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要忆往昔
第51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11)
国营饭店。
宁安四个人点了一份炒干豆腐,一份溜肉段,加上8个馒头,一共花了一块一毛四分钱。
炒干豆腐2毛钱,溜肉段7毛钱,馒头3分钱一个。菜量很大,而且味道不差,馒头个头也不小,足够四个人吃饱。
宁安怂恿道:“爸,妈,你们俩工作那么辛苦,就该过好日子,真的,以后别省钱了,天天来吃国营饭店。你们每天省吃俭用的,给我大哥攒钱娶媳妇,但是你们看看他,现在这个德行,哪家的好姑娘愿意嫁给他啊?”
其他三人吃着东西不说话,但是明显都在认真听。
宁安接着说道:“还有我姐,就她现在这样,以后嫁出去坏的是妈的名声,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闺女,说不定人家婆家还以为妈也和她一样好吃懒做呢。”
于晓红瞬间觉得心梗,吃上好饭的好心情一扫而空。
她好吃懒做?她特么累死累活,怎么就好吃懒做了?是,老三是从小帮忙,但那时候她也四五岁了!她也不是一出生就会帮忙的!四个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哪个不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她能稍微放手的时候,老四也两岁了,那时候老大都9岁了。这之前的10年,她是怎么过的?
这之后她有了老三的帮衬,慢慢好了起来,但是,她真正完全从家务中解脱出来,也不过六年的时间。那时候老三9岁,老四也六岁了。
再说了,她现在虽然基本上不做家务了,但是她还得上班呢!怎么想都跟好吃懒做不沾边!
越想,于晓红就觉得越委屈,眼泪差点要掉下来。
赵大志瞪了宁安一眼,想让她闭嘴,赵建华给于晓红夹了一筷子溜肉段,说道:“妈,你多吃点。这个好吃。”
于晓红咬了一口馒头,合着委屈拼命往下咽。
宁安又说道:“我大哥和二姐,就是被你们惯坏了,他们不记恩,只记仇。之前爸妈那么疼他们,什么活都舍不得让他们干,他们觉得是理所当然,是应该的。他们就该吃好的穿好的,在家里好好享受。今天就这一天,你们没惯着他们,等回去了你们俩注意看,他俩一定怨恨上你们了!”
赵大志、于晓红:“……”
宁安笑道:“我姐瞧不起妈,也瞧不起我,她觉得像咱俩这样的,是‘劳动妇女’,是‘底层人民’,天天干活,没有一点追求,不知道打扮自己,不知道爱美,就是两头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她觉得咱俩每天围着锅台转,没出息,活该变成黄脸婆!”
于晓红往四周看了看,压低的声音饱含怒火,“她是这么说的?”
宁安说道:“对呀!要不我生气不干了呢!妈,我从小心疼你,你太辛苦了,我小时候就看不下去,就想赶紧长大,给你帮帮忙,让你轻松点。我是为了妈,也是为了咱们家才任劳任怨干活的。但是我姐这个态度,让我觉得一切付出都不值得!”
原主是真的心疼她妈,是真的觉得于晓红不容易,所以才会心甘情愿的包揽了家务,想让她好过点。但原主是个只干不说的“傻把式”,傻到家了。宁安觉得,原主的这片心意,还是应该让于晓红知道。
她接着说道:“还有我哥,每天在家跟个大爷一样,就知道吃,对家庭毫无贡献,他都19了!找不到工作,去街道劳动组干活也行啊,一天也有几毛钱呢,他愣是不去!”
“妈,你和我爸每天辛辛苦苦上班,我在家里忙家务,小四还能给我帮忙,他们俩呢?每天啥也不干,吃喝都是现成的,咱们把他们伺候的那么好,结果呢?落不着一句好!他们还把咱们当笑话看,觉得咱们这么苦这么累都是自找的,都是活该!妈,你能忍下去,我可忍不了了!”
“爸,妈,你们省吃俭用一天能省几毛钱啊?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你俩把钱都花了,以后我大哥娶媳妇没钱,他自己就会努力去挣了,不然他就打光棍。你们这也是逼着他上进,是为了他好,不然他一辈子就这个德行,能有什么出息?”
停了一会,给大家留出了消化时间,宁安又接着说道:“爸,妈,我有时候想想吧,就觉得我姐说的还是有点道理的,人得学着自私一点,才能过得好。你们俩以后也别为他俩考虑了,把他们养这么大,可以了,以后就该吃吃该喝喝,儿孙自有儿孙福。我过两年也能去找工作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操心,你们最多就把小四也养到这么大,然后让他也自谋生路去。”
“爸,妈,说实在的,你俩有工作,老了也有退休金,能指望儿女什么呀?说不定以后老了还得帮我哥看孩子,还得贴钱帮他养家,一辈子都在付出,享不了一天福,你俩图什么呢?”
原主的人生短暂,赵大志和于晓红也没落着好。
70年他们写信让赵建国回来,花了些钱给他弄了份工作,又给他张罗婚事,娶的还是他自己看上的姑娘,结果娶回来的媳妇心机手段样样不缺,花言巧语、软硬兼施地哄着于晓红让出了自己的工作,在家里带孩子做饭当免费保姆。已经没了工作的于晓红彻底没了底气,后半辈子一直受制于人,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她后来倒是想让嫁的不错的二女儿帮她撑腰,可惜,无利可图的事情赵建兰不干。她只会劝她“家和万事兴”,让她“不要闹”,“现在是新社会了,你别老是想着摆旧社会婆婆的款,没人吃这一套了”。
赵大志的情况比于晓红好点,但也没好到哪儿去。格局没打开,总想着等死了以后让大儿子给他摔盆,受这个想法制约,他就算想闹也放不开胆子。
老两口也想过跟赵建华一起过,但是老四怨恨他们逼着原主下乡,害的原主惨死乡下,只肯给养老费,坚决不愿意一起生活。
于晓红喃喃道:“是啊,这一辈子,图什么呢?”
宁安又给赵大志加了一把火:“我姐还瞧不起我爸呢,她觉得我爸这样的男人没出息,就会在厂里烧锅炉,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没法让媳妇过上好日子的男人,不算男人。她以后嫁人,要找那种家庭特别好的,家里有钱的,有生活情调的,没事带着媳妇逛逛街买买东西,去国营饭店吃饭,花钱大大方方的。”
赵大志嗤笑一声:“就凭她?”
宁安:“对啊,就凭她!我姐说了,她长得好看,保养的又好,穿的也挺好,衣服上一个补丁都没有,出门在外,看着也跟个娇小姐似的。肯定能吸引那些富贵人家里出来的公子哥。”
赵大志:“她有这么好的条件,都是我和你妈给的,以后我们不给了,她就别想再去外面冒充娇小姐了。”
第52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12)
一顿晚饭之后,赵大志和于晓红做了决定。
赵大志说:“以后早上和晚上咱们四个在外面吃饭,中午我和你妈吃食堂,你俩在家自己做点,至于那俩人,就别管他们了。我得掰掰他们的性子。小树不修不直溜,让他们吃点苦,才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宁安冲他竖起大拇指,“还得是爸,有魄力。”
她又跟于晓红说:“妈,您也轻省轻省,这段时间正好吃好喝好休息好,把气色养回来。”
于晓红笑道:“好。”
想通了,她心里轻松了不少,后半辈子,她只为自己活着。
赵建华的关注点格外不同,回去的路上,他问宁安:“姐,街道劳动组真的能一天赚几毛钱呢?”
宁安笑道:“人家要十六岁以上的,你还小,人家不收,要不然我不就早去了吗?”
“也是。姐,你说得对,钱是挣出来的,我要好好想想怎么挣钱。”
“这有啥好想的?去捡破烂啊!每天少说也能赚个一两毛。”
赵建华眼睛都亮了。
毕竟是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家里虽然不算富裕,但是也没有穷到需要让孩子捡破烂的程度,家长也不会给他们提供这种思路,嫌丢人,所以,赵建华,以及和他一起玩的小伙伴,还真的没有从事这个职业的。
回到家天已经黑了,整个赵家黑黢黢的,没有一点光。
小桔子跟宁安说:“他俩折腾了半天,没出去门,也没吃上饭,气呼呼的就去睡了,其实没睡着。人饿着肚子的时候且睡不着呢。”
宁安笑道:“这就气了?以后这样的日子多着呢!”
赵大志和于晓红已经想通了,问都没问一声。
赵建华点火烧热水,让大家洗漱,之后,他又主动说道:“爸,咱俩一起把泔水筲倒了呗,我一个人弄不动。”
赵大志觉得倒一回筲也不是什么大事,就跟赵建华俩人抬着出门了。
一根长木棍,赵大志用手抬着,赵建华用肩膀扛着,高度正好差不多。
俩人在黑暗中走着,城市的路灯还没有安装到这片边缘地带,但是大家都熟悉,摸黑也能走。
赵大志问赵建华:“华子,你是不是也觉得爸没出息?不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赵建华说:“啊?爸,你别听我二姐胡说八道!咱家日子挺好的。她那叫不知足,心比天高!”
谁家日子不是这么过的?三姐心里有怨言是应该的,二姐凭啥啊?
赵大志在黑暗中笑了一声,还好,四个孩子养废了俩,还有俩好的。
赵建华又说道:“爸,就像我三姐说的,你和妈赚了钱该花就花,我长大了自己工作挣钱,你们不用给我攒钱。”
“真不用啊?”
“不用!男子汉大丈夫,就得靠自己。我妈说过,之前她跟你结婚的时候,家里就是一个空房子,连吃饭用的碗和筷子都是你俩结婚以后一起置办的。后来呢,你们靠双手养大了四个孩子!你们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好小子,有志气!”
走了两步,他又叹道:“你妈这辈子跟了我,也不容易。”
于晓红到底还是看不下去了,动手清理了灶台,又把被抽的乱七八糟的柴火给整理了一下。这一次,她成了“兜底”的那个人。
宁安洗漱完就回房间休息,没再管外面的事。
赵建兰已经“睡着”了,是被小桔子敲晕的,她的肚子不甘寂寞,一直在咕噜咕噜的叫。
小桔子说:“这人不配咱们使用昏睡咒这么高级的东西,直接敲晕就行了。”
宁安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正打算敲她呢。”
“不用你动手,你进空间待着。原主的被褥质量比较差,你别用了,到空间里休息。我盯着赵建兰,她要醒的时候我就给她补一棍子。”
宁安点了点头,直接进了空间。洗个澡,吃了几个灵果,就躺在自己舒适的大床上睡着了。
小桔子窝在她身边陪着她,思想却一点也没放松,一直盯着赵家的情况,它是不需要休息的。
宁安一觉睡到天亮,小桔子帮她屏蔽了外界信息,所以,她完全不知道,这一夜,赵家其实还挺热闹。
赵建兰一直被小桔子死死压制,在她要醒的时候,小桔子并没有再敲她,而是让她体会了一夜“鬼压床”,想醒醒不了,想起起不来,想喊人发不出声音,度夜如年。
赵建国半夜悄悄爬了起来,到堂屋里找吃的,他饿得感觉自己都快要出现幻觉了。
他敲赵大志和于晓红的门:“爸,妈,我饿死了,帮我做点吃的吧,实在不行,帮我点个火也行。”
他就是生不着火。
赵大志和于晓红被他吵醒,气的大喊:“闭嘴!吃才无用烧锅不着!你真是个废物!”
他又敲宁安和赵建兰的门:“老三,你起来帮我生个火吧。”
宁安听不见。赵建兰听见了,想出声又出不了,她不是想帮忙,是想趁机呼救。
最后,赵建国把赵建华给薅了起来,给他点着了火,又煮了一锅杂面疙瘩吃。
然后,赵建华抹着脸回去睡觉了,留下赵建国边吃边流泪。
他怎么就把日子过成这样了呢?
第二天早上,赵大志和于晓红要带着宁安和赵建华出去吃饭,完全没再管老大老二的事。就在他们准备出门的时候,赵建国从房间里走出来,站在门口,说道:“我今天就去报名下乡。”
他看起来又颓废又邋遢,赵大志和于晓红都惊呆了,不过一天,这儿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而且,他说什么,下乡?
没用宁安开口,赵大志就说道:“你不会以为乡下的日子有多好过吧?我听说现在给年轻人安排工作,面向工矿、基层和农村,你怎么就不去试试前两个,非得盯住农村了呢?”
赵建国:“我的事不用你们管!我昨天差点饿死你们都不肯帮我一下,现在还管我去哪儿干嘛?”
赵大志冷笑:“好好好,我们不管你,你爱干嘛干嘛!你愿意自讨苦吃,我们也不拦着!你这么大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决定,以后是好是赖,都是你自己的事,你也别想着怨我们!”
赵建国神情倔强,一言不发。
宁安笑道:“大哥以前就羡慕那些下乡的知识青年,觉得他们心怀理想,意气风发,不像咱们这些人,个个都斤斤计较,市侩的很,想来大哥等这一天等很久了。大哥,恭喜你啊,得偿所愿,以后就能摆脱我们这些市井小民,和那些知识青年一起谈人生谈理想了。”
赵大志非常诧异的问赵建国:“你是这么想的?”