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53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隔日,换上月白镶蓝边的锦绣襕衫,竖起发冠,昨日还玩野的几人,重新变成谦谦小书生。

  赵云惜还想着要自己走去,林宅就来了两辆马车,显然是要接人回去。

  几人就走了。

  张镇和张文明目送一群人离开,也快步向外走去,一个往辽王府去,一个往县学去。

  热闹过去,李春容抱着甜甜,看着空旷寂寞的小院,很是楞了会儿神。

  她缓了缓,让甜甜自己玩,才起来把院子里收拾干净。

  *

  坐马车就是快,两人平时要走小半个时辰,但现在一盏茶就到了。

  等进了林宅,就见林家众人,除了林家独子林志远回京当差,他的娘子、妾室都立在门口,殷切地看着马车。

  “娘!我好想你啊!看!我给你带的绢花!”

  “娘!你想不想我!”

  “姨娘……”

  几人见了娘,好一通亲香,少夫人和姨娘瞧见孩子神采飞扬就知道他们开心,自然不好说什么,一个劲儿的说她费心了。

  赵云惜看着两人并肩立在一起,关系瞧着还不错的样子,心中好奇,却没说什么。

  因为林修然拿着戒尺黑着脸出来了。

  大家一哄而散,连忙回到座位上。

  看着几人的样子,林修然眸中闪过一丝笑意,却还是板着脸开始教书。

  他严厉不好说话,众人都不敢造次,只认真听课。

  林修然当了多年官,还能全身而退,回原籍教孩子读书,自然有两把刷子,讲起课来,幽默风趣,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就没有他不会不知的。

  赵云惜很是佩服。

  她很庆幸自己在赚了钱想要飘起来时,遇见了夫子,见识了许多。

  古代的深门大户传承极多,后背盘根错节,手段深沉,就连县太爷对林修然也是毕恭毕敬。

  赵云惜先前还轻飘飘地说让张文明纳妾、娶平妻,也是用现代思维来看的,觉得互不干涉、各过各的日子就好。

  可林志远一妻一妾立在一处,当有人真切的站在你面前,看着感觉就不一样。

  现在孩子年纪小,林修然也活着,不到争家产的时候,就这,暗地里的鸡毛蒜皮特别多,她是府上客人都听说了。

  她此刻想起那句话‘大郎,该喝药了’。

  可见在古代想要解决男人这个麻烦,还是一剂药来得快。

  幸好张文明是个需要好名声考科举的文弱书生,幸好她长在红旗下,三观超级正,心肝也是红的!

  下午的课是刺绣,要绣桃花,先从绣花瓣起。绣娘也没为难她们,线都不用劈,直接全线绣。

  “用长短线绣桃花瓣,在花样上最宽的地方出针,在第二层最宽的地方下针,一针长一针短……填满后再绣第二层,这次是在上一层最长处出针……”

  赵云惜捏着针线,就觉得两根手指在打架,勉强绣完,松得松,歪得歪,和绣娘的示范截然不同。

  人家虽然是粗线,但看着就规整漂亮,过渡也自然。

  “可恶啊。”她盯着针,絮絮叨叨地念:“死手!快听话地下针啊!”

  她绣出来的成品,和林妙妙相差无几。

  赵云惜:……

  可恶啊!

  见林念念有些疑惑地望着她,她振振有词:“这刺绣克我。”

  绣娘正在收绣绷子,闻言有些牙疼,琴棋书画几个老师,都夸她有慧根,偏落到她手里是个朽木,她都怀疑自己有毛病了!

  赵云惜鼓了鼓脸颊,听绣娘说,刺绣一定要静心,要耐心。

  她想着自己练习时,挺静心和耐心,看来确实不喜欢刺绣,她就喜欢看。

  真心不喜欢,也是没法子的事。

  她在心里问自己,不会刺绣影响吃穿生存吗!不影响!

  那就不用为难自己。

  没有人必须做到十全十美。

  赵云惜决定放过自己后,不跟自己较死劲,瞬间快乐似神仙。

  “芜湖~放学咯~”她交上那惨兮兮的刺绣,果断背起书包跑路。

  绣娘:……

  你给我回来!

  但赵云惜已经没影了。

  她回书房接上白圭,在几双泪汪汪眸子的注视下,快活挥手:“明天见啊宝贝们!”

  众人:……

  你给我回来啊!

  两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侧是高大的树木,一侧是青青小草,低矮的稻田一览无余。

  还没长旺盛的水稻看着就挺好玩的。

  两人紧赶慢赶地回来,李春容又带着甜甜、福米在村口等着。见了两人就笑:“总算回来了。”

  他俩不在,家里冷冷清清的,她觉得有些寂寞。

  “菜都备好了,你回去洗洗,我把菜一炒,正好能吃。”李春容絮絮道。

  时下婆媳关系紧张,她没想到,和云娘有这样的缘法,一刻不见实在想得慌。

  赵云惜把抱着的白圭放下,让他跟奶奶、甜甜、他的小白狗亲香亲香。

  “小白猫怎么不来?”他有些失落。

  李春容笑呵呵道:“在院子里睡觉,我就没带它。猫不像狗,那么小,不懂回家,丢了可难找。”

  叫也叫不应。

  白圭点头,牵着甜甜的手,一起回家了。

  “妹妹乖,给你带糖吃。”他从书包里拿出来个荷叶,里面抱着点心和糖。

  打开一看,点心压碎了,有些散,他顿时有些失落。

  “怎么不漂亮了,是个粉粉的小桃花,我还说给你瞧瞧。”

  甜甜捧着荷叶,冲着白圭笑:“哥哥!哥哥!好!”

  白圭抿着唇笑,他见娘和奶还忙着,就自己去书房练大字,写作业了。

  “白圭,甜甜,吃饭!”

  李春容喜气洋洋地喊,他们娘俩在家干啥都有劲。

  桌上摆着家常小菜,一碟苦瓜炒蛋,一碟清炒葫芦,配着清粥、中午吃剩的豆腐粉丝包,没一会儿就吃了个肚圆。

  赵云惜见天色尚早,就也回书房练大字,没一会儿,就听见人在喊。

  “云娘?云娘在家吗?”

  等她出来一看,是张鉞夫妇相携而来,正喜气洋洋地看着她。

  “大伯、大娘快坐。”

  “大爷爷、大奶奶喝茶。”

  赵云惜和白圭招呼着,就见张鉞红光满面,笑得很是快活。

  “先前的蜡烛方子,如今赚了许多钱,你大娘说,当初是你心好,愿意低价把方子卖给我们,我们却不能就这么算了,这秋闱眼瞅着就到了,那蜡烛真好卖啊,我跟你说,他们一箱一箱的买,我一箱一箱的往家抬铜钱,大伯也不瞒你,真是赚得盆满钵满,通体舒坦,我还用你给的香露,做出了香味蜡烛,卖得也极好,你大娘的意思是,当初定了香露分你五钱的利,这蜡烛也得给,今日就是送分红来了!”

  赵云惜有些意外,没想到他还挺实诚,那时候没有自己去做买卖,一是想着她是女人,在男人堆里就是没人愿意和她做生意,强行去做,肯定生出许多是非。

  二是到手的现银比分利钱更干脆明了,那蜡烛说是方子,其实卖的就是信息差,一句话的事,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大伯、大娘,你们两个仁善,按着当初定下的就成。”光是香露,她就能分不少钱。

  张鉞却不听,戳戳自家娘子,示意她把小匣子拿出来。

  “这里头是银票,和一支金簪,大娘瞧着这花好看,觉得衬你的花容月貌,就买了!是空心的,你别嫌弃。”

  金簪多贵!这么大的金簪,实心的听着就心疼。

  赵云惜原先跟他们客气虚伪的推拉,是因为她不了解,自然要客套些,现在手里捧着匣子,难免感动。

  古代人,同宗同族,亲兄弟两个,一个从商,一个子弟从文,好像确实相辅相成,彼此间友爱多了。

第28章

  张鉞心情激荡,把白圭捞过来,笑着道:“伢儿真是个小福星!林宅的管事说,你和白圭在林宅读书,既然家里有这层关系,往后每季的蜡烛都从我们这定,他们家真大啊,一晚上就要耗费一箱子蜡烛,有时还要翻倍,光是他家的单子,就够我忙活的了。”

  隔壁县的乌桕子都被他收完了,又往公安县去收,这才够用。

  张鉞现在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如今蜡烛、香露卖得好,他已经开始期待竹纸了,可惜这竹纸有时令,要三月初的竹子为好,只能等明年,不过他已经在招力工开始建作坊,先把准备工作给做好。

  见天色昏黄,他便带着老妻,乐呵呵地离去了。

  赵云惜满怀期待地打开匣子,猜测是五十两还是一百两。

  谁知——

  二十两一张的银票,足足十张,还有那漂亮的金簪,让她露出深深陶醉的表情。

  她好爱钱。

  将银票收好,她琢磨这样把钱捏在手里也不是事,想着置办成田产,这样年年有产出,不至于做吃山空。

  而且读书的事已经稳定下来,她就想着做点营生,卖方子只能解燃眉之急,天长日久生活用钱,还得有进项才成。

  琢磨着,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