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965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朱宸濠摸着袖口处别着一个本应该放在帽子上的铎针,那是一块浅绿色玉雕雕琢成葫芦,外面又绕着一圈又一圈的金丝银线,好似葫芦藤一样攀附其中,成了一个富贵华丽的花纹。

  他在沉默中一下又一下地抚摸着这个铎针,许久之后才低声说道:“她打人才疼呢。”

  李士实只当没听到。

  ——他早早就发现朱宸濠对江芸的态度似乎有一些不一样。

  黎循传被关起来后也不惊慌,反而安静思考着下一步。

  他一来江西就和在江西多月的锦衣卫等人联系上了。

  谢来一早就来告知他,李士实和宁王勾结颇深,故而李士实来找他,一行人都颇为紧张,甚至劝他找个借口推了。

  但黎循传还是在清查里面土地账本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决定前往赴约,一探究竟。

  江西的土地登记数量很少,给出的原因是各地都有贼匪,这些贼匪占据了全部的土地,故而登记在册的土地越来越少。

  这个理由乍一听也并无问题,但黎循传反手去查历年江西各地的米价时却又发现,米粮的价格没有大幅度上升,这意味着市面上流通的粮食是固定的,也是够百姓使用的。

  既然土地一年比一年少,粮食数量怎么可能会维持不变呢。

  他自己在漳州开海前,也曾清丈过漳州的土地,用来确定人口和土地面积,以便控制开海的船只和数量,更好地安排百姓的生活,故而他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陌生。

  “我认为,江西的土地和人口有问题。”某一日深夜,黎循传对着深夜而来的谢来低声说道。

  “宁王的土地?”谢来那几日正在盘查宁王的土地情况,下意识问道。

  “是,但也不是。”黎循传神色凝重,“江西全部的人口将近一千万,这已经是有一部分百姓迁居湖南和湖北等地外的数据,并且目前还有大量百姓正持续不断向西南迁移。”

  他的面庞在烛火下阴暗明灭,多年的历练在这位曾经稚嫩青涩的小公子身上也有了运筹帷幄的从容气魄。

  那些外人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如今他也能一眼看出虚伪真假。

  “这样大面积的迁移,为什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土地的稀缺,无土之民是无法生存的,所以他们不得不转移,那江西现在的土地时多少呢。”

  黎循传直接掏出几本看上去要碎掉的折子,小心地递了过去:“这是历年的赋役黄册,江西整个地界的耕地面积自一开始就起伏很大,我认为是有造假嫌疑的。”

  “在洪武经历过第一次起伏,从四十万顷,回到三十万顷,之后是先帝在位时期的最后几年,耕地面积又恢复到了四十万顷,但很快,在陛下等登基第二年,只剩下二十万顷。”

  谢来仔仔细细看着,随后不解问道:“差得也太多了,近半了。”

  “土地是不会少的,而且土地随着荒地被开荒,只会越来越多,但也不会超过整个江西地界,但现在的趋势却还是越来越少。”黎循传神色凝重。

  人是活的,所以活不下去会跑,但土地是死的,一旦开出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占据这块土地,这就是千百年来土地流转的原因。

  “有人造假!”谢来笃定说道,“整个江西的布政司都太乱了,所有账务一旦查起来,近三十年的主官都要完蛋。”

  “对,但你看这一本……”黎循传又从成堆的折子里抽出其中一本,瞧着又被火烧过痕迹的折子。

  谢来一看那个时间,就挑了挑眉。

  “这是陛下登基那一年,也就是刘瑾在位时,他曾经强行推动全国的清丈土地,这是当年统计的数据,我认为是颇为可靠的。”黎循传盯着面前的锦衣卫,认真说道,“我和其归讨论过此人,此人品性如何尚且不论,但是心里是一直想要做一番事业出来的,清丈的事情当年如此轰动,各地闹得风风火火,刘瑾不是傻子,相反他肯定比我们更清楚各地的情况,各地的镇守太监可不是吃素的。”

  “江西的镇守太监一直都是司礼监大太监的心腹人,所以我认为当时,这些人一定会强压底下人据实上报,这里写着,陛下登基初年,江西人口户数一百四十八万七千人,官民田地山塘近四十万顷,夏税米八万六千六百石余,农桑丝三千九百七十斤余,折绢三千一百七十五匹余,秋粮米两百五十六万石余。”

  谢来盯着那一串串数据,有些头疼,把手中的折子合上,扔了回去:“你就直说吧,我看得头疼。”

  “也就是说江西的土地从太.祖时期就没有变过,但这几本是历年的布政司工作记录,荒地的开采是一直有的,甚至达到了九万顷,那……”黎循传的眸光在烛火下闪烁摇曳,却又亮得惊人,“这些土地呢?”

  谢来的脑袋缓缓抬了起来,随后和黎循传对视一眼。

  “若是土地投献,那只要在布政司登记过,数量就是在的,否则耕种的百姓仍要被征税,这样只会减少税额,但数量不会少,那我在想,是不是,土地隐瞒。”

  黎循传声音骤然变低:“我算过南昌的历年工作记录,所记载的荒地就至少有一万顷,这还不包括目前被匪徒占走的那一座座山,所以,这么大量的土地,到底是谁拿走了,只是简单的想要逃税,还是,要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可镇守太监都没说话……”谢来一顿,总算回过神来,明白黎循传欲言又止的背后的含义,“南昌上下还真是铁板一块不成。”

  镇守太监不可能不知道这么多的土地消失,他们都是司礼监大太监的心腹,可他们却选择为宁王隐瞒,这样举动的背后意图,让人不寒而栗。

  “我想去找宁王。”两人沉默许久后,黎循传突然说道。

  谢来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不行,朱宸濠脑子不正常,尤其是对你,我怕他发疯,你就在布政司好好呆着,这事我去查。”

  “来不及了,宁王一脉在此地数十年,早已盘根错节,其归在京城打击各路镇守太监,眼看江西就要换人了,那些藏在后面的人正是慌的时候,一旦新太监不肯站在他们身边,一切都会暴露,我们要赶在新的镇守太监来的空隙,查出这些土地的去处。”

  “那也未必和宁王有关。”谢来有些急躁,“你别掺和进去,你要是在我手里出事了,我回头怎么和江其归交代。”

  “太监,对,还有新来的太监呢,我让他们找个好太监来。”谢来说。

  黎循传笑了笑:“宁王在京城的力量比我们想象中的大,而且太监的事情是内廷的事情,我们插不进去手的,这次来的太监一定是他们选好的太监。”

  谢来和他大眼瞪小眼,最后嘟囔着:“那也是我的事情,你还是赶紧去找王守仁先把兵囤的事情干了。”

  他说完也不等黎循传开口,就匆匆走了,只是走了几步,突然折返回来,把黎循传刚才看完的折子全都巴拉走,揣进袖子,脚不沾地地疾步离开。

  黎循传看着离开的背影,叹气说道:“那怕是要不如你意了。”

  现在他如愿打进宁王府内部,正打算悄悄溜出门,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动静,他瞬间把手中的刀片塞回袖子里,躺在地上装死不说话。

  —— ——

  八月初,京城突然有消息说宁王要反。

  “说是江西宁王府典宝副阎顺,典膳正陈宣等人,和锦衣卫搭上线,潜入京城,状告宁王朱宸濠的亲信典宝正涂钦与致仕都御史李士实、都指挥葛江等谋不轨,收纳兵民,强占土地,私造兵器。”王鏊忧心忡忡说道,“说是已经单独面见陛下了,不知道陛下会不会找我们。”

  “陛下最近沉迷豹房。”梁储说完,不高兴地看了一眼江芸芸。

  上个月,朱厚照突然又开始不爱工作了,整天蹲在豹房和他的六千精兵玩乐,吃住都在一起,内阁自然是连忙上了折子规劝的,朱厚照一如既然不爱听,到最后反而又有点生气了,开始不见人。

  王鏊脑筋一转,想要让江芸出面,谁知这次江芸拒绝了,理由是——陛下能安分待在京城就很好了。

  为此,梁储私下大骂江芸要做佞臣,把持朝政。

  就连杨一清对此也并不赞同。

  ——阁老间的矛盾自来不小。

  杨一清不赞同的同时对江西的事情更为上心。

  “此事如此慎重,陛下肯定会出面的。”他说。

  “先发函给江西布政司,让他们先盯着。”王鏊提出建议,“其归,楠枝就在那边,你去写吧。”

  江芸芸平静点头。

  “我怎么听说黎参议好像病了,好几日不见人影。”杨一清突然看向江芸芸。

  他本来听到这个消息还不觉得奇怪,但现在突然听到江西宁王要反的消息,他又思及江芸对江西之事格外关注……这么巧,都是江西,他不得不多想。

  “病了?可是水土不服?”王鏊担忧说道。

  “不清楚,但工作总是要做的。”江芸芸笑着岔开话题,“我写函过去,他不做,也有其他人做的。”

  王鏊跟着点头:“也是这个道理,那你写吧。”

  杨一清看着她的背影,神色凝重。

  ——他必须确定黎循传的真正动向。

  第二日,朱厚照还是没找他们,但是朝野上下为宁王说话的人越来越多了。

  “折子都放我这里吗,我看看。”江芸芸赶在杨一清之前把此事揽了过去。

  杨一清心中警铃大响,江其归其实不是爱接活揽功的性子,她手中大都是请都是她自己提出的,颇能拉仇恨的事情,一般人也不愿意插手,她都是自己承包所有事情的,事无巨细地处理。

  虽然还没收到学生们的信,但他现在已经笃定江西是出事了。

  “这么多人为宁王说话。”王鏊是个人精,加上要致仕的想法已经越演越烈,他冷眼旁观早已无法上下一心的内阁,心中叹气,但是一回头看到那一叠叠为宁王说话的折子,还是忍不住咋舌。

  “是啊,宁王的拥趸可真不少。”江芸芸似笑非笑说道。

  王鏊收回视线,紧接着看向豹房的方向,心中蓦地有一丝不详的预感闪过,喃喃自语:“陛下怎么还没找我们啊?我这个心口怎么突然不舒服了。”

  外面的流言越来越多,内阁的人也一直准备等着陛下宣召,但谁知陛下没等到,只等来的是一个小太监鬼鬼祟祟,慌慌张张跑到内阁来。

  “不好啦,陛下跑了!”

  猝不及防骤闻噩耗的王鏊眼前一黑,直接脆弱地晕到江芸芸怀中。

第五百三十五章

  朱厚照跑了!

  昨天晚上就跑了!

  王鏊被江芸芸冷漠掐醒后, 一听到这个日期又想晕过去。

  “先别晕。”江芸芸一把撑住他的胳膊,用更冷漠的声音说出更吓人的事情,“完了, 陛下说不定没听到宁王可能要造反的消息。”

  王鏊嗷了一声,眼皮一翻……然后被江芸芸用力掐了掐胳膊……

  “还要首辅主持大局啊。”她严肃扶起手边的国之栋梁,一本正经说道。

  王鏊脸色灰白,眼睛全然没了光, 茫然地看向江芸芸,最后忍不住垂泪, 握着江芸芸的手,哽咽:“晚节,不保啊。”

  江芸芸安抚道:“怎么会呢, 还不知道陛下去哪了呢?”

  “是不是打猎去了!”梁储立刻回过神来,一脸期望地问道。

  最开始,他是非常不喜欢朱厚照玩物丧志,去骑马打猎的, 优秀的皇帝就应该垂拱而治!

  但现在,他认为朱厚照去打猎消消自己无处释放的精力,真是极好的选择。

  小黄门看着阁老们一个个格外期待的目光, 跟着长叹一口气:“陛下没说,但陛下前几日一直念叨要带人去居庸关转转。”

  本还算冷静的杨一清都听得倒吸一口冷气。

  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固关是京西四大名关,一直驻扎着大量军队, 而且若是从居庸关出关, 就极有可能碰到扫荡的蒙古骑兵。

  “一开始只当是开玩笑,知道昨日开始清点人数时, 发现少了三百士兵, 正打算去禀告爷, 谁知道,爷也不见了……”

  王鏊虚弱地跌坐在椅子上,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他早就说想去边关大打一仗,我早就知道的,我怎么就没往心里去呢,我怎么就不当回事了,那可是,居庸关啊。”

  梁储也跟着身形一晃:“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杨一清目光环视屋内,最后在非常镇定的江江芸芸身上一闪而过,心中微动,原本还有些慌张的心下意识跟着冷静下来。

  “不对,三百人不少,五城兵马司,城门口怎么会一点动静都没有。”杨一清追问道,“还有陛下身边的人呢,难道全都任由陛下胡闹,司礼监的人呢,锦衣卫呢。”

  小黄门也跟着一脸愁容:“谷公公和李新都走了,至于五城兵马司和城门口没动静,我们也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觉得吓人。”

  杨一清仔细打量着面前说话的小黄门,突然冷下脸来,厉声呵斥道:“好你们个司礼监,怂恿陛下出走居庸关,完全不顾陛下安危,真当是罪该万死,江阁老的太监改制,难道没改到你们头上不成,来人啊,给我拖下去乱棍打死。”

  杨一清常年在边关和人打交道,真正的刀光剑影,直面各种杀气血腥,别看他平日里笑脸盈盈,但一旦冷脸呵斥他人,威吓惊人,一个常年在皇宫内的小黄门自然是被吓得脸色大白,膝盖一软,直接跪倒在地上,嘴皮子哆嗦了,却不敢开口。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