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要忆往昔
吴斐然:“嗨呀!说好了一起玩到老,她扭头自己去拼搏了。真不像话!”
丁主任敲敲她的脑壳,训道:“别胡说。宁安知道上进,你作为她的朋友,要为她感到高兴,要支持她!”
吴斐然笑道:“我知道,我开玩笑的。之前宁安还想拉我做研究,被我果断拒绝,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我就不是搞研究的那块料。爸,我要找一份做后勤的工作,为人民服务我是很在行的。”
“那你可别叫苦,后勤工作看起来简单,真要是做起来,难得很。你要协调的事情可不少。”
“放心吧。我既然决定要干,就一定好好干。没问题的,我是不想吃苦,但不代表我不能吃苦。”
吴主任想了想,说道:“那你就去冰箱厂吧。已经开始招工了,马上就能开工。这是个新厂,前景广阔,你可以大有作为的!”
丁主任说:“走正规招工途径进去。你高中毕业,考进去没问题。进去以后,具体工作的安排上,我和你爸帮你协调一下,把你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吴斐然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谢谢妈妈。”
丁主任表示:“我谢谢宁安。要不是她突然上进,还带动不了你这个落后分子呢。回头我给宁安买一箱汽水。”
吴主任笑道:“老夏和宁安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丁主任说:“可不是。我听老夏说,冰箱只是她的一个小目标,她的最终目标是家庭现代化,生产各种家用电器。”
她兴奋的搓着手,表示万分期待。希望她有生之年还能赶上。
吴斐然说:“宁安要设计新的飞机发动机呢。”
吴主任:“……”
丁主任:“……”
沉默了一会,吴主任说道:“这事我知道,老于已经给她正式立项了。还报到了部里。她在技术部不做别的,专门做新研究,技术部其他人还在配合她。”
丁主任问道:“技术部的人肯干?”
老吴:“一开始,他们心里是不太肯的,但行动上还是干了,自家孩子嘛,得支持一下。现在嘛,他们身心合一,都挺肯干的。”
老丁:“……那就说明一件事,宁安这事是有希望的。”
“我听他们说,是很有希望。宁安在做研究设计的同时还给他们讲解,她是真的懂。老夏说,她一直在自学,厚积薄发。”
吴斐然冥思苦想:“没注意到她在学啊,我们俩整天在一起玩。”
老丁一拍桌子:“那就说明宁安是个天才。人家每天抽一点点时间学,就学的这么好了。”
她问吴主任:“部里怎么说?”
“刚报上去,还没结果。要是批了,也不知道这个研究还能不能留在咱们机械厂,说不定要把宁安调到研究院去。”
“那也得宁安同意才行吧。而且,现在又没到试验阶段,还是宁安的理论研究阶段,她在哪儿做都可以吧。”
“是这个道理。”
宁安的理论研究进展非常快,于厂长上报立项,报的并不是理论研究,而是发动机验证机试制。这个工作不是平阳机械厂一家可以完成的。后续还要进行各项试验,需要很多部门配合。
这份报告在航空工业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71年引进的那批涡扇发动机还没研究透彻呢,这边我们自己研究出来了?
我们的一线技术员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航空工业部立刻组织专家进行反复论证,最后证明这个设计方案确实可行,而且比我们之前引进的那批发动机还要先进。
领导们高兴的又拍桌子又挠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喜悦之情才好。
他们迅速派专家抵达平阳机械厂,和宁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最后的结果就是,本来和国外公司正在进行的专利许可权谈判暂时中断。
专家们相信,我们完全可以完成自主研究,不必再依靠国外技术了。
之前研究引进发动机的专家们也没有白费力气,全都成了宁安的研究伙伴。
第189章
七零极品小姑子(21)
这个时候的工作条件,已经比当初三三一厂制造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时好了太多。
当年的三三一厂,在制造汽缸头钢模时,工具车间既没有光学曲线磨床,又没有线切割机床,全靠工人们用锉刀锉、用油石磨,制成了数十块型板和样板,完成了钢模制造任务。
电镀厂房是由澡堂改建的,镀槽尚未设计好,电镀热处理班把痰盂放在大缸中用开水加温,经过无数次试验,硬是为第一个零件镀上了铜。
“借鉴炸油条原理”,把两边的夹板钻出大孔,使空气流通,成功镀上了铬。
……凭借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第一台航空发动机从批准设计任务书到试制成功,只花了七个月零三天。
到了宁安这儿,必须花的时间更少。
平阳机械厂本来就是生产飞机发动机的,基本条件具备,而且比起最早的三三一厂已经好了太多,没道理她还比不上革命前辈。
冲呀!
小桔子吹了吹胡子,它家崽这个争强好胜的本质从来没变过。它也只能尽心尽力做好后勤保障,帮她盯紧了裴东骏和赵春兰,别让她在忙碌的时候还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关注这两个东西。
宁安5月底加入技术部,9月初,她的设计方案获批,进入试制环节。
12月份中旬,第一台新式发动机试制完成,花了三个多月,机械厂的工人们都快累瘫了。
累并快乐着。
大家的精神都很亢奋,很激动。
三个多月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如今总算有了一个结果。
希望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希望我们国家的航空技术能够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其实宁安比他们还要辛苦一点,从设计到零件制造,再到组装,全程她都参与了,要确保所有的零件都是合格的。这几个月,她也是连轴转。
总不能人家加班她休息,没有这个道理。
试制成功后,宁安也很高兴。
她帮国家省下了几千万外汇。
世界线中,国家遭受了长时间的技术封锁,航空技术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了几十年。
75年,国家从约翰牛买了40台涡扇发动机,并将发动机的生产线和图纸资料也一并买了过来,在430厂进行自行生产。
仿造涡扇发动机的过程长达三年。我国彻底掌握了这款涡扇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可以用来装备新式战斗机。但尴尬的是,发动机终于有了,全国却没有一款战机用它。
当时一位飞机设计师认为,这款发动机是60年代的技术,在国际上已经落后,仿制并使用它等于是原地踏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款发动机引进的时候,运动还没结束,大家不同意用“洋货”,于是,430耗时三年制造出来的发动机,被放进仓库吃灰。直到90年代,才重新被提起,被从仓库里扒拉出来。
这是个沉痛的历史教训。
另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是,改开之后,流行起了“造不如买”的思想,有些自主研发项目下马,航空发展进入休克期。
宁安也希望,这一次自主研发涡扇发动机的成功,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发动机试制成功之后,在正式定型之前,要经历大大小小、从地面到空中各种种类繁多的试验,静力试验、飞行试验,等等。试验所需时间比设计和制造还要长。
整体来讲,某型飞机发动机的研制费用中,设计占10%,制造占40%,而试验要占50%。
为了配合完成发动机的试验工作,宁安要暂时离开平阳市,去西京飞行试验所工作一段时间。
他们一行人离开的时候,整个机械厂都依依不舍。
机械厂好几位领导跟她说了一模一样的话:“你放心去,你妈这儿,你不用挂念,我们保证把她照顾的好好的。她永远都是我们机械厂的职工。”
吴斐然跟她说:“夏姨平时在厂里还有我照顾呢,你放心。你不在平阳的时候,我替你尽孝。”
宁安:“……你们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到了那儿给你们打电话,有事你们直接联系我。我妈怕影响我工作,有事也是不说的。”
“好的,没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宁安最爱她妈妈,平时就算再忙,也要和夏兴华一起吃饭、聊天、散步,然后两个人匆忙分开,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冰箱厂早就已经投产,夏女士的洗衣机都研究出来了,她也忙得脚打后脑勺。
同事们经常感慨:“你和夏工感情也太好了,平时就那么点时间,也得匆匆忙忙见一次,说几句。有啥好见的啊?有啥好聊的啊!”
每当这个时候,宁安总是讪讪一笑。
所有人都不知道,她和她妈每天见面,从不谈感情,就是互相表扬、互相鼓励,给对方打一针鸡血,让对方去继续奋斗……
宁安关心夏兴华的身体,夏女士又蹦又跳,胸脯拍得啪啪响,向她证明自己还可以为人民继续奋斗三十年。
夏女士关心宁安的身体,就是跟小桔子索要健体丹,恨不得每次见面都给她喂一颗。
宁安跟小桔子说:“我觉得我们的母女情好像有点跑偏了……”
小桔子说:“不用觉得,就是偏了。你们俩现在,就是革命战友。”
夏女士一看宁安这个天赋,满脑子想的就是让她去好好工作,以后成为国宝级科学家,谁也欺负不了她。国家会安排好她的一切,生老病死都有人照顾,她就彻底放心了。
没看那些国宝级科学家,就算在闹得最厉害的时候,哪怕家人被隔离审查了,科学家本人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这说明什么?说明做科学家就要做最厉害的科学家呀!做对国家最有用的科学家!
她念叨的橘猫大人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这也就是宁安此时恰好也想努力一把,不然小桔子肯定要逐字逐句的反驳她。
努力奋斗固然好,当条咸鱼也不差呀。
1975年1月2日,元旦刚过,宁安一行人离开了平阳。
除了从部里和西京那边过来的专家,一起去的,还有宁安的助理。
这个人,叫纪松和,宁安刚调职进入技术部,向于厂长提交了自己的发动机研究立项报告,他就来了,一来,就成了宁安的助理。
于厂长跟宁安说:“人家是正经科班出来的,水平不差,正好给你帮忙。”
虽然他老人家也不太明白,费劲巴拉的调到机械厂来工作,为什么他放着好好的工程师不当,非要去给目前看着还不怎么着调的小裴当助理。
难道小裴还真的是什么不世出的天才吗?
即便她是个天才,难道你就不能先当工程师,然后以工程师的身份和小裴一起搞研究吗?
虽然但是,人家坚持,而且还找来了他的亲舅舅,市委书记纪利民帮他说情,他还能怎么办呢?当然是答应他。
哪怕宁安的身份还不到该配备助理的时候,她莫名其妙就拥有了一个助理。
一开始,于厂长还担心俩人合不来,毕竟这个是京城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毕业的,宁安是自学成才的野路子,虽然纪松和是在看了宁安的研究立项报告之后才决定给她当助理的,但是报告是一回事,实际工作起来又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