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锦屏韶光
“哦哦,懂了,”看到妹妹的小白眼,爱德华还觉得怪可爱的,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我大概会去找一些剧作家,看看他们有没有写好的剧本,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唔,最近的喜剧和情节剧都很流行,不过坎特音乐厅已经雇佣了一位知名喜剧演员,我更倾向于情节剧。”
第154章 耸人听闻?
在艾琳娜的悉心“指点”下, 爱德华迅速行动,造访了几位享誉业界的情节剧作家。然而,这些大师们因名声在外, 其手头上已经完成的剧本大多已被买家清空。
“是的, 兰心剧院甚至已经预订了我正在写的这本,”其中一位最知名的剧作家带着些许歉意表示。
兰心剧院是一座位于威斯密斯区的歌剧院,一开始它的建造是为了艺术家协会的展览,可惜艺术家协会后来解散了, 于是它被租用给别人举办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比如说,知名马戏团来到卢恩顿巡演时,会借用它的场所表演。
后来,在剧院经理的努力下,它成功获得了戏剧演出的许可,但和考文特花园剧院和德鲁里巷剧院不同, 它被禁止表演严肃戏剧, 所以, 以它为首的、没有获得严肃戏剧许可的剧院,是卢恩顿情节剧本的最大买家。
不过, 这种秋风扫落叶般的扫货姿态,也着实让爱德华有些吃惊。
“莫非他们是在未雨绸缪, 针对即将可能废除的戏剧许可制度做准备?”爱德华迅速捕捉到了背后的逻辑, 推测道,“看来, 整个行业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积极备战。”
“说实话, 我未曾预料到你会来挑选情节剧剧本。”这位剧作家笑言相告,言语间流露出一丝好奇, “我一直以为……这种类型的戏剧并不在你的考虑范围之内。”
正统的、有严肃戏剧许可的两家剧院,仿佛位于剧院鄙视链的顶端,对其他剧院和音乐厅之类的娱乐场所,一视同仁地都瞧不起……爱德华的父亲确实并不在乎什么情节剧,他的心里只有让卢恩顿戏剧再次伟大的大歌剧,但是欢乐之家音乐厅比较在乎。
“真的,所有的剧本都已售罄了吗?”爱德华仍抱着一丝希望追问,“那其他剧作家的情况呢?你们之间应该有互相交流吧?”
“是的,都没有了,”这位剧作家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也很无奈,“毕竟每位作家的产出只有那么多,况且,除了现有的剧院,还有更多的潜在参与者,也想在这次变革中分一杯羹,我还收到了一些音乐厅的询问呢,比我过去一年收到的还多。”
“如果你想要一个不错的剧本,”出于对考文特花园剧院声名的尊重,这位剧作家给出了建议,“或许不必局限于寻找默默无闻的小剧作者。您不妨尝试接触一些知名的通俗小说作家,他们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戏剧元素,非常适合改编成情节剧。”
深受启发的爱德华,随后便投入到了搜集知名通俗小说的工作中,他仔细研读每一部作品,最终精心挑选了几位小说作者作为拜访对象。然而,这些小说界的佼佼者要么对戏剧改编持保留态度,要么他们的作品版权早已被先行的剧院捷足先登。
“谢谢您的邀请,”威尔斯——这位写《家族之谜》的作者,正是爱德华询问的一位,他也有些诧异,但心动了一下,他便头脑清明地回绝了对方的邀约,“但我认为我的作品并不适合改编成戏剧。它们的篇幅较为冗长,且结构复杂,相比之下,短篇小说或许更能满足您对于戏剧紧凑性的需求。”
由于情节剧的表演时长有限,改编过程中势必需要割舍大量支线情节,而威尔斯对此坚决反对,他不愿牺牲作品的完整性和深度。
爱德华原本很看好这位作者的作品,因为他是典型的“银叉文学”作家,而音乐厅的观众们,大多都是中产阶级——或许也有一点点上流社会的客人——他们对贵族的生活怀抱着一种向往和猎奇的心态,正如狮子喜剧以扮演贵族纨绔来唱歌而出名一样,如果有关于贵族生活的戏剧,想来会很受欢迎。
可惜,威尔斯实在太坚定了,爱德华只能铩羽而归。
在奔波数日之后,收获依然归零——倒是有搜刮到那么几个剧本,但要么是作品质量不高,要么就是作者的要求太高,这种受挫的感觉可把爱德华给气馁坏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从音乐厅开放以来,他就一直顺风顺水的,没想到寻找一个合适的剧本竟会如此艰难。
“都怪你!”爱德华气呼呼地抱怨着艾琳娜,“你把欢乐之家的观众眼光都养高了。”
从前,在他看到艾琳娜剧本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有多么棒,不管是简单到天真的爱情故事,还是像过家家一样的解谜步骤,但是离奇的就是这点,正是这些他起初并不看好的作品,在舞台上却大放异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与高度评价。
爱德华死活不承认自己眼光有问题,他努力寻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说换装魔术般的噱头,或者形式上的别出心裁,但当他开始翻阅其他人写的情节剧剧本,却愕然发现它们大多显得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
“太奇怪了,”爱德华深挖着自己的心路历程,“到底是为什么呢?既然是知名的通俗小说,为什么给我的感觉居然是:就这?”
思考了半天,最后只能推锅给艾琳娜。
艾琳娜:???
“你知道吗?我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竟然连一本合适的剧本都没找到!”艾琳娜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父亲居然放心让你做他的助手,看来他是真的没有其他选择了。”
爱德华气得捏住艾琳娜脸蛋上的软肉,因为家里的伙食好,她夏天掉的肉在秋天全涨回来了,脸颊肉duang duang的,“还不都是被其它剧院买走了?还有一些音乐厅也想趁此机会加入竞争,总之,确实不好找,你的那篇短篇小说写完了吗?要不还是你上吧?”
艾琳娜拍掉他的爪子,“你是不是知道我今天写完了那篇《命运与抉择》,才赶在这个时候使唤我?”
是的,她的短篇小说终于大功告成了!
她每天在书房里库库码字,加上《女士月刊》寄来的写满了着急的信件,她的效率一整个大爆发,硬是赶在截稿日将那篇小说寄走了。
“真的?”爱德华狂喜,郑重地拍了拍妹妹的小脑袋瓜子,“那剧本就拜托你了!”
为了确保妹妹对情节剧有清晰的认识,他特地科普了一番。
和普通戏剧不一样,情节剧的演员们不唱歌,他们是念白,当然,会有音乐伴奏,听起来就像电视剧一样,在情节冲突爆发或者关键时刻,演员也有可能会唱歌。
而情节剧的题材,“大多是家庭生活、爱情和婚姻,”说到这里,爱德华有点停顿,家庭生活倒是简单,爱情和婚姻……艾琳娜知道这怎么写吗?
“之前流行的是哥特题材,比如说你之前那个《鸦羽之宅》改一改,就是现成的,”想到《灰姑娘》,爱德华抛开脑子里的问题,继续说道,“航海题材的也不少……说起来,《航海日记》到底是本什么小说呢?我之前问过几位作者,但他们好像也并不清楚,这不应该啊,按理来说,能够在万神节让大家扮演其中角色的小说,应该很有名气才对……”
说着说着,爱德华嘟囔起来。
听到他的话语,正在喝茶的艾琳娜猛呛了一口,差点没被自己咳死。
为什么他对那个什么《航海日记》那么念念不忘啊!!!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还好,那位店员说的是《航海日记》……
“你喝茶也不小心点,”爱德华被她的动静吸引了注意,连忙帮她拍了拍后背,继续往下讲述道,“最近比较流行的,是基于卢恩顿发生的故事,其中,耸人听闻的犯罪主题最受欢迎,比如说,之前有一部很有名气的情节剧,说的是家庭主妇隐瞒自己有未婚夫的事实,而与别的男人结婚,在未婚夫发现之后,竟然下手要杀害对方。”
艾琳娜眨眨眼睛,期待他述说后面的剧情。但爱德华却两手一摊,表示自己已经说完了,“她当然没有得逞啦,最后被他未婚夫的好友揭露了真面目,找回了那位差点被害的未婚夫。”
“唔,这也称不上耸人听闻吧?”她有些失望地道,差点“就这?”了。
“这还不算耸人听闻吗?”爱德华不可置信地道。
艾琳娜:……如果是这种人妻杀人类型的,光是霓虹的杀夫骗保案件都足以颠覆三观,更别提那些更加离奇甚至残忍的犯罪故事了。比如,杀人犯混入寻找受害者的救援巡山队伍,甚至将尸体烹煮成食物,光明正大地递给那些志愿者……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骇人听闻。
但凡他看到那些“经常杀人的朋友都知道,杀人容易抛尸难”的短视频……
为了自家哥哥的心理健康,她微笑着道,“你说算,那就算吧。”
爱德华狐疑地扫视了她一眼,“至于剧情,反正就是越戏剧化越好了。”
“好吧好吧我知道了,”艾琳娜点点头道,“让我再想想。”
第155章 编辑部的反应
赶在截稿日前, 《女士月刊》的编辑部收到了艾琳娜寄来的短篇小说。
事实上,塞缪尔夫人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在向艾琳娜发出约稿信的同时, 也不忘广撒网, 向多位作家发出了约稿邀请。得益于以往愉快的合作经历,她迅速收到了多份高质量的短篇作品,每一篇都各具特色,但塞缪尔夫人心中仍保留着对艾琳娜新作的一份特别期待。
这年头的短篇爱情故事和长篇故事的题材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甚至和现代言情作品也十分相似,或许是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些故事大多讲述一对爱人因为阶级、家庭和社会的差异而受到重重阻碍,最终突破阻碍成功在一起。
塞缪尔夫人所收到的几篇作品都遵循着同样的道路,有一篇是非常正统的爱情故事,年轻的乡村姑娘和迷人的绅士在春日田野的浪漫邂逅,他们的爱情虽遭遇了家族偏见的狂风暴雨, 但最终突破阻碍成功在一起。
另一篇则以独特视角切入, 男主角从绅士身份变成了前来乡村布道的教士, 他因为个人信仰而选择单身生活,但在和农家姑娘陷入热恋后, 选择坦诚面对自己的感情,辞去了教士职位。@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第三篇的主角则是银行家和贫穷姑娘……老实说, 她们写得都很好, 但连续阅读之下,也不免让人对这类“冲破阻碍”的爱情模式略感重复, 有些审美上的微妙疲惫。
“我想, 如果非要选择一篇的话,”在焦急等待艾琳娜回信的时候, 三名编辑也在就这几篇稿件侃侃而谈,露西直说道,“我会选择那篇教士的,他的身份比绅士和银行家更加新颖,至少,我还没在其他故事里看到教士的男主角呢。”
“确实,”男编辑也点点头道,“不过,银行家那篇也不错,我从中还了解了一些银行知识呢,之前我一直认为银行是官员才能开设,没想到居然也有家族和私人的。”
“绅士这篇确实有些太过大众了,”塞缪尔夫人赞同地点点头,转而思考道,“我还挺期待《海伦》的作者会给我们带来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但时间紧迫,截稿日近在咫尺,她能否及时交稿,确实是个未知数。”
“她的创作速度向来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一定不会错过截稿日,”男编辑安慰道,“我还记得,一个月内完成了三个月的工作量,那速度,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露西兴致勃勃地猜测道,“新的故事也许会像是《海伦》那样,非常快的节奏,和非常鲜明的人物?老实说,在她之前,我可没见过哪本小说将爱情故事里的反派描写得那么面目可憎。”
回忆起当初第一次看到那个故事的场景,露西不禁握紧拳头,“那些可恶的反派人物,真是我见过最坏的!尤其是那位假千金,她的假装无辜,简直是‘我最讨厌的角色’榜单上的无冕之王,无人能及!”
不过,她这个榜单上的第一名,很快就会掉到第二名了。
正当三人热烈讨论之际,编辑部的门被轻轻敲响,门卫先生手持一封信件步入,打断了他们的思绪:“这里有位女士的信件,按您的要求,我第一时间就送来了。”
露西闻言,眼睛一亮,几乎是瞬间便认出了那熟悉的署名和地址:“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那篇短篇小说!”
塞缪尔夫人接过信件,用拆信刀将它拆开,里面的稿件厚厚的,应该有不少字数。身为主编的她找到第一页,立马专心地阅读起来,露西仗着自己是女孩子,也凑过去一起看,男编辑虽然不方便加入这亲密的阅读氛围,只好殷切地看着她们的进度,希望在她们看完第一页后,就转手给自己继续阅读。
“《命运与抉择》,”露西念着这篇小说的名字,一边点点头道,“听起来是个很庄重的名字呢,不知道会讲述什么样的故事呢。”
“《海伦》那个名字也很正经,”男编辑提醒道,“但是它的内容……唔……”
也不是说不正经吧,但也称不上正经。
露西不理会他的吐槽,继续往下阅读。
“咦,”看着看着,露西惊讶地感叹道,“这还真是个新鲜元素!我还是头一回在爱情故事中遇到关于神的描述呢。”
在很多戏剧、正统文学作品中,神的出现屡见不鲜,但是在女性小说,爱情故事里,她还是头一回见,毕竟,爱情小说讲的就是一个纯粹自然,出现神也没有什么用啊。
“什么?为什么会有神啊?”男编辑伸长脖子,试图运用自己倒看文字的技巧,从那些七扭八歪的线条中看出什么内容来。
“哇!命运女神让她回到了过去,等等,她都这样了,女神居然还愿意满足她的愿望?”为了满足男编辑的愿望,露西索性将文字概括出来,“哦不对,她的姐姐也回到了过去,原来如此,她之前嫁给了一位纨绔的贵族子弟……因为对他的情人大打出手……真是太不体面了,被送到疯人院……这位男士也很不体面……”
“既然是纨绔子弟,”男编辑反而能理解男性的多样性,“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也不足为奇。”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而她的姐姐,嫁给了一位贫穷律师,”露西越看,眉头皱得越紧,“怎么看起来她很嫉妒自己姐姐的样子?啊?这位律师成为内阁成员了!”
男律师虽然没看到文字,但也跟着露西的话语感慨道,“哇,从贫穷律师到内阁成员,这跨越之大,足以证明他的非凡能力。这位姐夫,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等等!”露西眼睛越瞪越大,塞缪尔夫人也难得地皱紧了眉头,当她们看到第一页下面的文字,露西猛地站了起来,发出尖锐爆鸣,“她怎么可以这样!!!”
“她怎么了她怎么了?”男编辑十分有参与感地探头问道。
“她!居然抢走了姐姐的丈夫!”露西气得在办公室走来走去,“怎么会有那么恶毒的人!!!仅仅因为预见到姐夫将来会成为内阁议员,就心生贪念,让无辜的姐姐去嫁给那个将她送到疯人院的纨绔贵族!!!她甚至还洋洋得意地说,这是为了偿还上辈子替姐姐承受的痛苦!真是令人发指!”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男编辑看着露西的举动,总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她刚开始看《海伦》的时候,不也是这个反应吗?
毕竟没有亲眼看到,男编辑回味了一下露西刚才的话语,也露出嫌弃的表情,“确实,这手段,太过卑劣了。”
“她怎么每次写的角色都让我那么生气!!!”露西两手叉腰,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怒火,但却把自己给气笑了,“或许她应该独创一个流派,就叫做‘气死读者流派’。”
“别急,”塞缪尔夫人已经看到了后面,“故事尚未结束。在接下来的情节中,那位看似正义的贫穷律师,也并非全然无辜……”
“什么?”露西立马跑过去,一目十行地看下去,流露出复杂的神色,“啊这……”我气早了?
男编辑一头雾水,眼巴巴地等待着露西的最新情报,她的怒火竟骤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愉悦的笑容……他不禁想起了一位朋友曾经对共同朋友汤姆的戏谑评价:“可怜的汤姆,被玩弄于股掌之间。”
现在他看到露西这副模样,不自觉地在心里引用道:“可怜的露西,被这位作者玩弄于股掌之间。”
“听起来这个故事很有新意的样子,”尽管只听到了只字片语,但从她们看书的进度——仅仅看了第一页,就冒出来那么多有趣的情节:命运女神的仁慈,姐妹重新回到过去,妹妹借由“未来”的预见,抢走曾经的姐夫,而反转之处“姐夫也不是什么好人”,还真是跌宕起伏,颇有《海伦》的风范,更何况,这还只是第一页的内容。
光是第一页,都能让露西上蹿下跳、又快速平息怒火,不愧是写出《海伦》的作者,对读者情绪的拿捏之处,简直堪称炉火纯青。
男编辑不禁对这篇新作充满了期待,但见她们已翻至稿纸的另一面,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里,显然距离他接手阅读还有段距离。露西也不再播报最新情节发展,而是专心致志地看着那些文字,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准备好好思考一番给几位短篇小说作者的拒稿信。
是的,就露西和塞缪尔夫人的反应来看,下一期的杂志多半要采用这篇《命运与抉择》了,但其他作者的稿件也是他们“求”来的,这拒稿信件,还真是不太好写。
不过,短篇小说嘛,其实更多是刊登在报纸上而非杂志,如果不是《女士月刊》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优秀的作品顶替《海伦》留下的空位,他们也不会把主意打到短篇小说上去。
上一篇:七零年代,退伍糙汉被我带飞暴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