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24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秦主任尊重她的意见,只是在休息的时候来找她逛街购物,一起聊聊天,交流一下感情。这个时候,宁安就会留在周家吃饭——周书记从饭店里打包回来的饭菜。

  周永川从东北寄回来一些腌制好的鹿肉和狍子肉,宁安用周家的厨房做成了肉干、肉松,给秦主任和老周留一份,给自己爹妈寄一份,给周永川寄一份。她自己也留了一些肉松配馒头和面包。

  心血来潮的时候,宁安还在他们家做了一次方便面,冲击力十分之大,让周书记又生出了建个方便面生产厂的想法。

  从64年开始,国产方便面已经出现了,他吃过,只是不如宁安做的这个好吃。

  要是有了宁安这种方便面,他就不用做饭了,也不用去买饭了,他可以天天吃方便面。宁安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大为震惊的!

  怎么会有人觉得可以天天吃泡面?

  这事周书记没提,因为他觉得这事急不来,还得考察考察方便面的生产设备。

  周永川每周给她写信,有一回在信里问她想做什么工作,并且提供了几个选项:供销社售货员、后勤办公室会计、老师、图书管理员。

  宁安选了最后一个。

  她想着,当个图书管理员,每天看看书,看得多了,她会点什么都不奇怪吧?

  冬天到来的时候,宁安终于忙完了市里的工作,带着秦主任这段时间给她添置的一堆东西,还有周永川从东北给她寄来的军大衣、棉窝子和人参,回到了自己家。

  他寄回来两根人参,一根给自己爸妈,另一根孝敬岳父岳母,全都寄到了宁安那里,经宁安的手送给他们。宁安顺手都用灵力温养了一下。

  周书记和秦主任特别上道,拿到人参就跟宁安保证,这是儿子和儿媳妇孝敬的,他们谁都不给,留着自己用,并且现场切了片泡水喝,给宁安也来了一杯。

  俩人边喝边夸,弄得宁安都不好意思了。

  后来,秦主任跟她闲聊的时候吐槽周永川:“那个死小子,平时哪有那份心?我和你周伯伯,这是沾了你的光了。”

  他们家什么也不缺,这些补品也有,两个儿子都没心没肺的,完全想不到给她和老周寄东西。他们不知道,她和老周有再多东西,也比不上他们寄来的一点。

  这回大概是想讨好媳妇和岳父岳母,也就想起来给亲爹妈寄了,也还算不错啦,到底还是想着他们的。

  宁安说出口的话像个长辈:“……其实和我没关系,是他要成家了,思想成熟了,懂事了。”

  秦主任哈哈大笑:“要是没有你,他压根就没有想成家的心思,他的思想永远也成熟不了。”

  宁安挽着她的胳膊,笑道:“以前他没有寄,肯定也是因为您和周伯伯都太年轻了。”

  “也对,我才47岁,年轻着呢,用不着他照顾。”

  这段时间,秦婉宁给宁安买的东西有很多,看见什么就买什么。呢子大衣来一件,里面带毛的皮靴来一双,各种布料、羊毛线羊绒线都来点。

  回来之前,宁安已经织了一条围巾和一双手套送给她了,感谢她这段时间的照顾。

  秦主任乐的合不拢嘴,宁安给她用的是羊绒线哎,又好看又软和又温暖,戴出去人人羡慕,问就是大儿子的未婚妻给织的,她儿媳妇好啊!

  至于用的是她买的羊绒线?那有什么关系!你得会织才行,就像她,哪怕你把百货大楼所有的羊绒线都买下来送给她,也不过是摆设,她不会织,一切都是白搭。

  羡慕安安有双巧手。

  回到家的宁安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热情围攻。

  “累不累?”

  “市里的工作好做吗?”

  “都忙完了?以后还去吗?”

  “在那儿吃的怎么样?招待所住的好不好?”

  “怎么带回这么一堆东西?”

  宁安任由他们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打量,还配合着转了几圈,脸上始终带着明媚的笑容。

  赵凤霞说道:“挺好,没瘦,气色也不错。”

  其实宁安的情况他们都知道,宁安给他们写了信,几乎把她的日常生活事无巨细的向他们汇报了,只是做家长的没有亲眼看见,总是不放心的。现在孩子回来了,他们心里就踏实了。

  “妈妈,我给你织了件毛衣,你等下穿上试试看。爸爸,我给你织了件坎肩,你也试试。”

  江学工:“怎么我的少俩袖呢?”

  赵凤霞拍了他一下,说道:“坎肩才时髦呢,你不要给我,我又有毛衣又有坎肩。”

  “不行。”

  宁安笑着不说话,之所以少俩袖,是因为羊绒线不够了,哈哈哈。

  她给自己也织了件毛衣,还没给周永川织呢。

  赵凤霞问她:“你给永川织了吗?东北那儿冷,他比我们更需要。”

  宁安:“……没呢,我当然要先想着爸妈啊,这两天我就给他织。”

  “那你记着点。既然你俩打算要过一辈子了,就得互相关心。永川老给你寄东西,你也想着点他。”

  “嗯嗯嗯,知道了,我给他寄肉干了呢。对了,他给你们寄了一根人参过来。”

  宁安从自己的行李包里拿出保存完好的人参,江学工和赵凤霞看的两眼放光。他们这儿没有人参,以前也没见过,只知道这是好东西,夸张点说能活死人肉白骨,不夸张的说可以补气血延年益寿,可以吊命,他们俩穷苦出身,哪儿见过这东西啊?

  稀罕完了,赵凤霞说道:“这长得也不像个人啊。”

  江学工:“听说人参会跑,是不是真的?”

  宁安:“……假的,怎么可能会跑?而且,它要是真的像个人,谁还敢吃它啊?”

  “也是,安安说得对。”

  宁安说道:“隔三差五的切片泡水喝,不用留着。周永川跟我说,东北那地方物产特别丰富,以后他再给你们寄。”

  赵凤霞说:“你别跟他要啊,他主动寄了你收着,但你不要开口要东西。”

  “知道了,妈妈。你们一定要用哦,你和爸爸要长命百岁的陪着我。”

  “知道了知道了。”

第32章

  70被抛弃的原配(31)

  宁安回到供销社上班。她给同事们也带了小礼物,每人一把奶糖和两块酒心巧克力。

  酒心巧克力也是周永川从东北寄回来的。

  大家都很高兴,对于她好几个月没来上班这事没有一点意见。宁安的工作是主任和副主任联合分担的,并没有增加其他人的负担。

  和大家寒暄过后,宁安又悄悄去了主任和副主任办公室一趟,给俩人各送了一瓶好酒和一条烟。

  她被临时征用是公社和市里做的决定,主任肯定不能有意见,但是人家这几个月增加了工作量,这是事实,宁安不能没有表示。哪怕她以后会去随军,这个工作干不了多久了,也不应该装聋作哑。

  主任笑着跟她说:“小江啊,你这孩子太客套了,这都是组织决定,咱们都得积极支持。这不是你个人的事,你不用觉得过意不去。我们俩这段时间是多干了点活,但是你跑来跑去的也不容易啊,都是为了国家发展。”

  副主任跟着就接了一句:“但是烟酒我们收下了,主要是好烟好酒难得,我们俩就好这个。让我们占点便宜吧。”

  宁安笑呵呵的:“就算是组织决定,那还有高兴地帮忙和不高兴地帮忙两种情况呢,我能放心的在市里忙,就是相信两位领导能给我提供稳定的大后方,不然我根本待不住。谢谢您二位了。”

  宁安拱了拱手,接着说道:“其实我能买到烟酒,是市里领导特批的,知道您二位辛苦了,特意允许我买回来犒劳二位的。”

  “真的啊,你还在市领导面前提我们俩了?”

  “那当然,你们多干了5个月的活呢,那我还能不帮忙表表功啊?年底咱们单位评个先进单位是没跑了。”

  两位领导顿时高兴得不得了,比收到烟酒还高兴,对他们而言,荣誉比这些好处更重要。荣誉来了,就意味着升职有望。

  每个单位都是个小社会,运气好,碰上了好的领导和同事,工作就能愉快点。运气不好,碰上一群勾心斗角的家伙,在这个时代,也只能认倒霉。还能不干咋地?你不干,多的是人抢着干。

  在这一点上,原主运气不差,三唐供销社是个挺好的单位,同事们也很好相处。

  宁安恢复了咸鱼日常,抽空给周永川织了毛衣毛裤寄过去,这就是个心意,周永川肯定也不指着她的毛衣毛裤保暖。

  过了几天,小桔子跟宁安说:“安安,东西他收到了。这家伙大冬天直接穿着毛衣在外面溜达了两圈,差点冻死他。”

  宁安:“……”

  冻死是不可能冻死的。他的身体可是经过她调养的,冻这么一会,连感冒都不会有。

  她附和着小桔子说道:“真憨。别人不会羡慕他有个会织毛衣的未婚妻,只会觉得他傻的冒泡。”

  “不是,别人也羡慕他的。”

  它家安安这么好,这些人羡慕也是应该的。

  “对了,临走之前咱们给男主化学阉割一下吧,这样就不用担心他会祸害姑娘了。”

  “好。不用等,我这就去。”

  李长卫那家伙现在又去上河工了,给他阉割一下,还能让他身体更虚弱一点,干活更累一点。

  宁安和小桔子心有灵犀,一下子就知道它在想什么,她是很支持的。

  原主自从嫁给李长卫,生活水平急转直下,因为李长卫明里暗里跟她说,不想和老人一起住,所以原主另起了房子,她觉得这是为了照顾李长卫的自尊心,毕竟天底下没几个好男人愿意住在岳父母家,那和入赘有什么区别?李长卫城里来的,自尊心更强,她愿意尊重他。

  但实际上,李长卫只是想避开江学工和赵凤霞,更好的拿捏她而已,原主是个傻白甜,但是江学工两口子是有生活阅历的,他担心住在一起不方便他行事。

  可以说,原主做的最关键的一项错误决定,就是从自己家里搬了出来。

  她不光包揽了所有家务,还要关照婆家全家人,丈夫还暗地里照顾着小青梅一家,可想而知原主的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这样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背叛和抛弃。

  李长卫这辈子都别想过好日子。原主苦了一辈子,他也要一辈子郁郁不得志,一辈子苦兮兮的才行。

  宁安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后续,李长卫挑着土方晕倒了,赤脚医生又是扎针又是喂药的把他弄醒,判断他身体虚弱,不适合再继续留在工地上了,工程管理委员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就要让他回去休息。

  上河工的工程很多都是县级、市级的,劳动力来了以后要统一编制、统一管理,而管理委员会通常由各个公社的领导、大队长共同组成。

  他们让李长卫回去休息,但是李长卫不愿意啊。上河工不光管饭,还有工分,对他来讲,是份不错的工作。

  他祖父母和父母偶尔给他写信,诉说他们的艰难,话里话外,让他有富余的就寄给他们。李长卫并不认为这是长辈们在压榨他。据他分析,一定是长玲将他之前贴补张家的事告诉他们了,所以长辈们写信敲打他,让他知道,自己家人都还没过好呢,就先别想着别人了。

  李长卫有点愧疚,就想着上河工赚的工分换成东西,给他们寄过去。毕竟当初他和长玲能留在城里,是长辈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的,是为了让他们兄妹少吃苦。他却将这份苦心换来的好处分给了张家,也确实有点对不起爷奶爹妈。

  “领导,之前是个意外,我身体没事,好着呢,就让我继续干吧。”

  领导们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点头是因为,“李知青是个好同志,都这样了还想着工作”。

  摇头是因为:“李知青,我们不能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你现在的状态,很明显已经不适合继续留下来干活了。工地上都是挑着石头和土方走动的人,万一不小心砸到你,那情况就严重了。我们认可你的劳动精神,但是你必须回去。”

  李长卫:“……”

  好说歹说,他还是被退回去了。

  不得不说,男主在感情问题上是个渣男,但是放在老李家,他大概能算得上是个孝子贤孙。回来以后,哪怕他真的觉得自己腿软发虚,需要休息,也还是坚持给自己找活干,就想尽力多挣点。

  李长卫在生产队干的活是往地里运送农家肥。从生产队沤肥的大粪场,将粪肥装车,送到田里去。这时候天寒地冻,粪堆冻得很结实,装车得拿洋镐刨。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