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230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她觉得自己很年轻。

  并且在王者峡谷杀过人,不能穿酱色。

  穿上漂亮衣裳,她心情也跟着好很多,巡店时,满脸微笑,看见店里上升的营业额,更是神采飞扬。

  *

  五更。

  张居正候在裕王府外,等着给他上早课。

  衬着天色尚早,他又理了理衣领,望着天边一道金灿灿的红霞,看向大踏步走来的高拱,这才和他一道进了侧门。

  裕王府一切照常,好像先前掀起轩然大波的送礼事件不复存在。

  迷蒙的晨雾被昏黄的灯光破开。

  裕王留着问了话,近来朝中可好、京中可有趣闻。

  张居正都挑着一一回了。

  裕王有心和他二人推心置腹,张居正才识过人、进退有度,虽然年轻,但足够稳重、少年老成,几件事办得极为漂亮,且他并非薄情寡义之人,到底心底柔软、心怀恩义,那倒能为他所用了。

  而高拱虽然脾气火爆,但他同样才华过人,且有忠心!自然和张居正有不同的用法。

  裕王稍作思索,笑着道:“听闻你二人吃过京中风靡一时的火锅,正好本王也想尝尝,不若你二人做个引荐。”

  张居正连忙应下,笑着回:“那古董锅铺子就是家慈所开,王爷能去,真是让小店蓬荜生辉!”

  高拱也跟着夸:“前几日吃过一回,如今正心心念念,里头的吃食很新鲜,我回家自己做,就不是那个味道了。”

  他露出回味的表情。

  裕王点头,古董锅确实风靡,就连他家厨子都去学了,可惜没有学到精髓。

  “待本王更衣,我们一道去。”裕王笑呵呵道。

  他心里跟明镜一样,只要他还没有登基,他就需要笼络臣心,毕竟当今春秋鼎盛,换句话说,还能生,只要有皇子降生,他的储君之位,就没有那么稳。

  裕王笑得满脸谦和,坐在马车上,亲自撩开帘子,给二人让出舒服的位置来。

  “你家生意可还好……?”他话音未落,就看到敞开的店门里,是沸腾的人声。

  上座率这么高?

  裕王带着疑惑往里面走,刚落座,便有人送来茶水点心,相貌精致的小二脸上带着笑:“欢迎光临,客官,请点餐。”

第130章

  “这是何物?”裕王对着白瓷碗中晶莹剔透的吃食问。

  张居正用汤勺搅了搅,笑着回:“此乃凉粉,从苏州进的薜荔籽,用纱布包住,在凉水中反复揉搓,就能出胶,在井水中湃上一夜,就能凝固成这样晶莹剔透的吃食。”

  裕王捧着白瓷碗,里面是被刮成小格的冰粉,里面有玫瑰卤,撒着花生碎,边上还摆着水果拼盘。

  “这些时令水果,喜欢的就倒在碗里。”张居正示范,他添了白桃、枇杷、杏等,整齐地码好以后,冰粉瞧着更漂亮了。

  “这水果还切成星星性状?”裕王摆完,自己都觉得漂亮,笑着道:“再给本王上一碗,要枇杷、李子、樱桃,用食盒装了,送去给刘氏。”

  张居正眉心微动,和高拱对视一眼,并未说话。

  未出口的话,也尽数咽了回去。

  待回小院后,张居正便坐在小院闷闷不乐。

  赵云惜纳罕地看着他:“怎么了?”

  他素来老成持重,鲜少将情绪挂在脸上。

  “今日和裕王、高拱,在店里吃饭,裕王……送了冰粉给妾室。”他简直大为震惊。

  虽是私下接触,但此刻应当笼络朝臣,谈论国事,而不是哄妾室开心。

  公私不分。

  赵云惜瞬间懂了。

  裕王=欲王。

  纵欲而死的一代帝王,在八卦榜上也是被津津乐道的一位。

  赵云惜满脸怜悯地拍拍他的肩膀,笑着道:“节哀。”

  除此二字,真是无话可说。

  除非……嘉靖现在能生出孩子来,尚且能改了裕王登基的可能,要不然他一上位,那真是小日子有滋有味:沉溺财色,为之而死,并且不顾百姓死活,死命压榨。

  结果——

  嘉靖真的生了。

  他爱上了一个英武不凡的小妇人?

  赵云惜在坊间听来八卦,据说是此女身姿健壮,却生得眉目如画,俏丽婉转,皇帝一见就忍不住和她缠缠绵绵,直接召进后宫做贵人。

  她听得都要急死了!

  后来呢后来呢!

  那说坊间趣味的妇人左顾右盼,又想说又有些不敢,跟做贼似得,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说道:“据说是皇帝多年吃丹药不行了,此女健壮能在上面骑马呢。”

  赵云惜黑线。

  虽然是坊间黄谣,但格外符合逻辑。

  她这才恍然想起,自己是来买布料,给小敬修做口水巾的,果然听见八卦就挪不动脚。

  赵云惜一转身,就瞧见一个柔软的小女孩,瞧着才四五岁,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她。

  哎哟,真可爱。

  都说缺什么想什么,她要搬出那句裹脚布名言了!老张家三代单传,一根独苗。

  咳。

  好吧,她想要香香软软的小闺女了。

  只能盼着敬修长大后生了。

  到时候她应该还活着吧。

  赵云惜不确定地想。

  瓜吃得有点撑啊。

  赵云惜带着满肚子八卦回家了。

  一想到嘉靖这样的好日子,男人还要过上几百年,她就不爽。

  嘉靖可真是人老心不老。

  她如今多看青春活泼的少年郎一眼,都觉得不好意思,有任何遐思,都会觉得是玷污这份美好。

  该死的道德感。

  赵云惜望天。

  顾琢光见她捧着茶盏,没一会儿就叹十回气,有些纳闷:“娘,怎么了?”

  总觉得她今天怪怪的。

  赵云惜摇头,放下手中的茶盏,托腮,人都有情感倾向,她在明朝,永远也遇不到三观契合的同类。

  她觉得张文明已经很好了,他一身皮相就极好,性子也不错。

  但——她知道两人之间横亘着五百年的时光,不同频,又如何谈爱恨。

  她懂他的发疯徘徊,抑郁苦闷,却没办法剖开自己的心。

  在这个时代,她不护着、爱着自己的心,便再没有人能懂了。

  赵云惜苦涩一笑。

  她抱着酒坛子回房,明明吃瓜玩闹,却把自己的愁绪给勾出来了。

  那种孤岛感,愈发强烈了。

  喝了一口闷酒,更觉无味,赵云惜放下酒坛,满腔郁郁不得排解。

  “可恶啊!可恶啊啊啊啊!”

  赵云惜对着空中挥了挥拳头,狠狠地一锤桌,真是吃饱了撑的。

  她将自己裹进柔软的被窝里,卷成一个筒,狭小又温暖的存在,让她心情都好上几分。

  待一觉睡醒后,方才的那些情绪便随风而散,只留下些许痕迹。

  她懒洋洋地起身,去厨房和面,打算做蒸饼吃。突然就很馋那一口面食。

  她好一番忙活,才做出来一篮子,略放凉了些,这才开始吃,温热的饼皮带着韧性,触感细腻,带着原始的麦香味。

  “我真是憨子,竟然想着情爱。”赵云惜吃着饼,心想,真是饱暖思那个咳。

  “唔,我做的蒸饼真的好好吃。”

  她起身缓了一会儿,情绪便转过来了,最后一点痕迹也被抹去。

  *

  她叼着面饼,端着茶盏出门,就见白圭和叶珣穿着绯色官服,正满脸凝重地走回来。

  “今天下值挺早?”按着往常的时间,厨娘都没开始做饭。

  两人停步,点头:“是。”

  赵云惜将嘴里的饼皮吃完,笑着道:“锅里还有蒸饼,想吃了去拿。”

  张居正脚步踌躇,和叶珣对视一眼,面色愈加不好了。

  “怎么了?”她随口问。

  张居正面色漆黑,低声道:“蒙古军攻下大同了。”

  赵云惜怔住,若是在现代,便是邻国打仗也能闹得沸沸扬扬,更别提打进自己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