面前晃晃手。

  见她没反应,还用小猫咪的鼻子去碰触她,颇为纳罕。

  “在想家国大事。”赵云惜满脸深沉地开口,在他疑惑的眼神中,浅声道:“比如明天吃啥!”

  张白圭望天:“那确实是蛮家国大事的。”

  两人正说着话,叶珣提着洒水壶走过来,满脸茫然:“么斯?”

第105章

  在叶珣将信将疑的表情中,赵云惜将方才说过的话重复一次,这才看向长势最好的一棵辣椒苗,此时已经挂了小小的青色辣椒。

  “罢了,今天就吃。”赵云惜直接摘掉一把指肚大的辣椒,在两人疑惑的眼神中,笑眯眯道:“吃它。”

  赵云惜珍惜地挨个清洗。

  就这几棵长势最好,结了好些辣椒,且吃且珍惜。

  张白圭望着他,有些疑惑:“好吃吗?”

  赵云惜肯定点头,“吃了还想吃。”

  她光是想想,就忍不住分泌口水。

  张白圭见她满脸笃定,和叶珣对视一眼,决定尝尝再说。

  “要怎么做?我打下手。”叶珣挽起袖子,慢条斯理道。

  赵云惜拿出一小碗面,一个鸡蛋,一块五花肉,一个馒头。

  张白圭怔住:“这些食材合在一起能做出什么来?”

  他想象不到。

  赵云惜先用鸡蛋液和面,搅了个面糊,把辣椒剁碎放进去,打算煎辣椒吃。

  又把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在热锅上煎。

  张白圭:?

  叶珣:?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眸中看出迷茫之色。这样的搭配,从未见过。

  喷香的味道传来,那翻炒的煎辣椒突然爆发出浓烈刺激的香味。

  “啊秋~”

  三重奏响起。

  张白圭望着面前被煎到起虎皮的辣椒,不放心地问:“真的能吃吗?这味道也太呛人了。”

  赵云惜疯狂点头。

  包能吃的!

  “娘,你做饭好厉害啊,我都没见过这个。”

  “姐姐,你煎的辣椒真香啊……”

  两人言不由衷地夸赞。

  将煎到金黄流油的辣椒盛出来,赵云惜递给他一个暄软的馒头,笑嘻嘻道:“喏,给你看看什么叫下饭。”

  将馒头一掰为二,加一些煎辣椒和煎五花肉进来,再合起来,赵云惜嘀咕:“应该把刺激性降到最低了吧……”

  她闻着那真是香气四溢,妙极了。

  然而——

  张白圭自认走南闯北,吃过不少口味,然而这一口咬到内里夹的馅儿,顿时惊讶。

  口感很冲,嘴里火烧火燎一片,但是当你真正品味时,又觉得很香。

  一种独特的口感和香味。

  “斯哈……好辣……斯哈……”赵云惜一边吸气,一边拿起第二个馒头。

  张白圭也是。

  三人埋头苦吃,一笼馒头很快就消失了。

  赵云惜眉眼柔和,只要他俩能接受,那辣椒必然好推多了。她得相信国人的嘴和胃,最起码有一半的辣椒受众。到时候是不是可以把辣条端上桌,不知在古代好不好卖。

  看着张白圭和叶珣吃得嘴巴红通通,她唇角微弯,心底一片柔软:“喜欢吃,下回还给你做。”

  赵云惜吃了又辣又干巴的,就有些渴,索性又做酸辣肚丝汤。

  张白圭不顾烫,一边吹一边喝了两口,瞬间惊为天人。

  “真香啊!好好喝!”

  一碗酸辣肚丝汤下肚,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赵云惜眉眼柔和,看着他俩吃得好,也十分满足。

  *

  张白圭天不见亮就起身,想着今日内阁巡查翰林院,得收拾利索,早些过去才好。

  没想到娘亲比他还早,她已经把灶膛给烧起来了。

  “娘,你且睡下,再眯瞪一会儿。”他劝。

  赵云惜摇头。

  她光是想着这钱老老实实一手一脚的赚,实在太艰难了,想着辣椒、玉米她都愁得睡不着。

  她打着哈欠,又把灶膛里的草木灰给扒拉下去。她一晚上都没咋合眼,闭上眼睛就是百姓民生。她原先的日子,上班攒钱买房买车,最愁的就是甲方无理取闹。

  可如今,她知道自己怀揣着巨大的宝藏,那个名为玉米土豆红薯的东西,她得尽快找出来。

  然后推广——

  等白圭登上高位,有话语权的时候,她应该能攒不少良种了。虽然愁,但不影响手里做饭,她用辣椒拌个胡瓜。

  于是——

  斯哈之声不绝于耳,赵云惜嘻嘻一笑,深藏功与名。

  *

  张白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外头的寒暄,徐玠朗笑声传来,听着格外活泼开怀,他顿觉一言难尽。

  当内阁成员出现时,他起身行礼后,便依着规矩做自己的事。

  但他用眼角余光看到人群中的严嵩时,顿时觉得纳罕,明明他是很好的臣子,忧国忧民,勤勉有加,但立在人群中,就是给他一种端着正经夹子的虚妄感,好像越是正气凛然,越是会来阴的虚的,那种矛盾的感官,让他心里有些晃神。

  结果——

  严嵩停到他跟前,笑着夸赞:“我记得居正小友,他是状元郎,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也做得好,人也勤勉懂事……”

  张白圭连忙躬身作揖,谢过他的看重抬爱。

  他心里高兴。

  能得内阁青眼,自然是好事,对他的仕途有利。

  然而他想到了顾璘。

  当初对他又是托子又是送犀带,和他小友相称,对他极为推崇,极尽夸赞,所有人都以为,他中举一事定然稳妥。

  结果不提也罢。

  不过一场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