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330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黎循传拉着她的袖子,准备带她回小院:“你把策论写好,我们可以商量一下搬哪里去了,也不好在这里继续打扰徐家了,不过徐叔说这间院子不卖,要一直留着。”

  江芸芸哦了一声,迷迷瞪瞪说道:“我听师兄说中城都很贵,大小时雍和南薰坊的屋子虽然离你上值的地方近,但我们没钱。”

  “我们不住那里。”黎循传说,“你不是要去国子监读书吗?我现在打算住在仁寿坊,或者保大坊,但是保大坊的价格也不便宜,买卖一间一进院的院子就要一千两,还不包括税,就算是租赁,一月也至少二两,仁寿坊好一些,一进院八百两,租赁最便宜的要一两三百文,但是他们的一进院都很小,在院子走两步就展不开身了,其实去东城也不错,思城坊和南居贤坊也挺好的,距离你读书近,你以后可以晚点起床,国子监读书很早的。”

  “士廉打算等一家老小来了就住西城,正西坊或者正东坊也不错,不少官员都住在那里,他还邀请我们一起,但我说你要去国子监读书,西城太远了,不方便,不过宪清答应了,他们两家打算合租一个小院子,两家人也好相互照应,我是考虑在中城或者东城找个一进小院子。”

  “但不知道枝山打算如何?我看他还整日忙着赴宴,是一点也不关心这事,还跟我说露宿街头也是可以的,良德之前切磋医术,认识了几个也是家中学医的举人,那些人打算直接留在京城备考,打算合住在一起,五个人,刚好一个小院子,一人一间,一边读书一边交流医术,我听着还不错。”

  黎循传这几日一直忙着住宿的问题,诚勇和终强被指使地团团转,就连乐山也跟着忙活了很久,也算敲定了几家心仪的地方。

  “你嘴甜,会说话,到时候再去砍砍价,房东一定会同意的。”黎循传对江芸报以厚望,最后催促道,“你快去写作业吧,我在边上等你。”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那距离你上值不就远了。”

  “不远,差不多的,而且你说的三个坊,大概除了王敬止和徐衡父这样的富贵人家能买得起,大部人应该连租赁都租不起的,更别说我们这些月俸都少得可怜的人了,你看李师叔当了这么多年官,还只能住在金台坊鼓楼附近呢。”黎循传随意说道,拿起一本书,很快反应过来是错题本,连忙扔了,只好无聊地给人研墨。

  “你快写,我借了徐家的马车,等会带你去看看房子,现在房子正畅销着,这一批进了六部的进士都忙着租房子呢,我路上就遇到好几个眼熟的。”

  江芸芸只好提笔开始构思策论,只是还没下笔,黎循传幽幽提醒着:“掉脑袋的话,你可别给我写上去。”

  江芸芸笑:“我刚才在马车是试探李师兄的,我才不会傻傻写这些大逆不道的话呢。”

  “你明白就好。”黎循传勉为其难相信了,随后不解问道,“不过,好端端试探李师叔做什么?”

  “看看李师兄能忍我到什么地步。”江芸芸神神秘秘说道。

  黎循传想了想,随后凑过去,警觉质问着:“你,不会打算给我捅大篓子吧。”

  好端端试探这个,真的很难解释说只是一时兴起,随便试试。

  江芸芸看着那个欲言又止的小眼神,笑眯眯说道:“我就是看看李师兄是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黎循传不信。

  “真的,我说我在这京城能安安分分读书吗?”江芸芸对自己非常有自知之明,一脸为难,“当然我肯定想的,但你要是出点事,我肯定是要想办法的,你说我们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就认识师兄一个,可不是要好好把把他的脉。”

  黎循传半信半疑:“但也不至于说这么杀头的话,还好你说的是孔夫子,不是高皇帝。”

  要知道,高皇帝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可不是做乞丐,当盗匪,而是杀人杀得人头滚滚,几件记载史书的案件,人头都是上万起步的,如今只要质疑了高皇帝,那肯定也是杀杀杀的。

  江芸芸摸了摸脖子:“我只是找事,又不是找死。”

  “那你试探得怎么样了?”黎循传又问。

  “还行,李师兄比我想的开明一些。”江芸芸神神秘秘说道,“我还给你们这些在六部考核的人提了意见。”

  黎循传不疑有他,完全没想到有人会给全部考生挖坑,挖大坑,飞快给人研墨铺纸,点头说道:“那就好,好相处就行。”

  江芸芸笑眯眯地提笔写文章。

  “你打算先认错吗?”黎循传见她想也不想,直接流畅写了下去,不解问道。

  “我又没错,我才不认。”江芸芸皱了皱鼻子,“但肯定不能对着干,我们迂回前进。”

  江芸芸一开始先简单明了地说明了一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含义,最后又大力夸赞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非常有教化之意,可以让大家各司其职,安分守己,非常好!果然是圣人所言,振聋发聩。

  之后她话锋一转,又说不在此位则不得谋此位之政,欲使各专一守於其本职也,与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如说既在其位,必谋其政,若是人人都在本职工作上,那所有人都会按部就班的工作,以克人之心克己,以容己之心容人,这世道就会使大同之治。

  最后话锋一转,又说智者不争,仁者不责,善者不评,读书人想要好好读书,商人要好好赚钱,老师能因材施教,那就是最好的政,我身为举子,自然是好好读书,认真读书,君子素其位而行,我一定好好读书,争取能完成心中所想。

  黎循传见她花了半个时辰就写好一片策论,一边惊叹,一边仔细读着,只是读着读着,脸色有点不对劲,小心翼翼说道:“我怎么觉得有点阴阳怪气。”

  江芸芸笑眯眯地准备誊抄一遍:“没有啊,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林祭酒这么厉害的大人物,一定是不评,不争的。”

  黎循传抿了抿唇,最后忍不住笑道:“好小的心眼啊。”

  江芸芸铺平白纸,抱怨着:“你没看到,他当时可凶了!”

  “原来这么凶!”黎循传不悦说道,“林祭酒怎么这样!”

  林瀚看着面前的卷子,眉心微动,又忍不住看了一眼对面乖乖站着的小解元。

  要说小解元长得是真好,皮肤白,眼睛大,眉毛还整齐,笑起来露出的牙齿雪白,现在安安静静站在她面前,瞧着乖得不得了。

  再看看文章,辞藻丰盈,古气磅礴,舒卷自如,一气流转,一看便知是佳作。

  但这篇文章不是在骂他吧!

  林瀚轻轻冷哼一下,非常小人之心地揣测了一下。

  江芸芸立马扑闪着大眼睛,乖巧说道:“祭酒是有什么指教吗?我一定都听。”

  听听,这话也谦卑得很,配上这样的样貌,真的瞧不出是个阴阳怪气,尖酸刻薄的人。

  “写的还挺快。”林瀚收了卷子,“写的不错。”

  江芸芸立马矜持又灿烂地笑着:“多谢祭酒夸奖。”

  “四月初十新来的人一起上课,你到时直接去率性堂报道。”林瀚自然不会抓着一个似有似无的感觉不放,收了卷子矜持说道。

  “多谢祭酒。”江芸芸开心道谢。

  “今日怎么没有和你那个护短的师兄一起来。”林瀚随口问道。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哦,他忙。”

  李东阳自然忙,自然他那日回去上了一个折子后,这事就莫名其妙压在他身上了。

  徐溥亲自来交代的,听说其他两位阁老听闻此事都颇为不忿,觉得他僭越了。

  一个翰林,管进士的事情做什么!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徐溥倒是高兴:“你这个办法很好,我瞧着能把进士的本事更好得发挥出来,这个办法既然是你想的,那最好还是你亲自落实,这一批考生你尽管上手,若是形成规章典范,以后也能推行下去。”

  徐首辅是温和的人,对李东阳循循善诱,言辞之间格外信任,甚至让他有需要就来找他。

  李东阳接过这事,一开始还是很开心的,但随着两百个进士围着他唧唧喳喳说着话,就只剩下头疼,实在是头疼。

  说起来,这还是他还是第一次办实事,他一直在翰林编纂书籍,如今去的也是太常寺少卿,掌管的也是礼乐的事情,从未如此繁忙过,但等一个个人被安排下去,他突然还是有些骄傲的。

  他李东阳,也不是只会吟诗作对的,你瞧瞧,我这个工作做得也是不错的。

  他越想越兴奋,深夜爬起来准备再写一份折子。

  这边江芸芸可管不了她给自己师兄招揽了这么大活,因为她开始搬家了!

  着急了好几天的顾幺儿捏着他爹寄回来的信,还有好不容易扣过来的五十两银子,得意地挤进江芸芸和黎循传的小院子,大声说道:“我也要和你一起住。”

  “而且我爹还给我送来小马驹了!超级大!跑起来超级快!”他在江芸芸面前得意炫耀着,围着她来回踱步,“以后我可以送你上下学!”

  “哇,真棒,顾车夫。”江芸芸忙里偷闲竖起大拇指。

  黎循传在屋内挂着自己的字画,听得直冷笑。

  四月初十。

  天还没亮,小院却突然热闹起来了,诚勇和乐山早早爬起来,一个打水,一个煮饭,走起路来格外兴奋。

  江芸芸和黎循传一个要去上学,一个要去上班,听到动静都咕噜爬起来,飞快地穿好衣服,默契的开门声瞬间响起时,不由对视一眼,随后又突然笑了起来。

  头顶跳动的烛火光芒落在他们脸上,照得两人睡眼惺忪的脸上都透出几分兴奋。

  这是他们分开的第一天,也是他们走向新未来的第一步。

  “好好上学。”

  “好好上班。”

  两人的声音齐齐响起,在暮春的风中摇摇晃晃,成了少年们隐晦的心思。

  “哎哎,我,我驾车。”睡在中间那间屋子的顾幺儿明明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但还是坚持爬起来,开门时还是胡乱裹着衣服,眼皮子耷拉着,嘴巴含含糊糊说道。

  “不用了。”

  “去睡吧!”

  江芸芸和黎循传对视一眼,这一次直接开口拒绝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国子监有三级学堂制度, 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寻常人大都是从初级开始,一级级考试,考到积分就能升一级, 升到最高级别的率性堂则需要十六分。

  分数则是从国子监每年的十二次考试中获得, 平均每个季度考试三次, 也就是说他们每一个月都要考试一次。以一个季度为期, 第一个月考本经义一道,第二个月论一道, 诏、诰、表、内科一道, 第三个月考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积累到分数。

  其中文理俱优者的人给一分, 理优文劣者给半分, 纰缪者无分。三年内积累到八分者为及格, 且在此期间没有重大违规违纪行为, 那学生就可以进入下一年级, 若是在率性堂也攒够了八分,就可以得到祭酒的推荐去各部进行实习, 也就是历事。

  历事无品,也就是各部门的办事人员,但这个是大部分多年还未考中科举的人最后也是最好的一个去处。

  “早早就听说这个, 据说历事可以去六部也可以去外地,若是做得好就能得到出身, 然后等待吏部附选, 这样就和普通进士相差无二了。”

  “想多了, 进士现在都多得多,而且历事的考核更要严格,部门评语至关重要,勤谨者才能送吏部附选,依旧还要历事,只有遇有缺官,才会挨次取用,至于那些平常者则要再历,才力不及者就要送回来读书,奸懒者发充吏。”

  “要我说这些都不重要,有的是办法打通关系,要我说能去正历才是最重要的。”

  江芸芸背着小书箱,在外面晃了好几圈,垫着脚也看不到里面在说什么,只好一边道歉一边挤进人群中悄悄听着,小脑袋听得左右来回晃着,眼睛也忙得不行。

  “正历是什么啊?”好奇宝宝终于听到一点只言片语,忙不迭开口问道。

  “正历都不知道,啧,我跟你说一般监生历事都分为正历、杂历、长差、短差四大类,凡监生在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等衙门历练政事谓之正历,在诸司写本办事等项谓之杂历,从事清黄、写诰、续黄、清军等工作叫长差,担任刷卷、修斋、报讣、参表、查马册等工作就是最差的短差了。”

  江芸芸听得连连点头。

  简单来说,正历就是有点小权利的,在衙门里正儿八经能接触到核心事务的,杂历就是最普通的文书工作,长差和短差就是比较辛苦的差遣跑腿的辛苦活,吃力不讨好型。

  “那怎么才能去正历呢?”江芸芸又问。

  “只有监生中学业优秀者拨正历,次之拨杂历,再次拨长差、短差。”那老生老神在在说道,“不仅要读书好,还要祭酒和司业同意,最后在绳愆厅监丞那里也没犯过错呢,难得很。”

  江芸芸连连点头。

  “那要是去了六部历事,还被留下来了,那我以后还能考试吗?”好奇芸芸又问出下一个问题。

  好狂的口气。

  站在正中指点江山的老生终于发现这个到处提问的人有点不对劲了。

  他不由垂眸打量着面前的小少年,见他穿着简单,还背着书箱,年纪瞧着比他们都小一轮,不耐说道:“这可不需要你操心,你现在应该去对面那三个教室报道,可别第一天就迟到了。”

  对面三个教室正是正义、崇志和广业三堂。

  江芸芸被莫名嫌弃了,无辜地摸了摸脑袋,小声解释着:“我没来错,我就是在率性堂读书的,我是新来的。”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