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初九
李春香展颜一笑,看着眼前的姜澄,她其实从未变过。
心中的理想也好,抱负也罢,姜澄的心里永远是伟大的,坚定的,从不迷失。
“我去准备钱。”
李春香起身,出去了。
姜澄靠在椅子上,转动座椅,透过窗户看向外面。
目光遥远,似乎能看见几十年后祖国的繁荣昌盛。
她知道,有她没她,祖国都会强大。
但她来到了这里,就想尽一份自己的责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也许能让祖国少走几年弯路,她便分外骄傲了。
姜澄收敛心思,拿出小本本,看着写满了联系人的本子,手指敲打着。
“从谁开始呢?”
“还得是我们沪爷…。”
姜澄迅速做了决定,她要去海市。
决定好的姜澄,直接回家,收拾行李。
薅羊毛这件事,还是亲自去比较有诚意。
壮壮得知姜澄要出门,小人不舍的黏着姜澄问:“那妈妈,今晚我可以和你一起睡吗?”
面对小壮壮这样的要求,姜澄怎么舍得说不呢?
“好,爸爸妈妈一起陪你睡,好不好?”
壮壮扫了一眼沈确,有些勉为其难的道:“好吧,要不爸爸怪可怜的。”
“哎——真是的,爸爸都这么大了,还用妈妈陪睡觉,真羞羞。”
沈确:这也就是亲儿子!
晚上,一家三口躺在大床上,壮壮兴奋的有些睡不着。
姜澄和沈确陪着他玩了一会,结果就是越玩越精神。
最后,还是强制命令下,壮壮才睡着。
第二天一早,壮壮和沈确一起送姜澄出门,壮壮抱着姜澄左亲右亲。
姜澄也有些舍不得,抱着壮壮道:“妈妈回来给你带礼物,好不好?”
“好!妈妈在外面要好好睡觉,好好吃饭。”
“妈妈知道了,听壮壮的。”
姜澄和壮壮好一顿告别后,终于松开了手,沈确看着姜澄道:“到了打电话。”
“知道,在家好好的。”
沈确点头,抱着壮壮和姜澄说了再见。
姜澄上车,孙爱国最后上车,保证的道:“我一定照顾好姜总。”
车子离开,本来还是蔫蔫的壮壮,一秒复活的道:“爸爸,我们去划船吧!”
沈确挑眉,看着壮壮问:“你刚才假装的?”
“当然没有!我是想我要开开心心的,这样妈妈知道了,会很开心的。”
沈确在壮壮的脑回路绕了好一会,最后无奈一笑,捏着壮壮的小鼻子道:“你个机灵鬼。”
父子俩笑哈哈的去划船了。
另一边的姜澄也乘坐飞机去了海市。
下飞机后,有孙爱国一路打点的专车来接,一行人入住了最好的酒店。
入住后,姜澄亲自给海市玩具厂的元厂长打了电话。
元厂长十分意外,不过对于姜澄他是百分百欢迎的。
不说别的,就说他时不时和姜澄通话,姜澄送他的玩具新点子,就让他赚的锅满盆满。
元厂长要请姜澄吃饭,姜澄婉拒,说想参观一下玩具厂,元厂长自然答应。
就这样,姜澄坐车到了玩具厂。
元厂长亲自陪同,参观一圈后,姜澄直接在玩具厂的食堂吃饭,元厂长就坐在她的对面。
“姜总,你来是…。”
元厂长好奇,姜澄也不整那些虚的。
“元厂长,目前有一个大项目,不知道你要不要参与一下?”
大项目?
元厂长脑子里转了十几圈,都没想到有什么大项目。
看来他还是孤陋寡闻了。
也是,上面要是有什么大项目,肯定是第一批的人知道,姜澄绝对算一个。
“姜总,我这小虾米哪里知道那些大事儿,不如您给我指明一下?”
姜澄指着一个方向道:“海上大项目。”
元厂长更迷茫了,海上大项目?
没听说啊。
“元厂长,想不想让你的玩具销售全世界?”
元厂长眨眨眼。
这个问题要是别人问,他一定会嘲讽别开玩笑了,可这个问题是姜澄问的。
他就真的觉得能成。
“姜总,我想。”
姜澄一听,直接手拍桌面。
”
元厂长,机会来了!”
“你知道玩具销售全世界的基础是什么吗?”
元厂长摇头,不过他开口道:“我觉得你知道。”
姜澄呵呵一笑。
“不错,我确实知道。”
“基础就在强国!”
“只有我们的国家能在国际上说的上话了,销售全世界根本不是梦。”
元厂长听的皱眉:这感觉…好熟悉啊。
第371章 番外20
姜澄用熟悉的画风给元厂长画了一个超具诱惑的大饼。
“所以,元厂长…”
元厂长听懂了。
姜澄来要钱。
也不对,是捐钱。
海上的事情他也知道,当时在家骂了多少天的娘,他可是退伍老兵。
“姜总,我干了!”
“元厂长大义!”
两人握手,元厂长自谦的道:“我不如你,你知道这件事就想到要行动,我就是骂了几句!”
“那才不是!”
姜澄打断元厂长的自谦道:“元厂长,要不是您有一颗又红又专的爱国心,我这点小伎俩在你这根本不够看。”
“有心人才是我能劝成功的唯一原因。”
姜澄几句话就让元厂长哈哈大笑,颇为畅快。
“姜总,和你说话还是这么愉悦。”
“是吗?好久不用,我还以为我能力退化了呢。”
两人相视一笑,星星相惜。
接下来,元厂长为姜澄认真介绍了海市他所熟悉的厂长,为人性格,喜欢什么,出身哪里,总之抱着我掏钱大家都别落下的心思,元厂长没少说。
姜澄一顿感谢后,带着满满的资料离开了。
接下来,姜澄到了海市的消息渐渐传出。
只是她来干什么,愣是一点消息都没露出来。
当然,也有传言说姜澄是为了海上大项目,但具体什么项目,没人知道。
有好奇的人打电话给姜澄已经去过的厂子,得到的话基本都是一个意思。
等姜澄去了,你就知道了。
话里话外,都是必须见到姜澄本人,而且这个项目非常好,机会难得。
在大家的默契之下,姜澄愣是从头忽悠到尾,一路化缘一路顺畅。
她从海市离开的那一天,其他城市的“待薅肥羊”愣是一点风声都没收到,反倒是一个个在各自的地盘,期待着姜澄的到来。
上一篇: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