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明日轮到你给太子殿下讲课了,可要我找人先帮您换课?”李东阳临走前,问着江芸芸。
江芸芸点头:“有劳师兄了。”
李东阳点头离开。
江芸芸抓了一把黄纸扔到火盆里,火光飞溅而起,迅速吞没了所有的黄纸,也同时照得两人的面容都瞬间亮了起来。
“不劳你在这里了。”顾仕隆侧开脸,冷冷说道,“耽误江学士高飞了。”
“你要是真的不想我在这里,我会离开这里的。”江芸芸看了过来,认真说道。
顾仕隆扭头,红着眼睛狠狠瞪了她一眼,随后迅速扭开脸去,不再说话。
江芸芸叹气。
—— ——
五日后,顾侯出殡那一日,陛下对于太医院的处置也跟着下来了。
分数低于一百五的直接打发回家。
一百五到三百之内的,退回继续学习,看第二次考试成绩,若是连续两年不过关,直接遣返并削医籍。
三百以上的征召入太医院,愿意入征的八男六女,从此院中分为男女两医,已备不时之需。
同时确定重修本草的人选,三百分以上的人都要参与汇编,同时宫内派总督张瑜和提调施钦、监工王玉,总裁是院使方贤。
最令人瞩目的是,原院判刘文泰发配出京,遣返原籍。
众人都颇为吃惊江芸的手下留情。
“他能自己想明白实在太好了。”刘大夏对着李东阳说道,“我就怕他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要刘文泰死的人很多,但不能是他,回头可就真成了污点了,他这条路可就走错了,为了这样的人染上污点不值得。”
李东阳忧心忡忡:“只怕那两人要起间隙。”
刘大夏淡淡说道:“自古就没有能一路同行的两个人,走一段换一人也是常态,其归不是扭捏之人,他会自己想明白的。”
“只是一直瞧着他孤零零的,我瞧着心疼。”李东阳叹气说着。
刘大夏闻言也跟着轻叹一口气。
“今日结束后,其归也该回家了。”刘大夏又说。
李东阳点头:“这次殿下为顾侯的谥号也是颇为尽心的,仲勋进不了宫,其归怎么也要替顾家去道个谢的。”
刘大夏点头,随后又说道:“没了关系也好,和勋贵纠缠太深不是好事。”
李东阳耳朵微动,听到风中隐隐的乐器声:“来了。”
刘大夏对着仆人说道:“快去门口摆上丧仪。”
“把我那份也摆上。”李东阳紧跟着说道,“那些黄纸都烧了,体面些。”
耳边哀乐的声音越来越近,李东阳和刘大夏不再说话,只是沉默地听着那声音从靠近到逐渐远去。
“也算结束这事了,我也能睡个好觉了。”直到听不到声音后,李东阳这重新坐了下去,继续说道,“说起来陛下之前对荣王大肆封赏,本过几日打算启程回国,结果王妃刘氏有身孕,上奏请求推迟回国的日子,礼部正忙着这事。”
现任荣王朱祐枢,乃宪宗第十三子,陛下的异母弟,弘治四年被封荣王,但至今还未就藩,陛下又是自来秉承‘亲亲’原则,对这些宗亲藩王一向是大肆封赏的,土地、盐引、课钞、之国费用及王府修建费用等赏赐数量之大,是前几朝所罕见的。
这就是前朝已经如此努力清丈土地,开海贸,边境贸易了,但还是赶不上花费。
譬如前些年河南嘉辉县好不容易清楚八十顷土地,陛下转手就赐汝王河南获嘉辉县地二十六顷,下个月又赐衡王山东寿光潍县地一百一十四顷有奇,如此行径,各地清丈土地的官员不得不开始观望。
事已至此,他们不是不想请土地,给百姓一条活路,但陛下这样的举动,实在是令官员胆寒,百姓痛苦,谁也不敢冒这些险。
刘大夏果不其然面露厌恶之色。
“之前顾侯薨之前,其归就直接荣王的折子扣下没发,我就是担心他又要做什么?”李东阳忧心忡忡说道,“他自来是不喜欢那些人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芸芸回了内阁开始上班, 刘健对她旷工几日的事情视而不见,只是转头抽出一本折子:“你之前让沈舍人找了这几年不少藩王的赏赐,打算做什么?”
江芸芸接过这本折子,上面被她贴上红色的条子, 上面却没有写任何内, 这就等于这份折子被扣下了。
“荣王已经在京城多年, 不知何时能就藩?”她问道。
刘健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只是平淡说道:“王妃有孕,皇家子嗣重要, 确实不方便启程。”
江芸芸对此不可置否。
“太医院的事情好不容易结束, 你也辛苦了,刘阁老昨日还说想要你休息一下呢。”刘健又说,“这事礼部已经递了折子上去了, 无需我们多言。”
“那这个折子?”江芸芸又问。
“放着先, 看看陛下的态度。”刘健说。
“之前云南天灾的事情有了调查结果了, 樊侍郎的折子前些日子递过来, 确实没有什么黑了七天七夜, 只是断断续续天色变黑, 是有军官协同歹人兴风作浪,企图欺压良民, 大肆敛财,他已经协同当地围剿,后续樊侍郎同云南巡抚一同考察了三司官员、云南府、昆明县等地的官员。”
“这次巡查的结果就是这三道折子。”
江芸芸眉心微动。
“第一道则是说明这次云南天灾的具体情况, 第二道弹劾镇、巡等官三十七人,第三道则是要求罢黜不职者, 共计一千七百人。”刘健把折子递了过去, “吏部似有些看法, 你管这件事情去吧,免得出乱子,内阁知道不及,陛下怪罪。”
江芸芸接过三本折子,点头回了自己的位置。
刘健看好一本折子,借着喝茶的动静,透过茶盏悄悄去看对面安静看折子的小状元。
——瞧着瘦了不少,也有些憔悴,据说在顾家守五日。
刘健放下茶盏,悄悄叹了一口气,别说李东阳心疼了,他这个冷酷无情的刘希贤也颇为心忧年轻人的身体啊。
樊莹的折子不能分开看,这两道折子本质上是整个云南官场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这次考察的对象是一个半属化外的省份,云南有多偏,有多不受重视的,据说只要有进士去了哪里,十有八九是完了,不仅是精神上彻底垮了,身体也会坏了,当地土官的凶悍,暴怒杀人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次考察也不是普通考察,他本不在这次出行的工作范围内,只是借着天灾的名头整顿了一番官场。
最大的问题是这次考察要罢免的人实在太多了,也就是说三分之二还有剩的官员有问题,整个云南被这样的官吏把持着,可见当地百姓的生活定然不乐观。
江芸芸仔仔细细分析着樊莹的两道折子,发现了一些意思。
第一道折子是说云南的天灾的具体原因,虽确实天有异样,却不甚严重,一开始百姓还不至于到恐慌的地步,但后来能闹到这么大,是因为卫所的指挥想要凭借这个异样敛财,侵吞军饷,这事其实很好查,但镇、巡官,布、按二司官,这么多的官员愣是一个也没发现不对劲。
所以引出了第二道折子,第二道也很有意思,这只是一个很单纯的弹劾折子,也就是说纯骂,没任何后续措施。
江芸芸对于弹劾这事可是身经百战的,她也是仔细研究过的弹劾折子的模板的,寻常来说开头就先引经据典讽刺你是奸臣,国家有了你就完蛋啦!第二段就是话锋一转就来骂你,有人阴阳怪气,和和气气的骂你,有人破口大骂,语气难听的骂你,然后来到第三段就是要陛下对你有所举动,轻者大骂一顿,基本罢官免职,重者杀头抄家。
这个折子却不一样,开头和结尾都没有,就中间的纯骂人。
江芸芸开始看第三份折子,这封就是非常符合常规的折子,开头讲云南的官吏如何不行,欺压百姓,最后收尾再这样下去国家就要完啦,中间痛骂这些官吏如何如何不行,详细列表一二三四五,最后直接说要把这些人严重的都杀了,轻点的也都是罢官,还没个中间选项。
江芸芸捧着这两份折子,半晌没说话。
樊莹不是愣头青,作为天顺八年进士,历经官场三十九年,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
“我们小状元看出点什么没?”谢迁不知何时来的,端着茶盏,站在他面前,见她眉头紧皱,笑问着。
江芸芸抬头,虚心求教:“还请谢阁老指点。”
谢迁还是笑脸盈盈:“问我不如问你的李师兄呢,人可是他推荐的。”
江芸芸悄悄侧脸去看李东阳。
李东阳正捧着一本折子,没好气说道:“我一看他这个小眼神,我就知道定然是在给我扮猪吃老虎的。”
“没有的,我就是属虎的,不吃老虎。”江芸芸一本正经说道。
谢迁一听就忍不住笑:“哎,李阁老,你这小师弟还怪诙谐的,冷脸说笑话。”
李东阳冷笑一声:“这事你只盯着吏部办就行了,是叫你维持秩序,可没叫你横插一脚。”
江芸芸没说话,就是大眼珠子刺溜一下就看向刘健了。
李东阳立马虎视眈眈盯着刘健。
刘健竖起折子,含糊说道:“我可没说什么,我就是让他看看。”
“都嫌你呢。”谢迁看热闹不嫌事大,笑眯眯说着。
江芸芸垂头丧气合上折子,大声嘟囔着:“我就是好奇啊,不搞清楚,回头要是吏部有人打起来了,我这怎么劝架啊。”
还是谢迁自认好心,把书中的茶盏放在她的案桌前,提点到:“只问你一个问题,这些不职的官员到底要不要去职。”
江芸芸点头。
“坏了,这就是要吵架的理由。”谢迁一拍掌,“我再问你,云南还要不要了?”
江芸芸又点头,甚至还给出理由自己赞同的后续办法:“三年一次的科举,难道还选不上人,总不能明知他们有错却高举轻放吧。”
“天真。”谢迁背着手,在她面前踱步,“今日就给你开开眼。”
江芸芸摆出洗耳恭听的姿势。
“就拿这个第三份折子里临安府马关县的知府来说,樊侍郎弹劾的内容是,土官斗殴,争抢水源,死伤无数,县令张伟却置之不理,若是你是县令该如何?”
“自然是出面调解,百姓无辜,只是为了生计就丢了性命,说起来也是可怜。”江芸芸说。
谢迁一看她信誓旦旦的样子,拍了拍脑袋,恍然大悟:“是了,忘记你江其归脑子最好使了。”
江芸芸哎了一声:“这于我是不是聪明人有什么关系。”
“自然有,你说的出面调解,自然是早早就有了对策,肯定不是赤身肉搏,以一敌百吧。”谢迁又问。
江芸芸点头:“水源问题关乎农业,自来就是最重要的,我肯定一上任就开始着手了,回头能调解先调解,不能调解再挖一个水渠,直接把人分开算了。”
“若是大河呢?”刘健出声问道。
“大河?黄河这么大嘛?”江芸芸问。
刘健点头。
“云南有一条黑水,贯穿整个云南,分支众多,最后流入南海,争得就是这条支流。”李东阳出声解释着,“两个村子是上下村的关系,上村为了种地,直接把水流截住了,下村没水,自然就打起来了,这次两村斗殴直接打死了二十来人。”
这是折子中没有写的内容,可见内阁对这些弹劾的事情也是一一核对过的。
“若是黄河这样的工程,一个水渠是多大的消耗,你倒是说的轻巧。”刘健说道,“人心难测,就是把你这个不世神童扔哪里,这水的事情也不好解决。”
“确实不好解决,我之前在兰州的时候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别说是人和人,村和村了,就是县和县能吵起来。”江芸芸说道。
谢迁来了兴趣:“还有这事,那群御史怎么没弹劾你,我们这边都没得到消息。”
江芸芸哦了一声,平淡说道:“因为我先借着清丈土地的事情,摸排了两个县的所有土地,之后根据用水困难的地理位置,确定了水渠修建的位置,之后我把有纠纷的人召集起来开会,会上确定了三个用水准则,很快就把这事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