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1004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这是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下面有一个鲜红的手掌印,印中有一个名字——江泽。

  江芸芸盯着那个名字,又或者是看着那张血淋淋的手掌印。

  他力道之大,几乎要贯穿那张纸。

  “这个名叫江泽的人是江家仆人的儿子,这个江家就是江芸的家,她的父亲江如琅做尽坏事,杀害这个仆人的爹,还杀了很多人,所以这个仆人状告了这位主家。”老师叹气,“按照当年的法律,‘凡奴仆首告家主者,虽所告皆实,亦必将首告之奴仆仍照律从重治罪’,仆人告主家是要先打二十大板的。”

  “那这个人还是告了?”小姑娘惊呼一声,畏惧问道。

  老师点头:“这就是状纸,足足十条罪状。”

  “那他后来死了吗?”

  老师想了想,摇头,随后又点头:“不清楚,后续没有记载。”

  “那江如琅死了吗?”刚才的小姑娘又问道。

  老师叹气:“当时可以用钱赎人,他的夫人,曹蓁把人救了回去,直到弘治十八年才病死的。”

  “那太过分了!!”小姑娘大骂道,“古代一点也不好!”

  “好了,我们去楼上吧,一楼的东西不多,在江芸没考中状元前,她性格低调,故而在扬州的史料很少,只有几个扬州好友写的纪传体,但实物考据不多。”老师开始清点学生,结果一扭头发现江芸芸还站在那张状纸前,忍不住笑说着,“在看什么呢?”

  江芸芸回过神来,半晌之后摇了摇头。

  只是她走了几步突然说道:“打板子一定很疼吧,会流很多血。”

  老师点头:“那肯定啊,那么大那么粗的板子打在人的背上,别看只有二十大板,要是重一点,三四板就能打死人的。”

  江芸芸哦一声,掐着书包袋子,突然有些闷闷不乐。

  ——古代一点也不好,那个江如琅是坏人,告他怎么要挨打啊,真的太过分了。

  二楼是江芸在琼州的事情。

  “这就是她当官之后,第一次被贬去了琼山县。”老师指了指正中的六块墓碑,“这六块石碑就是最重要的一处发现,当年她在琼山县做县令,为了推行改革,所以每做一件事情就会写一块表彰碑,据说原先都竖在衙门口,只是后来战乱,大都没了。”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六块残缺石碑,正中这块是清丈土地的表彰文章,里面详细记载了当年主动配合的富商乡绅,左边这块则是当年修建水利后的铭文,这座碑文有一个特点,就是碑文后面写满了当时出工百姓的名字,这两百六十一人的名字,不论男女老少,都被记录下来。”

  小朋友绕着石碑走来走去,交头接耳,啧啧称奇。

  “这个人叫张小花呢,好简单的名字。”

  “这个人没有名字吧,就叫二大娘……”

  老师一脸温柔的看着小朋友好奇的目光,笑说着:“在此之前女子能留下来的姓名很少,在此之后,不少传记都又能留下女子姓名,而且随着后来女官和女子科举的发展,读书的科普率越来得越高,这才让后期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都会留下姓名。”

  “哇。”小朋友又齐刷刷地哇了一声。

  “这个是女学吗?”有个小朋友指着其中一块问道。

  老师哇了一声:“水琴好棒哦,来,一朵小红花。”

  洛水琴高兴坏了,骄傲挺胸:“妈妈教过我的。”

  “不错,这块碑文虽然损害严重,但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这是记载,当年官学开设女子学校,招了十六位女学生,课堂内容为教授简单的四书五经,要求是识字明理,学期三年,十到十八岁的女子都可以入学。”

  “那这个呢?”

  “是告诫全县的一封信,要求女子十五岁以上,男子十八岁以上才能成婚,严令禁止十三岁以下的婚姻,违反的两家都需要罚款并且要打二十板子。”

  “那这个呢?”

  “这个破损严重,但专家分析应该是开海贸的事情。”

  “那这个呢?”

  “这个头和尾都没了,但是看内容,他们分析应该是规定商贸市场上的规矩。”

  小朋友大都充满好奇,却没有太大的惊讶,毕竟这些对当今社会而言实在是太过稀疏平常了。

  江芸芸站在人群后面,歪着脑袋看着博物馆里的只言片语,残瓦片砖,一切都显得支离破碎,甚至没有完整的东西流传下来,甚至就连那把鼎鼎大名的万民伞也是一片布料。

  “据说这个就是当年救了江芸一命的万民伞。”最后,他们来到那顶后人制作的大伞面前。

  那是一把漂亮的大伞,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布块被人缝了起来,伞柄是用巨大的木头削制的,高高伫立在出口的位置。

  大家看了这个开心起来。

  “好漂亮啊。”大家惊叹,伸手想要去够伞布,却怎么也够不到。

  “别去碰哦,我们看着就好。”老师笑说着。

  “这个伞真好看啊。”小姑娘羡慕说道,“那两条红红的布,跟仙女的飘带一样。”

  “可不止是好看,古代一块布的用处很大的,好的时候当衣服,坏了也要做抹布,做垫脚,他们每人都舍得拿出这么一块布,可见当年确实对江芸很是敬重。”老师说。

  小孩子们听不懂,只是绕着万民伞打转,笑得格外开心。

  小小的江芸芸仰着头,她看着对于她而言过分高耸的伞柄,任由头顶的微光落在脸上,过分漂亮精致的面容在此刻被镀上一层玉膜,空调风吹起那条大红色的布条,温柔的影子拂过每一个小孩开心的脸颊。

  “好了,我们去三楼啦。”老师们把小孩一个个拉住,笑说着,“下面的是她当年去兰州的事情后,你们不是最喜欢这个故事了吗?”

  “啊,打坏人!”

  “是说她能在千里之外射中大旗呢。”

  “这个我很喜欢的,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有这个电视呢,可好看了。”

  三楼的布置明显古朴苍凉起来,一副巨大的地图率先出现在眼前,还有一片片红点在逐渐推进。

  “这就是大明逐渐同化蒙古的进度,花了足足八十年的时间,这才推到现在贝加尔湖畔边上。”老师说道。

  小孩子们发出惊呼,肩并肩站在一起,眼睛随着红点的动作一点点往上看去。

  “兰州的东西就多了。”老师把人带去最中心的位置,“她的亲妹妹在兰州多年,所以留存了很多她的东西。”

  “我记得她是不是还有个妹妹也在这里。”有个小姑娘问道。

  老师赞许点头:“若是按照古代的说话,那也是她的妹妹,但当时江芸和曹家关系已经很紧张,所以这个出生在曹家膝下的女孩据说和江芸关系一般,目前关于她的史料只有兰州第一批女衙役的记载,其他的不得而知。”

  “那江芸会不会给她小鞋穿啊。”

  “那应该不会,江芸可是很好的。”

  “才不是呢,我爸爸说江芸就是笑面虎,他有个哥哥是四十虽才开始做官的,就是他打压的。”

  老师连忙把小朋友安抚着:“博物馆保持安静哦。”

  小孩子们吵了一架,立马分成了好几派,只剩下一个江芸芸不合群的孤零零被凸显出来。

  老师连忙拉着江芸芸的手,笑问道:“芸芸听说过江芸的事情吗?”

  江芸芸摇头。

  “你没听说过?”

  “你没看过电视?”

  “你爸妈不会因为她吵起来吗?”

  小孩子的脾气来得快,去的也快,立马好奇围过来问道。

  江芸芸还是摇头。

  “哦,你没有妈妈爸爸的……呜呜呜……”

  江芸芸不高兴了,板着个小脸,扭了个身子背对着他。

  老师沉下脸来:“怎么能这么说同学。”

  小朋友不好意思说道:“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江芸芸还是没理他。

  “好了,芸芸别生气,来,我们开始看文物吧。”老师牵着江芸芸的手小心哄道。

  “这把五把弓箭分别是明朝弓箭的变化,中间这把就是当年江芸守城时的弓箭,大家普遍以为这样的弓箭力道是射不穿古代打战的大旗。”

  “那就是假的?”有人惊讶说道。

  老师笑说着:“至少史料证明很难是真的。”

  “我就说江芸也不该这么厉害啊。说不定就是吹牛的。”小男孩冷哼一声。

  “不可能,我妈妈说江芸就是很厉害的,她是博士!!”小姑娘嘟囔着。

  “后面这把弓箭就是后期正德皇帝朱厚照改良过的弓箭,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大家仔细看一下,大小形制都改过了。”老师岔开话题。

  江芸芸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刚才的话刺激了,低着头不说话,只是盯着脚下的影子看。

  “好了,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兰州的水稻,目前有研究表示,兰州是最开始研究水稻改良措施的地方,有文章可以证明,就是江其归写的水稻赋,里面还提及一个女人,名叫徐选,人称选娘,在兰州不少记载中都听说过她的名字,她的继承人名叫江浩,后来改名周浩。”

  “是江芸的妹妹吗?”

  “有人说是的,因为她的妹妹都是从水,但具体的史料却不好找,所以至今没有定论。”

  “这篇文章是什么啊?”有人好奇问道。

  “是江芸写给当年牺牲在炮台的锦衣卫的悼念赋,因为写的非常真挚感人,加之家国大义,人情伦理,已经被收录在课本中,你们上初二之后,这片也是要背的课文之一。”

  “怎么又是她啊,她可真能写啊。”

  “我姐姐说等我长大了,要背好多她的东西呢。”

  “哇,那我不喜欢她了。”

  老师听得直笑:“好了,我们继续看,这里是兰州人口分布的沙盘图。”

  “最开始的兰州有天涯望哭地风俗,因为明朝前期这里因为战乱十室九空,所以朱元璋就让很多江浙的百姓内迁,这是一个人口增多的一个高发期,但后来随着战乱不断,人口逐渐往下走了,然后这里的一个大起,是江芸重新恢复了和周边国家的贸易,有不少人举家搬了过来,此后人口一直往上涨,直到边贸正式开始,蒙古和汉人的关系逐渐融洽,不少蒙古人来到兰州,兰州维持扩建三次,人口也达到了大明的巅峰。”

  “哇,这些人在干嘛啊?”

  “是兰州传统的社火的游行,这里面正中的那一尊女神据说就是根据江芸幻化而来。”

  “好漂亮啊!!”

  “据说见了江芸的人无不为她的美貌所倾倒,而且史书上写了两行记录她的美貌,可见她应该确实貌美,只可惜并没有画像流传下来。”老师笑说着。

  江芸芸盯着那个女神像看,好一会儿这才突然笑了起来。

  “好了,这个博物馆最重要的是第四楼的东西,第四楼写满了江芸的政绩,走吧,同学们。”

  从四楼走到五楼,是一个巨大的弧形的台阶,一步步走上去,整个博物馆被尽收眼底,两侧星辰璀璨,人走上去,好似踏着祥云攀登到最高处,不少穿着汉服的人站在台阶上拍照。

  江芸芸走到一半,突然鬼使神差扭头往下看去,正好可以看到一楼大厅那幅画的背影,头顶的空调吹出细密的风,画中的小少年虽看不出面容,却在微动的风中,那双被遮挡的眼睛好似透过雨伞往上看去。

  江芸芸盯着那幅画出神。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