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怎么说呢……”他小心地看了一眼坐在主位上的赫尔曼先生,犹豫了一下后低声道,“他们似乎请教了艾伦先生。”
赫尔曼的眼睛微微眯起:是不是有人想挖我墙角?
“哦?”出版商们又兴致勃勃地问,“艾伦先生有新的想法?”
“他已经很久没出新书了,”另一个主管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遗憾,“他是不是打算放弃口口文学了?”
“他最近在连载《自然》,”赫尔曼一锤定音般道,“所以没有时间创作,可以理解。”
“是的是的,”这位主管赶紧和盘托出道,“艾伦先生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是一个全新的剧情背景,但是,他们觉得,依靠自己的实力,很难将这些建议完全消化,所以正在努力练习着呢。”
“如果是艾伦先生出手的话,”出版商们不由得露出希望的神色,“对他来说,开创一个新的流派,完全没有问题啊。”
“是啊是啊,”一位主管赶紧询问道,“我们有没有可能……我是说,现在也算是霍利维尔街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了吧?如果艾伦先生知道这件事,也不会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查封吧?”
他们眼神期待地望着赫尔曼,希望他能跟艾伦先生说说情,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次的危机。
赫尔曼平时并不愿意去打扰艾伦先生,但眼看着裁判所的严正警告像一把剑悬在头上,他心中不禁有些焦虑。最终,他沉默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会写信问问他的。”
这句话一出口,其他出版商的心情明显松了不少。接下来,又商量了一番如何应对、等到最后无法满足教廷的要求,又该怎么金蝉脱壳、避避风头……热热闹闹地谈论了一下午,到晚饭时间,才各自散去。
会议结束后,各位出版商,各自和自己熟悉的口口作者们透露了这一消息。
皮卡迪利俱乐部的吸血鬼们:什么?!他们和狼人的“最佳男主角”争夺战,就这么草草收场了?
“看来,吸血鬼和狼人的流行只是一时的,”得知消息的吸血鬼感叹道,“就如同从前的贵族、木匠、学者、士兵……。”数不完,根本数不完。
卢恩顿河后浪推前浪,他们这些前辈,最终也得向新兴的流派和角色让步。
这么想想,还有些小心酸呢。
吸血鬼统治口口领域的时期,就这么落幕了啊。
“没事,”博尔德安慰着这些不知道在失落什么的吸血鬼,“只是暂时避避风头而已,以后我们吸血鬼肯定会卷土重来的。”
毕竟,在各位同类的努力下,吸血鬼的男主角地位在口口读者心目中堪称一种刻板印象了。
“是啊,吸血鬼的男主角形象,完全是口口文学的标配。”托马斯匆匆赶来,听了博尔德的话后,不由得附和了一句,“大不了我们以后就北上弗兰西啊。”
反正,在艾伦的作品翻译过去之后,肯定会有许多读者希望看到类似作品,到时候再把卢恩顿的吸血鬼文学翻译过去,一统弗兰西!
吸血鬼们听了这番话,眼睛顿时一亮,面面相觑。真没想到,托马斯竟然提出了这种计划——
“嗯……好像也不是不行,”博尔德摸了摸下巴,似乎在认真考虑这个提议,“但,吸血鬼北上弗兰西……我们是不是得把狼人也一起带去?”
吸血鬼和狼人,虽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种族,但在口口文学中,它们的关系就像宿敌一样,一方的出现势必会引来另外一方。其它种族的话,就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放进去了,总之,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两大种族,少了狼人,就好像少了点什么似的。
“如果我们不带,”托马斯沉思道,“弗兰西人想要看的话,没准会创作出更优秀的狼人男主角呢。”
与其如此,还不如他们自己搞定这部分。
而在同类们争执着翻译成弗兰西的作品要不要把狼人带上的时候,在书房里专心码字的艾琳娜也收到了来自赫尔曼的信件。
她万万没想到,在赛马会上没听全的话,还有这种后续。
“真是冤枉啊!”她转动脑筋想一想,就知道霍利维尔街的浩劫是从哪里带来的,不禁为自己叫屈,除了过于口口,她真不觉得自己的书哪里冒犯裁判所了,甚至在创作的时候,她还特地避开了创世、神之类的世界观设定。
完全是无妄之灾!
“不知道同类们的兽人文学写得怎么样了,”艾琳娜气呼呼地灌了杯红茶冷静冷静,才想到之前同类们寄来的稿件,“之前写的创作心得,他们不知道学习了没有。”
她现在赶着《拉维妮娅》的稿子——这个更紧急一点,完全挤不出时间来写一部口口作品,所以,她想着如果吸血鬼们学习到位的话,或许压根不用她亲自出马呢?
想到这里,她铺开信纸,立马写了一封询问进度的信件,寄给皮卡迪利俱乐部。
第312章 《珍珠》
此时, 皮卡迪利俱乐部还沉浸在吸血鬼时代落幕的郁郁寡欢之中,完全没了之前他们将自己的种族写进书里的抗拒。
然而,当博尔德收到艾琳娜的来信后, 那本已胎死腹中的“兽人文学”计划,再次被摆上了议事桌。
“我确实回去尝试写过了,”托马斯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 “但实在是太难了……”
难倒他的并非写作技巧,而是创作时的心理障碍。
简而言之, 受过严格道德教育的吸血鬼男士们,对社会的伦理规范普遍怀有深刻的认同感。一旦触碰到这些界限, 内心便难免感到不适。这年头口口小说又不会像晋江那样不允许某些词汇的描述,他们之所以使用那些隐喻、略写具体过程, 主要是想要避免直接的描写挑战自己的道德底线。
——至于他们自身混乱的情感关系, 这并不影响他们文字上的放不开, 毕竟保守的华国人生了14亿人口呢。
更不用提这个时代其实比现代社会更加保守,禁欲主义的盛行和对感官享受的强烈反对, 限制和压抑了口口行为,虽然这种被压抑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所以, 即便进行了好几次尝试,但他始终难以向艾伦先生那样对那些细节进行过于详细的描写。
“艾伦先生……她是怎么做到的?”托马斯忍不住心生敬佩,“难道女士在摆脱道德束缚后,真能比男士写得更加游刃有余吗?”
至于其他同类, 或许突破了自己的道德观念,但是写出来的文字……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作品或是辞藻堆砌过多,显得生硬矫揉;有些则显得过于直白,毫无优雅可言。完全无法与艾伦先生那种融情于欲、自然得体的笔触相提并论。
眼见同类们毫无进展, 博尔德也颇感无奈。他决定再给那些“进阶学习过”的吸血鬼一个机会,要求它们交上最新的“作业”,寄给艾琳娜批改一番,看它们是否还能挽救一下。
吸血鬼们吭哧吭哧写作业的时候,其他同行的口口作者也在出版商的催促下挖空心思寻找新的创作方向。而赫尔曼却忙着另一件事——他的《珍珠》杂志终于印刷完成了。
由于是限量发售150份,它只是手工排版——也就是将每一页内容用金属字块拼成——耗时较长,不过一旦排版完成,实际印刷的速度非常快,短短一天便已全部印妥。如今,赫尔曼的手边整整齐齐地堆放着150本崭新的《珍珠》。
他从中自留了五本,一本准备交给艾伦先生,另外四本打算作为传家宝(?)等待日后升值。所以,只有145本投入市场提供给读者预订。
不过,在教廷的人来要走他的书籍之后,还问过赫尔曼接下来要印什么,当时他肯定不敢撒谎,所以——要不要将《珍珠》寄一份给那位教廷人员呢?
“问题在于,他到底是暗示我将杂志上交,还是只是随口一问呢?”赫尔曼思考着这个问题,“……随口一问的几率太小了吧,那种审查人员,恐怕连每一句闲话都带着目的吧。”
为了以防万一,他决定主动上交一本《珍珠》,寄给教廷方面,以示坦诚。毕竟,对方来询问的时候,他也意识到教廷审查的重点在于那些令人恐惧的内容或者涉及“少见的神祇”的书籍,而《珍珠》不过是一本描写上流社会口口生活的杂志,既不骇人也不触及神的议题。
只是这种主动上交,有一种……鸡给黄鼠狼拜年的提心吊胆,所以赫尔曼决定,先把杂志寄给预订的读者,一切都搞定后再上交给教廷。
寄送过程十分顺利,仅仅两三天时间,145本《珍珠》便被安全送往各位读者留下的地址。完成这一切后,赫尔曼写下了一封解释信,将它连同一本杂志包装妥当,交给自己信得过的跑腿手下,让他送去教廷新成立的“出版事务协调中心”。
这正是诺曼伯爵为了调查地下出版物而设立的对外名义部门。
“放下就走,别多话。”赫尔曼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千万别送错地方,尤其不能送到审查部。”
如果真送错,那可就真是羊入虎口了。
心腹跑腿郑重地点头,按赫尔曼的指示,将盒子稳妥地送到了“出版事务协调中心”的办公桌上。
“这个盒子是哪里来的?”忙了一会儿,诺曼瞥见一个陌生的盒子,不禁皱眉问道。
“哦,是一位出版商送来的,”助手拿着赫尔曼附上的信回答,“之前我们去审查他的印刷品时,我随口问了他接下来的出版计划,他说了这本杂志,现在印完了,就送过来了。”
诺曼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一般来说,这种主动送来的出版物大多与他们要调查的内容无关。然而助手兴致勃勃地拆开了盒子,取出其中的杂志,“听说这本杂志限量发售150份呢。”
可惜,等他们调查完集中销毁之后,恐怕只剩下149本了。
这本杂志的封面设计极其简洁,只写了“珍珠”、“月刊”、卷名和印刷厂的信息,看起来朴实无华,与25镑的售价完全不符。
然而,当他翻开第一页时,一个熟悉的名字瞬间映入眼帘——艾伦先生!
“居然是这位作者!”助手不禁眼前一亮,终于明白了这本杂志为什么能卖到25镑的高价。
虽然之前没怎么接触过霍利维尔街的最新书籍,但在审查的过程中,他确实经常听闻艾伦这个名字,对于他的才华,那也是相当敬佩。
作为一个多年来在审查岗位上工作的人,他早已对各种低俗作品免疫,甚至达到了“面无表情读黄书”的境界。
然而,艾伦先生的作品却不一样——无论他身体多么疲惫、精神多么倦怠,只要开始阅读艾伦的书籍,哪怕只是一小段文字,甚至不需要看到完整的一场口口戏份描写,他都会精神一振,兴趣盎然。
艾伦先生的实力,可见一斑!
助手心痒难耐,恨不得立刻拜读艾伦的作品。然而,这毕竟是公共场合,万一阅读时不小心露出什么异样反应,那可就太不体面了。于是,他刻意跳过了那篇马车故事,随意浏览了一下后面的内容,确认没有太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后,将杂志合上,放在一边。
“没什么需要注意的,都是上流社会的内容,”他十分坦率地道。
诺曼点了点头。
然而,下班之后,助手特意留到了最后,趁着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将这本杂志悄悄塞进自己平时带回家的资料堆里,装作若无其事地离开了。
虽然按照规矩,未完成的审查工作带回去加班是完全合理的,但他仍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心虚,好像正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过确实在做见不得人的事呢。
助手是个单身汉,平日里住在绅士俱乐部,这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他超喜欢这里的。
“你回来了,”他的邻居——一位中年绅士和他打了个照面,看到他一副偷偷摸摸的样子,不禁觉得有些好笑,“怎么瞧着这么鬼鬼祟祟的?是不是又审查到什么有趣的内容了?”
助手明面上在哪里工作,经常居住的的人们都能打听出个大概。
助手讪笑着摆摆手,“哪有的事,只是一些普通的工作文件。最近事务繁忙,带回家加班罢了。”说着,他故作轻松地扬了扬手中的资料。
看到邻居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助手叹了口气——天知道如果他转身就走会不会引起更多的猜测。“既然您这么坚持,那就瞧一眼。不过先声明,不许乱传。要是您把我卷进麻烦里,我可不负责。”
邻居听后脸上立刻绽放出得意的笑容,“放心,我嘴巴严得很。”
助手无奈地从资料堆中抽出一本朴素的杂志,递了过去。封面上简洁地写着《珍珠》。
邻居睁大了眼睛,“天啦!您居然有这本杂志!”他一把接过这本杂志,翻开目录,眼睛越来越亮,“没错!就是这本!这篇就是艾伦先生传闻中的短篇故事!”
虽然满心不舍,邻居还是将杂志还给了助手,“等你看完了,可以借给我瞧瞧吗?我随时在房间里等着呢。”他补充道,语气充满期待,“我只看那一篇,保证不看别的!”
在《珍珠》预订的时候,邻居实在说服不了自己花25镑去购买一本杂志,犹豫来犹豫去,最终还是错过了预订时间,看到留言簿上那些欢呼雀跃自己预订到的留言,更是后悔极了。
原本他已经打算在留言薄里排队借阅,并时刻关注着卢恩顿图书馆的动态,做好了长时间等待的准备——没想到,就在他隔壁居住的绅士,居然拥有这么一本!
这机会如果不抓住,下次恐怕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
助手迟疑了一下,终于点了点头,“如果我看完的话。”
“我会一直在房间里等着的,”邻居本来打算去餐厅吃晚餐,听到这话后立刻改变主意,让仆人会送餐到房间,“你一定要记得呀!”
助手胡乱点了点头,一边加快脚步离开。
回到房间后,助手立刻洗净双手,调亮煤油灯,郑重其事地翻开《珍珠》,从艾伦短篇的第一页开始阅读。
“承接《梦中奇旅》,可以看作一篇外传,”助手默念道,由于《梦中奇旅》出版时间比较久远,他并没有购买到那本传说中的书籍,只能忽略这点,继续往下看。
然而,随着故事展开,他愈发觉得……这个男主角怎么好像有些眼熟呢?
第313章 奇怪的癖好
在此之前, 助手只接触过《异世界》,并不知道艾伦先生前两部作品的内容,所以, 当他看到马车上这位贵族老爷的描写,一时间竟越看越眼熟。
眼熟是正常的,因为在创作《梦中奇旅》时, 艾琳娜还没有完全融入当下的写作风格,下意识地采用了熟悉的黑发黑眸设定。后来, 她出于报复心理——毕竟差点被逮住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恶趣味地参考了诺曼伯爵的形象作为《海伦》中男主角的蓝本,导致两个人设的相似度逐渐拉高。
再加上《梦中奇旅》中贵族老爷的霸道姿态, 比如能轻描淡写地说出“你也不想你的丈夫失去工作吧?”这样的话,与诺曼伯爵本人的气质不谋而合。虽然诺曼天天摸鱼, 但作为手下的助手还是能从日常工作中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压迫感。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