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141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我看了你写的文章, 写得很好, 一点也看不出是你这个年纪写的。”王伯安露齿一笑, 露出一排雪白的牙, “所以这次除了来送信, 也是特意来看你的。”

  “你怎么看过芸哥儿的文。”黎循传紧张问道。

  王伯安的目光顺势落在黎循传身上, 微微一笑:“你就是黎家小公子吧。”

  黎循传不解问道:“你怎么也认识我?”

  “家父姓王名华,如今任翰林修撰, 和黎公的子弟李学士乃是好友。”

  “你父亲是实庵先生!”祝枝山眼睛微微一亮,“成华十七年的状元啊,幸会幸会。”

  王伯安连连摆手:“我爹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不值提不值提。”

  “原来真的是王兄啊,很早就听闻王兄不同凡俗, 那句‘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 誓要做圣贤之人, 可是如雷贯耳。”黎循传笑说着。

  王伯安听得又是连连摆手:“年少狂妄,说起来也是羞人。”

  ——圣人!

  在一侧触发关键词的江芸芸忍不住抱臂,眉头紧皱。

  ——明朝好像确实有一位圣人!

  圣人叫王阳明,这人也姓王?

  巧合?同宗?

  “听说王兄百步穿杨,武力高超,之前还独自一人去了居庸关、山海关等地,真是好胆魄。”黎循传佩服说道。

  ——武力高超?

  又被触发关键词的江芸芸神色微动。

  ——王阳明作为大明唯三以武入侯的读书人,想来武功不低。

  “你怎么是这个表情?”王伯安实在是被江芸芸看得难受,忍不住低头问道。

  江芸芸眨了眨眼,打量着他,手指比划了一下:“你有没有,字啊,名啊,号啊。”

  她回想起她和唐伯虎第一次见面的经历,非常谨慎克制地问道。

  唐伯虎,认识!江南四大大才子!

  唐寅,不认识!路上遇到耍流氓的!

  “是我的疏忽了。”王伯安失笑,“在下王守仁,字伯安。”

  江芸芸觉得王守仁的名字很耳熟,有什么在脑海中呼之欲出,忍不住追问道:“你没有号吗?”

  王守仁摇头:“还未取号。”

  江芸芸摸了摸下巴,小心翼翼问道:“王阳明你认识吗?”

  王守仁眼睛一亮,兴奋问道:“哦,芸哥儿对道家也很有研究?”

  “没,没有啊。”江芸芸磕巴了一下。

  王守仁不信,激动说道:“你都说的出阳明,还说不知道,阳明一词在《云笈七籤》中有言:“阳明主春,万童开门”指的就是东方青帝。当时宋朝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他认为的精要万余条编写成《云笈七籤》。”

  “都说芸哥儿饱览群书,今日一见果不其然。”他敬佩夸道。

  “芸哥儿还有精力读道教的书?”徐经咋舌。

  “偷偷读这个,怕要被黎公要骂了。”祝枝山不认同。

  江芸芸有口难辩。

  ——我不是,我没有,别胡说,我哪知道阳明二字还有这个解释,书上又没说。

  “我也很钦慕道家文化,之前去江西时遇到一个道士打坐,自称无为道人,我自来咳血,便向他请教养生之术,他教授我呼吸之法,我竟然恍惚有种顿悟之感。”王阳明感慨道

  黎循传忍不住问道:“我听说纳吉之日,你都忘记回去了。”

  王守仁摸了摸下巴,不好意思说道:“实在忘神,浑然不知天日变化。”

  黎循传忍不住又追问着:“我去年有听到流言蜚语,说实庵先生的大儿子在读遍朱子著作后,对‘格物致知’之理非常推测,然后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还格生病了……”

  ——格竹子!

  江芸芸终于被触发最最重要的关键词。

  对面的王守仁认领此事,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休提这些事了,经此事才知圣贤果然是寻常人做不得的,若无强大精神,哪里有这等力量去格物,我倒是有一个胆大包天的念头,觉得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其格物之功,只在心上,心上学问才是最重要的。”

  ——格物?心学?

  历史知识宛若潮水一般涌过来的江芸芸瞬间明亮起来。

  ——抓到你了,王阳明!

  江芸芸一脸震惊,喃喃自语:“你还说你不是王阳明。”

  王守仁不是计较之人,爽朗一笑,甚至也觉得这个号极好,他一听只觉得亲切,觉得自己也许本就该叫这个。

  暗叹这个被父亲挂在嘴边的人,果然是有神通的人,父亲叫我与他交好,果然是有道理的。

  “我何须骗你,我确实还未取号,但经你一说,阳明这号确实很好,我很喜欢。”

  江芸芸那颗在考场里被炖得浑浑噩噩的脑袋,终于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忍不住走进几步,甚至悄悄伸手摸了摸他的袖子,有种脚踏落地的清晰感:“原来你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那个在龙场悟道,文武全才,集心学大成,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儒家圣人,历史书上甚至给他留了一个版面的王阳明啊!

  历史名人,又见到一个了!

  江芸芸手指激动搓了搓,嘴里嘟嘟囔囔着,动作鬼鬼祟祟。

  ——活的,真的,少年版大圣人。

  ——看都看到了,摸一下,沾沾喜气!

  王守仁惊讶地看着他,不解问道:“是有什么什么问题吗?”

  “正在吸收天地灵气。”江芸芸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黎循传连忙把人提溜回来,板着脸说道:“你怎么对王兄无礼。”

  江芸芸收回视线,然后又忍不住盯着王守仁看,不错眼的那种。

  王守仁失笑:“芸哥儿难道也认识我?”

  江芸芸点头,认真说道:“如雷贯耳。”

  王守仁吃惊地看着她:“芸哥儿真是有趣,我连乡试都没考,哪来的名气。”

  他一度觉得他爹太过低调了,一点也不像李学士这般喜好宣传。

  儿子写了一首诗,非常值得开宴庆祝!

  儿子的文章写得这么好,让人品鉴一下!

  儿子又做了什么好事,这还不是要夸一下!

  总是就是儿子做了什么都是‘哇,我儿子好棒啊!’这样的心态,导致李学士的儿子李兆先在京城名气极大,倒是他,年幼一直在祖父身边生活,十二岁读书,十五岁游历居庸关、山海关等地,这几年才跟着爹在京城生活,所以京城中只有几个长辈认识他。

  “你不是都说了嘛,科举不是第一等要紧事,你是要做圣贤的人啊!”江芸芸更加严肃认真,“圣人!你是要做圣人的人!科举算什么!”

  王守仁好好的一张小麦色的脸愣是看出几分红意,有点恼羞成怒,又有种被人格外看重的认真感:“你小小年纪,倒是爱促狭人。”

  江芸芸一把握住他的手,用力晃了晃,脸甚至比他还红,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在此刻好似在发光:“我没促狭你!你可是王阳明啊!”

  自来能被称为圣人的,聊聊数人,前者有儒家五圣,指的是儒家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后又多了一个朱熹。

  圣人大都是要求立德、立功、立言,只行其一便是不世之功,可自儒学问世以来,能做到其中一个的都寥寥无多。

  王阳明有些尴尬,惊讶但又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说着话的可是众人口中的神童。

  她的目光是这么真挚,口气是这么热烈,好像在看一个惊喜的宝玉,那双漆黑水润的眸光在此刻熠熠生光,充满欣赏。

  她是这么笃定,这么信任,完全不夹杂一点负面的情绪。

  任谁都看得出来,她是真的这么觉得的。

  “你,不怕挨揍啊。”黎循传看着王守仁强壮的胳膊,小声说道。

  江芸芸想了想委婉解释着:“哎,我一看这人就觉得不一样,我觉得他是一个认真的人,所以说的话一定能成,因为认真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王守仁看着她好一会儿,突然也跟着笑了起来,冷不丁觉得神清气爽,眼睛微微弯起:“借你这个神童吉言。”

  十五岁那年,他曾听说石英等人起义,献策想要平定起义,却被父亲斥为狂妄,连折子也递不上去,那个时候他只觉得不甘委屈,可今日被江芸芸这般毫不遮掩的认真夸赞,心中经略四方的志气油然而生。

  ——也许我生来就该有所作为!

  可他爹从来都不会如此夸他,甚至他的同窗,好友都只是一笑了之,只有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小童。

  听了他年幼无知的话,却好不质疑,甚至大为赞赏。

  他王守仁,终于是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了。

  “你才是神童!”江芸芸一本正经说着,随后酸脸,“大明真的好多神童啊。”

  ——她都遇到好几个人了。

  黎循传盯着两人相握的手,忍不住把人拉回来,不悦说道:“你好端端怎么这么热情。”

  江芸芸严肃说道:“你不懂,他可厉害了。”

  ——要是他打好关系,历史书上说不定就有我的名字了!

  ——四舍五入我也是名垂青史的人了!

  江芸芸美滋滋想着。

  ——目标简直是超额完成了。

  “还是先回家休息吧。”祝枝山看了好一出热闹,忍笑说道。

  “对对,先回家,你考好试也累了,早点回去休息。”黎循传打算把江芸芸和王守仁隔开,“你坐马车,我和王兄走路回家。”

  “可不兴这么说。”祝枝山又故意使坏,“我们芸哥儿说不定也想去看看老师呢。”

  江芸芸不疑有他,立马点头,看着王守仁,热情拍着车辕邀请着:“一起去老师家啊,坐一起啊。”

  黎循传有些酸脸:“你怎么拉着唐伯虎说人家是四大才子,拉着王兄说人家是圣人啊,你怎么第一次见我没这么激动啊。”

  ——甚至还设计哄他!一点也不真心!太过分了!

  “我也没有。”祝枝山叹气。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