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929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顾知哦一声,能屈能伸,立马弯大腰道歉:“对不起,师兄。”

  顾霭也是被磨得没脾气了,只好勉强说道:“那你说吧,说完就去写功课。”

  “他们说海外的粮食本来是买过两广的,现在海外的粮食卖不到了,两广那边就去南直隶买粮了,本来我们京城的粮食就是靠南直隶送来的,现在可不是价格高了。”顾知口气抑扬顿挫,跟个说书先生一样。

  乐山听得直笑:“哪里听来的消息,两广没有人自己种地嘛,要去南直隶买,就是奸商哄抬物价,才弄得现在京城粮食这么贵。”

  顾知不高兴说道:“我感觉是真的,两个海贸司正好在两广一前一后,他们本来就地少,清丈土地一直也没推到他那边去啊,而且他们人可多了,家家户户都是聚集在一起生活的,所以家里面只要有一个人出海了,十有八九一家族的人都出海去了,哪里有人会去种地。”

  张道长咳嗽一声:“小小年纪怎么还指点起江山来……嗷,你干嘛,吓唬人……”

  原来是江芸突然缓缓坐了起来,面无表情的那种,可不是把她对面的张道长吓得够呛。

  院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众所皆知,江芸这几日心情不好。

  “怎么了?老师。”顾霭担忧问道。

  江芸芸看向顾知,顾知被她一眼,立马正儿八经站直身子,眼珠子滴溜溜转了转:“我是中午休息的时候出门玩听见的,有在好好读书的。”

  “京城这些流言多吗?”江芸芸缓缓问道。

  顾知摸了摸脑袋,悄悄去看陈禾颖。

  陈禾颖思考了片刻后说道:“不算少,因为米是所有人都需要的东西,所以才传得多一点,但是宝石香料什么的,是不清楚的。”

  江芸芸摸了摸下巴:“谁在搞鬼。”

  她一个人陷入深思,两个小孩见状手牵手就跑了,张道长也蹑手蹑脚捧着黄纸溜达到厨房的台阶下坐下了,顾霭来来回回看着,就跟着张道长坐在一起去了,张道长顺手把一叠黄纸塞到他手中,乐山则开始今日的晚饭。

  也不知过了多久,江芸芸突然起身,把信件和包裹粗鲁塞到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惊讶的众人说道:“我去去就回。”

  顾霭欲言又止,没曾想江芸芸的脑袋又从门外伸了进来,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顾霭:“晚上留这里吃饭,等你爹来领你。”

  顾霭哭笑不得:“我爹忙死了,才不管我呢。”

  “她说来,肯定来,她江芸估计都算到了。”张道长随口说道,“别墨迹了,快帮我一起做,马上就要重阳了,这个生意可好了。”

  顾霭是个老实孩子,还真的和张道长并肩坐在一起,哼哧哼哧开始折起来了。

  —— ——

  开门的仆人看到面前站着的江芸,有些犹豫说道:“我家老爷寻常不见客,我得先去问问。”

  江芸芸和气开口:“去吧,这是我给师兄买的果干。”

  “我家老爷不收东西的。”老仆连连摆手。

  “你先提进去说是我送的,只是一袋红枣干而已,听闻师兄前几日有些累倒了,这是我作为师妹的心意。”江芸芸和颜悦色解释道。

  仆人一看也只好点头应下,接过东西,虚虚合上门,然后去通知老爷了。

  没多久,仆人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久等了江阁老,老爷请您进去。”

  江芸芸颔首:“有劳了。”

  “不敢不敢,小心台阶。”

  这是江芸芸第二次踏进刘大夏的宅院,依旧是狭小却又幽静的小院子,实在是刘大夏这人太过孤直,一下值就大门紧闭,谁也不见。

  一入内,江芸芸就看到刘大夏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衣衫,背着手,站在正堂的画前,正面而来的日光模糊了他脸上的神色,只是他的背后依旧是那幅黄河流淌的长画,画卷被保存得极好,一切人物,甚至是月光都栩栩如生。

  这一幕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所有的一切都和第一次来刘家时有着相似的画面。

  陌生的是,刘大夏已经七十多岁了,哪怕依旧腰杆挺直,但年迈衰老的气息还是遮挡不住,就连江芸自己也再也不是当日女扮男装的人。

  “进来吧。”刘大夏低声说道,“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

  江芸芸并不意外,直接踏了进来:“那刘师兄愿意为我站台嘛?”

  刘大夏坐了下来,头也不抬就说道:“工作上请称职务。”

  江芸芸摸了摸鼻子,坐了下来:“我以为刘尚书是因为我们之间相处多年的情谊才愿意请我进来的。”

  刘大夏亲自为她倒了一盏清茶,里面飘散着几片茶叶。

  “不知江阁老可愿再喝一盏这杯薄茶。”他平静问道。

  “我自来就是如此喝的。”江芸芸接过去,同样温和说道。

  刘大夏看向她:“那我不能答应你。”

  “刘尚书为何不听我一句。”江芸芸认真问道,“我并非一拍脑袋决定的,我也不是为了自己,控制海峡的主动权真的很是重要。”

  她声音骤然轻了下来,轻轻叹了一口气:“师兄,你知道的,我从来都不是脑袋一热就想要去做事情的人,你知道的,我不是他们说的要踩着百姓去争名夺利的人。”

  刘大夏原本紧绷的神色微微柔和下来:“我知道的,但世人不知,你也无法保证一旦开战后,后续的战况,谁敢陪你去赌这个不确定性,其归,你做过这么多事情也该明白,做成一件事情太难了。”

  江芸芸身形前倾:“刘尚书,事情难,难道就可以不做吗?清丈土地不难嘛?开海贸不难嘛?促边贸不难嘛?可我自始至终都觉得,只要君臣一心,至少这件事情的结果就不会太坏,当日议论非非,可后世史书会公正记下我们所有人。”

  “满剌加作为一个靠着贸易交流为生城池,有当地人,天竺的泰米尔人、孟加拉人和古吉拉特人,欧逻巴洲和更西面来的突厥人和亚美尼亚人,中南半岛上的安南人、暹罗人和缅甸人,东面的渤泥人和吕宋人,如此大的人流,如此多的外族,意味着什么?这是各国交易必经的地方。”

  “便是大明不去交易,自然也有的人是要和我们交易。”

  刘大夏的话是目前朝野说的最多的话。

  他们对商人鄙夷,便会鄙夷所有的一切。

  目前来看,这些外邦人打得也都是其他国家的人,他们自然是事不关己。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江芸芸眉眼低压,漆黑的眸光中有一瞬间的骇人的强势,但很快拿点强势就演变成克制的端方。

  “这样的城池竟然挡不住外人两次的攻击,众所皆知,因为地理位置便利,当地城池中有多大两千多的火器,甚至还有近两万人的卫队,还有二十头经过训练的天竺站象。被人出卖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变数,这群外来人手中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利器。”

  刘大夏眉心微动。

  “这是他们的火器,火绳木仓。”江芸芸顺势从鼓鼓的袖中掏出一把长形的木仓统。

  刘大夏小心翼翼捧起这个和大明火器并不太相似的东西,眯着眼睛仔细看着:“这些和神机营的那些火器可有区别?”

  “此火器枪管长,有准星照门,扣扳机可以用火绳引燃火药,弹丸射程远、威力大、而且射速快、精度高。”

  江芸芸又摸出一个小纸包,“看这里的火药。”

  “这火药……好细密!”刘大夏震惊。

  “据说他们的船上还装备另外一种大炮,一旦进攻时,发射速度快、散热也快、所以可以快速更换,快速的效率。”江芸芸继续掏出东西,“这是他们的大致模样,但这些都是商人画的,只有形似。”

  刘大夏看着她早有准备的样子,心中大致有些想法,便说道:“还有什么都拿出来吧,一次性把话说请。”

  “还有他们的船只也很是引人注目,据说一艘船不仅可以容纳五百多人,还可以容纳大量的火器,船舱底下还能装下无数的货物。”江芸芸又掏出一张图,推到刘大夏面前,“也是商人们画的,听说这搜船叫什么海洋之花。”

  “这个最显眼的是前后塔楼,这里加装了大量的小型火炮,可以居高临下攻击大部分的船只,且准头记号,这两边则是安装侧翼炮门与轮式炮架,是远程武器。上下交错的武器配置模式,这一所船足足安装了五十门火炮。”

  江芸芸的手指指了指船体上下和左右的位置。

  “倒是有些本事。”刘大夏揉了揉眼睛,但神色不屑一顾,“但我大明当年远洋时也并非没有这样的重型船只,甚至更为精巧。”

  江芸芸眼睛一亮:“我早早就听说您是目前唯一见过郑和海船图纸的人。”

  刘大夏揉眼睛的手一顿,抬眸看她。

  江芸芸图穷匕见:“这样配置的军队绝不可能就只占据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前朝据说有一个马可孛罗的人,他写过一本游记,说我们中国处处有黄金,您说,有没有可能这些人最后的目标本来就是我们中国,只是目前还未来到这里,或者说还未准备好和我们交手。”

  刘大夏没说话。

  “占据一个不起眼的,距离我们不远不近的小城池,试探试探我们的态度。”

  刘大夏的目光看向那张地图和火木仓。

  ——他是兵部尚书,自然对这些东西更是了解,一旦整齐装备,威力便是翻倍的。

  “这样的船只和火木仓不可能是突然奇想做出来的,一定是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才能改良出来,他们今日如此装备来到我们的附近,就不可能是顺道路过。”江芸芸笃定说道。

  刘大夏其实也对这群突然出现的外貌奇特的人并无好感,甚至也充满敌意。

  但让他同意打仗,造船,那是万万不能的。

  国家的发展需要和平,汉亡于强,汉武帝穷兵黩武就已经埋下伏笔,他身为兵部尚书要为世世代代的后人考虑。

  “谁不看好我们天朝上国啊,地大物博,处处都是宝贝,既然北面的蒙古虎视眈眈,没理由这边外来的外国人就能是个好东西啊。”江芸芸继续循循善诱说道,“我们必须要有充足应对他们的准备。”

  刘大夏一听又觉得不对劲了,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直接说道:“说吧,江其归,你到底为了什么来?绕了一圈又一圈。”

  “水军,是不是可以训练一下。”江芸芸眼色闪烁了一下。

第五百零九章

  明朝水军也曾明星煌煌, 但到如今已经很是衰败,甚至可以说孱弱,也就广东还有一些卫所有保留些许的海上训练, 南北直隶和浙江的海上士兵早已逃得差不多了,这些年也一直在收缩人数,到现在就连长江上保卫出行船只的士兵也大都不是海军出身,还有不少人一上船就晕的。

  这些事情江芸芸在很漫长的时候就断断续续的听过。

  在扬州读书时, 和徐经讨论过当时只能偷偷摸摸进行的海上贸易,徐家至今都有不少世代师从水上工作的水手, 又后来在翰林院抄书的时候也看过几本关于裁撤水军的折子,大都是吃着空饷的事情,为了节省开支, 不少人都赞同直接裁撤水军,再后来便是在琼州,偌大的琼州卫,面对海盗毫无还手能力, 完全没有水军的影子,大部分都是等倭寇登陆之后,城墙□□锋。

  直到这次她隐约觉得自己似乎碰到了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历史交锋的痕迹。

  ——一个不可能对大明毫无影响的马六甲海峡。

  在满朝文武都不建议出面的情况下, 江芸芸很难说服他们,便不得不做其他打算,比如先把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战斗力的水军训练起来, 以备不时之需。

  但这个同样困难, 在大明各处受灾交替进行,南面的海贸稳步前行, 北面的边贸刚上正轨, 浙江的清丈亟待各地观望, 甚至还有南北直隶如今的吏治考核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突然要求训练一个不受重视的海贸听上去实在令人奇怪,甚至大家都会下意识反驳。

  ——这不是浪费钱吗!

  是的,钱。

  大明现在哪里都需要钱。

  应该说一个国家本来就是哪里都需要钱的。

  最为中心的内阁首先要考虑钱财的问题,每年的收入就这么多,各地支取供应不求,六部一到年初开财政大会的时候都是撸起袖子来掏钱的,各个都有名头,人人都有折子,户部和内阁掐着钱袋子,可不是要一分一分的算。

  重建水军的事情一旦成立,钱从哪里来,人从哪来来,船只火器都是一笔笔开支,如此汇聚成的巨大开支,谁也不敢做第一个点头的人。

  这也是江芸找到刘大夏的原因。

  刘大夏的兵部尚书,若是他愿意出面,这件事情就有一半成功的概率。

  但显然刘大夏拒绝了,因为他想也不想就把人请走了。

  江芸芸走在路上,秋日已经到了尾声,整个天空有种灰蒙蒙的冷意,路上的行人正吆喝着做生意,米店门口,有人站在门口低声下气跟着小二砍价,希望能稍微低一下也好买一些回家填报一家老小的肚子,一向热闹的首饰店也都门可罗雀,但显然掌柜的并不焦虑,反而正优哉游哉喝着茶。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