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然而,艾琳娜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涉足口口文学领域了,她对于这次的创作方向感到有些迷茫。毕竟,她身处远离卢恩顿的地方,对市场的新趋势和读者对口口文学的接受程度一无所知。直接向伯克利公爵询问显然不太合适,而薇拉那边又因为通信不便,回复需要数周时间。
于是,照常地,她写信给了霍利维尔街的出版商,赫尔曼先生。
作为接触市场的一把手,赫尔曼先生自然最了解读者的需求。
“什么?艾伦先生的来信?”赫尔曼先生一把夺过这封来之不易的信件,要知道,自从《梦中奇旅》第二部发售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了艾伦先生的消息,大家都在问还有没有第三部的时候,他都只能说不知道。
在艾琳娜给他画的饼里,《梦中奇旅》实际上只有上下两部,但赫尔曼自认为,艾伦先生看到这本书销量如此火爆,肯定会想要继续写下去的,没想到这么久过去,都没有他的新书消息,这次收到他的信件,可把赫尔曼惊喜坏了,他还以为对方再也不写了呢。
“咨询最近市场流行的题材?和读者接受的尺度?”赫尔曼眼睛几乎要冒光了,“这是不是意味着,霍利维尔街的统治者,即将回到他的王国了?艾伦先生要准备新书了?”
这两个问题都难不倒赫尔曼,由于《梦中奇旅》的销量,那些印刷商们似乎才第一次意识到,口口文学居然有那么大的市场,纷纷涌入霍利维尔街,想要趁此机会分一杯羹,不过,鉴于这种生意始终不太能见光,大家的活动都非常隐蔽,赫尔曼先生凭借他在这条街道上的深厚经营,始终稳坐龙头交椅。
那些想赚一笔的投稿者,第一时间想到的投稿对象就是他,他不要的稿子才会投递给其他印刷商,这就意味着,他选中的作品,绝对是上乘之作。
“现在的市场流行元素还是伐木工、搬运工这样的壮汉,”赫尔曼在信中回复道,“但是这股风潮逐渐在下滑,或许是市场逐渐饱和了,人们第二喜欢的,还是那些优雅的贵族绅士,不过,大家似乎都非常迷恋那些偷偷摸摸的情节,这当然归功于您的影响。还有,最近涌入了一波同人创作的风潮,比如说,现在很火的《海伦》和《家族之谜》之类的作品,就有人写着口口版本的主角故事,销量也不错。”
“至于尺度,”赫尔曼先生迟疑了一会儿,“虽然不太懂什么叫尺度,但是,很多作品都已经脱离了所谓的梦境,在现实中来描写,或许这样更能激发读者们的幻想吧。”
艾伦先生没要参考,他也不敢寄给对方,毕竟这些书籍都不适合光明正大地邮寄,于是只能在信里夹杂几张他认为的优秀作品,并在最后献上彩虹屁,“当然,我相信,无论您写什么样的作品,一定都会大受欢迎。”
第105章 无懈可击
赫尔曼先生的这封回信, 不但没有帮助艾琳娜确认市场的最新潮流,反而让她更加迷茫了。因为不管是贵族老爷,还是健壮的工人, 好像都是她写过的东西啊。
至于随信附赠的文字片段, 在艾琳娜看来,确实比从前的那些作品好了很多,几乎达到了晋江清网前的优秀作品程度,只是对一些细节感官描写, 还没有那么放得开而已。
不过,她还挺好奇《海伦》的口口小说版本写的如何,不过赫尔曼先生并没有将这份文稿放入信件里,艾琳娜也只能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说到《海伦》,新一期的《女士月刊》早已上市,编辑部还特地寄来了三本样品,里面还附带着好几封读者来信, 因为《海伦》的读者来信越来越多, 这段时间积攒下来, 几乎把编辑部的储藏室都塞满了,这么多封来信, 想要一一回信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编辑部只能挑选比较典型的读者来信寄给艾琳娜。
过去的来信中, 有的读者抱怨难以购得稀有的卡牌, 有的对海伦的遭遇深感同情,还有的则热衷于猜测莱茵贵族背后的秘密。不过, 这一期的来信, 几乎都在感慨男女主角的动人爱情,看来无论是什么年代, 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总能吸引很多读者。
艾琳娜还从信里发现了读者自行创作的同人续作,当然,清水版的,她想就算有读者创作了口口版的续作,应该也不会寄给她这个原作者观看。
看完所有信件,试图寻找灵感的艾琳娜还是一无所获。
“真是太难了,”她不禁抱怨道,“当一无所有的时候,反而能想到新点子,现在有包袱了,那些点子都好像飞走了一样。”
若说创作一部广受欢迎的作品,凭借她丰富的阅读经验,自然不在话下。但如果还要兼顾“容易被模仿”这一特质,那可就太难了。
薇拉并未提及自己的作品表现如何,但艾琳娜凭借直觉猜测,可能在细节和描写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毕竟,在口口小说里,精细入微的描绘往往能赋予作品更强大的吸引力,即便是普通的题材也能因此脱颖而出。
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基本功,那就只能靠新颖的题材来取胜。
新颖的题材,艾琳娜也有很多,现代人的口口程度是这时代人们难以想象的,可她还需要考虑两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社会风气和社会影响。
即便口口小说似乎大受欢迎,但整体的社会风气依然趋向于保守,艾琳娜写梦可以完美规避这一问题,毕竟即便梦里再怎么违背道德,那也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即便赫尔曼先生说一些书籍已经突破到了现实,但如果真的考虑现实,那肯定会受到桎梏。
另外,虽然现在写口口小说不违法,可这种情形肯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现在只不过是那些议员们还没有看到这一片空白区域而已,一旦他们想要进行监管,那首当其冲的,或许就是霍利维尔街的销冠——艾琳娜自己,所以一些太过口口的文学,艾琳娜确实也难以下笔。
这就是难点所在,新颖刺激的口口小说,基本上都没有三观,就如同那些豪取强夺的霸道总裁文学和虐文男主一样,放到现实世界,基本都得三年起步,上不封顶,可是,健康的恋爱固然重要,畸形的恋爱更加精彩啊。
“薇拉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艾琳娜头疼地往床上一躺,试图当自己是一条咸鱼。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珍妮特的声音:“艾尔?一起去骑马吗?”
艾琳娜瞬间精神一振,对啊,虽然题材难以把控,但场景设定这不是信手拈来?她迅速在纸上记下“马”和“马车”这两个词汇,生怕稍后忘记。然后,她兴冲冲地应了一声,开始准备换衣服去骑马。
与小伙伴们一同骑马,自然得遵循淑女的规则,也就是侧骑。这对艾琳娜来说并不困难,她享受着在马上吹拂的微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眺望着绿色的草坪。此刻,她又在心中默默记下了另一个关键词——“野外”。
“话说,”丽兹在马上问道,“爱德华还在卢恩顿吗?我好像听坎贝尔先生说,要让他回来帮忙筹备大歌剧呢。”
艾琳娜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我可不太清楚,”珍妮特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思索,“爱德华似乎正忙于他朋友的那件事,听起来相当棘手。至于筹备大歌剧,这确实是个耗时的过程。我想,至少在圣诞节前,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进展。记得父亲制作一部歌剧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听到这里,艾琳娜的心稍微放松了些。圣诞节前,爱德华应该能够稳定音乐厅的运作,并找到一个合适的助理来协助他。
“要那么久吗?”丽兹好奇问道,“一般来说,这种筹备工作都需要做些什么呢?”
珍妮特在家里耳濡目染,加上之前听父亲和爱德华说“大歌剧”的相关事宜,因此能讲解得头头是道,“首先,需要选择一部具有史诗般背景和复杂情节的题材,光是这一步就要经过多次的讨论和筛选。接着,剧作家和作曲家——也就是弗朗西斯和亚瑟先生,他们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创作剧本和音乐。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每一个部分都需要精心打磨。”
“也就是说,在选择题材的时候,两位客人还比较清闲,”丽兹恍然大悟,“难怪艾尔之前说还早着,以弗朗西斯和亚瑟先生的时间和精力,想要创作这么一部大歌剧,没准明年都做不完呢。”
三人都偷笑起来,毕竟她们对弗朗西斯先生的工作效率有目共睹。
“当然,除了剧本和音乐的创作,”珍妮特进一步向丽兹解释,“我们还需要考虑舞台布景、服装、演员以及乐队的配置。虽然剧院里已有现成的演员和乐队,但可能还需要增援。布景和服装更是要全新制作,这都需要时间。再加上长时间的排练,一部复杂的大歌剧从筹备到正式演出,往往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这么说来,《灰姑娘》的效率可以说相当高了,不过这部戏剧也十分简单,弗朗西斯先生一天就写完了歌曲,演员都是从隔壁鬼魂之旅薅来的业余演员,和在剧场里上演的正式歌剧当然不一样。
“所以,大概要明后年才能看到这部大歌剧了,”丽兹叹了口气道,“老实说,我还挺期待的。”
毕竟坎贝尔先生磨了那么久,才终于把祖父说动了。
她们边聊边走,不知不觉中已经绕了一圈草坪,马蹄声在庄园的石板路上回荡,最终她们回到了庄园的入口。一进门,便看到亚瑟和弗朗西斯先生在会客厅内等候。
“艾琳娜、珍妮特、伊丽莎白,我正等着你们呢!”弗朗西斯先生热情地打招呼,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至于旁边的亚瑟先生,当然是陪等的。
“什么事?”珍妮特困惑地问道。
“我已经把谜题晚宴改好了!”弗朗西斯先生得意地道,看到几人诧异的目光,他不禁小脾气发作,“你们这是什么眼神啊!”
“没想到您的效率居然那么快,”艾琳娜惊叹道,“我还以为至少得等下个月呢。”
亚瑟先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朝艾琳娜竖起大拇指,打趣道:“看来你已经深刻领略到弗朗西斯的本性了。”
弗朗西斯先生听到这话,有些不满地反驳道:“喂,你到底是谁的朋友!”
“主要是我们接下来要忙于大歌剧的创作,”亚瑟先生解释着弗朗西斯效率的来源,“所以他就想着尽快把这个剧本改好,不然可能要拖到明年去了。”
“现在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吗?”伊丽莎白好奇地问道,她刚刚被科普了一番大歌剧制作的复杂流程,“不是还需要先选择题材和进行多次讨论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题材早就选好了,”弗朗西斯骄傲地道,“否则,仅凭我们两人,又怎能与伯爵先生商讨资金的问题呢?自然是要先展现我们的诚意。”
也是,就算弗朗西斯和亚瑟在弗兰西很有名气,祖父也不会让他们空手套白狼的。
“所以你们已经完成了大歌剧的剧本?”珍妮特诧异问道。
“一小部分吧,毕竟得做好随时推翻重做的准备,”弗朗西斯将手上的手稿递给艾琳娜,“所以,一旦伯爵先生确定资助,我们就得马上行动起来了。”
艾琳娜明白了,她拿着剧本道,“那我先上去研究一下。”
当她独自回到房间,观看着这部由陪审员游戏改编而成的谋杀晚宴剧本,不禁心思一动,想到了一个口口小说题材——
一群人聚在一起,准备迎接着一场挑战,这听起来就很“无限流”啊。
和正常的无限流不同,口口版的无限流所发布的任务,大多是一些情色的任务,比如说,通过某种运动来度过某个关卡、灌注某种液体来拿到某样道具……并且还引入了直播的要素,可以说非常刺激。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个题材既新颖、又容易模仿,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去完成任务,这在法律上叫紧急避险,完全无懈可击,简直就是为艾琳娜目前处境量身定制的题材。
当然,对现在的人们来说,这种题材还是太过超前了。唔,得想个办法改一改……
第106章 无限邮轮?
艾琳娜先把这个题材记下来, 然后翻开了带给她灵感的“谜题晚宴”剧本。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个剧本改编自“陪审员游戏”中最简单的案子,她看下去非常顺畅,其中的唱段她哼了一下, 感觉和《灰姑娘》的柔美婉转完全不一样, 其中有很多情绪充沛、声调高亢的咏叹调,恐怕那些鬼魂演员完成有些难度,需要一批更专业的演员。
不管从剧本还是曲调来看,都保留了案例里的精华部分, 并增加了一些背景设定,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充实,艾琳娜很满意,她将自己不可见人的大纲藏好,便拿着剧本去找弗朗西斯谈谈价钱。@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由于是根据艾琳娜写的游戏改编,弗朗西斯要求也不高,手一挥让她看着给, 毕竟他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弗朗西斯了, 他现在是大歌剧创作者·弗朗西斯, “我可忙着呢,”他双臂抱胸, 高高扬起下巴,“这种小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下次找我, 你可得预约了。”
亚瑟直接一个大逼兜,“你可消停点吧。”
艾琳娜偷笑, 她也没想占弗朗西斯便宜, 毕竟对方确实很好用,于是给他拟定的分红和之前的《灰姑娘》差不多, 签订合约之后,她便火速将剧本寄给了爱德华。
爱德华正忙于对音乐厅进行紧急扩建,他的慷慨投入使得“欢乐之家”旁的两家店铺迅速让出了空间。施工队伍正在昼夜不停地工作,将店面连为一体,但为了不影响每日下午的《灰姑娘》专场演出和晚上的音乐厅节目,他们只能选择在早晨进行作业,因此进度稍显迟缓。
通常,大型音乐厅每周会安排四到五天的演出,而小型音乐厅如埃文斯、莫顿、韦斯顿等,则大多每周仅有一两天的表演。然而,“欢乐之家”自开业以来的水下表演,到如今备受瞩目的《灰姑娘》,都吸引了大量观众争相购票。观众的热情高涨,使得爱德华不得不将原本的演出频率提高到每周五次,即便如此,仍难以满足观众对门票的渴求。
因此,当爱德华看到新来的剧本,毫不夸张地说,他真的两眼一黑。
“看看我的妹妹给我带来了什么?”他转向后台正在准备的威廉,无奈地抱怨道,“又是一部新的剧本!”
在“欢乐之家”,威廉或许是最能理解爱德华心情的人。他不仅要扮演《灰姑娘》中的王子,还要诠释被朋友谋害的歌剧演员,甚至还得在“鬼魂之旅”中不时地吓人,以维持自己的恐惧值。他的忙碌程度几乎与爱德华不相上下,因此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共鸣。
“这是什么剧本?”威廉好奇地问道,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艾伦先生的身影,心中也在猜测艾伦先生承诺的恐怖剧本何时能够完成。
“一个关于谋杀的案件,”爱德华叹气。
“这一定会很受欢迎,”威廉肯定道,“这座城市就爱这种,谋杀、大盗、血腥……”
“但是我还有好多工作!”爱德华气呼呼地道,“她倒是好,直接把剧本甩过来,什么都不管,所有工作都压在我头上!”
威廉闻言,顿时安静了下来。他瞥向那个剧本,目光被上面的署名所吸引,不禁问道:“这部剧本也是弗朗西斯先生和亚瑟先生的作品吗?”
作为戏剧从业人员,他在短时间内便被科普了一堆知识,而考文特花园剧院准备制作卢恩顿第一部本土大歌剧的事情,他自然有所听闻,这一重大新闻甚至登上了报纸,上面详细介绍了这两位弗兰西杰出的剧作家和作曲家,以及他们的一系列辉煌作品。在这众多歌剧佳作中,《灰姑娘》就像一只哈士奇意外闯入狼群,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不久,“欢乐之家”再次被一群好奇的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都渴望亲眼目睹这两位名家的最新作品。然而,对于爱德华而言,这无疑是火上浇油,让他的工作压力倍增。
“您或许真的需要考虑找一位助理了,”威廉建议道。
爱德华对寻找助理的想法已经酝酿良久,但由于工作繁忙,这个计划始终未能成形。此刻,他下定了决心,“你说得对,我确实需要一位助理来协助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威廉又瞄了一眼扉页,“改编自‘陪审员游戏’?这个游戏我好像没听过?”
“因为它只在小范围内传播,”爱德华已经很久没关注剧院外的事宜了,“我想,在一些小圈子里,比如说法律从事者,应该还算有点名气。”
“或许排好剧之后,可以利用这一点宣传,”威廉说,“或者像现在这样,在前台摆上这个游戏的商品,没准那些看过戏剧的观众,会想着买一份回家试玩呢。”
听到这话,爱德华不由得沉思了下来。
这难道也在艾琳娜的计划之中?
在他想着自家妹妹是不是早有预谋的时候,艾琳娜正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写着口口小说的大纲。
在这几天的思考和计划后,她终于想到怎么把“无限流”题材改成符合这年代的形式了。
剧情的开头,一位中产阶级夫人——正确地说,应该是一位寡妇。是的,还是这样的人设,并不是艾琳娜不想写未婚女士,只是在现在,中产阶级以上的女性通常17、18岁进入正式的社交场合,20到22岁就会结婚,而在艾琳娜的印象里,这个年龄的女孩还在上大学呢。如果是正经的爱情小说,她自然不会有所顾忌,但既然要写口口文学,这还是有点太超前了……
总之,这位夫人在一次晚宴上突然昏迷,当她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身处一艘在浩瀚大海上漂泊的邮轮上。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