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80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江芸芸正襟危坐,那双黑漆漆的滚圆大眼珠子,紧盯着老师。

  黎淳从茶水中起头来,冷不丁看到那双发亮的猫儿眼,那口茶呛了呛,突然把满肚子的问题都散干净了。

  ——没见过要被考教问题了,还这么积极的。

  江芸芸等了半天也没见老师说话,不由奇怪地歪了歪头:“题目呢?”

  黎淳握拳,咳嗽一声:“《大学》有言:“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你若是得到这套题目,打算如何破题。”

  这段话的意思是‘生财的一个重要道理,从事生产的人多了,坐食俸禄的人就会少,从事生产地人勤奋,使用的人能节省,这样财富就可以足够多了’,有点开源节流的道理。

  所以这道题是讲生财之道的,若是按照破题和正文一致的道理,最后要上升高度,所以最后这个立意还要扯到国家民生身上。

  江芸芸在纸上涂涂写写,把大学这一段前后内容来回反复过了几遍,这才说道:“自来国足则民足,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所以我的破题是‘善理财者,得其道而自裕焉’。”

  黎淳终于露出第一个笑来:“很好,你这个思路就是正破,直接从生财入手,再想一个。”

  江芸芸脑海中闪过无数和生财有关的几句,却又觉得和刚才的内容大同小异,到最后只好打了一个擦边球:“传者论裕国之道,不外乎经制之得宜而已。”

  黎淳摸着胡子:“明破之法,你选了治理得益为切入点,范围大了些,怕是不好写,但也算切题,后续要记得收回来。”

  “什么是正破,明破?”江芸芸不解问道。

  “破题分为明破、暗破、顺破、倒破、正破、反破。你直接从生财入手就是正破,你若是从财富消耗讲就是反破,你若是从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个角度,那就是暗破,你从生财富民富国讲起,那就是顺破,你若是从国富民安则财富恒生那就是倒破。”

  黎淳不亏是状元,完全不似江芸芸这般努力思考才憋出一句,几个论点信手捏来,丝毫没有艰涩思考。

  江芸芸一边写一边感慨,自己还是不够努力啊,一定要更努力才是!

  “今日你的功课就是给你十二道题目,你按照着六种破题方法,各自写六个出来。”黎淳顺便布置了作业。

  对面的黎循传微微变了脸。

  他当年只有十道,而且第一次破题,写到天黑才刚写好,又因为破的狗屁不通,被祖父骂得狗血淋头。

  果然还是江芸太变态了,老师才提高要求的。

  此后的讲课就是黎淳开始分析给的那十篇优秀范文的破题的内容。

  不过一行字,两行字,却都是引经据典,鞭辟入里,凝结了全篇的主旨宗意,句句字字,洞中骨理。

  江芸芸在快速紧张的学习中,隐隐约约好像抓到了一丝门道。

  八股文的题目取得大都是题目相关联的句子,并没有太多可以操作的空间,所以他们的破题其实等于现代各类考试的题目。

  它需要你一针见血,即刻摆明观点,格式要完整,词句要押韵,文字或清丽,或古朴,做到在格式和内容上都及其突出。

  但总归来说,他是一个切入点,一个用优秀韵律和完美对偶包装起来的切入点。

  下课后,江芸芸接过老师给的十个题目,准备试一下自己到底学扎实了没有。

  第一道题: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这句话《论语季氏》的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三个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德行高尚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因而他不惧畏。他轻慢德行高尚的人,蔑视圣人的言论。

  正破的话,那应该是君子存理之功,于所畏见之。

  反破的话,那应该是小人发其文过之不私心,不切于治己。

  江芸芸写的入神。

  黎循传看着她下笔如有神,惊呆在远处。

  怎么会有人才上一节课,就好像完全理解了一样,他甚至连书都没有再翻一下。

  黎循传悲愤地放开手里的房选,任谁跟着江芸读书不着急。

  江芸芸找到了破题的诀窍,写得飞快,有些词句虽不太精妙,便可以等会一起改,但整个思路完全没有艰涩。

  一个时辰的时间,十二道题目的六种破题方式便都写好了。

  她甚至觉得不过瘾:“楠枝,你能再给我出几道题呗。”

  黎循传头也不抬,冷冷说道:“滚。”

  “哦。”江芸芸被当头泼了一个冷水,整个人也跟着冷静下来,随口说道,“这个破题还挺简单的,你以前怎么会一边写一边哭呢。”

  黎循传惊呆在原处。

  大家听听啊!!这是什么人啊!!

  有些人嘴上嫉妒别人是神童,结果自己没一次干人事的。

  他又酸又气,幽幽说道:“你和唐伯虎真的是一家人了。”

  江芸芸虽一头雾水,但不耽误她抱怨着:“你骂我?”

  黎循传冷笑一声。

  —— ——

  江芸芸晚上要和唐伯虎的好朋友见面,所以早早写好作业,天还亮着就出门走了。

  黎家众人格外吃惊。

  “我出去见朋友。”江芸芸不好意思说道。

  ——“小孩子出去社交也很正常。”黎淳淡淡说道。

  “是唐伯虎的朋友,他们从苏州来的。”

  ——“但是唐伯虎还是少接触为好。”黎淳话锋一转。

  江芸芸自然不知道,他的老师已经开始担忧起她的交友情况,背着书箱兴高采烈出发了。

  她来这里这么久,除了赈灾那次也没见过几个读书人,一直对黎循传嘴里说的聚会诗会很感兴趣,这次终于可以好好和读书人见了见了,而且这次要去见唐伯虎的朋友!

  那可是四大才子!

  那可是历史书的名人!

  那可是被电视小说改编过无数次的人!

  百闻不如一见,江芸芸迫不及待想要去见见。

  唐伯虎约在鸿福楼,听说是林徽出的钱,安排的场子,唯一要求是酒后作诗画画的东西都要给他。

  要不是都说还是商人最做生意。

  这些东西以后老值钱了。

  江芸芸背着小书箱来到鸿福楼,跑堂的第一眼看着这个小豆丁还颇为吃惊,不过到底是还是热情迎了进来。

  “客人来吃饭,可有预订?”

  江芸芸还没说话,突然听到头顶传来一个懒懒散散的声音。

  “呦,这不是我们未来的状元郎吗?”

  那调子拖得格外得长,还带着扬州才有的方言腔调,绵软,促狭,却又好似含了糖,每个字都软绵绵的,听的人生不出讨厌情绪来。

  虽然说出来的话真的很欠打!

  江芸芸抬头,正看到唐伯虎斜靠在栏杆上,那件粉色的长袍宽袖顺着栏杆跌落下来,精致秀气的花纹在即将日落的夕阳下熠熠生光。

  那张被光晕微微笼罩着的白皙俊秀的侧脸,见了人正微微侧着,头戴着披云巾,束着偃月冠,长眉横斜,那双含笑的桃花眼微微弯起,眼尾处的阴影便落了下来,

  锦衣夺彩霞,艳绝添潇洒。

第四十一章

  唐伯虎的朋友是那种一眼就能感觉出莫名契合唐伯虎的性格的人。

  那个叫文璧, 竟然就是文徵明,穿着青色长衫,头戴简单的四方巾,见了他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又见唐伯虎大大力地搂着她的肩膀, 微微皱起了眉来, 显得有些严肃。

  “他过几天要跟南京太仆寺少卿李少卿学习书法, 正好要来应天府,我这才把人拉过来, 不然你可难见到他了。”唐伯虎笑说着, “之前一直跟着他爹在滁州读书,大前年才回来考试,这几年一直滁州和苏州奔波, 瞧着都累瘦了。”

  文徵明耿直说道:“你这个大嘴巴是打算把我一出生的事情都宣扬出去吗。”

  江芸芸听得直乐, 甚至还比划了一下:“对对, 大嘴巴, 超级大。”

  “你为什么也笑唐伯虎。”谁知他又低头, 一脸不解地反问道。

  “哎?”江芸芸呆在原地, 大眼睛扑闪扑闪的。

  这回轮到唐伯虎笑得直不起腰来:“我的嘴只是大,他的嘴可是难听, 你还是喜欢我的嘴吧。”

  “我不是这个意思。”文徵明也察觉到自己耿直地说了不该说的话,连连摆了摆手。

  “没事,我们芸哥儿是脾气最好的小童郎。”唐伯虎笑嘻嘻说着, 随后把人夹到另外一个人面前。

  这人身形高大健壮,胳膊上的灰色衣服被肌肉撑得鼓鼓的, 留着胡子, 见了人大气笑了起来:“早就听伯虎说起过你, 只把你夸得天上才有的神童,今日一见,果真是卓尔不凡。”

  他嗓门大,中气足,偏那双眼睛水润润的,说起话来,眉眼弯弯,瞧着是个爽朗豪气的壮汉。

  “这是元敬,姓都名穆,自称南濠先生,苏州吴县人,与我自小就是好友,我们已有认识十五年了,他平生最爱两件事情,放情山水,夜读不息。”

  都穆对着江芸芸促狭地眨了眨眼:“我也好吃,小友喜欢吗?”

  江芸芸摸了摸肚子:“眼大肚小。”

  都穆哈哈一笑。

  “少和他一起吃东西,他饭量大,你两口,他一盆,可要亏死了。”唐伯虎毫不留情揭穿着。

  都穆脾气好也不生气,只是笑眯眯说道:“今日我可要敞开肚皮吃了。”

  江芸芸看着他的身高体型,留下羡慕的口水。

  “我吃了这么多,怎么还没长这么高?”她眼巴巴问道。

  都穆伸出蒲扇大手,捏了捏她的小细胳膊:“你还小,多吃点,多动点,会长高的,而且你的根骨摸着应该不会矮。”

  江芸芸眼睛一亮:“你个子高,我信你!”

  唐伯虎受不了江芸芸整日惦记长高的事情,提溜着人,把她带到第三人面前。

  那人是里面年纪最小的,身形也最矮,只比江芸芸高一个头。

  “你长得好漂亮,我正打算写一本新倩集,到时候也把你写上去。”他一和江芸芸的视线对上,立马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

  江芸芸不解:“要把我写哪里去?”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