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文化输出在异世出道 第174章

作者:锦屏韶光 标签: 时代奇缘 幻想空间 异世大陆 西方罗曼 爽文 西幻 穿越重生

  “你没事就好,”斯蒂芬夫人松了口气,关切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女士苦笑了一声,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我在看这个故事,可能太过生气,突然有些喘不过气来。”

  简而言之,就是她被拉维妮娅气晕了。

第320章 珍妮的暴怒

  珍妮特已经三天没理艾琳娜了。

  “我就知道会这样, ”爱德华还在旁边煽风点火,“你写《拉维妮娅》的时候就该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

  “正确地说,这几天她谁都没理, ”艾琳娜不服气地狡辩道,“怎么能说是我的错呢?”

  自从拿到最新一期的《女士月刊》之后,珍妮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即使偶尔出现在餐厅,也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连平日里最爱的糕点都只是草草扒了几口,就匆匆离开餐桌, 重新把自己锁在房里。

  虽然眼下是社交季的尾声,安排比起旺季轻松许多, 但珍妮这样的表现依然让坎贝尔夫人忧心忡忡, 她几次去敲珍妮的房门, “亲爱的,是不是有什么事?你看起来不太对劲。有人欺负你了吗?还是有什么让我不知道的事情?”

  然而每次, 珍妮都只是用疲惫的声音挤出几个字:“没什么,妈妈。”

  这让她更加担心了。

  难道有最近发生什么事被自己忽略了?最近的社交活动出了问题?亦或是……她联想到最近几个热心追求珍妮的年轻绅士, 会不会是其中有人表达了什么不合时宜的情感,让珍妮难以招架?或者,某个仆人无意间说了什么让她伤心的话?

  好在爱德华及时出现,解释了珍妮如此异样的原因——“可能是看到了一篇悲伤的小说吧。”

  “啊?”坎贝尔夫人愣住了, 一时之间难以置信,“你确定吗?就因为一本小说?”

  “当然,”爱德华点点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她拿走这一期的《女士月刊》之后就变成这样了。不信您自己去看看, 这一期杂志还在书架上吗?”

  坎贝尔夫人自然没有从书架上找到杂志,她半信半疑地,又去买了一本新的回来,想要看看让她女儿这么憔悴的故事到底写了什么。

  “其实,不必太过担心,”爱德华见状,特地放柔了声音说,“那篇故事确实有点长,她大概刚刚看到结局,情绪还没来得及缓和吧,过几天就好了。”

  虽然在现代,读者们看书效率似乎大大提升,一天能看好几本小说,但在这个没有电子设备、也缺乏良好照明的时代,读者们更倾向于细细品味文字的每一章,反复咀嚼作者的用意,还会与身边的家人或朋友讨论情节。尤其是到了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的速度往往大打折扣。

  《拉维妮娅》的后续剧情篇幅不短,足足十余万字,对于当时的读者而言,两三天看完已经算是非常迅速了。

  “是呀,”艾琳娜也心虚地安抚道,“等她看完就好了。”

  但珍妮并不这么觉得,她感觉自己心痛得没法呼吸了。

  或许是因为男女主角与她和谢泼德先生的相似之处太过明显,珍妮在阅读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将自己代入了拉维妮娅,而谢泼德先生,自然而然成了埃德蒙。

  在阅读《拉维妮娅》前两期的时候,她一度觉得这是对她莫大的鼓舞,那个时候,她怀着小小的期待和美好的幻想,想着或许在她默默关注谢泼德先生的同时,他也正在关注她?或许,她和谢泼德先生的关系,也能像故事中的男女主角一样,经历一番波折之后,最终走向幸福。

  ——虽然他现在看起来只是单纯把自己当成好友的妹妹,但是这并不妨碍珍妮胡思乱想。

  尽管她那可恶的妹妹曾不止一次地警告她,这个故事最终会是一个悲剧,但她总觉得,能怎么悲剧呢?如果谢泼德——埃德蒙先生移情别恋,爱上了其他的女士,她也会像拉维妮娅一样,坦然而勇敢地面对失落和背叛。

  是的,她自信地认为,自己是有那份勇气的,毕竟,爱情不是一场单纯的交换,而是一场自愿的给予,哪怕是受伤,哪怕是错过,她都可以接受,喜欢一个人总要付出代价。

  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她才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前面拉维妮娅所忍受的委屈,露辛达看似谦逊的言语,埃德蒙那总是能找到的借口,统统让她又愤怒又伤心。她一边愤怒地想要大声吼叫:“拉维妮娅,为什么不把护身符烧掉?为什么不把那只小狗要回来?为什么不赶走那该死的露辛达?!”一边却又清醒地知道——如果是她,她也会和拉维妮娅做出同样的选择。

  是的,她就是这么一个别扭的人,总是选择隐忍,总是选择自我欺骗,明明内心翻江倒海,却还要假装不在意一切。她知道,自己会像拉维妮娅一样,强迫自己将一切憋在心底,甚至勉强接受那些她明明无法接受的伤害。

  每次看到拉维妮娅流泪,珍妮总是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掉眼泪,看到拉维妮娅心碎,她也觉得自己的心快要碎掉了。看这个故事已经变成了一种全然的折磨,但她好像非要折磨自己一样,忍不住去看。

  当昨天她看到拉维妮娅同意那个荒唐的捐肾请求时,哭得难以自抑,她已经能猜到结局了,艾琳娜所说的悲剧结局,她现在终于理解了,那就是拉维妮娅的死亡。

  是的,拉维妮娅肯定会死的,她从来没有那么清醒地意识到,这就是艾琳娜的用意,拉维妮娅同意了自己的死亡

  她也如拉维妮娅一样,期待着看到埃德蒙痛不欲生,埃德蒙那张以往总是戏谑而优雅的面孔,会在那一刻崩塌成怎样的模样。他会跪倒在地,痛苦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吗?会在深夜里一个人独自流泪,回忆他们曾经度过的每一个瞬间吗?她幻想着他会在无尽的自责中度过余生,想着“如果我能更早地看清自己的心,或许拉维妮娅就不会死。”

  她期待看到埃德蒙被愧疚淹没,她期待着拉维妮娅的痛苦能换来某种形式的“公正”。如果拉维妮娅最终以那种悲壮的姿态死去,那么埃德蒙的痛苦应该是她的奖赏——虽然这未必是她所期望的真正解脱,但至少,这份痛苦能让珍妮在心底的深处,感受到某种报复的满足。

  而接下来的情节,如她所想的一样,由于医疗技术的局限,拉维妮娅最终死于手术台上。

  她死了。

  珍妮虽然早已预料到这一刻,但当她看到拉维妮娅死去的那一刻,心中仍然涌起了一阵难以言喻的伤感。

  那个曾经被孤立、被嘲笑、因为一句解围而爱上对方的女孩、那个惊喜接受求婚、无畏地追去弗兰西的女孩、那个沉浸在爱情中的幸福女孩、那个遭遇种种误解、失去孩子、却被轻易哄好的女孩……带着自己的幻想中的爱意,就这样死去了,悄无声息。她死了,不再为这个世界的纠结与痛苦挣扎,而所有未完成的计划和未竟的期许,也随着她的离去而消散。

  在不知不觉间,珍妮已经泪流满面。每一滴泪都像是替那位无助的女孩流淌,替她未曾完成的梦想、未曾实现的幸福、以及未曾得到的爱而流淌。

  她想象着拉维妮娅在生命最后的瞬间,是否也曾有过一丝对未来的期许,是否也曾幻想过自己的爱情能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最终,所有的希望都在痛苦中消散,留下的只有无尽的遗憾和失落。

  “真是太可怜了,”珍妮擦拭着脸上根本擦不完的眼泪,“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这么对待她。”

  “她值得有人珍惜,”她喃喃自语,“值得有人真正地爱她。”

  珍妮哭得稀里哗啦,直到她哭得眼泪都干了,才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带着希望埃德蒙后悔莫及的期待继续往下看。

  那个曾经让拉维妮娅感到无比安全与温暖的男人——埃德蒙,站在她的床前,眼睁睁地看着她的生命在自己的眼前消逝。他什么都做不了,尽管他眼中满是悔恼,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

  珍妮深吸一口气,她终于从心底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满足,仿佛是对过去那些无法释怀的情感、无法得到的回应,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

  但是,当她看到最后一幕时,那种满足变成了让人一股让人难以发泄的怒火。

  珍妮的眼睛盯着书页,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她原以为,这场悲剧的结局会是一个单纯的痛苦与悔恼交织的终点,埃德蒙会为他所失去的一切痛不欲生,或许在某个夜晚,他会在拉维妮娅的墓前痛哭流涕,悔恼不已,直到他明白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可是这一切都被后记狠狠地扭曲了。

  露辛达,她曾经那个自私、虚伪、狡猾的女人,居然在拉维妮娅死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不仅健健康康,更理所当然地占据了曾经属于拉维妮娅的一切。埃德蒙——那个她曾认为会被拉维妮娅的死击垮的男人,居然能和露辛达如此轻松地开始新生活!他把她接进了他们曾经的家,穿着拉维妮娅曾拥有的华服,享受着她的财富,还可以继续宠爱着那只曾属于她的小狗。

  这一切让珍妮的血液几乎凝固,心脏的疼痛瞬间变成了滔天的愤怒。她握紧书页,指甲深深嵌入纸张,似乎要把这段文字撕裂。

  拉维妮娅的死亡不仅没有带来任何改变,反而为露辛达和埃德蒙的丑恶爱情铺平了道路!

  她的生命、她的爱、她的牺牲,竟然成了露辛达踩踏的台阶。

  最让珍妮愤怒的是那句最后的台词——【露辛达站在拉维妮娅的墓前,轻声说道:“谢谢你给我的肾。我怀孕了,是埃德蒙的孩子。我知道,你曾经失去了一个孩子,也许那个孩子,现在正投身于我的腹中,你也会为我们感到开心吧?”】

  她怎么能说出这种话?!

  珍妮甚至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的文字都在疯狂地扭曲。露辛达,她那个自私、冷酷、毫不知羞耻的女人,竟然站在拉维妮娅的墓前,轻描淡写地说出这番话!她没有丝毫的内疚、悔恼或羞愧,反而带着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理直气壮地说着那些恶心的话。

  他们怎么可以这样不知羞耻地站在那儿?

  她无法忍受,无法理解,无法接受这个结局。

  这一切太荒谬了,太不公平了!

  她多么希望能穿越到故事里,冲进那座墓前,狠狠地推开那个该死的露辛达,告诉她:“你根本不配站在这里!”

  她想看到埃德蒙陷入无尽的羞耻与自责中,想看到他在拉维妮娅的墓前痛苦地跪下,给她一个永远也无法得到的道歉。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

  拉维妮娅的死,究竟换来了什么?什么都没有!

  甚至,埃德蒙还在拉维妮娅的墓碑前向露辛达求婚!

  他怎么敢的啊!

  他怎么能在拉维妮娅还未安息的地方,对她的死毫不尊重?!甚至在她的墓前作出如此荒唐的举动?!

  他根本不值得拥有任何人的原谅,他根本不配拥有一个新的开始!

  珍妮突然猛地站起身,像一只受伤的动物,愤怒地踢翻了身边的椅子,椅子碰撞地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似乎提醒她了一样,她抓起床上的枕头,毫不留情地摔在床上,猛烈地拍打着,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和不甘发泄出来。

  “听起来好像珍妮的房间里的声音,”楼下的爱德华皱眉道,他看了眼艾琳娜,“你要不要去丽兹家里躲一躲?”

  “啊?”艾琳娜神情复杂地看了眼楼上的动静。

  “我送你去,”爱德华一边穿上外出的外套,一边向外走,“赶紧的,不然,等到珍妮反应过来那个故事是谁写的,我可不帮你拦着。”

  艾琳娜一时也不敢断定自己不会被珍妮暴打,只好拿上外套,听着楼上越来越大的声音,浑身一颤,一溜烟跑到马车上坐着。

  不得不说,爱德华确实有先见之明,他们前脚刚离开家,珍妮后脚就从房间里出来了,她喘着粗气,像一只喷火的暴龙一样,气势汹汹地到处寻找艾琳娜的身影。

  可惜她来迟一步,不管是书房、音乐室、会客厅……还是艾琳娜的卧室,都没见到她的人影,只好问女仆,“艾琳娜呢?”

  女仆被她吓了一跳,小声道,“艾琳娜小姐出门了。”

  “她怎么这个时候出门?”珍妮的理智短暂地回来了一点,接着冷笑道,“算她跑得快。”

第321章 “骂声”四起

  “所以你就跑出来了?”伊丽莎白热情地招待了艾琳娜, 一张柔软的天鹅绒椅子早早地等着她坐下,而桌面上,一套骨瓷茶具和热气腾腾的茶壶被摆得整整齐齐。茶盘里, 一小堆黄油饼干与几卷色泽诱人的果酱卷静静地躺着,香气扑鼻。伊丽莎白端起茶壶,熟练地为艾琳娜添上茶, 一边殷切地催促道,“珍妮看到结局就这个反应?”

  ……你对吃瓜的热情根本掩饰不住啊!

  “我只听到她在房间里摔东西的声音, ”艾琳娜咬了一口饼干,“可能是枕头?反正不会是花瓶吧, 摔碎东西太费钱了。”

  “她一定气坏了,”丽兹偷笑道, 之前艾琳娜给她看的时候, 她都被气死了, 那还是在她有心理准备的条件下。

  “她确实很生气的样子,”艾琳娜心虚地道。

  “要不在这里住几天, 等她气消了再回去?”丽兹提议说,“而且, 你看今天的小报了吗?”

  “没有,”艾琳娜好奇地问,“小报有什么消息吗?”

  “有个特别有趣的消息,”伊丽莎白说着, 忍不住嘴角的笑意,从书桌上拿起了一份摊开的《晨报》递给她,“你一定要看看!”

  艾琳娜很快就看到了所谓“很有趣的消息”,《晨报》上以一种很戏谑的语气谈及贵妇的读书沙龙上,女士们纷纷晕倒的场景, “参加者皆为本城最为体面的女士,但在某一本‘令人神伤的小说’章节读到关键之处时,情绪似乎难以自控,纷纷优雅地“晕倒”在周围。”

  讲道理,这会不会有点太夸张了?

  “场面一度失控,房间里的沙发竟然被全部占满,甚至有几位夫人只能暂借邻座的膝盖作为临时倚靠!会场内的仆人忙得手足无措,冷水毛巾一度供不应求,有人甚至不得不将窗户全部打开,好让新鲜空气驱散‘悲恸的阴云’。”

  这篇报道上还贴了一张女士们纷纷晕倒的简笔画。

  “是我的错觉吗?我怎么觉得这个作者在讽刺?”艾琳娜嘴角抽动地将小报递回去。

  在这个时代,晕厥被视为一种时尚——晕倒的女性如同娇嫩的花朵,轻易便能博得他人的怜爱与关注。尽管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束身胸衣的束缚,使呼吸困难成为常态,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一世纪流行的感伤文学也功不可没。这些作品偏爱塑造柔弱、多愁善感、泪眼婆娑、动不动就昏厥的女性形象,并将这种形象成功推广为淑女的典范和社交的标杆。

  即使没有真正晕厥的感觉,许多淑女依然难以免俗地假装晕倒。毕竟,当身边的人纷纷倒下时,自己却啥事没有,反倒显得不够“合群”,甚至会被视为缺乏优雅。

  因此,也有很多人嘲讽这种现象,认为这是一种社交表演。

  “据我所知,她们就是在读《拉维妮娅》的时候晕倒的,”伊丽莎白宣布道。

  “什么?”艾琳娜瞪大眼睛,嘴硬地辩解说,“是不是弄错了?不至于吧?是谣言吧?……”

  丽兹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肩膀,嘴角忍不住上扬,“这是我姐姐说的,绝对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