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20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以前都有些怕沾染上他们的穷酸一样,虽然不会鄙夷,但也没有多亲近。

  儿子给她面子挣回来些,儿媳、孙子更是让她面上发光,真好。

  “这么大的银项圈,可见老太太真喜欢你。”李春容品了品,有些眼热,这样好的东西,老太太都没给过张文明。

  等回家了,天也黑透了,三人就洗洗睡了。

  第二日,卖完糯米包油条后,她便去药铺称了需要的中草药,又去打了一坛黄酒。想了想,就跟李春容商量着,想先给她娘买银镯子,再赚钱了给婆母买。

  “这推车、糯米、面粉都是她置办的,给钱定然是不要的,就想着买个银镯子给她,您帮着买骡子,我也记在心里,你放心,再攒钱了就给您买,就是想着咱娘俩相依为命更亲些,旁人都比不过,这才想跟你商量商量。”

  她觉醒记忆后立马摆摊赚钱,但时间也不够,攒了些大钱,中间还花了,买俩银镯子确实不够。

  李春容浑不在意地摆摆手:“一家人不说外道话,你买就是,我又不是不懂事那种坏婆子。”

  说定了,赵云惜就去买银镯子,她估着价钱买了最大的,又给李春容买了带银吊坠的木簪,争取端水一下。

  她转脸就把木簪给婆母戴上,笑眯眯给掌柜的说:“我们做生意的本钱是我亲娘出的,好不容易攒点钱,我娘就拉我来给亲娘买银镯子,说我们是一家人,不能用别人的钱,瞧瞧,再也找不出这么好的婆母了。”

  李春容摸着木簪,笑得见牙不见眼:“应该的应该的,你这给自己买就行了,给我戴干啥,老婆子糟蹋了。”

  赵云惜笑眯眯哄她:“婆母看着比别人年轻,跟三十岁出头一样,漂亮又排场,就适合戴这样雅致的木簪。”

  掌柜的在一旁听着,惊叹于她的口才,这还不把全家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好好好~”李春容心里跟喝了蜜一样甜,谁对她好,她都知道。

  掌柜的看看老的,再看看小的,心生敬佩,也起了爱才之心:“小娘子要不要留店里做小二,卖成了还有提成。”

  李春容被挖过一次墙角,顿时很敏锐:“这是我儿媳和孙子。”

  掌柜的嘴角抽了抽。

  “承蒙抬爱,我在东街开了卖糯米包油条的小摊,没机会来上工了。”

  她摆小摊,只要每年经手金额不超过四十两就不用交税,也不会被充入商籍,她要是真来做店丫头,那可不一样了。

  结算完以后,在掌柜遗憾的目送下,她先把李春容送回去,又牵着小白圭回娘家。

  下午时候,肉已经卖完了,刘氏正在洗衣裳,肥硕的身子灵活有力,在古代看着很有安全感。

  “娘。”赵云惜笑吟吟地唤。

  小白圭一到嘎嘎家,就去找小表哥玩了,也不认生,也不怕脏了。

  刘氏把衣裳挂好,瞧见娘俩,眼睛瞬间就亮了。

  “小云!”她连忙上前来。

  拉着闺女进屋,又是拿糖又是拿点心,都摆在她面前,这才笑着问:“咋回来了。”

  赵云惜从怀里掏出银镯子,套在她手腕上,越看越喜欢:“娘戴着真好看。”

  刘氏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

  “你以前哪里会心疼人。”她隔着朦胧泪眼,看着手上的银镯子,低声道:“都说只有当娘了,才知道娘的苦,才知道心疼娘。”

  “当娘的苦楚,娘知道,好孩子,这镯子你戴,娘不要。”

  她说着就要摘下来。

  赵云惜按住她的手,笑着道:“苦啥苦,往后日子越来越甜,这圈口大,我戴不上,你也别取,专门买来孝顺你的。”

  刘氏摩挲着她的手,心疼坏了。

  “以前憨吃憨睡的多好。”

  赵云惜黑线。

  娘俩聊着天,她连忙说明来意,就说是老太太要五十盒面脂,需要十斤上好的猪油,让她帮着存下来。

  “十斤?那么多?”

  刘氏吃惊,她笑呵呵道:“家里就有,等会儿叫云文给你送去。”

  赵云惜就问多少钱,被刘氏瞪了一眼。就笑嘻嘻地挨着她,不说话了。

  “我要回去了,一会儿晚了。”

  赵家睡得也很早,毕竟半夜还要起床杀猪,容不得睡懒觉。

  她一往外走,刘氏就有些舍不得。

  走出门后,她就把袖子挽起来一截,露出粗实的银镯子。

  “瞧瞧,闺女给买的,用料多实在。”

  赵云惜黑线,看着赵云升搬出一个坛子,她本来打算自己背回去,见这么大的罐子只得作罢。

  “劳烦二哥了。”她道。

  等回去后,告别赵二哥,她立马把黄酒温上,温度上来了,就把香料药草投进去。

  已经交三月了,天还是很冷,得泡两天才成。

  赵云惜还回去看了一眼泡着的竹子,在流水和时光的作用下,已经有些变化了,但还不够,她是做纸用的,只要纤维。

  都收拾好了,这才洗洗睡了。

  卖糯米包油条是做惯了的活计,时日久了,空闲时间也更多了,下午回来时,就多去挖野菜回来剁碎喂鸡。

  还说要挖蚯蚓,她实在下不去手,那些缠在一起的软体动物,她都怵得慌。

  什么菜青虫之类都不行。

  但鸡鸭要补充蛋白质,赵云惜想了想,只能去捞河蚌。

  有一说一,她还怕河里的蚂蟥,吸人血的时候没感觉,能发现流血已经钻肉里了。

  但为了喂她的小鸡崽,只能硬着头皮上。

  小白圭倒是不怕软体动物,但他爱洁,不喜蚯蚓,倒是不排斥捉菜青虫,他就去到处捉虫子。

  赵云惜站在小河边,用网兜捞河蚌,这时候的河蚌和田螺都很肥美,用来喂鸡极好。

  如果不介意,还可以炒着吃,她现在赚钱了,隔三差五吃肉,没那么馋,就不去惦念着吃河蚌。

  捞了一桶,回家用锤子砸碎,放在后院,鸡鸭就会自己啄着吃。

  当初黄色的小鸡崽,现在长出了翅膀,已经会和大鹅打架了。

  小白狗也从鞋底那么点,长到了小白圭的腰间,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像是帅气的小王子。

  飘红的土松犬,鼻子和爪垫都是粉色,也叫五红犬,小时候可可爱爱,长大了真帅。

  小白圭见娘亲一直抚摸着小白狗,默默地挨着小白狗蹲下,昂着白生生的小脸,软声道:“摸我头。”

第17章

  春寒渐尽,赵云惜对上小白圭湿漉漉的眼神,心中怜惜大起,轻轻抚摸着他的脑袋。

  微凉的雨点落在头上,她抬眸,原来是下雨了。

  “下雨收衣服咯~”

  “文明娘,你家床单还晾在外头,下雨了!”

  “来了来了!”

  小小的村落被濛濛细雨笼罩,灰瓦、茅草,掩出一片宁静的天地。

  “这灰沉沉的天,人的脑子都搅灰了。”赵云惜叹气,她在下雨天总是心里酸酸的,想哭。

  张白圭见亲娘神情恍惚,便用小手捧着她的脸,软声哄:“乖乖不哭,白圭亲亲。”

  福米摇着尾巴,在她脚边乱蹭。

  赵云惜回神,抱起小白圭,见他眸中担忧,她用脸颊贴着他的脸颊,轻轻地蹭着。

  “乖乖,娘没事。”

  他真的聪慧又敏锐,这会儿趴在她颈窝,小手却一直给她拍着脊背。

  赵云惜鼻尖一酸,幼儿不加掩饰的爱,总是能治愈残破不堪的心。

  下了雨,天便昏暗起来,赵云惜借着蒙蒙亮光,将晒好的羊毛都收拢起来,用手不停地扯着,等打蓬松了,就能纺线,到时候给小白圭做个小帽子、坎肩。

  隔日睡醒,雨还蒙蒙下着,李春容听见这边的动静,便说下雨不去了,叫她接着睡。

  赵云惜睡不着,起来接着揪羊毛,等弄完了,天也亮了,料峭的春风吹薄了雨,天边就有几分光明。

  小白圭睡醒后,坐在床上有些茫然,他这些日子也跟着娘亲奔波,总是在热闹人群中醒来,突然这样安静,他揉着眼睛醒神。

  “娘~”他闭着眼睛喊。

  赵云惜听见动静,就起身把他抱起来,笑吟吟问:“宝贝醒了?娘给你穿衣服。”

  “宝贝?”小白圭歪头。

  赵云惜但笑不语,给他洗脸洗手后,去厨房给他端来肉沫蛋羹,和鸡蛋饼,让他自己吃。

  张白圭吃完了,听见娘亲在背诗经,就过来跟着她一起背,奶里奶气的声音,和清润的女声逐渐同频。

  李春容正在给鸡鸭喂食,听见声音后,咧着嘴角笑得开怀,她刚开始就觉得儿媳妇会读书有面子,现在想想,母亲有学识还能带着孩子读书,人也明理,越想心里越美。

  喂完鸡食,又提着装满羊毛的箩筐去纺线,她不知道为啥要用羊毛纺线,但是儿媳妇说了,她就纺。

  这是她做惯了的活,很快就上手了。

  而赵云惜正在为小白圭的天赋震惊,说实话,她知道自家孩子聪慧,记性好,算数好,脑子转得快,但属实没想到,他自己看书看一会儿,也能背下来。

  古文太难背了,以前背一篇还好,现在是一本书一本书的背,而且还引经据典,这些也要背。

  但是对小白圭来说,手拿把掐,扫一眼的事儿。

  她摸了摸下巴,若真有这样的资质,那早日寻访名师,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张白圭不足三岁,穿着一身棉制月白直缀,腰间是寸宽的棉布腰带,头上戴着同色的角巾,玉白的小脸精致可爱,这样昂着头,睁着乌溜溜地眸子望着你,格外的矜贵雅致,澄澈的眼神透着奶气,才让人恍然觉得,这是小孩。

  她细细打量过,越看越喜欢。

  小白圭笑起来时,眉眼微弯,活泼又灵动。

  若是她在练字,他便自己捧着书,肉乎乎的手指指着,逐字逐句地看,实在乖巧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