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初九
她带着马老骨去了百货商场,买了一身全新的衣服和鞋子。
回来的时候,姜澄回了大杂院喊来了孙爱国,沈星,李春香。
几个人一起去帮忙。
前前后后忙碌了几个小时,总算把两间破旧的小土房打扫的干干净净了。
姜澄怕马老骨自己一个人太兴奋,晚上发生点什么意外。
最后孙爱国和沈星自告奋勇的留下,陪着马老骨。
姜澄则是告诉马老骨,明天上午她去接站,他只需要在家等着,也给马春华一个近乡情怯适应的机会。
马老骨已经不是以前的倔强老头了。
他听话。
听姜澄的话。
姜澄说什么就是什么。
姜澄带着沈月和李春香一起回去的。
回去的路上,她还有时间关心一下李春香长虱子的问题。
“没事了!敌敌畏老好用了!”
姜澄:怎么还有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
回了大杂院后,姜澄和沈奶奶说了沈星留宿的事情。
“马老骨也算是了了心愿。”
沈奶奶感叹着,姜澄点头道:“是啊,我去孙家告诉一声,说孙爱国不回来了。”
“去吧!”
姜澄抬脚去了孙家,孙大娘和孙大爷非常同频的回了一句:我说这家咋这么安静呢。
姜澄:合着您二老根本没反应过来孙爱国不在家呗??
二位再一次证明孙爱国是亲生的。
第二天一大早,姜澄早起出去了一趟。
她买了些肉和菜,还买到了一条鱼和一只野兔。
全部放在背篓中,被她拿去了马老骨家里 。
今天是沈奶奶帮着来掌勺做饭,一起来的还有孙大娘。
姜澄则是被马老骨催着去了火车站。
呜的一声,火车进站了。
第164章 相见
姜澄站在火车站外,垫着脚尖张望。
乌央乌央的人从里面出来,大包小裹配麻袋,扛着的,扁担担着的,还有箩筐背着的。
终于,姜澄看见了马春华。
姜澄会心一笑。
马春华绝对穿了她最好的衣服来,和马老骨的心思不约而同的一样了。
他们都想让对方知道自己过的还不错。
“马春华!”
姜澄举手,扯嗓子喊了起来。
有些忐忑不安的马春华在看见姜澄的那一刻,心里静了几秒钟。
“姜澄!”
双方都朝着对方走过去,会面。
“姜澄,这是我爸齐东,我妈刘华,这是我爱人周承辉。”
马春华介绍一番,姜澄一一打了招呼。
她带路走出火车站,带着一大家子到了一辆卡车旁边。
“本来想借两辆小轿车来的,实在是没安排出来。”
“姜澄,这这——这”
马春华想说还能有车?
她以为就是走着回去的。
就算有车也顶多是个驴车,马车之类的。
谁能想到还有大卡车。
“不用这了,马师傅帮我们家好几次忙,我就是帮着跑跑腿,大家上车。”
姜澄拉开卡车们,马春华的养父养母抱着两个小孩子坐,马春华跟着挤在后面。
马春华的爱人坐在前面,姜澄一个人坐在车斗中。
她拍拍卡车,卡车内的李师傅伸出一只手挥了挥,开车走了。
卡车是今早姜澄去食品厂借来的。
去借车的时候好巧不巧的碰见了纺织厂的方厂长。
姜澄走的时候,方厂长的眼神那叫一个幽怨。
特意叮嘱的道:“我们纺织厂也有车!”
姜澄只能哄着道:“我这不是知道您不在厂子吗?我和他们又不熟,也不好意思去借。”
一旁鲁厂长听的直努嘴。
你不好意思?
呵呵。
不管怎样,借车十分顺利的姜澄送了李师傅两盒烟,还给李师傅家的嫂子带了一块好布料。
卡车很快,没几分钟就到了马老骨家的胡同口。
卡车开不进去了。
姜澄从卡车上跳下来,招呼几个人下车。
车内的马春华在进入这条街的时候,记忆的洪水犹如卸了闸。
她的养母刘华是一个极尽温柔的女人,握住马春华的手。
“慢慢来,不急。”
“嗯。”
马春华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泪水。
下了车的那一刻,眼前的小巷与梦中的画面重合。
巷子的尽头…..
一位弯腰曲背的老者努力的站直身体,那双眼睛不如记忆中的明亮。
可里面承载的情感,让马春华的泪水决堤,再也忍不住了。
本以为很难得一个字,就这样脱口而出。
“爸——-”
一声爸,穿越记忆的洪流。
马老骨脑海中扎着小辫子的女儿与眼前的女孩渐渐重合。
“月——月牙!”
马春华泪水中扯起嘴角,大声的应了一声:哎!
她是月牙。
父女相见,周遭前前后后的人都擦着眼泪。
“该死的人贩子。”
沈奶奶抹了一把眼泪后,拉着沈月和沈星的手,小声的叮嘱着:“一定要小心,知道不。”
沈星和沈月重重的点头。
话少的孙大娘,也跟着吐槽一句道:“人贩子都该吃花生米。”
一条小巷,中间是抱头痛哭的父女。
两头是关切的朋友和亲人。
姜澄深吸一口气,先是谢谢跟着红了眼的李师傅。
谢了之后,她走去中间安慰几句。
安慰过后,马春华擦干眼泪开始介绍她这边的家人。
马老骨在看见马春华的养父养母后,碰的一声就要跪下。
任谁阻拦都没有用。
“谢谢你们!”
“谢谢!”
马老骨真的是磕头感谢。
感谢他们收留了马春华,感谢他们保留了马春华的姓,感谢他们真心对待马春华。
马老骨的感谢,让大家刚刚擦干的眼泪又开始了。
上一篇: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