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226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廖金枝:“……”

  两位工作人员:“……”

  钱都没了,上哪儿去给你们弄去啊?

  三方人马又哭又闹,又骂又叫,半天才消停下来。

  韩昌源的小儿子都哭累了,饿着肚子睡着了。

  工作人员跟韩父韩母和刘三凤解释了韩昌源的情况,他们跟韩父韩母说:“理论上,抚恤金该有你们的份,但是这笔钱确实已经没有了。廖金枝同志,她有个特点,留不住钱。这一点,我们道真县的百姓都知道。钱在她手里待不了一会,准丢。这次回来找你们,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廖同志留不住钱,她就没办法养活两个儿子,迫于无奈,只能把孩子交给你们养。政府会出钱把他们养到18岁,这笔钱廖同志不要,以后都给你们。”

  韩父韩母表示:“她丢钱是她的事,她把自己那份丢了,我们管不着,但是属于我们的那份,她得给我们。她现在没钱,可以打欠条,以后慢慢还。”

  刘三凤问:“我的呢?”

  工作人员叹气,“刘同志,你和韩昌源离婚了,他活着的时候,按照约定,每个月要支付你一笔帮扶费,但是并没有规定这笔钱一定要支付多长时间。现在他已经死了,这笔钱自然也就终止了。今天的事情和你没关系,你不要再闹了,回去好好过你的日子吧。”

  刘三凤不同意:“他的抚恤金至少有我一份!”

  “他的抚恤金要给他的家属,你是他的家属吗?”

  刘三凤:“……”

  最终,她无奈离去,就算再想要钱,她也不能再和韩昌源扯上什么关系,她现在是有丈夫的人。

  此行,除了打了廖金枝一顿,为当年的事出了口恶气之外,刘三凤并没有捞到什么实际好处。

  而在韩父韩母不依不饶的纠缠之下,在工作人员的调停之下,廖金枝给他们打了欠条,所欠金额是抚恤金的一半。

  理论上,抚恤金分三份,爹娘一份,妻子一份,儿子一份,这个欠条的金额定三分之一也行,三分之二也有道理,毕竟孩子以后归韩父韩母养,属于孩子的那份抚恤金也该交给韩父韩母。但还是那句话,钱已经没了。

  工作人员只好和稀泥,取了个中间数。以后每个月从廖金枝的工资里出一部分,由廖金枝的工作单位直接寄到韩家,还完为止。

  廖金枝并没有意见,反正钱在她手里也留不住。

  交代好孩子的事,廖金枝和工作人员没有多逗留,着急忙慌的就走了。

  韩父韩母硬着头皮把两个孩子留下了,小儿子的婚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说成,现成的大孙子就在眼前,他们不可能往外推。而且,这俩孩子由政府出钱养,他们顶多出点力,不会成为小儿子的负担。

  但是韩昌河不这么想,那些适龄的未婚女青年们也不这么想。

  反正直到1959年,宁安都考上大学了,韩昌河还没娶上媳妇呢。韩家两个大孙子过着和剧情里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和原主差不多。爷爷奶奶尽量克扣他们的抚养费,想攒起来给小儿子娶媳妇,对于他们俩的态度是饿不死就行,叔叔和姑姑完全无视他们,刘三凤对他们也没有剧情中的那份友好,见了面就要骂几句,比剧情里的原主骂的还难听。

  宁安和秦和钧要去京城念书,全家人都非常不舍,秦渊知和庄清许想去京城陪读,撺掇着秦正则在京城帮忙找房子,甚至就连刚满50岁,已经办完退休手续的叶文茵都表示想去。

  秦正则:“……”

  所以就把他一个人留在这儿吗?

  他看了看宁安和秦和钧,两个孩子都长大了。18岁的秦和钧已经是个芝兰玉树的青年,13岁的宁安也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秦正则有一种吾家有儿女初长成的成就感。

  嗐,别说他们了,他也想去。

  可惜了,就算按照劳动条例,他也得再干十年才能退休。

  更别说,到了他这个位置,六十岁退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大可能,他得服从组织安排,干到干不动了为止。

  当年和他一起战斗的战友,有的年龄已经满60岁了,都没有退休,还在接着干呢。还有的生了病,住在医院里还在接着工作。

  想了想,他说道:“和钧和安安去上学是要住集体宿舍的,你们去了也不能和他们住一起啊。”

  庄清许说:“不能住一起,但是我们能经常见面啊。学校又不是封闭的,我们能去找他们,他们也能出来找我们。只是晚上他们要在宿舍休息而已。总比我们分居两地,一年只能见两次面强吧?”

  秦渊知说:“你是不是嫉妒我们?你自己不能去,也见不得我们好,不想让我们去。”

  秦正则:“……”

  他爹的语言变得越发直白犀利了,当年老头讲话还算委婉,怎么就不能保持那个优良传统呢?

  叶文茵说道:“你就帮着找找吧,你要是不帮忙,那我就联系我的熟人了,我在京城那边也是认识几个人的。”

  秦和钧说:“舅舅,我想买个房子,如果有咱家现在住的这种小楼是最好的,安安想要。”

  “买个小楼得花不少钱,你有吗你就买!”

  “有啊。”

  秦正则:“……”

  嘿!他还真有!

  这小子这几年一直没闲着,做出了口红、润唇膏、胭脂、眉笔、各种不同功能的护肤品,一部分配方卖给了越城这边的新民化工厂,一部分寄回老家给了徐道英,赚了不少钱,买栋小楼大概是够了。

  但是,“不用你买。我和你舅妈给你们买一栋小楼。”

  这是他和文茵商量好的,等孩子们大了,要是想去过二人世界,他们就出钱给他们买房子。

  秦和钧反问他:“您钱够吗?”

  秦正则:“……应该差不多,不够的话我找你姥姥姥爷借点。”

  秦渊知:“不借!”

  秦正则:“……”

  太无情了!

  庄清许说道:“反正要买房子,你先寻摸一下。要是有合适的就买下来,我们过去住还不用租房子了,直接住自己家的房子就行。”

  秦正则说:“娘,您没听和钧说吗,房子是安安想要,买了肯定是给安安的。”

  庄清许说:“少在这儿挑拨离间,安安的房子难道还不能让我住一下了吗?”

  宁安说道:“给姥姥住,送给姥姥都行。是吧哥哥?”

  秦和钧说:“都听你的,我没意见。”

  秦正则:“……”

  他只好点了点头,接下了这个差事。

第277章

  五零被抛弃的女儿(36)

  秦正则打电话给京城的朋友,让他帮忙寻摸一个二层小楼。

  他那位在国防部工作的朋友萧立成跟他说:“你过来工作,组织上会给你安排房子,不用自己找房子住。我们还能让自己的同志露宿街头不成!”

  “不是我,是我外甥要去京城读书,我妹妹牺牲的早,就留下了这么一个孩子,我父母不放心,也想过去,所以,需要在那边找个房子住。这件事情就拜托你,帮忙找一找。我早些年忙着工作,对他疏于照顾…”

  顿了一下,秦正则接着说道:“这么说已经是往我自己脸上贴金了,不是疏于照顾,是根本没照顾。孩子小时候吃了很多苦,我心里特别愧疚。所以,能力范围内,我也想尽量对他好点。我和文茵这些年省吃俭用,加上我父母攒的钱,差不多够给他买个房子了,不够的我们再借点。他也18岁了,大学一毕业还不得结婚啊,万一结了婚想出去住,那就得有个地方住。”

  虽然那位神秘播音员说了,吃苦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但是低调点总是应该,他还是尽量把自家条件往差了说。

  萧立成说道:“行,我帮你留心着。但是这事不用着急,就算一时半会找不到房子,你们来了京城也有地方住。他肯定得大学毕业后才结婚,还有几年时间可以找呢。”

  秦正则笑道:“你可别拿我打趣,我家在京城没房子。”

  萧立成哈哈大笑:“这事说来真是巧,你很快就能接到调令,你也得来。接下来一段时间,你要到军事科学研究院这边工作。不用找房子了,组织上会给你安排。”

  秦正则:“……服从组织安排。我接到调令就出发。”

  挂了电话,秦正则笑起来,这下子,一家人都可以整整齐齐的去京城了。

  他回到家跟家人们分享这个好消息,大家都发出了和萧立成一样的感慨,实在太巧了。

  秦正则说:“好运始终是站在我这边的。既然咱们都要过去,找房子的事就不用太着急了,我们去了以后慢慢寻摸。争取找个可心的。”

  秦和钧点了点头,说道:“也好。”

  反正他和安安也不着急住。甚至住不住都两说,只是安安想要,就买了放在那儿好了。

  过了几天,秦正则接到调令,秦家人便开始收拾东西,打包行李,8月份,全家一起去了京城。

  秦正则在京城的住处,是一个位于胡同里的二进院落,坐北朝南,占地不到400平,比他们在齐州的家要小一点,但是房间挺多,足够用了。

  前院有北房四间,倒座房四间半,还有西厢房三间,后院北房三间,还有东西厢房各三间,院内房屋由抄手游廊相连。

  秦正则和叶文茵住在前院,老爷子和老太太住在内院北房,宁安和秦和钧分别占了内院的东西厢房。

  这个地方离京大也不算太远,大概12公里。

  叶文茵问宁安:“喜不喜欢这个院子?”

  “喜欢。跟我们在齐州的家差不多。”

  “是有点像。”

  她跟庄清许说:“咱们安安记性真好,她离开齐州的时候才7岁,不对,还差几个月才到七岁,这都过去6年多了,她竟然还记得齐州的家是什么样的。”

  庄清许笑道:“记性最好的就是她了。和钧有什么事还得记个小本本呢,她完全不用。什么都在她脑子里。”

  安顿下来之后,秦正则忙着工作,已经退休的叶文茵因为工作经验丰富,又被组织上要了回去,重新安排了工作。

  叶文茵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安排。对于他们这批人来说,能够为国家做点事,是求之不得的,忙点累点,他们完全不在乎。唯一一点遗憾就是,她不能陪着公公婆婆和两个孩子在京城游玩了。

  秦渊知表示:“忙你们的,不用管我们。我们有和钧和宁安带着,丢不了。”

  宁安说:“别说在京城里面逛了,就是走回齐州,走回越城,我们也丢不了。”

  叶文茵:“……”

  那倒是真的。一点没吹牛!

  行吧。

  其实她也不担心这个,她只是略微遗憾不能陪他们一起玩。

  但是没关系,以后有的是机会。反正他们在一起呢。

  开学之前,宁安和秦和钧带着老头老太太把京城逛了个遍,也把老字号都吃了个遍。

  等到开学报到的前一天,老头老太太商量着第二天去送他们的事,秦正则劝道:“离家又不远,送什么呀,让他们自己去就行了。你们俩逛了这么些天,肯定累了,趁着他们去上学,赶紧休息休息。”

  宁安笑而不语,秦和钧也不说话。

  秦渊知说:“他们俩去上学了,我们哪天不能休息?还差这一天半天的吗?孩子上学多大的事,我们家没一个大人去送,那怎么行?显得我们不重视一样。”

  秦正则说:“要不你们俩在家休息,我请一天假去送他们吧。我力气大,还能帮忙拿行李什么的。顺便问问能不能不住校,我面子大,说不定可以呢。学校里再好,也不如家里住着舒服。”

  秦渊知和庄清许对视一眼,这小子不对劲!

  庄清许说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现在说实话说不定我们还能不跟你一般见识。”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