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我们得警惕德鲁里巷剧院的反应,”爱德华对自己的备用经理叮嘱道,“他们可能会怀恨在心,采取一些手段。一定要时刻关注报纸上的舆论动态。”
考文特花园剧院和德鲁里巷剧院本就是多年的竞争对手,对于他们的策略,爱德华了如指掌。他们可能会挖角演员、降低票价、举办慈善或名人演出、复刻或改编热门戏剧,甚至通过报纸抹黑其他剧院。不过,爱德华确信他们不会改编音乐厅的戏剧,因为受众差异太大,这样的尝试注定会失败。
他们能采用的手段,无非是推出特别演出或是进行舆论抹黑。
在爱德华跑腿的时候,艾琳娜还在写信,她要将那几本“珍藏”火速卖回给赫尔曼先生,钱不钱的无所谓,就是这些书籍不要留在房间里就行。
另外就是编辑部在询问这一期《海伦》的进度,是的,她之前寄过去的稿子已经发完了,新的一个月,她需要赶紧把最后一部分稿子写出来,也就是《海伦》的大结局。
第130章 海伦的结局
如果想要将《海伦》写长, 艾琳娜完全可以增加更多的极品人物,然后挨个打脸,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必要, 毕竟她现在不缺钱也不缺神眷, 现在正是恰到好处的收尾之时。
在前面的部分里,海伦与男主角之间的感情日渐升温,与此同时,海伦通过细微的线索和男主角家族的反应, 开始察觉到一些不寻常的征兆。鉴于男主角融合了各种苏的设定,艾琳娜深信,即使现在揭露他的真实身份,读者也不会因此产生负面情感。
而在完结部分,男主角将选择一个好时机坦言自己的家族秘密,由于他的欲言又止,海伦还以为他要求婚, 做了一堆心理建设, 还准备羞涩地说“我愿意”, 可是没想到,迎来的会是这么一个极具冲击性的消息。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海伦的大脑瞬间陷入混乱, 她仓皇地逃回家中。然而,她的“家人”却正在讨论着如何将她以高价卖给男主角的家族。在她痛苦与迷茫交织的时刻, 她大声地告诉他们, 自己绝不会嫁给男主角,让他们彻底死心。
男主角自然也收到了这个消息, 他以为是海伦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身份, 黯然地准备船票逃离这个伤心地,但他们都不知道, 听到海伦的狠话之后,她的狠心家人们,却想将她嫁给另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贵族,这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角色,在前面的篇章里,便已经铺垫这位中年贵族想要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
最终,海伦面对自己“家人”的无耻行径,意识到这样的家人,还不如那个让她变得更勇敢、更自信的吸血“怪物”。
是的,她不做人了!与其被那些烂橘子家人利用和交易,她宁愿选择与接纳她、包容她的吸血鬼一起生活。
这部分艾琳娜足足写了三万多字,加上最后的豪华婚礼、吸血鬼世界观的冰山一角、亡灵的番外、结婚后的海伦几年后重回卢恩顿让众人羡慕嫉妒恨的番外……她写了快半个月,才将这个大结局写完,《女士月刊》的编辑们都快急死了。
与此同时,纸娃娃的制作也在稳步推进中。伯克利如期将精心绘制的SSR卡牌寄送到艾琳娜手中。这位专业人士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线条流畅轻盈,着色纯净明亮,衣料纹理的质感细腻得仿佛真正的绸缎一般。特别是那金色花纹的细节,精细到仿佛真的绣在布料上,连针眼都清晰可见。
艾琳娜不敢想印刷厂会怎么印这些细节,反正她很满意,直接转手给了印刷厂,让他们自己去操心了。
在库库写作的这半个月里,艾琳娜也没有闲着。她陪同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身为卢恩顿本地“主人家”的女儿,自然有责任引领他们领略这座城市的各个旅游项目。
这么一想,她好像还沾了客人的光呢。
这些天他们去的都是一些常规的景点,比如说卢恩顿塔。这听起来像一座塔,但其实是历史悠久的堡垒,里面则是曾经的皇家宫殿,不过,现在它是卢恩顿唯一一座动物园。
或许不能称之为动物园,而更应该叫做动物的放置处,因为其中的所有动物都是其它国家送给卢恩顿的礼物,大象、白熊……它们被装在一个个牢笼里,完全没有活动的空间。
说是动物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参观,只有贵族、和塔楼关系密切的人才有机会观赏那些动物,尽管如此,卢恩顿唯一一个能看各种动物的地方,也是一个不得不去的旅游景点,至于怎么参观——其实只要发挥一下钞能力就行了。
另外,他们还去卢恩顿有名的几个教堂参观了一下,艾琳娜找借口缺席了那天的所有行程。除了这些景点,他们也去了卢恩顿的公园,譬如上次音乐会举办的格林公园,就很适合散步,其中还有一个不小的湖泊。
最后,就是重头戏了——伊丽莎白跃跃欲试的“鬼魂之旅”!以及最近名气很大的欢乐之家音乐厅!
尽管欢乐之家尚未被正式列入卢恩顿的观光指南,但报纸上的介绍已经激起了客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弗朗西斯。这位忙碌于大歌剧作曲的音乐家,在亚瑟的严格监督下鲜少有机会外出,因此他特别期待能借此机会一睹自己作品的最终呈现。
“所以是欢乐之家买下了艾尔你的作品吗?”看到报纸上的介绍,看过艾琳娜写剧本的两姐妹都兴奋起来,“我也要去!我在看剧本的时候,就已经能想象到那些文字呈现出来的画面了!”
“唔,”艾琳娜迟疑了一会儿,点头道,“没错,我将剧本卖给欢乐之家了。”
“那他们还挺有眼光,”丽兹赞叹道,“居然能看出你的剧本能出名!”
此时的艾琳娜体会到了爱德华当初汗流浃背的感受。
自然的,看过《灰姑娘》和谜题晚宴的客人们都将这部戏剧夸上了天,还买了大大小小一堆周边,至于《鸦羽之宅》,由于报纸上将它描写得“最可怕的戏剧”、“勇敢者的挑战”……,所以,他们自认为勇气不够,都没胆子去看。
“那次‘鬼魂之旅’已经让我够受的了,”弗朗西斯在客厅中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当时的经历,连原本一脸期待的丽兹也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虽然好奇,但确实胆子不大。“这个《鸦羽之宅》,肯定比‘鬼魂之旅’可怕一百倍!想想看,就连‘鬼魂之旅’都没有得到‘最可怕’的评价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劝退了其他人之后,弗朗西斯便自己一个人跑去看了《鸦羽之宅》,售票的工作人员都诧异了,反复询问他是否需要和同伴一起,毕竟带个朋友,心中的恐惧就会减轻很多,如同和朋友一起看鬼片,总比一个人窝在被窝里看要好得多。
“一张票就够了。”弗朗西斯坚定地说。作为将剧本逐字逐句阅读过,并为戏剧谱写了所有乐曲的作曲家,他自信地认为自己对这个故事相当熟悉,应该不会感到害怕。
当然,即便对自己再有自信,他还是委婉拒绝了工作人员推荐的互动环节,他可是看过报纸的,这个互动环节他绝对拿捏不住。
“然后呢?”艾琳娜听到哥哥爱德华的转述,不由得好奇地问,“他怎么样?有被吓到吗?”
“据说他那天晚上回家后,整夜都开着灯,”爱德华轻笑着回答,“第二天一整天都没能写出一个音符。”
可怜的弗朗西斯,他这才意识到文字与真实演绎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尤其是当戏剧的结尾还有一个需要所有观众参与的互动环节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恐惧感远非阅读文字所能比拟。@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在参观旅游和嘲笑客人的间隙,艾琳娜也完成了她的稿件,并迅速将其寄往了等待已久的编辑部。
如果再晚一点,露西真的要亲自上门来催了。
“终于等到了《海伦》的大结局。”露西在见到这份稿件时,不禁叹了口气。她既感到一丝落寞,因为这部陪伴了读者许久的故事即将画上句号,又隐隐担忧下个月的销量。《海伦》完结后,究竟哪部作品能够填补这一空缺呢?
奥查特夫人忙完了其它事,只等《海伦》的稿子,此时正在自己的座位上喝下午茶,看到露西取来了等待已久的稿件,立刻催促他们尽快检查并校正。如果再晚几天,恐怕连印刷厂都赶不上进度了。
露西一目十行地看完了这部分故事。
“所以,男主角其实是一个……血族,哇,这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吧?”露西阅读着后面的设定,“什么?永生?超自然力量?那么厉害?!!哦哦,要吸食血液啊,哇哦。”
遍览文学作品的露西顿时想起了各种各样的刺激情节,吸血这一行为既恐怖又有一种禁忌的诱惑,既可以是温柔的迷人的情人,也可以是危险致命的捕食者。本身的不朽加上爱人的短暂生命又浪漫又透着悲剧色彩,渴望人性又克制着本能的饥渴,尤其是将血族描绘成贵族和权力的象征,还包含着古典与哥特式的美学。
“这个设计会火的,”露西肯定地道,“虽然《海伦》好像没怎么涉及到这些方面,唔,只是男主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显得有些患得患失,‘自卑是男人最好的嫁妆’,哈哈哈哈,说得没错!”
艾琳娜没有详细写吸食人类的血液,在《海伦》里,那些血液都是买来的,毕竟贵族嘛,有的是钱。另外就是在情难自已的时候,男主角咬破了海伦的手指,促使海伦发现了他的异常。
并非艾琳娜不想深入描述,吸食人血时那种意乱情迷的性张力,无疑会增添故事的紧张感和吸引力,但艾琳娜本人作为一只吸血鬼,深知过度暴露这一话题可能带来的后果。她担心一旦描写得过于露骨,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被裁判所盯上。
因此,艾琳娜必须更加谨慎,她打算先通过这一设定抛砖引玉,看看读者的反应和市场的动态。希望这一设定能够激发其他作者的创作灵感,最好形成一个新的故事流派。如果写这种设定的作者足够多,能将自己隐藏在众多创作者之中,她再来展开或者推动这一块的内容,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第131章 商战
“简直荒唐!”威尔斯十分生气地阅读着新一期的《戏剧周报》, 上面刊登着一篇关于《鸦羽之宅》的负面评论,“……充斥着大量不适宜家庭观看的恐怖场景,对年轻观众和儿童造成了心理的不良影响……它原本就是以恐怖为主题的, 当然不适合家庭观看了!不良影响倒是有, 但你都去看了,这不是已经预料得到的吗?”
“布景服装粗制滥造,表演乏善可陈,完全无法有效地传达恐怖气氛……许多观众在观剧后感到失望……”威尔斯都要被气笑了, 不是,写这篇稿子的人到底有没有去看过啊?但凡这人看过一场,也说不出观众感到失望这种鬼话。
“……观众应当支持那些真正具有艺术价值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而不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在这样一部低劣的恐怖戏剧上。”威尔斯冷笑一声,“原来如此,不知道所谓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但是,”他的妹妹看他一副怒极反笑的样子, 不由得问道, “你看完那部戏剧回来, 一直在说,永远都不会再去看, 永远不会!现在看起来,你还是挺喜欢这部戏剧的嘛。”
威尔斯百口莫辩了, “我这可不是喜欢, 我只是觉得这个作者说的太可笑了。”
把他吓得满地乱爬的戏剧,在这人口中却变成了“感到失望”, 这不是在小看他的胆子吗!这已经不是在攻击这部戏剧了, 是在攻击他的勇气!
这样的报纸还有不少,除了攻击服装道具水平, 就是淡定地表示这部戏剧夸大其词,实际上完全不可怕……这些文章第一时间就被欢乐之家的备用经理注意到了,不过,出乎他意料之外,《鸦羽之宅》不但没有受到负面评论的影响,反而有更多自认为胆小的人前来观看。
这些观众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态走进剧院,却在其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惊吓。当他们走出音乐厅,满脸苍白,痛骂报纸杂志上的那些虚假评论。这场景,已然成为考文特花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你是说,”艾琳娜在收到消息后,困惑地问道,“德鲁里巷剧院在试图抹黑我们的戏剧,说它不够可怕?”
他们是不是傻?
“我想,如果他们真的说《鸦羽之宅》太过可怕,恐怕效果还会更好。”爱德华耸了耸肩,原本他还以为这位同行会想出更狠的抹黑手段呢,没想到就这点水平。
“我们也不能任由他们欺负吧!”艾琳娜气呼呼地道,“快,你也去报纸上说他们的历史剧扭曲历史事实,对话冗长,服装廉价,误导青少年的历史认知!”
没看过猪跑,难道还没吃过猪肉吗?后世魔改历史的影视剧那么多,随便参考一下类似的批判话术就足以对付这个历史戏剧了。
爱德华瞠目结舌地看着艾琳娜,"你甚至还没看过这戏,就能列出这么多所谓的缺点,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既然德鲁里巷剧院已经发起了攻击——尽管这种攻击反而带来了更多的观众,但如果不作出反击,恐怕真的会被视为好欺负的软柿子。
受到这些负面评论刺激的,不只是音乐厅的老板,更多是那些被吓得魂飞魄散的观众们,如威尔斯一样,音乐厅一直宣传这是一个“恐怖挑战”,那挑战不过关也怪不得谁,但但报纸上却轻描淡写地说“不过如此”,这自然引发了观众们的强烈不满。还没等音乐厅采取行动,大量的信件就如雪花般涌入那些戏剧报纸杂志,痛斥他们的报道失实。
面对观众的强烈反应,《戏剧周报》作为最先发布负面评论的媒体,迅速感受到了压力。在下一期的报纸上,他们不得不低头认错,表示自己在选用稿件时出现了失误,并已经对相应人员进行了处罚。而其他报纸也纷纷选择保持沉默,期望这场风波能够尽快平息。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艾琳娜“以牙还牙”的复仇心态,爱德华不得不自掏腰包,亲自去竞争对手的剧院,看了一场他们的《查理三世》——艾琳娜不想看这种枯燥乏味的历史戏剧——不得不说,不愧是卢恩顿唯二的正规剧院,不管从服装道具还是演员表演,都在水准之上,可惜他并不是来发掘优点的,只能睁大眼睛寻找这部戏剧的缺陷。
众所周知,历史戏剧最大的困难,就是史实性和艺术性的平衡,太过写实,便会缺乏戏剧冲突;太在乎艺术性,就可能会篡改历史,反正,在这一平衡的把握上,没有任何戏剧能做得十全十美,让所有人都满意,也就给爱德华带来了可操控的空间。
《查理三世》无疑是注重史实的,但为了增加戏剧冲突,他们对主人公的性格和行为进行了部分美化,而他们的服装自然也不会完全贴合史实,会做一些符合当下的艺术化改造,更符合现在观众的审美,这无可厚非,但爱德华立马在自己内心的小本子上记下了“歪曲历史人物”。
当他看完这部长长的戏剧,已经胸有成竹地准备好怎么攻击这部戏剧了。其实这也算是他的老本行,毕竟作为父亲的助理,他也经常和德鲁里巷剧院互相发抹黑的小文章。
看完爱德华精心列出的几点缺陷,艾琳娜非常满意,决定自己再润色一番,“先将这部戏剧的缺陷扩大,今天敢美化人物,明天是不是敢抹黑人物了?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唔,再来一点上升,如果所有的历史戏剧都用这种欺骗的方式来表演,那些容易受影响的青少年,会不会将他们当成真的?对了,还有拉踩……”
没过多久,艾琳娜便炮制出好几篇各有针对性的小作文,看得爱德华一脸复杂,“老实说,我的位置应该让给你来做。”
他立马将这些小文章发给了各个合作已久的戏剧报纸。这些互相攻击的小文章,很容易吸引那些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提升报纸的销量,所以报社们对此来之不拒,但在经历《鸦羽之宅》的读者来信之后,他们都表示:婉拒了哈。
“又是一封攻击《查理三世》的文章,”及时滑跪的《戏剧周报》编辑部叹道,“还登吗?”
“算了算了,先避避风头吧,”编辑们纷纷摇头。
“之前我们刊登的那些文章,也没有这么大的动静啊,”回想起前些天的经历,他们不禁都有些ptsd了,“这不是剧院们的日常操作吗?我以为读者应该都习惯了。”
“是啊,”他们感叹道,“每次有新的戏剧上演,都会来这么一着,怎么这一次,就那么多读者抗议的?甚至还寄来了威胁信,天啦,那信里的故事真是让人害怕。”@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好像就是一封‘诅咒之信’,”编辑们同情地看向那位拆到诅咒信的同事,“听说,收到这封信的人,会受到亡灵的诅咒。”
爱德华恐怕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家的周边产品会用在这种地方。
不仅是“诅咒之信”,那些愤愤不平的读者们还往编辑部寄去各种可怕的周边产品,甚至连爱德华一直卖不掉的白裙子都开始热销了。往自己讨厌的人家里寄《鸦羽之宅》的周边,仿佛让观众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艾琳娜要是知道,恐怕得说一句“感谢德鲁里巷剧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眼看各大报纸接连拒稿,爱德华不得已使出了钞能力,虽然编辑部们仍然心有余悸,但是看这些文章写的不是《鸦羽之宅》,在金钱的攻势下,他们还是妥协了。
当然,如果是《鸦羽之宅》的小文章,多少钱都不好使,据说那位拆到诅咒信的编辑,已经连续倒霉好几天,甚至还有真正去看过这部戏剧的同事们,用一种怜悯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可怜的编辑,仿佛他已经时日无多一般,这种心理阴影,可不是给钱就能解决的。
于是,在一边倒的舆论攻势下,德鲁里巷剧院的新戏剧很快迎来了收入的下跌,尽管由于考文特花园剧院的缺席,导致市场上只有《查理三世》这一部戏剧,下跌得并不明显,但加上口碑的下滑,已经足够让剧院经理焦头烂额。
剧院经理很多时候并不是剧院的拥有者,而是被雇佣而去充当经理的,备受期待的新戏剧遭此滑铁卢,恐怕这位经理得忙于稳住自己的地位,再也没工夫瞎攻击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音乐厅了。
这一场交锋,顿时传遍了各大戏剧和音乐厅。
“厉害,”身为同行的埃文斯都不得不为欢乐之家的胜利翘起大拇指,不管从体量还是影响力来看,音乐厅都不是正经剧院的对手,但这一次,音乐厅居然赢了——虽然可能是靠自告奋勇的观众、和对手的昏招赢的,但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胜利。
经过此事,那些企图在舆论上抹黑《鸦羽之宅》的对手,恐怕需要更加谨慎行事了。
“那些诅咒信那么有用吗?”埃文斯的注意力不知不觉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面,据说那些报社正是因为收到诅咒信才拒绝抹黑《鸦羽之宅》的文章,这一说法一诞生,立马让所有听说的人都信以为真。
虽然诅咒信可能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原因,但是拒绝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量观众的投诉信件,不过,这个解释哪有诅咒信那么吸引人?就连埃文斯都有些心动了,“我是不是也该买几封备用?”
第132章 俱乐部的回归
这天, 很久不见的克莱尔夫人上门拜访了。
对于这位贵族夫人,几个女孩都十分好奇,不过略微寒暄几句, 女孩们便识趣地离开了客厅, 回去画艾琳娜天天盯着的纸娃娃了。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